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人骨不连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风 刘文琦 +4 位作者 刘傥 刘小平 王振 刘进炼 刘超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检测肥大性骨不连组织与萎缩性骨不连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表达的差异,评价两种骨不连组织在成骨潜能上的区别。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骨科住院的肥大性... 目的:检测肥大性骨不连组织与萎缩性骨不连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表达的差异,评价两种骨不连组织在成骨潜能上的区别。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骨科住院的肥大性和萎缩性骨不连患者各2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及病理图像分析软件IPP6.0对骨不连断端间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根据骨不连类型、患者年龄和骨不连时间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肥大性骨不连患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3236±0.0390和0.1337±0.0400,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3191±0.0369和0.1373±0.0423,两者标本中的吸光度值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不同年龄、不同骨不连时间中的吸光度值差异也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肥大性骨不连组织和萎缩性骨不连组织在成骨潜能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形态发生蛋白-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吉梦 刘明 +3 位作者 马波 刘轩 裴澄 陈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常规培养后,用5μg·L-1 TGF-β2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MP-6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所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常规培养后,用5μg·L-1 TGF-β2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MP-6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随后,筛选BMP-6 siRNA抑制率最高的片段用于后续实验,构建BMP-6过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后用于后续实验,RPE细胞随机分组,即(1)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基培养48 h;(2)TGF-β2组培养基中加入5μg·L-1 TGF-β2培养48 h;(3)BMP-6 siRNA组转染BMP-6-homo-1087后培养48 h;(4)BMP-6过表达组转染BMP-6过表达质粒后培养48 h;(5)TGF-β2+BMP-6过表达组转染BMP-6过表达质粒24 h后,加入5μg·L-1TGF-β2继续培养48 h。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数的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TGF-β2组迁移细胞数为(122.00±5.57)个,与对照组(63.67±4.04)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GF-β2组BMP-6蛋白表达水平为0.41±0.13,与对照组(0.70±0.0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BMP-6 siRNA组迁移细胞数为(115.67±1.53)个,与对照组(57.00±7.00)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BMP-6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为(44.33±5.51)个,与对照组(60.00±6.25)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TGF-β2+BMP-6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为(90.33±3.51)个,与TGF-β2组(112.00±9.64)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BMP-6可以阻止TGF-β2所致的RPE细胞的迁移,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6 转化生长因子2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Smurf家族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磬 朱天慧 +1 位作者 张明 陈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3-430,共8页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进程.作为该系统中行使调控降解功能的核心成员,E3泛素连接酶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BMP和TGF-β是骨组织中调控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进程.作为该系统中行使调控降解功能的核心成员,E3泛素连接酶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BMP和TGF-β是骨组织中调控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关键分子,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体系调控骨生理代谢,参与骨组织的多种生理进程.最近的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在骨细胞和骨组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3泛素连接酶Smurf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参与调控骨组织中BMP和TGF-β两个家族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骨组织中E3泛素连接酶的发现,及其调控BMP和TGF-β信号通路的机制以及其对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 E3泛素连接酶 Smurf 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胚胎小鼠髓核细胞成骨分化和Notch信号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健 欧云生 +5 位作者 李开庭 蒋电明 杨博 龚梦嘉 何通川 毕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诱导胚胎小鼠椎间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NP)的成骨分化及对经典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BMP-7(recombinant adenovirus-mediated bone morphoge...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诱导胚胎小鼠椎间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NP)的成骨分化及对经典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BMP-7(recombinant adenovirus-mediate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Ad-BMP-7)、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GFP)在HEK293细胞中扩增,感染NP细胞。实验分为BMP-7组(n=3)、GFP组(n=3)、空白组(n=3)。RT-PCR检测BMP-7的m RNA水平表达;Real-time PCR检测成骨指标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以及经典Notch信号通路分子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转录因子Runx2和OP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读数和ALP染色检测ALP活性。