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延迟条件下语音词的重复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贤军 张钦 +1 位作者 丁锦红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9-607,共9页
采用连续再认范式,考察了不同延迟条件下,汉语口语词的重复效应。结果发现,立即重复产生了最大的反应时的易化,随着延迟的增加,易化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在ERP上,与首次呈现相比,重复呈现的词会诱发广泛分布的更正的波形;并且随着延... 采用连续再认范式,考察了不同延迟条件下,汉语口语词的重复效应。结果发现,立即重复产生了最大的反应时的易化,随着延迟的增加,易化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在ERP上,与首次呈现相比,重复呈现的词会诱发广泛分布的更正的波形;并且随着延迟的增加,重复效应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晚:立即重复条件从200ms左右开始,间隔一个词重复条件从300ms左右开始,间隔8~10个词时,重复效应从400ms左右开始。三种条件下的重复效应分别反映了对再次呈现的词的声学语音特征加工的易化、语义加工的易化和情景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词 重复效应 连续再认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伤重复效应脑电研究:范式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婷 李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5-1190,共6页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congruity-plus-repetition paradigm)在早前重复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语义情境用以控制重复效应的前期成份N400和后期成份P60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者回顾了这种范式在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congruity-plus-repetition paradigm)在早前重复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语义情境用以控制重复效应的前期成份N400和后期成份P60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者回顾了这种范式在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该范式在MCI的识别及预测其向痴呆转归方面的优越性。提示效应的组合更能标记正常认知老化向痴呆的动态过渡;能产生两个或多个效应组合的实验范式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一致性加重复”范式 轻度认知损伤 N400重复效应 P600重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和老年人听觉语义启动效应和重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淑景 江钟立 +2 位作者 李瑛 林枫 孟殿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联想强度词汇在听觉刺激条件下对青年人和老年人语义启动效应及重复效应的特征。方法:采用联想词汇库中高、中、低及无联想强度的刺激-联想词汇对作为语义启动的材料,通过检测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观察青年人(n=20)和老年人(n... 目的:探讨不同联想强度词汇在听觉刺激条件下对青年人和老年人语义启动效应及重复效应的特征。方法:采用联想词汇库中高、中、低及无联想强度的刺激-联想词汇对作为语义启动的材料,通过检测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观察青年人(n=20)和老年人(n=20)在听觉呈现条件下的语义启动效应和重复效应。结果:两组人群反应时间在高、中、低联想强度词汇对较无联想强度词汇对明显缩短(P<0.05);同等联想强度词汇对条件下,老年人反应时间比青年人明显延长(P<0.05);第二次测验的反应时间比第一次测验反应时间缩短(P<0.05),重复效应在两组人群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听觉语义启动效应受词汇联想强度和年龄的影响,但重复效应不受其影响,提示言语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选择相应联想强度的训练词汇,老年人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可以获得与青年人等同的学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强度 语义启动 重复效应 反应时间 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面与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代祺 梁樑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544-551,共8页
通过引入企业道德感知变量,并在整合最优唤醒理论、加工流畅模型、归因理论和两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面信息广告比单面信息广告加工更困难,但消费者对其广告正确回忆率更高,广... 通过引入企业道德感知变量,并在整合最优唤醒理论、加工流畅模型、归因理论和两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面信息广告比单面信息广告加工更困难,但消费者对其广告正确回忆率更高,广告反应也更积极。单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趋势,而双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单调递增趋势,疲劳效应延迟出现。消费者对企业道德感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面信息广告 加工流畅性 重复效应 企业道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效应重复力模型预测长大二元杂交猪的杂种优势
5
