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3,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巫静娴 赵涌 +1 位作者 贾世军 李圆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65-1168,1184,共5页
目的:检测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3,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卵巢癌中CD147与MMP-2、MMP-3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卵巢癌组织,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D147和... 目的:检测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3,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卵巢癌中CD147与MMP-2、MMP-3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卵巢癌组织,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D147和MMP-2、MMP-3、MMP-9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D147和MMP-2、MMP-3及MMP-9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100%,100%和95%,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P>0.05)。在卵巢癌中,CD147与MMP-2、MMP-3和MMP-9多同时表达,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0.786,0.914(P<0.001)。结论:卵巢癌组织中CD147、MMP-2、MMP-3及MMP-9的表达与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MMP-2、MMP-3和MMP-9的分泌增加可能与CD147的诱导促进作用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卵巢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士欣 马惠宁 +5 位作者 王成益 葛源森 毛鑫羽 胡玥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尾静脉注射PNS 18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观察PNS组和模型组大鼠7d存活率。再灌注24h取材(每组10只),以脑组织HE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形态以及核心区神经元存活数,以ELISA法检测半暗带皮质HIF-1α、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190.0±59.4)个/mm2 vs(582.5±31.2)个/mm2,P<0.01];PNS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72.5±41.1)个/mm2 vs(190.0±59.4)个/mm2,P<0.01]。模型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PNS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缺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巨噬和泡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俊峰 葛恒 +2 位作者 郭炳诗 邵琴 王长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单核向巨噬和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和泡沫细胞,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EMMPRIN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单核细胞分化为巨...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单核向巨噬和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和泡沫细胞,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EMMPRIN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当进一步分化为泡沫细胞时,EMMPRIN的表达与巨噬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分化诱导EMMPRIN表达,而进一步向泡沫细胞分化对其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抗体对破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世明 初同伟 +3 位作者 廖通权 胡旭 刘栓得 周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09,216,共6页
目的:建立人破骨细胞(Osteoclast,OCs)体外诱导分化模型,研究CD147单克隆抗体对OCs分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通... 目的:建立人破骨细胞(Osteoclast,OCs)体外诱导分化模型,研究CD147单克隆抗体对OCs分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健康成年志愿者外周血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应用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NF-KB Ligand,RANKL)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单个核细胞向OCs分化。本实验分为抗体组(RANKL+M-CSF+CD147单克隆抗体)与对照组(RANKL+M-CSF)。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与骨吸收实验检测鉴定OCs分化及活性情况,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D147、MMP-9和MMP-2 mRNA在破骨前体细胞(Osteoclast precursor cells,OPCs)中表达情况,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9、MMP-2酶蛋白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①对照组经TRAP染色和骨吸收实验检测到破骨样细胞形成并具有骨吸收功能,而抗体组OCs分化及活性均受到抑制;②在24、48小时时相点上抗体组CD147、MMP-2及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且MMP-2、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D147 mRN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③明胶酶谱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可见在24、48小时两时相点上抗体组OCs细胞中MMP-2、MMP-9酶原及活性酶的酶解量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CD147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OCs分化成熟过程中MMP-9及MMP-2的表达与活性;CD147对MMP-2、MMP-9活性的调节,可能是其对OCs活化调节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 明胶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糖蛋白Ⅵ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丽霞 方日亮 +4 位作者 郭瑞威 李文琴 齐峰 叶金善 