结果:Ad-BMP-7和Ad-GFP在HEK293细胞中高滴度的扩增。NP细胞中BMP-7的基础表达很低,Ad-BMP-7感染NP细胞可高表达BMP-7,并明显提高OPN、OPG的m RNA水平表达(OPN:BMP-7组21.16±0.45,GFP组1.00±0.07,空白组2.84±1.27,F=613.815,P=0.000,BMP-7组与GFP组、空白组比较均P=0.000;OPG:BMP-7组2.05±0.37,GFP组1.00±0.06,空白组1.22±0.36,F=10.046,P=0.012,BMP-7组与GFP组比较P=0.016,与空白组比较P=0.047),成骨转录因子Runx2及OPN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成骨指标ALP的活性明显增强,ALP染色呈紫蓝色,明显高于对照组(BMP-7组222 676.8±7 643.2,GFP组31 455.5±4 930.6,空白组42 407.3±10 926.8,F=513.417,P=0.000,BMP-7组与GFP组、空白组比较均P=0.000)。AdBMP-7感染3 d可促进Notch信号通路Notch-1、Notch-2、Jag-1、Hey-1的m RNA水平表达增高(Notch-1:BMP-7组5.90±0.66,GFP组2.83±0.32,空白组1.00±0.05,F=94.574,P=0.002,BMP-7组与GFP组比较P=0.003,与空白组比较P=0.004;Notch-2:BMP-7组150.35±11.78,GFP组1.94±0.46,空白组1.01±0.19,F=318.962,P=0.001,BMP-7组与GFP组、空白组比较均P=0.000;Jag-1:BMP-7组7.97±0.00,GFP组2.22±0.71,空白组1.00±0.00,F=166.476,P=0.001,BMP-7组与GFP、空白组比较均P=0.000;Hey-1:BMP-7组11.23±0.4,GFP组0.42±0.04,空白组1.00±0.10,F=1 082.054,P=0.000,BMP-7组与GFP组、空白组比较均P=0.000),但第7天回复到基础表达水平,其余信号分子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BMP-7可诱导NP细胞成骨分化,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部分分子的一过性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7 Notch信号通路 分化 脊柱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抑制大鼠肾小球上皮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浩 余健 +2 位作者 邹敏书 聂国明 杨新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37-2939,共3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阿霉素(ADR)肾病鼠肾小球P-cadherin、β-catenin和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BMP-7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肾病模型。将诱导成功的24只模型鼠随机分两组...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阿霉素(ADR)肾病鼠肾小球P-cadherin、β-catenin和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BMP-7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肾病模型。将诱导成功的24只模型鼠随机分两组:阿霉素肾病组(AN,n=12);AN+BMP-7处理组(AB组,n=12)。另设正常鼠为对照组(NC,n=10)。第10周末,检测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醛固酮(ALD)、心房利钠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24h尿蛋白(24h UP)及尿液足细胞(UPC)。RT-PCR和Western boltting检测肾小球P-cadherin、β-catenin、Desm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AN组HCY、ALD、AngⅡ、24h UP水平均显著升高,ANP明显降低,UPC无显著差异。AB组HCY、ALD、AngⅡ、24h UP较AN组下降,ANP明显升高,UPC无显著差异。AN组较NC组P-cadherin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下调,β-catenin和Desmin 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BMP-7维持阿霉素肾病鼠肾小球P-cadherin的表达,抑制β-catenin和Desmin的表达。结论:BMP-7减轻阿霉素肾病危险因素;上调P-cadhe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下调β-catenin和Desm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抑制肾小球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7 足细胞 尿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成骨细胞群成骨作用的影响
6
作者 向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6-296,共1页
血管发生是骨修复早期的关键环节之一,功能性微血管网的形成对骨组织再生至关重要,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在信号通路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后者在骨缺损区的募集和分化。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用 细胞群 组织再生 血管内皮细胞 信号通路 血管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肾、骨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乐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7 肾脏发育 “肾主”理论 BMP-7 形态蛋白-7 代谢紊乱性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 T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及TGF-β/BMP-7/Smad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路琪 马学涛 李菲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帕立骨化醇高剂量(0.8μg/kg)组、骨化三醇(10μg/kg)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用含有腺嘌呤的饲料喂养,诱导建立ROD模型。分组进行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水平、血钙与血磷水平、股骨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与屈服载荷、血清炎症因子IL-6、IL-17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再次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组、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每组15只,同样方法建立ROD模型。分组以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与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显著降低(P<0.05),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帕立骨化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均升高,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降低,且帕立骨化醇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帕立骨化醇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立骨化醇+TGF-β抑制组比较,帕立骨化醇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降低(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升高(P<0.05);TGF-β抑制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升高(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降低(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通过激活TGF-β/BMP-7/Smad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ROD大鼠肾功能及骨代谢异常,降低血磷水平,提高血钙水平及骨密度,修复骨生物力学,改善骨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化醇 肾性 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伟 郭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作为一种成骨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是维持肾脏正常发育的重要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BMP-7在慢性肾脏疾病中有重要的抗纤维化作用。