作者 王旭 朱磅强 +5 位作者 向清文 谌烁楷 闫煜博 张跃博 高宁 何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利用长白猪、大白猪和长大杂交猪的繁殖性状数据与系谱数据,通过逐步添加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E)至单性状重复力模型(M)中,构建MA、MAD、MADE等3种杂种优势预测模型,比较3种模型对杂交后代表型预测的准确度,并预测杂交... 利用长白猪、大白猪和长大杂交猪的繁殖性状数据与系谱数据,通过逐步添加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E)至单性状重复力模型(M)中,构建MA、MAD、MADE等3种杂种优势预测模型,比较3种模型对杂交后代表型预测的准确度,并预测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仅包含加性效应的MA模型表型预测准确度(0.290~0.720)高于包含非加性效应的MAD模型的(0.173~0.687)和MADE模型的(0.055~0.365);相较于传统方法计算的杂种优势率,MA模型预测的初生窝重(–25.41%)、总产仔数(–25.26%)、产活仔数(–26.11%)、健仔数(–24.89%)、弱仔数(–29.30%)、死胎数(–37.25%)、木乃伊数(–44.88%)等7种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的准确度高于其他2种模型的,MAD模型预测的畸形数(41.85%)、断奶头数(18.90%)、断奶窝重(18.29%)和21 d窝重(14.56%)等4种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二元杂交猪 杂种优势 效应重复力模型 加性效应 非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上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基于万余份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一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0,共15页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现象日益严峻,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10270份样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的研究发现,在分布特征方面,老年群体...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现象日益严峻,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10270份样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的研究发现,在分布特征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显著的“聚集性”与“累积性”特征。具体而言,虽然有重复被害经历的老年人仅占全部样本的2.84%,但其遭受的诈骗事件却占据了全部诈骗事件的50.03%。不仅如此,先前被害次数每增加一次,各类诈骗被害率都会成倍增加,但边际效应逐渐减弱;在时间间隔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临近重复效应”。统计数据显示,两次诈骗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呈现右偏分布,且间隔越短,再次被害的风险越高,尤其对销售类诈骗最为显著。深入探究其成因发现,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主要源于被害人自身稳定的易感特质,即“个体异质性”机制是解释重复诈骗被害现象的主要机制。相比之下,负面情绪等“状态依赖性”机制对重复诈骗被害的解释有限,中介效应占比约4%。基于上述发现,应坚持分级递进、迅速响应及主动干预三大核心原则,构建精准高效的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重复诈骗被害 临近重复效应 反诈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语言内及语言间重复启动效应的ERP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勇 许贵芳 沈德立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81-88,共8页
16名母语为汉语的被试参加了一个混合语言的语义判断任务,关键词用汉语和英语呈现,然后重复这些词(语言内或者语言间)。比较词汇第一次呈现、语言内和语言间重复产生的N400波幅的差异发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内重复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而... 16名母语为汉语的被试参加了一个混合语言的语义判断任务,关键词用汉语和英语呈现,然后重复这些词(语言内或者语言间)。比较词汇第一次呈现、语言内和语言间重复产生的N400波幅的差异发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内重复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而两种方向的语言间重复启动效应存在不对称性,从英语到汉语的重复启动效应显著大于从汉语到英语的重复启动效应,这与双语表征的非对称模型不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者 重复启动效应 N400 N200 事件相关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需求对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和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明 陈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2-469,共8页
在 3个实验中探讨了任务需求对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和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的影响。实验 1选取2 3名本科生被试 ,在把所有刺激都呈现在中央视觉上的颜色辨别任务中 ,发现颜色重复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长于非重复条件下的反应时 ,出现了... 在 3个实验中探讨了任务需求对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和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的影响。实验 1选取2 3名本科生被试 ,在把所有刺激都呈现在中央视觉上的颜色辨别任务中 ,发现颜色重复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长于非重复条件下的反应时 ,出现了显著的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 ,而且它的量显著大于简单检测任务中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量。实验 2和 3在实验 1的基础上加入空间不确定性 ,分别选取 2 2名和 2 3名本科生被试 ,并要求他们分别完成颜色辨别任务和简单检测任务。结果发现 ,在颜色辨别任务中 ,既获得了基于空间的返回抑制 ,又获得了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 ,而且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即它们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 ;而在简单检测任务中 ,只获得了基于空间的返回抑制。 3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在一种实验情境下出现基于何种刺激特性的重复劣势效应 ,以及其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实验中的任务需求。