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浆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鹏 吴文旋 +7 位作者 吴佳海 朱伦琴 莘海亮 袁鑫 杨春红 杨康 孙伦 韩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65-257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浆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6只健康成年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将其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浆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6只健康成年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将其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饲粮NFC/NDF分别为2.14∶1.00、1.05∶1.00、0.40∶1.00(实测值)。试验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检测指标包括:饲粮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纤维素酶活性)、血浆生化指标(脂多糖、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显示:1)3个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0.05)。2)试验Ⅰ组瘤胃液pH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瘤胃液缓冲力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纤维二糖酶活性、乙酸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瘤胃液乙酸/丙酸依次升高、丙酸浓度依次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3组间瘤胃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浆脂多糖含量依次显著下降(P<0.05),其余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过高NFC/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浆生化指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条件下,饲粮NFC/NDF以1.05∶1.0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中洗涤纤维 瘤胃发酵参数 血浆生化指标 养分消化率 黔北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婵娟 赵向辉 +3 位作者 李朝云 曹阳春 汪菲 姚军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配制NFC来源分别为玉米淀粉、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的4种苜蓿-豆粕型日粮,用饲喂60d后的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山羊提供瘤胃液,对4种...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配制NFC来源分别为玉米淀粉、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的4种苜蓿-豆粕型日粮,用饲喂60d后的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山羊提供瘤胃液,对4种NFC来源日粮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产气量、发酵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量、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甲烷产量及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失率。【结果】不同来源NFC日粮DM和NDF的表观消失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玉米淀粉组,其余处理组DM表观消失率差异不显著,果糖组的NDF表观消失率较低;NFC来源极显著影响TVFA产量,其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多聚果糖和玉米淀粉组;玉米淀粉组丙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但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玉米淀粉组的产气量和多聚果糖组的甲烷产量与果糖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NFC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液pH、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乙酸和戊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及甲烷与TVFA物质的量比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组相比,玉米淀粉组日粮的DM和NDF表观消失率及丁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极显著升高,而TVFA产量及丙酸占其物质的量的比例极显著降低;与果糖和低聚果糖组相比,多聚果糖组日粮的NDF表观消失率和TVFA产量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 瘤胃发酵 养分利用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肉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岚捷 成述儒 +4 位作者 刁其玉 付彤 王安思 李明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3-215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断奶肉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2~3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94.38±0.25)kg的断奶肉犊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粗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断奶肉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2~3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94.38±0.25)kg的断奶肉犊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相近,NFC/NDF分别为1.35(A组)、1.23(B组)、0.94(C组)和0.80(D组)的4种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隔15 d测量犊牛的体重;于15、30、45、60、75和90 d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葡萄糖(GLU)、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PG)和甘油三酯(TG)的浓度;分别在30和90 d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高NFC/NDF饲粮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A组血清LEP浓度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D组血清IGF-Ⅰ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90 d时,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及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随饲粮NFC/NDF的降低而降低,A组均显著高于D组(P<0.05),D组甲烷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组尿能、尿氮和消化氮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综上所述,NFC/NDF为1.35的饲粮可以满足3~6月龄肉犊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采食该饲粮不但可以使肉犊牛保持较高的平均日增重(1.14 kg/d),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犊牛 纤维碳水化合物/中洗涤纤维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模式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艳 许贵善 +3 位作者 董利锋 邓凯东 马涛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7-137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借助开路式呼吸测热系统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7.8±0.5)kg的母羊30只,根... 