陈长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糖蛋白Ⅵ(GPⅥ)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顺序选取13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2例,另选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糖蛋白Ⅵ(GPⅥ)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顺序选取13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2例,另选40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二次离心法提取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表面EMMPRIN和GPⅥ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根据冠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分为Ⅰ、Ⅱ、Ⅲ型;并接受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冠脉成像检查,根据冠脉粥样斑块CT值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比较不同斑块形态及类型间EMMPRIN及GPⅥ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心绞痛组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MMPRIN MFI:5.82±0.81、3.45±0.48 vs 1.35±0.15)、(GPⅥMFI:16.22±5.27、8.20±2.87 vs 4.14±1.17);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组Ⅱ型斑块者、Ⅲ斑块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I型斑块者升高(EMMPRIN MFI:6.35±1.05、4.09±0.67 vs 2.45±0.27)、(GPⅥMFI:19.50±4.55、10.81±2.33 vs 5.89±1.28);Ⅱ型斑块者较Ⅲ型斑块者也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软斑块者、纤维斑块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钙化斑块者升高(EMMPRIN MFI:6.18±1.01、3.87±0.56 vs 2.43±0.25)、(GPⅥMFI:19.14±4.27、11.08±1.94 vs 5.96±0.99);软斑块者较纤维斑块者也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与斑块类型[95%可信区间(CI):-0.359^-0.206,标准化的回归系数(β):-0.211]呈负相关,与临床类型(95%CI0.893~1.034,β:0.893)呈正相关,血小板表面GPⅥ表达水平与斑块类型(95%CI-1.222^-0.586,β:-0.181)呈负相关,与临床类型(95%CI 3.576~4.164,β:0.960)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与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两者是严重冠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硬化早期的诊断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居杏珠 周小燕 +1 位作者 李子庭 吴小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增高。EMMPRIN表达增加与肿瘤浸润、转移、耐药以及某些肿瘤细胞的生存相关,但与宫颈癌... 背景与目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增高。EMMPRIN表达增加与肿瘤浸润、转移、耐药以及某些肿瘤细胞的生存相关,但与宫颈癌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确定EMMPRIN是否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慢性宫颈炎、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82例宫颈浸润癌原发灶和22例转移淋巴结中EMMPRIN的表达,并比较EMMPRIN在宫颈病变不同阶段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EMMPRIN过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宫颈浸润癌中过表达阳性率(52.4%)>CIN3(21.3%)>慢性宫颈炎(0%)(P=0.000)。宫颈原发灶EMMPRIN的过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转移组原发灶EMMPRIN过表达为72.7%,无转移组为45.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MMPRIN的过表达差异无显著性(72.7%vs54.5%,P=0.210)。EMMPRIN过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如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等无明显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宫颈癌EMMPRIN的过表达无任何预后价值,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和脉管侵犯提示生存预后差。所有上述因素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BackwardLR方法,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相关(P=0.006;HR=0.380;95%可信区间:0.190~0.763)。结论:EMMPRIN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配体通过诱导型环氧合酶途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被引量:3
7
作者 樊民 李岚 +3 位作者 吴宗贵 黄佐 任雨笙 潘晓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CD40配体(rhCD40L)对U937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μg/ml)的rhCD40L和不同浓度(10-5、10-4、10-3mol/L)的NS-398(COX-2特异性抑制剂)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U... 目的:观察重组人CD40配体(rhCD40L)对U937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μg/ml)的rhCD40L和不同浓度(10-5、10-4、10-3mol/L)的NS-398(COX-2特异性抑制剂)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24 h后收集上清液;在加入终浓度为0.4μg/ml rhCD40L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4mol/L的阿司匹林(COX-1抑制剂)或NS-398,共同刺激U937细胞24 h后收集上清液。酶谱法测定上述U937细胞培养上清中MMPs活性。结果:rhCD40L可使MMP-2和MMP-9活性增加(P<0.01),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0.4μg/mlrhCD40L作用最强;NS-398可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且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P<0.05)。NS-398、阿司匹林均可抑制rhCD40L诱导U937细胞分泌MMP-2和MMP-9(P<0.01),NS-398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P<0.05)。结论:rhCD40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MMPs,这种诱导作用可能与诱导型环氧合酶(COX)有关,而且与COX-2的相关性可能较COX-1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诱导型环氧合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俊峰 葛恒 +1 位作者 郭炳诗 王长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观察PPARα、γ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 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加入PPARα配体氯贝特(c lofibrate)、PPARγ配体吡格列酮(p ioglitazone)... 