在文章最后还将本研究结果与一种选择性注意领域内普遍抑制模型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需求 位置 返回抑制 颜色 重复劣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并列双语者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阔 王敬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使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来考察同一语种内和不同语种间条件下图片的重复呈现对词汇生成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语种内重复启动显著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汉、英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无显著差异;语种间条件下两种语言间的重复启动存在不... 使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来考察同一语种内和不同语种间条件下图片的重复呈现对词汇生成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语种内重复启动显著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汉、英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无显著差异;语种间条件下两种语言间的重复启动存在不对称性,汉语—英语的启动大于英语—汉语的启动。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概念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图片命名 重复启动效应 双语研究 心理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的ERP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锋 苏丹 陈有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的神经生理机制,结果发现,无启动时N1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高于有启动时的潜伏期和波幅,无启动时P1波幅在PO7处显著大于有启动时的波幅,有启动时P2波幅显著高于无启动时的波幅。因此,时...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的神经生理机制,结果发现,无启动时N1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高于有启动时的潜伏期和波幅,无启动时P1波幅在PO7处显著大于有启动时的波幅,有启动时P2波幅显著高于无启动时的波幅。因此,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发生在早期感觉加工和有意识知觉加工阶段,与N1、P1和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知觉 重复启动效应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距估计中的重复刺激效应
11
作者 柳春香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6-1161,共6页
Treisman及其同事最早发现人类对时距的判断很容易受到重复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扭曲或偏离,并认为时距估计中的重复刺激具有两种效应。着重介绍了时距估计中重复刺激效应产生的机制及其理论模型、重复刺激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时距估计... Treisman及其同事最早发现人类对时距的判断很容易受到重复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扭曲或偏离,并认为时距估计中的重复刺激具有两种效应。着重介绍了时距估计中重复刺激效应产生的机制及其理论模型、重复刺激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时距估计中重复刺激效应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估计 重复刺激 重复刺激效应 标量计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汉跨语言词义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Yoon HoYung 李程程 +1 位作者 肖雪珍 王爱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关于语义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考察非平衡韩-汉双语者在语言内和语言间词义水平的RB效应。实验1采用韩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探究韩语语言内的RB效应,结果表明在韩语词汇水平存在RB效应。实验2采用两个关键词为韩语(R1)... 关于语义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考察非平衡韩-汉双语者在语言内和语言间词义水平的RB效应。实验1采用韩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探究韩语语言内的RB效应,结果表明在韩语词汇水平存在RB效应。实验2采用两个关键词为韩语(R1)和汉语(R2)双字词,并通过韩-汉语间隔词W的语言类型变化探究韩、汉语言间的RB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语言类型的间隔词的正确率有显著差异,语义重复词R2在重复条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重复条件,出现语义重复启动效应。本研究结论是:(1)在韩语语言内词水平存在RB效应,具有语言类型普遍性;(2)韩、汉跨语言语义水平出现语义重复启动效应,而未发生RB效应,表明双语者在加工韩、汉两种语言时,采用分别形式表征和共享语义表征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知盲效应 韩-汉双语 标记个体化理论 语义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性最大离心运动训练的交叉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永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目的:对重复训练效应与重复训练的交叉转移进行研究,测试两次相同的最大离心训练的间隔休息时长及神经适应机制是否能够产生交叉转移,降低运动损伤。方法:共招募23位健康成年男性大学生,并按握力大小排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12人)与对照组... 目的:对重复训练效应与重复训练的交叉转移进行研究,测试两次相同的最大离心训练的间隔休息时长及神经适应机制是否能够产生交叉转移,降低运动损伤。方法:共招募23位健康成年男性大学生,并按握力大小排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12人)与对照组(11人)。实验组以平衡次序(左右手屈肘肌群各一半)先让单侧屈肘肌群进行30次最大离心收缩训练(30°/s),间歇3周后改由对侧屈肘肌群进行第2回合最大离心收缩训练;对照组则以同侧非惯用手屈肘肌群进行两个相同回合的最大离心收缩训练。