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索绪尔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
鲍贵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2
|
德里达与逻各斯中心主义 |
张都爱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3
|
中国文明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问题 |
周荣胜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4
|
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姜文电影叙事结构论析 |
李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5
|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三大批判及其精神实质 |
袁铎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6
|
逻各斯(道)·异延·翻译 |
陈历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7
|
挑战文化“逻各斯”——小说《女儿愿》的解构分析 |
李震红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
8
|
长诗解构主义的诗学实践 |
符树芬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9
|
康德动物伦理思想考察——以“人之于动物的义务”为中心 |
马彪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10
|
解构主义美学观及其方法论 |
王万昌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
11
|
所指与能指的序列关系:在索绪尔与德里达之间──论在场形而上学及本体论的终极意义 |
杨乃乔
卢可佳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
12
|
文化政治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
姚文放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13
|
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科学的生命思维方式 |
操奇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4
|
想像力与翻译中的共生 |
赵颖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5
|
现象学读解:《亚威农少女》及其现代、后现代思潮 |
王文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16
|
后现代思想观念对于数学教育的若干启示 |
黄秦安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7
|
被解构的朝圣之旅——《黑暗之心》后现代性解读 |
王美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5
|
|
|
18
|
比较文学研究中“非此即彼”模式的批判 |
李夫生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9
|
英美意识流叙事的辩证历史阐释 |
王心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20
|
解读《亚当夏娃的秘密日记》:以文学形象学为视角 |
赵晓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