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ZX高温转化吸收型精脱硫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典明 孔渝华 +3 位作者 王先厚 肖安陆 魏华 祝汉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40-42,共3页
研制了一种高温下转化吸收型干法脱除有机硫的精脱硫剂,考察了使用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口有机硫≤10000×10-6 、空速≤1000 h-1、压力≥1.0 MPa、H2含量≥2%时,出口总硫<0.1×10-6、工作硫容≥12%。在天然... 研制了一种高温下转化吸收型干法脱除有机硫的精脱硫剂,考察了使用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口有机硫≤10000×10-6 、空速≤1000 h-1、压力≥1.0 MPa、H2含量≥2%时,出口总硫<0.1×10-6、工作硫容≥12%。在天然气、石油裂解气等工况条件下的精脱硫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有机硫 转化吸收 脱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吸收型氧化锌基脱硫剂脱除H2S和COS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泽鑫 上官炬 +3 位作者 刘艳霞 徐壹堃 杨颂 樊惠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4-2030,2038,共8页
以前驱物工业活性ZnO和碱式碳酸锌分解的ZnO为脱硫剂活性组分,在引入结构助剂γ-Al2O3、碱性助剂K2CO3改性的基础上,制备出转化吸收型氧化锌基脱硫剂。在300℃、空速2000h–1及常压下,考察了活性组分ZnO前驱物种类及不同前驱物制备的助... 以前驱物工业活性ZnO和碱式碳酸锌分解的ZnO为脱硫剂活性组分,在引入结构助剂γ-Al2O3、碱性助剂K2CO3改性的基础上,制备出转化吸收型氧化锌基脱硫剂。在300℃、空速2000h–1及常压下,考察了活性组分ZnO前驱物种类及不同前驱物制备的助剂γ-Al2O3对氧化锌基脱硫剂脱除硫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氧化锌基脱硫剂的孔隙结构和碱性显著影响其脱硫性能。与工业活性ZnO制备的氧化锌脱硫剂相比,以碱式碳酸锌分解的ZnO制备的脱硫剂对硫化氢的脱除效率和穿透硫容更高,穿透硫容约增加10倍。不同前驱物制备的γ-Al2O3对氧化锌基脱硫剂脱硫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拟薄水铝石分解的γ-Al2O3显著提高了氧化锌基脱硫剂脱硫性能,穿透硫容达12.18%。以碱式碳酸锌分解ZnO为活性组分,添加拟薄水铝石分解的γ-Al2O3和碱性助剂K2CO3制备的改性氧化锌基脱硫剂对COS的脱除起到转化与吸收作用,COS转化率达99.98%,穿透硫容为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吸收 氧化锌 助剂 改性 脱硫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食用菌对硒的吸收转化机制及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姚佩 史乐伟 +3 位作者 樊鑫瑞 张宇翔 岳田利 郭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39-450,共12页
富硒食用菌含硒多糖、硒蛋白、硒多肽等多种高生物活性成分,但因为种类、硒生物转化方式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其硒形态组成和有机硒转化率不同,使富硒食用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因此,了解硒在食用菌内的各种存在形态,... 富硒食用菌含硒多糖、硒蛋白、硒多肽等多种高生物活性成分,但因为种类、硒生物转化方式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其硒形态组成和有机硒转化率不同,使富硒食用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因此,了解硒在食用菌内的各种存在形态,跟踪硒在食用菌内的分布、吸收和转化规律,能更有效地将硒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且无毒的有机硒化合物。本文总结并讨论了代表性富硒食用菌中不同形态硒在总硒中的占比、不同形态硒的吸收和转化过程、总硒的阈值、富硒技术的现状以及基于该吸收转化机制和富硒技术带来的产业问题,并从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角度综述了富硒食用菌中硒不同转化形态的生物功能。以期为食用菌的精准富硒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为高活性的不同形态硒的开发提供科学支撑,并提出了富硒食用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食用菌 吸收转化 生物功能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紫花苜蓿生长与土壤氮素吸收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卢树昌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它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适当缓解因营养元素过多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研究硅肥对紫花苜蓿蓿(Medicago sativa...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它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适当缓解因营养元素过多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研究硅肥对紫花苜蓿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和吸收利用氮素的情况,连续2年,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对苜蓿的株高、叶色、干重以及与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相关的3个指标(吸氮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脲酶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中高度的硅肥施用量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叶色、干重、吸氮量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且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对土壤中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也优于不施或少施。结论认为施用硅肥对紫花苜蓿的生长以及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盈余氮素的能力有明显地促进作用,综合产投比、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建议施用量为3.2 kg/667m^(2)(SiO_(2))(T3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紫花苜蓿 生理指标 氮素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8