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第2回合最大离心收缩训练后肌肉损伤指标中,肌肉酸痛、肘关节放松度、最大等长肌力变化率的恢复速度均明显优于各自的第1回合对应值;(2)且在第2回合最大离心收缩训练后第1天的肘关节放松度及最大等长肌力变化率皆存在显著差异;(3)肌电信号中,实验组及对照组在第2回合最大离心收缩训练后的平均功率频率显著低于第1回合,而肌电均方根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平衡次序最大离心收缩训练能有效产生重复训练效应现象,并且可能借助募集Ⅰ型肌纤维参与了对侧第2回合的最大离心收缩训练,产生重复训练效应交叉转移,降低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训练效应 交叉转移 延迟性肌肉酸痛 最大等长肌力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训练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离心运动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维 周越 汤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9,共7页
通过梳理重复性离心运动(eccentric exercise,ECC)与代谢性疾病防治相关研究,厘清重复性ECC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成果、适应机制以及应用风险防范。ECC初期,一次不适应的ECC诱发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和暂时性胰岛素抵抗是机体的代... 通过梳理重复性离心运动(eccentric exercise,ECC)与代谢性疾病防治相关研究,厘清重复性ECC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成果、适应机制以及应用风险防范。ECC初期,一次不适应的ECC诱发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和暂时性胰岛素抵抗是机体的代偿性保护机制;重复性ECC可实现在相对较低心血管负担下进行高负荷肌肉运动,在人体代谢、骨骼肌质量与功能、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炎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运动依从性等方面产生有益影响,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能力等受限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其风险人群有效且相对安全可行的理想运动方式。这一代谢性疾病防治效应是机体各系统产生适应的结果。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针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其风险人群探究更高依从性且功效更大化的ECC干预方案,并深入探索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重复效应 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负荷 骨骼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启动条件下中文双字词的识别 被引量:19
15
作者 彭聃龄 李燕平 刘志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采用重复启动的研究范式,研究了中文合成词与单纯词的识别.结果发现,在单字启动条件下与整词启动条件下,合成词与单纯词都存在显著的重复启动效应。单字启动与整词启动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合成词与单纯词1(成分字的构词数大于... 采用重复启动的研究范式,研究了中文合成词与单纯词的识别.结果发现,在单字启动条件下与整词启动条件下,合成词与单纯词都存在显著的重复启动效应。单字启动与整词启动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合成词与单纯词1(成分字的构词数大于1)之间差异显著,合成词的识别快于单纯词1.但是,单纯词2(成分字的构词数等于1)的识别却快于合成词。实验还发现,合成词与单纯词1存在着明显的位置效应,位置1的启动效果大于位置2,实验结果主要支持了词素存储的假设,但有些结果不能用这种假设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重复效应 完全启动 合成词 单纯词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抑制分心物干扰效应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金志成 张禹 盖笑松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采用Stroop颜色命名作业 ,在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下探究重复分心物的促进效应是由习惯化机制还是由分心物连续抑制机制造成的问题 ,进而比较学困生和学优生在Stroop干扰效应、重复分心物促进效应和负启动效应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重复分心... 采用Stroop颜色命名作业 ,在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下探究重复分心物的促进效应是由习惯化机制还是由分心物连续抑制机制造成的问题 ,进而比较学困生和学优生在Stroop干扰效应、重复分心物促进效应和负启动效应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重复分心物促进效应是由习惯化机制造成的。这种抑制机制 ,只有在分心物重复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因而其效用并不广泛 ;而负启动效应所指的分心物抑制机制却是一种效用广泛的抑制机制。并进而揭示 ,学困生和学优生都存在重复分心物促进效应 ,但因学困生的负启动效应比学优生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化机制 分心物抑制机制 重复分心物促进效应 Stroop干扰效应 负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坡跑运动对骨骼肌α7β1整合素及FAK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李敏 张林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通过观察下坡跑运动后α7β1整合素及FAK的表达和FAK活性的变化,探讨α7β1整合素在运动重复效应中作用机制。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3 h组、24 h组、8 d组。小鼠进行一次性下坡跑运动,速度为17 m/min,坡度为-20°,时... 通过观察下坡跑运动后α7β1整合素及FAK的表达和FAK活性的变化,探讨α7β1整合素在运动重复效应中作用机制。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3 h组、24 h组、8 d组。小鼠进行一次性下坡跑运动,速度为17 m/min,坡度为-20°,时间为30 min。各组于各时刻点摘眼球取血及取双侧腓肠肌。比色法检测血清CK活性,Real-time PCR检测α7β1整合素及FAK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7β1整合素及p FAK39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一次下坡跑运动后CK活性升高显著,且在24 h增幅增大。