本文主要就BMP-7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作为一种成骨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是维持肾脏正常发育的重要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BMP-7在慢性肾脏疾病中有重要的抗纤维化作用。本文主要就BMP-7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蛋白-7对糖尿病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厚勤 史伟 +1 位作者 张永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1-675,67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30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DM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c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调,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形态蛋白-7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形成蛋白-7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诱导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小月 郑法雷 +3 位作者 杨继红 段琳 李艳 周秋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8,i003,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穴TGF-β1雪诱导的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穴HKC雪转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5组(1)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2)TGF-β1阳性对照组;穴3雪BMP-7单独作用组;穴... 目的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穴TGF-β1雪诱导的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穴HKC雪转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5组(1)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2)TGF-β1阳性对照组;穴3雪BMP-7单独作用组;穴4雪BMP-7与TGF-β1共同作用组;穴5雪BMP-7预处理后加入TGF-β1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KC角蛋白(keratin)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粘素(E-cadherin)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α-SMA阳性HKC的百分数;半定量反转录PCR穴RT-PCR雪方法测定HKC细胞α-SMA、TGF-β1及其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与BMP-7共同作用HKC细胞48h,α-SMA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弱,而E-钙粘素及角蛋白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MP-7预处理后再加入TGF-β1作用HKC细胞48h,α-SMA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弱,而E-钙粘素及角蛋白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流式细胞技术测定α-SMA阳性HKC的百分数,在BMP-7与TGF-β1共同作用组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9.7%vs19.8%熏5.8%vs19.8%熏P<0.05)。BMP-7组预处理组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8.7%vs19.8%,P<0.05)。RT-PCR显示BMP-7与TGF-β1共同或者预处理HKC细胞熏α-SMAmRNA表达分别为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形成蛋白-7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d-5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香文 廖湘平 +9 位作者 李淑梅 李建平 刘志超 肖华 吴琼 龙圣海 龙英杰 谢先达 唐代荣 张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 miR-30d-5p是否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miR-30d-5p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GF-β1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未经任... 目的 miR-30d-5p是否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miR-30d-5p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GF-β1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TGF-β1组、miR-NC组(转染miR-30d-5p阴性对照miR-NC)、miR-30d-5p组(转染miR-30d-5p)、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30d-5p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30d-5p组(转染anti-miR-30d-5p)、miR-30d-5p+pcDNA3.1组(转染miR-30d-5p与pcDNA3.1-BMP7阴性对照pcDNA3.1)、miR-30d-5p+pcDNA3.1-BMP7组(转染miR-30d-5p与pcDNA3.1-BMP7)、anti-miR-30d-5p+si-NC组(转染anti-miR-30d-5p与si-BMP7阴性对照si-NC)、anti-miR-30d-5p+si-BMP7组(转染anti-miR-30d-5p与si-BMP7)。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经TGF-β1处理。qPCR检测miR-30d-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 MTT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观察过表达miR-30d-5p或抑制miR-30d-5p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30d-5p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靶向关系。评估其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活性及迁移中的作用。