目的:观察PPARα、γ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 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加入PPARα配体氯贝特(c lofibrate)、PPARγ配体吡格列酮(p ioglitazone)共同培养,应用Real-tim e RT-PCR和W estern b lotting测定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中EMMPR IN基因和蛋白表达,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MMP-9浓度,Zymgraphy法测定MMP-9活性。结果:氯贝特和吡格列酮均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EMMPR IN的表达,此抑制作用与PPARα、γ配体抑制MMP-9分泌及活性的趋势一致。结论:PPARα、γ配体均可抑制巨噬细胞、泡沫细胞EMMPR IN的表达,下调EMMPR IN可能是PPAR s配体抑制粥样斑块局部MMPs产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降解途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康林 杜鹃 +4 位作者 王斌 潘莹 李莎 苏玉红 崔慧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7的降解途径。方法:在SY5Y细胞中分别加入0,1,2.5和5μmol/L不同浓度剂量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7的降解途径。方法:在SY5Y细胞中分别加入0,1,2.5和5μmol/L不同浓度剂量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用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In-cell Western的方法检测CD147的相对含量;免疫荧光双标检测SY5Y细胞中CD147与泛素(ubiquitin)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结果:在一定时间内,随着MG-132浓度的增大,CD147的含量相对增多;与0μmol/L组比较,5μmol/L组的CD147含量在两种实验方法中分别增加了约151.81%±36.26%(P<0.05)和76.43%±18.02%(P<0.05);CD147与泛素在细胞胞体中存在共定位的特征。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增加CD147的含量;CD147可被泛素化。提示CD147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SY5Y细胞 蛋白酶体途径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微血管密度与涎腺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志权 李劲松 +3 位作者 陈伟良 李海刚 王建广 张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4,58,共5页
【目的】检测涎腺肿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探讨EMMPRIN和MVD对涎腺常见肿瘤的侵袭性方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正常涎腺组织,28例多形性腺瘤,25例黏... 【目的】检测涎腺肿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探讨EMMPRIN和MVD对涎腺常见肿瘤的侵袭性方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正常涎腺组织,28例多形性腺瘤,25例黏液表皮样癌,33例腺样囊性癌中EMMPRIN的表达和MVD值。【结果】EMMPRIN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9、54%、84%、91%(P<0.05)。MVD值在四组样本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的MVD值均高于多形性腺瘤。EMMPRIN表达阳性的涎腺肿瘤组织中的MVD值高于EMMPRIN表达阴性的涎腺肿瘤组织中的MVD值。【结论】EMMPRIN通过刺激MMPs和肿瘤血管的生成,使不同的涎腺肿瘤具有相应的侵袭性和恶性潜能。EMMPRIN和MVD可以作为判断涎腺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微血管密度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俊峰 王长谦 +4 位作者 王瑾 周静 周军 矫强 徐芒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上游调控因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23例患者分成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65)、非ST段抬高急性冠...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上游调控因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23例患者分成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65)、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 ACS)组(n=42)、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75)、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41)。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EMMPRIN的平均荧光强度(MFI);ELISA法测定血清中MMP-9的质量浓度;免疫速率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质量浓度。结果SAP组、STEMI组及NSTE ACS组PBMCs表面EMMPRIN MF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STEMI组和NSTEACS组又高于SAP组(P<0.05或P<0.01)。各组中PBMCs表面EMMPRIN的表达特点与hs-CRP和MMP-9的表达特征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PBMCs表面的EMMPRIN MFI与血清MMP-9、hs-CRP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168,P<0.05;r=0.305,P<0.01)。结论EMMPRIN作为MMPs上游调控因子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冠心病的不稳定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星 龙厚清 +3 位作者 徐晶辉 王晓波 黄阳亮 李佛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8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慢性压迫性颈...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8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组(脊髓压迫组),每组40只。大鼠麻醉后充分显露C5和C6椎板,切除C5左侧半椎板,显露硬脊膜,脊髓压迫组在C6椎板和硬脊膜之间置入吸水后可膨胀聚氨酯薄板(1×3×1mm);假手术组只显露硬脊膜不置入压迫物。两组分别通过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评估脊髓功能;于造模后7d、28d、42d和70d时处死大鼠取颈脊髓组织进行HIF-1α及MMP-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IO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差异,分析HIF-1α、MMP-2与脊髓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7d时,两组BBB评分无显著性差异;SEP潜伏期显著性延长,波幅显著性降低;HIF-1α显著性降低,MMP-2显著性升高。28d时脊髓压迫组BBB评分显著性低于假手术组,SEP潜伏期与7d比较显著性延长(P<0.05)、波幅显著性降低(P<0.05),HIF-1α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而MMP-2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42d时,脊髓压迫组BBB评分、SEP潜伏期和波幅与28d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IF-1α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而MMP-2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70d时脊髓压迫组神经功能较28d时显著性改善,BBB评分显著性增高(P<0.05),SEP潜伏期显著性缩短(P<0.05)、波幅显著性升高(P<0.05);HIF-1α表达较前显著性降低,而MMP-2表达升高,但与假手术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表达量与BBB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458,P<0.05),MMP-2表达量与BBB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903,P<0.05)。