α7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但在24 h变化不明显,但8 d时仍增加显著,其蛋白水平在运动后3 h显著增加,虽在24 h和8 d时升高程度逐渐降低但仍呈显著。β1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蛋白水平在一次运动后3 h呈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增加,在8 d时回复。FAK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p FAK397水平在一次运动后呈现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降低,8 d时基本回复。结果表明α7β1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介导了运动重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下坡跑运动 骨骼肌 整合素 黏附斑激酶 重复效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双语读者词汇表征的研究(一)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翠翔 彭聃龄 《心理学报》 1988年第4期351-358,共8页
以40个中文词和20个非词以及相应的英文译词为材料,以词汇判断中的重复效应为研究途径,对32名外语系本科生进行了中—英双语读者词汇表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当单词以相同的语言重复呈现时(在语言内重复条件下),被试对重复词的判断时间显... 以40个中文词和20个非词以及相应的英文译词为材料,以词汇判断中的重复效应为研究途径,对32名外语系本科生进行了中—英双语读者词汇表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当单词以相同的语言重复呈现时(在语言内重复条件下),被试对重复词的判断时间显著缩短,判断准确性显著提高。而当单词以不同的语言重复呈现时(在语言间重复条件下),对重复词的反应时间与错误率与对新词的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我们得到的语言内的重复效应与独立存储的假设相一致。我们认为,中—英双语读者对来自两种语言的词汇信息是分别存储在两个独立的言语存储系统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效应 词汇表征 词汇判断 双语者 显著差异 错误率 认知表征 研究途径 实验研究 促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瑞明 邓汉深 +2 位作者 李俊杰 李利 范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1-783,共13页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激活状况。实验1和实验2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实验3和实验4使用概念判断任务。在每个实验的第一个小实验中,非加工语言是英文,在每个实验的第二个小实验中,非加工...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激活状况。实验1和实验2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实验3和实验4使用概念判断任务。在每个实验的第一个小实验中,非加工语言是英文,在每个实验的第二个小实验中,非加工语言是中文。实验1和实验3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有没有自动激活;实验2和实验4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语义有没有自动激活。总的实验结果表明,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加工一种语言(目标语言)时,非加工语言(要求被试忽略的另一种语言)会自动激活,但在词汇任务情境中,非加工语言只在词汇层面上激活,其语义不会自动激活,而在概念任务情境中,非加工语言的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都会自动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者 语言理解 非加工语言 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叶嘉文 王瑞明 +1 位作者 李利 范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运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实验1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中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非目标语言英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结果发现,两种熟练水平的被试均没有出现... 运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实验1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中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非目标语言英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结果发现,两种熟练水平的被试均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实验2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非目标语言中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结果发现,熟练双语被试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而非熟练双语被试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实验3探讨非熟练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非目标语言中文词汇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结果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综合三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表明,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在概念层面上就对非目标语言(不管是一语还是二语)进行了抑制,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使用一语时可以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二语),但使用二语时不能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要在词汇层面上才能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产生 非目标语言 激活 抑制 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