本试验旨在借助开路式呼吸测热系统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7.8±0.5)kg的母羊30只,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配到3组,各组饲粮NFC/NDF分别为0.78(精粗比为35∶65)、1.03(精粗比为50∶50)、2.17(精粗比为65∶35),每组10只羊。试验期为25 d,包括3 d调整期、7 d预试期和15 d正试期。结果表明:在NFC/NDF=0.78组自由采食和其他组限饲条件下,3组试验羊的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以及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产量、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产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平均日增重一致的前提下,高NFC/NDF饲粮料重比较低,且甲烷转化效率较低;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来说,限饲条件下饲喂NFC/NDF为2.17的饲粮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甲烷减排,效果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纤维碳水化合物/中洗涤纤维 生长 消化代谢 呼吸测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贾战 杨东 +4 位作者 王文义 屠焰 刁其玉 马涛 成述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36-514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对山羊育肥期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的二郎山白绒山羊公羊72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羊只按体重范围分为3个组:A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对山羊育肥期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的二郎山白绒山羊公羊72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羊只按体重范围分为3个组:A组(5~10 kg)、B组(10~15 kg)、C组(15~20 kg),每个体重范围24只,同一个体重范围内的每8只羊单栏饲养并分别饲喂NFC/NDF为0.78(精粗比为45∶55,Ⅰ组)、0.87(精粗比为52∶48,Ⅱ组)、0.96(精粗比为60∶40,Ⅲ组)的全混合日粮(TMR)。结果显示:NFC/NDF方面,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饲料转化效率最低。体重范围方面,A组DMI和ADG显著低于B组、C组(P<0.05)。NFC/NDF方面,Ⅲ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DM和OM表观消化率与其他2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不同NFC/NDF以及体重范围对粗蛋白质(CP)、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2组相比,Ⅲ组毛利润提高了36.4%以上。从本试验结果看,二郎山白绒山羊育肥期饲喂NFC/NDF为0.95的TMR时,可有较好的育肥效果,且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纤维碳水化合物 洗涤纤维 生长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高原型育肥藏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蒋伟 桂林生 +4 位作者 周力 侯生珍 王志有 杨葆春 马博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80-719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高原型育肥藏羊生长发育、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体重[(22.14±0.02) kg]相近的高原型藏羊母羔21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各组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高原型育肥藏羊生长发育、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体重[(22.14±0.02) kg]相近的高原型藏羊母羔21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各组分别饲喂NFC/NDF为2.86(Ⅰ组)、2.69(Ⅱ组)、2.42(Ⅲ组)、2.06(Ⅳ组)、1.88(Ⅴ组)、1.63(Ⅵ组)和1.43(Ⅶ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试验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此外,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并采集瘤胃液,测定其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微生物菌落组成。结果表明:1)Ⅰ、Ⅱ、Ⅲ、Ⅳ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Ⅴ、Ⅵ、Ⅶ组(P <0.05),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Ⅴ、Ⅵ、Ⅶ组(P<0.05)。2)Ⅰ、Ⅱ组瘤胃内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Ⅴ、Ⅵ、Ⅶ组(P<0.05),Ⅰ组瘤胃内乙酸含量显著低于Ⅴ、Ⅵ、Ⅶ组(P<0.05),Ⅰ、Ⅱ组瘤胃内丙酸含量显著高于Ⅶ组(P<0.05),Ⅲ组瘤胃内丁酸含量显著高于Ⅶ组(P<0.05),Ⅱ组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真菌方面,Ⅳ、Ⅴ、Ⅵ和Ⅶ组瘤胃内丛赤壳科(Nectriaceae)、隔孢伏革菌科(Peniophoraceae)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Ⅱ组(P <0.05),Ⅴ组瘤胃内曲霉科(Aspergillaceae)和黏毛菌科(Myxotrich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Ⅲ组瘤胃内蜡壳耳科(Sebacin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4)细菌方面,Ⅴ、Ⅶ组瘤胃内奎因菌属(Quin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Ⅵ组瘤胃内克里斯滕菌科_R-7_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Ⅴ、Ⅵ和Ⅶ组瘤胃内瘤胃球菌科_NK4A214_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Ⅲ组瘤胃内普雷沃菌属_1(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Ⅶ组瘤胃内毛螺菌科_NK3A20_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Ⅴ、Ⅵ、Ⅶ组瘤胃内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NFC/NDF对高原型育肥藏羊生长发育、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当饲粮NFC/NDF为2.69时,不仅能够促进高原型育肥藏羊生长发育,同时也能够促进瘤胃发酵并提高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 藏羊 挥发脂肪酸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藏羊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蒋伟 周力 +5 位作者 马博研 高占红 姚有莉 王志有 侯生珍 桂林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259,275,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藏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21.27±0.38)kg的断奶母羔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相似,NF...