结论: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HIF-1α、MMP-2表达变化与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慢性压迫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静 刘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明确人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不同时间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规律,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且开颅经颞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患者24例,术中取脑出血灶... 目的明确人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不同时间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规律,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且开颅经颞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患者24例,术中取脑出血灶周组织,并按发病时间分为<6h、6~24h、25h^3d、>3d组,每组6例,其中随机选6例取少许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通过干湿比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观察各组病灶脑组织HIF-1α和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h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6~24h组明显增高,25h^3d组达峰值,>3d组逐渐减轻(P<0.01);各时间点组与对照组MMP-9、HIF-1α阳性细胞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5,P=0.014),且各时间点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5)。脑出血6~24h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25h^3d组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MMP-9(r=-0.858,P=0.000)和HIF-1α(r=-0.892,P=0.000)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MMP-9和HIF-1α在人脑出血灶周的表达明显升高,与脑水肿密切相关;2者以协同的方式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巨噬细胞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金善 杨丽霞 +4 位作者 郭瑞威 刘宏 齐峰 王先梅 郭传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Ⅱ在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5ng/ml佛波醇诱导人类单核细胞株细胞成巨噬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监测不同...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Ⅱ在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5ng/ml佛波醇诱导人类单核细胞株细胞成巨噬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监测不同AngⅡ刺激下的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检测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AngⅡ对EMMPR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用AngⅠ受体拮抗剂(10μM)及AngⅡ受体拮抗剂(10μM)探讨信号传导机制,检测AngⅡ对EMMPRIN的诱导情况。结果:在5ng/ml佛波醇诱导下可很好的建立巨噬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结果示AngⅡ在0.01~10μM浓度下,细胞的活性不受影响(P>0.05),50μMAngⅡ刺激下细胞活性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AngⅡ刺激下巨噬细胞内EMMPR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成时间依赖性,6h后开始增高(P<0.05),12h后达峰值(P<0.01),24h后开始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gⅡ对EMMPRIN的刺激作用亦呈剂量依赖型,随着浓度(0μM、0.01μM、0.1μM和1μM)的增加,EMMPR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信号通路研究实验结果示AngⅠ受体拮抗剂可抑制AngⅡ的诱导作用(P<0.05),AngⅡ受体拮抗剂则无影响。结论:在佛波醇诱导的人类单核细胞株细胞中,AngⅡ通过AngⅠ受体上调巨噬细胞中EMMPRIN的表达,氯沙坦可抑制其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巨噬细胞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婧 唐良萏 +1 位作者 周敏 龙行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三步法检测57例EM患者子宫内膜组织(57例异位内膜,51例在位内膜)和同期48例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MMPRIN、MMP-2、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MPRIN、MMP-2、MMP-9及VEGF在EM异位内膜表达[分别为(0.723±0.114)、(0.729±0.109)、(0.692±0.089)、(0.704±0.103)]均高于EM在位内膜组[分别为(0.396±0.097)、(0.365±0.023)、(0.349±0.030)、(0.370±0.12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EM异位内膜中各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EM异位内膜组中EMMPRIN、MMP-2、MMP-9及VEGF表达Ⅲ~Ⅳ期[分别为(0.780±0.058)、(0.779±0.064)、(0.736±0.050)、(0.749±0.059)]高于Ⅰ~Ⅱ期[分别为(0.563±0.070)、(0.588±0.079)、(0.570±0.051)、(0.580±0.100)](P<0.05)。MMP-2在EM在位内膜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EMMPRIN、MMPs和VEGF在EM中高表达,EMMPRIN-MMPs-VEGF系统上调可能在EM异位内膜种植、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抗原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CD14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建华 樊克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鄄2)和CD147表达及其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鄄P法观察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鄄2和CD147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在低分化、中和高分化食管鳞癌中MMP鄄2和CD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鄄2)和CD147表达及其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鄄P法观察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鄄2和CD147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在低分化、中和高分化食管鳞癌中MMP鄄2和CD147的阳性率分别为90.5%、87.8%及81.0%、73.5%。