结果 TGF-β1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0d-5p组肾小管上皮细胞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较miR-NC组明显增加(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 anti-miR-30d-5p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30d-5p组WT-BMP7荧光素酶的活性、BMP7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30d-5p组的BMP7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anti-miR-30d-5p+si-BMP7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BMP7、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0.21±0.03)、(0.29±0.03)、(0.37±0.04)]较anti-miR-30d-5p+si-NC组[(0.71±0.05)、(0.53±0.04)、(0.63±0.05)]明显降低(P<0.05),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 miR-30d-5p通过靶向调控BMP7的表达促进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为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d-5p 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1 肾小管上皮细胞 生长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IGF-I、TGF-β_1和BMP-2)对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建中 解志杰 +1 位作者 杨物鹏 兰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 观察IGF Ⅰ、TGF β1和BMP 2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 ,利用3 H TdR掺入反映软骨细胞增殖。结果 IGF Ⅰ和TGF β1均可促进软骨细胞3 H TdR掺入增加 ,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而BMP ... 目的 观察IGF Ⅰ、TGF β1和BMP 2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 ,利用3 H TdR掺入反映软骨细胞增殖。结果 IGF Ⅰ和TGF β1均可促进软骨细胞3 H TdR掺入增加 ,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而BMP 2对软骨细胞3 H TdR掺入无显著影响 ,但与TGF β1和IGF Ⅰ合用时却有抑制3 H TdR掺入的作用。结论 生长因子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协同或拮抗方式影响软骨细胞的增殖 ,提示生长因子在关节软骨退变和防治上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I 转化生长因子1 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正常大鼠角膜成长过程中的表达
14
作者 詹玉蕊 李丽 +3 位作者 田蔓男 王宏 王海燕 魏志诚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确定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正常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分别在大鼠胚胎17d,出生当天,出生后4、7、10d和11周角膜蛋白水平的表... 目的确定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正常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分别在大鼠胚胎17d,出生当天,出生后4、7、10d和11周角膜蛋白水平的表达。每组选取3只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结果BMP-2在大鼠胚胎17d时就有表达,于出生当天至出生后10d及成年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过程。结论结果提示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鼠角膜的表达随着角膜的生长发育而调节,BMP-2可能与角膜的生长发育及维持出生后角膜的动态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2 鼠角膜发育 转化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华军 梅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88-291,311,共5页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发生在儿童的一种罕见疾病,常伴随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 —1)。由于胫骨发育畸形导致胫骨成角、髓腔狭窄或囊肿,最终形成不愈合的假...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发生在儿童的一种罕见疾病,常伴随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 —1)。由于胫骨发育畸形导致胫骨成角、髓腔狭窄或囊肿,最终形成不愈合的假关节[1]。自 Paget 于1891年报道该病以来,其病因机制尚未阐明[1-3]。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尽管术式不断改进,但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术式,术后肢体短缩、成角畸形、再骨折不愈合等风险并未降低[4]。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骨缺损及骨不连中的应用成为热点,BMPs 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 —β)超家族中的一种蛋白调节因子,对于骨及软骨的形成与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5]。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目前已批准人重组骨性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rhBMP —7)以及人重组骨性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 —2)用于成人脊柱融合手术、成人胫骨开放性骨缺损及胫骨骨不连等一些特定骨科疾病[6,7]。近年来 BMP -2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 BMP—2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2 先天性胫假关节 应用 PROTEIN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折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_1及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宋昭君 倪卫东 高仕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 目的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制作左前臂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肌注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2 mL),至术后28 d。2组分别于术后第1、2、3、4、6、8周选取6只大白兔,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其血清BMP-7、TGF-β1和bFGF浓度,处死后取以骨折处为中心的4 mm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TGF-β1和bFGF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术后第3、4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生成量增加,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早。②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实验组BMP-7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实验组bFG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周实验组TGF-β1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增多,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多。④术后第3周实验组BMP-7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bF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周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1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巩膜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青 刘筱楠 +3 位作者 薛美兰 刘桂波 王楠 赵桂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5-1109,共5页