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藏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21.27±0.38)kg的断奶母羔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相似,NFC/NDF水平为2.20(Ⅰ组)、1.39(Ⅱ组)和0.92(Ⅲ组)的全混合饲粮。试验期持续11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112 d。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液测定细菌多样性及各类细菌相对丰度。【结果】①随着NFC/NDF水平的降低,瘤胃液pH显著增加,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丙酸和异丁酸占总挥酸含量的百分比以及总挥发酸含量逐渐降低,乙酸百分比及乙酸丙酸比逐渐增加(P<0.05)。②3组共产生347种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共有OTU为269种,占总OTU的77.52%。③Ⅰ组的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低于Ⅲ组(P<0.05)。④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Ⅱ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厚壁菌门随NFC/NDF降低而降低(P<0.05);⑤科水平上,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P<0.05);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Ⅱ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⑥属水平上,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Ⅱ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且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P<0.05)。⑦主坐标分析瘤胃细菌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3.93%和57.63%,各组间瘤胃液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Ⅰ组与Ⅱ组明显分隔。【结论】饲喂不同NFC/NDF水平饲粮,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育肥藏羊瘤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富度,并影响门、科和属水平上细菌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中洗涤纤维 藏羊 瘤胃发酵 16S rDNA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婷婷 夏雪茹 +4 位作者 常兴发 刘树栋 韩帅娟 刘亚娟 陈宝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69-347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35只健康、平均体重为(1.08±0.07)kg的断奶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35只健康、平均体重为(1.08±0.07)kg的断奶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在其他营养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饲喂NFC/NDF为0.7(T1组)、1.0(T2组)、1.3(T3组)、1.6(T4组)和1.9(T5组)的试验饲粮。生长试验28 d,消化代谢试验7 d。结果表明:1)T1、T2和T3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5组(P<0.05或P<0.01),T5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5组的腹泻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T5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T3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T1和T5组(P<0.01),T5组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T1和T2组(P<0.01),T2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3、T4和T5组(P<0.05或P<0.01),T1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3、T4和T5组(P<0.05或P<0.01),T1和T5组的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T2和T4组(P<0.05)。3)T4组的空肠胰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1组(P<0.05或P<0.01);T2组的空肠蔗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T3、T4和T5组(P<0.05);T2组的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T4和T5组(P<0.05)。4)T2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T1组和T5组(P<0.05);T2组和T3组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T1、T4和T5组(P<0.01);T2组盲肠黏膜厚度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1、T4和T5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NFC/NDF在1.0~1.3更利于提高断奶肉兔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促进断奶肉兔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 肉兔 生长 消化率 消化酶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玮才 郝小燕 +4 位作者 张春香 项斌伟 张文佳 温灏宇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54-536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3×5双因子试验设计,在3种NFC/NDF[0.79(A1)、0.89(A2)和1.10(A3)]饲粮中添加5种水平[0(B1)、2×10^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3×5双因子试验设计,在3种NFC/NDF[0.79(A1)、0.89(A2)和1.10(A3)]饲粮中添加5种水平[0(B1)、2×10^11(B2)、4×10^11(B3)、6×10^11(B4)和8×10^11 CFU/kg(B5)]的酿酒酵母,制成15种发酵底物,测定体外发酵48 h后的产气参数、甲烷(CH 4)产量、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结果表明:1)饲粮NFC/NDF和酿酒酵母添加量对24、48 h累积产气量和产气参数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对24、48 h累积产气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产气参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NFC/NDF和酿酒酵母添加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CH 4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体外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丙酸浓度逐渐增加,乙酸、丁酸浓度和乙丙比逐渐降低。