在食管鳞癌中,MMP鄄2及CD147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联;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MMP鄄2和CD147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MMP-2 食管鳞癌 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浸润深度 食管鳞状细胞癌 高分 结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恶性肿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志权 黄洪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8-110,116,共4页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广泛地存在于人体各种肿瘤组织中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并在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诱导肿瘤组织的恶性潜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下面就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作用机...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广泛地存在于人体各种肿瘤组织中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并在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诱导肿瘤组织的恶性潜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下面就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的作用机制、调节以及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诱导因子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聪 岳翔 +2 位作者 刘爱国 胡群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279,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EMMPRIN及MT1-MMP mRNA...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EMMPRIN及MT1-MMP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MMPRIN及MT1-MMP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肿瘤组织中35例(72.9%)有EMMPRIN mRNA的表达,30例(62.5%)有MT1-MMP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有31例(64.6%)EMMPRIN和25例(52.1%)MT1-MMP呈阳性反应,但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MMPRIN和MT1-MMP mRNA及蛋白的表达。EMMPRIN与MT1-MMP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1),且EMMPRIN和MT1-MMP的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1)。EMMPRIN mRNA阳性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7.8±14.6)月,阴性患者为(54.7±11.3)月,5年生存率前者为41.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70.4%(P<0.01),EMMPRIN和MT1-MMP mRNA的阳性表达同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P<0.05)。结论MT1-MMP及其诱导因子EMMPRIN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侵袭性的有效指标,高表达EMMPRIN和MT1-MMP可能预示着结直肠癌患者不良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亲环素A在人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淑丽 王艳青 +1 位作者 董艳 张红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7,共5页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亲环素A(CypA)在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中的表达,探讨CD147和CyPA在人慢性根尖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根尖手术切除所获得的根尖肉芽肿35例和根尖囊肿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收...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亲环素A(CypA)在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中的表达,探讨CD147和CyPA在人慢性根尖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根尖手术切除所获得的根尖肉芽肿35例和根尖囊肿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或行牙槽骨修整术凿下的8例健康牙槽骨作为正常对照组。CBCT图像记录病例的病损大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样本中CD147和CypA的蛋白表达,分析CD147和Cyp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根尖囊肿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肉芽肿组(P<0.05)。CD147和CypA的蛋白表达水平在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中呈正相关(P<0.05);CD147和CypA的表达水平均与慢性根尖周炎的病变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47和CypA可能参与根尖周病损的炎性反应和骨质吸收。CD147-CypA相互作用在人慢性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某种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亲环素A 根尖囊肿 根尖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军义 苑中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9-731,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CIN...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CINⅠ级6例,CINⅡ级9例,CINⅢ级10例)、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岁20例,≥40岁41例;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29例;组织学分级:Ⅰ~Ⅱ级48例,Ⅲ级13例;有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36例)中EMMPRIN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及CIN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与MMP-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EMM-PRIN、MMP-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