背景眼球伸长过程伴随着巩膜的广泛重塑,而这种重塑受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以往的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近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属于TGF-β超家族,其在近视的发生中是否发挥作用及如何... 背景眼球伸长过程伴随着巩膜的广泛重塑,而这种重塑受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以往的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近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属于TGF-β超家族,其在近视的发生中是否发挥作用及如何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眼后巩膜中BMPs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近视后巩膜重塑中的作用。方法1~2周龄花色豚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任意选择实验组豚鼠的一侧眼作为实验眼,应用半透明眼罩连续遮盖14d以建立FDM动物模型,另一侧眼作为对照眼。形觉剥夺前后所有动物眼经检影验光获得屈光度,用A型超声法测量眼轴长度。造模后第15天取豚鼠后巩膜组织,分别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后巩膜中BMP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14d后,豚鼠遮盖眼的屈光度为(一0.48±0.51)D,与对侧眼的(3.22±0.3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4,P=0.000),与正常对照眼的(2.97±0.7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8,P=0.000)。豚鼠遮盖眼的眼轴长度为(8.30±0.05)mm,明显长于对侧眼的(8.11±0.06)mm和正常对照组(8.06±0.0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0、9.084,均P=0.000)。正常豚鼠后巩膜可表达BMP-2、BMP-4、BMP-5mRNA,豚鼠遮盖眼后巩膜中BMP-2mRNA和BMP-5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41-±0.11和0.65±0.06,较对侧眼的0.62-±0.07和0.84±0.03分别下降了34.48%和2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8,P=0.017;t=2.524,P=0.028);豚鼠遮盖眼后巩膜中BMP-2和BMP-5蛋白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0.44±0.06和0.70-±0.05,较对侧眼的0.61±0.05和0.824-0.03分别下降了23.42%和1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5,P=0.030;t=2.445,P=0.031),而形觉剥夺眼与对侧眼后巩膜中BMP-4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NA:t=0.704,P=0.460;蛋白:t=0.987,P=0.365)。结论FDM眼后巩膜中BMP-2和BMP-5的表达下调,提示BMPs在实验性近视后巩膜重塑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形态发生蛋白 近视 形觉剥夺性 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成纤维细胞抗纤维化因子HGF和BMP-7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春雨 魏晓露 +1 位作者 苏玮莲 李国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扶肾降浊方水溶液灌胃Wistar大鼠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在Ms PGN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体...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扶肾降浊方水溶液灌胃Wistar大鼠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在Ms PGN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体外培养造模12、16和20周末大鼠间质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病理状态间质成纤维细胞中抗纤维化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病理状态间质成纤维细胞中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随着给药周期的延长可部分逆转间质损害造成的上述mRNA和蛋白表达异常。结论: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Ms PGN大鼠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肾降浊方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血清药理学方法 肝细胞生长因子 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介导的间叶-上皮转化与器官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丽 虢灿杰 +2 位作者 陈源文 沈峰 李定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纤维化是各种器官慢性损伤的共同结果。研究发现上皮-间叶转化(EMT)可能是导致多种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诱导EMT,促进器官纤维化,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可通过拮抗TGF-β的作用,诱导间叶-上... 纤维化是各种器官慢性损伤的共同结果。研究发现上皮-间叶转化(EMT)可能是导致多种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诱导EMT,促进器官纤维化,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可通过拮抗TGF-β的作用,诱导间叶-上皮转化,改善多种器官纤维化。然而,至今BMP-7的抗纤维化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提供一种纤维化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7 器官纤维化 间叶-上皮转化 上皮-间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TGF-β_1和BM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姝玉 柴新楼 +4 位作者 吴莹 贾德贤 郝钰 苏玮莲 王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并测量体重;检测20周龄、24周龄及28周龄小鼠空腹血糖(BG)、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血清肌酐(SCr);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BMP-7和TGF-β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和SCr均有较明显增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BMP-7 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及S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肾组织BMP-7 mRNA表达升高,而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BMP-7表达,降低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1 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