酿酒酵母添加量为6×10^11 CFU/kg时,体外发酵液中TVFA和丙酸浓度最高,乙酸浓度和乙丙比最低,该组乙酸浓度显著低于B1、B2、B5组(P<0.05),乙丙比显著低于B1、B3、B5组(P<0.05)。饲粮NFC/NDF与酿酒酵母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CH 4产量以及体外发酵液中T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乙丙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体外发酵液pH和氨态氮(NH 3-N)浓度逐渐降低,均表现为A1组显著高于A2、A3组(P<0.05);饲粮NFC/NDF为0.89时体外发酵液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最高,显著高于饲粮NFC/NDF为0.79和1.10时(P<0.05)。酿酒酵母添加量对体外发酵液NH 3-N和MCP浓度的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添加量为6×10^11 CFU/kg时NH 3-N浓度最低,MCP浓度最高。饲粮NFC/NDF与酿酒酵母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体外发酵液pH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体外发酵液NH 3-N和MCP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4)饲粮NFC/NDF对发酵底物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酿酒酵母添加量对除NDFD之外的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对DMD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NFC/NDF和酿酒酵母添加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会影响绵羊瘤胃体外发酵,饲粮中添加适量酿酒酵母可以促进体外瘤胃发酵,稳定发酵液pH,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整体来看,饲粮NFC/NDF为0.89或1.10、酿酒酵母添加量为6×10^11 CFU/kg时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碳水化合物与中洗涤纤维比例 酿酒酵母 绵羊 体外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干扰对实心竹叶片光合色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胡华斌 凡莉莉 +2 位作者 陈双林 郭子武 胡瑞财 《竹子学报》 2025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干扰对实心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f. solida)光合色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揭示人工干扰对实心竹生理过程的潜在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比人工干扰与自然生长处理下实心竹叶片的光合色素(叶绿... 【目的】探讨人工干扰对实心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f. solida)光合色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揭示人工干扰对实心竹生理过程的潜在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比人工干扰与自然生长处理下实心竹叶片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b、a+b、a/b、类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不同处理下实心竹叶片碳水化合物分配及光合能力的差异。【结果】与自然生长相比,人工干扰处理后,实心竹叶片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减少了3.34%、5.83%、3.90%和0.36%,而叶绿素a/b比值增加了2.66%。在碳水化合物方面,实心竹在人工干扰下比自然生长显著提高了叶片的纤维素含量(+8.58%)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3.81%),同时显著减少了木质素含量(-3.47%),纤维素/木质素比值显著增加4.95%(P<0.05)。此外,人工干扰略微增加了淀粉含量(+0.76%),但可溶性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所减少,且各项碳水化合物比值下降。PCA分析表明,人工干扰后光合色素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呈正相关,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量与光合色素含量呈负相关性。【结论】人工干扰显著改变了实心竹的光合色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竹子通过调整光合色素比例和增加纤维素合成,优化了能量储备,从而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竹 人工干扰 叶片 光合色素 纤维 结构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主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香萍 崔国文 +1 位作者 李国良 杜广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5,120,共4页
以国内外5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当年植株人工冷冻胁迫处理前后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累积情况,以人工控温后的再生长率为衡量指标,研究NSC累积情况与抗寒性的关系及冷冻前后的NSC累积情况。结果表明,秋季主根内可溶性... 以国内外5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当年植株人工冷冻胁迫处理前后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累积情况,以人工控温后的再生长率为衡量指标,研究NSC累积情况与抗寒性的关系及冷冻前后的NSC累积情况。结果表明,秋季主根内可溶性糖积累浓度显著正相关于各品种的冻后再生长率(R=0.936,P<0.01);淀粉浓度则与抗寒性间呈显著负相关(R=-0.880,P<0.05),且根部淀粉累积总量显著负相关于其抗寒性(R=-0.923,P<0.05);人工冷冻过程中伴随各苜蓿品种主根内淀粉浓度下降糖浓度升高,两者存在动态平衡。在苜蓿冷冻后返青生长过程中,主根内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寒 可溶 淀粉 结构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不同来源氮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中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支良 周传社 +1 位作者 M.A.Shah M.R.Murphy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29,共1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日粮纯化大豆蛋白与尿素蛋白比例和NDF、淀粉与蔗糖比例及其组合对NDF和DM体外降解率的影响,为优化高产泌乳期荷尔斯坦奶牛的日粮结构提供营养参数。试验将纯化大豆蛋白和尿素分别组合成80∶20、50∶50和20∶80三个比...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日粮纯化大豆蛋白与尿素蛋白比例和NDF、淀粉与蔗糖比例及其组合对NDF和DM体外降解率的影响,为优化高产泌乳期荷尔斯坦奶牛的日粮结构提供营养参数。试验将纯化大豆蛋白和尿素分别组合成80∶20、50∶50和20∶80三个比例,将干草中提取的NDF、玉米淀粉和蔗糖分别组合成10∶85∶5、10∶80∶10、10∶75∶15、30∶65∶5、30∶60∶10、30∶55∶15、50∶45∶5、50∶40∶10和50∶35∶15九个比例,然后按3×9因子实验设计。应用体外尼龙袋发酵技术,研究了奶牛日粮不同来源氮和碳水化合物及其比例对中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补充尿素及随着日粮中淀粉和蔗糖比例的增加,日粮纤维的体外降解率下降。建议在泌乳期奶牛的全混合日粮中尿素的补充量应低于干物质的2.8%,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能超过干物质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纤维 降解率 比例 体外 结构碳水化合物 大豆蛋白 全混合日粮 NDF 营养参数 日粮结构 玉米淀粉 实验设计 发酵技术 奶牛日粮 日粮纤维 泌乳期 组合成 干物质 尿素 蔗糖分 尼龙袋 补充量 纯化 试验 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FC/NDF水平饲粮对赣西山羊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潘月 占今舜 +5 位作者 江浩筠 王海波 贾浩滨 钟小军 张建斌 霍俊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7,共10页
将39只4月龄、体质量相近((15.25±0.46)kg)且健康的赣西山羊分为3组,每组13只,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山羊分别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NFC/NDF)为0.9、1.2和1.5的饲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 将39只4月龄、体质量相近((15.25±0.46)kg)且健康的赣西山羊分为3组,每组13只,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山羊分别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NFC/NDF)为0.9、1.2和1.5的饲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结束后测定赣西山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细菌基因表达量、肠道形态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探讨NFC/NDF水平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山羊宰前活体质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是试验Ⅲ组的1.09倍;正试期第10天,试验Ⅲ组山羊血糖(GLU)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是试验Ⅱ组的1.31倍;正试期第30天,试验Ⅰ组山羊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是试验Ⅲ组的1.42倍,而试验Ⅲ组山羊GLU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是试验Ⅱ组的1.15倍;正试期第60天,试验Ⅰ组山羊TC和甘油三酯(TG)浓度均显著高于试验Ⅲ组的,分别是试验Ⅲ组的1.23倍和1.53倍,而GLU浓度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试验Ⅰ组山羊瘤胃pH显著低于试验Ⅱ组的,而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戊酸浓度则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的,分别是试验Ⅱ组的1.07倍和2.48倍;试验Ⅱ组山羊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其中试验Ⅰ组的最低,而试验Ⅰ组山羊瘤胃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栖瘤胃普雷沃菌(Prevotella ruminicola)、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p.)和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其中试验Ⅲ组的最低;试验Ⅰ组山羊肌肉甘氨酸、组氨酸、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丙氨酸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试验Ⅱ组的,而试验Ⅱ组山羊肌肉蛋氨酸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山羊的肠道形态指标、肌肉营养成分、脂肪酸质量分数在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不同NFC/NDF水平的饲粮能够通过调控赣西山羊瘤胃菌群结构来影响纤维和蛋白的降解,从而影响瘤胃发酵、提高赣西山羊宰前活体质量,在本研究条件下,NFC/NDF水平为1.2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山羊 纤维碳水化合物(nfc) 洗涤纤维(NDF) 屠宰 瘤胃发酵参数 肠道形态 血液生化指标 肌肉品质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器官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与C∶N∶P计量比的关联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小妹 何明珠 +2 位作者 杨睿哲 李金霞 陈年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091,共11页
为了探明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种白刺的生存和生长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荒漠化治理。根据空气相对湿度选取阿拉善地区3个典型白刺群落样点,研究白刺根、茎、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的积累及分配和碳∶氮∶磷(C∶N... 为了探明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种白刺的生存和生长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荒漠化治理。根据空气相对湿度选取阿拉善地区3个典型白刺群落样点,研究白刺根、茎、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的积累及分配和碳∶氮∶磷(C∶N∶P)计量比特征的变化,并分析相应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结果表明:(1)随干旱程度加剧,白刺根、茎、叶中NSCs绝对含量减小,可溶性糖先增加后降低,淀粉先降低后增加;白刺叶片中N、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N和C∶P先降低后增加,在最为干旱的Plot3样点叶片N∶P>16。(2)在Plot1样点,器官间根系可溶性糖显著高于茎干和叶片,根系淀粉含量显著低于茎干和叶片,在Plot3样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茎干和根系,根系中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茎干;白刺根、茎全C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叶片N含量显著>根系>茎干;在Plot1和PLot2样点叶片P含量显著大于根系和茎干,在Plot3样点根系>茎干>叶片。(3)NSCs及构成与C∶N∶P计量比间关系表明叶片N、P含量与茎、叶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和淀粉含量负相关,根中P含量与根中淀粉含量正相关和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随干旱加剧白刺的生长受到水分和P的双重限制,白刺通过调整器官间NSCs积累及分配和提高N、P利用效率的策略来适应干旱生境,P含量的变化影响器官间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对NSCs构成和含量的波动起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碳水化合物 C∶N∶P计量比 器官关联 干旱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改善香菇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学武 姚亮 +1 位作者 刘庆华 鲍若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选用 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黄牛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研究白腐真菌改善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的效果 .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能明显改善香菇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 .香菇菌糠经 Y4 、Y5和 Y8等 3种白腐... 选用 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黄牛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研究白腐真菌改善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的效果 .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能明显改善香菇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 .香菇菌糠经 Y4 、Y5和 Y8等 3种白腐真菌处理后 ,干物质 (DM)、中性洗涤纤维 (NDF)、半纤维素 (HC)及酸性洗涤木质素 (ADL)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和潜在降解部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其中以 Y8菌种处理效果最好 .香菇菌糠经 Y8菌种处理后 ,DM、NDF、纤维素 (CEL)、HC及ADL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分别提高 62 .91 % (P<0 .0 1 )、1 1 1 .82 % (P<0 .0 1 )、43 .90 % (P<0 .0 5 )、70 2 .72 % (P<0 .0 1 )、1 2 6.0 9%(P<0 .0 1 ) ;瘤胃潜在降解部分分别提高 2 4.88% (P<0 .0 1 )、1 5 1 .5 3 % (P<0 .0 1 )、3 1 .2 7% (P<0 .0 1 )、45 1 .2 1 % (P<0 .0 1 )、1 64.5 4% (P<0 .0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糠 白腐真菌 结构碳水化合物 瘤胃降解率 纤维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液体饲料作泌乳奶牛日粮非纤维碳水化合物源
16
作者 Eastridge M L Lefeld A H +4 位作者 Eilenfeld A M Gott P N Bowen W S Firkins J L 张树金 《饲料博览》 2011年第12期6-6,共1页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来源与加工方法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效率。选择装有瘤胃套管的泌乳后期奶牛5头,采用5×5拉丁方设计试验,饲喂试验日粮共2周。生产试验中,54头奶牛从泌乳60d开始饲喂试验日粮12周。试验日粮含24%玉米青贮...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来源与加工方法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效率。选择装有瘤胃套管的泌乳后期奶牛5头,采用5×5拉丁方设计试验,饲喂试验日粮共2周。生产试验中,54头奶牛从泌乳60d开始饲喂试验日粮12周。试验日粮含24%玉米青贮、22%干草,平均含20%苜蓿、2%饲草,调整苜蓿与饲草的比例以维持所需的36%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浓度。对照组日粮含蒸汽压片玉米(SFC),含细磨玉米(FGC;0.8mm)或粗磨玉米(CGC;1.9mm)的其他日粮,分成加或不加3.5%液体饲料(LF)组。LF日粮添加1.03%日粮干物质的糖。试验结果表明,与CGC组比较,FGC组降低瘤胃PH和氨氮浓度。含FGC但不是含CGC的LF可提高瘤胃丁酸盐摩尔百分比,含CGC而不是含FGC的LF趋于降低淀粉消化率。SFC和FGC提高了淀粉的总消化道消化率。日粮处理之间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相似。与碎玉米日粮比较,SFC趋于降低乳脂率,因此,饲喂含SFC日粮奶牛的3.5%乳脂肪校正奶和饲料转化率下降。LF降低乳蛋白率,但是对乳蛋白量没有影响。与碎玉米相比,SFC降低乳中尿素氮浓度。与含CGC比较,含FGC添加糖的LF更有益。细磨玉米提高了表面积,对改善淀粉的消化率和优化养分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碳水化合物 洗涤纤维 奶牛日粮 泌乳后期 玉米青贮 液体饲料 物源 试验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碳水化合物配比的研究
17
作者 吴秋珏 徐廷生 《饲料工业》 2006年第17期41-42,共2页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饲粮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文中主要对配制饲粮时所用的指标如精粗比、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合理饲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粗比 结构碳水化合物 结构碳水化合物 洗涤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碳水化合物对羔羊瘤胃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玉峰 丛玉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570,共5页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它的消化代谢和营养吸收功能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羔羊瘤胃的结构和机能尚不完善,其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碳水化合物是调控瘤胃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饲粮碳水化合物对羔...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它的消化代谢和营养吸收功能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羔羊瘤胃的结构和机能尚不完善,其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碳水化合物是调控瘤胃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饲粮碳水化合物对羔羊瘤胃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通过调整羔羊饲粮碳水化合物结构来改善羔羊瘤胃发育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纤维碳水化合物 洗涤纤维 羔羊 瘤胃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饲料营养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孙美玲 《北方牧业》 2025年第5期18-18,共1页
奶牛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奶源的供给保障,而日粮的营养水平和平衡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使奶牛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牛奶,必须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生产、繁殖的需要。... 奶牛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奶源的供给保障,而日粮的营养水平和平衡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使奶牛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牛奶,必须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生产、繁殖的需要。本文从奶牛营养需求特点出发,重点探讨饲料中粗蛋白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青贮、TMR等日粮加工方式对产奶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奶牛营养管理和饲喂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纤维碳水化合物 饲料营养 经济效益 产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饲料营养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
20
作者 陈永恩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65-65,共1页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的是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的营养成分,在配合饲料中占60%~70%。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饲料营养成分 脂肪 纤维 植物饲料 配合饲料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