5
作者 殷金岩 耿增超 +1 位作者 李致颖 李慧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3-829,共7页
通过设对照(CK)、保水缓释硒肥(W)、生物炭基硒肥(C)、硒酸钠硒肥(S)4个处理来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品种为早大白)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各器官硒含量在生育期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各器官的硒... 通过设对照(CK)、保水缓释硒肥(W)、生物炭基硒肥(C)、硒酸钠硒肥(S)4个处理来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品种为早大白)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各器官硒含量在生育期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各器官的硒含量呈现:苗期根>茎>叶片;成熟期叶片>茎>块茎的特点;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W处理下的总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呈增大趋势,产量、有机硒转化率、粗蛋白、还原糖和V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处理和S处理下,马铃薯以上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低施硒量(0.126 kg/hm2)时,3种硒肥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之后随着施硒量的增加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对照相比,3种硒肥在适宜施硒量(0.379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提高了4.87%—5.44%,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2.18%—20.03%,还原糖提高了6.45%—12.90%,Vc含量提高-0.54%—3.11%,有机硒转化率增加13.00%—15.10%,淀粉含量增加了-0.73%—1.12%;综合考虑3种硒肥对马铃薯含硒量、产量、品质的影响,W处理最佳,C处理次之,S处理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缓释硒肥 吸收转化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补灌条件下施氮对土壤氮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家齐 夏桂敏 +2 位作者 张 张柏纶 迟道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为提高辽西地区花生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本文以‘白沙1016’为对象,采取裂区试验,主区为雨养(W0)和测墒补灌(W1)两种灌溉模式,子区为0 kg·hm^(-2)(N0)、40 kg·hm^(-2)(N1)、60 kg·hm^(-2)(N2)和80 kg·hm^(-2)(N3)4个... 为提高辽西地区花生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本文以‘白沙1016’为对象,采取裂区试验,主区为雨养(W0)和测墒补灌(W1)两种灌溉模式,子区为0 kg·hm^(-2)(N0)、40 kg·hm^(-2)(N1)、60 kg·hm^(-2)(N2)和8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对测墒补灌条件下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雨养和测墒补灌条件下,花生成熟期的单株干物质量分别为64.66~74.92 g和71.65~92.81 g,以W1N3处理最高,W0N0最低,且随施氮量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花生植株氮积累量随施氮量变化趋势与干物质量一致,W1N2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氮素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测墒补灌优化了花生植株中氮素的分配,延长了叶片氮素积累时长,同时提高了叶片氮素向荚果的转移量,继而相对雨养处理显著增加了花生荚果氮积累量所占植株氮积累总量的比重(氮收获系数)2.13%、氮肥农学利用率78.57%、氮肥表观回收率25.90%。花生收获后,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内,占0~60 cm土层的77.75%,且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高而增加,但补灌会使土壤硝态氮下移造成硝态氮淋失。因此,综合考虑水氮利用效率,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推荐W1N2为适宜花生生产水氮管理,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6 485.03 kg·hm^(-2)、2.02 kg·m^(-3)和10.21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雨养 测墒补灌 施氮量 氮素吸收转化 硝态氮 水氮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硫浓度对油菜吸收转化硫的影响
7
作者 张勤争 王校常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用6个硫浓度的[(NN_4)_2 ̄35SO_4]营养液,在砂培条件下培养移栽一个月后的油菜苗,标记后两周收获植株.放射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硫浓度为10mg·L ̄(-1)和25mg·L ̄(-1)时,油菜对硫的吸收... 用6个硫浓度的[(NN_4)_2 ̄35SO_4]营养液,在砂培条件下培养移栽一个月后的油菜苗,标记后两周收获植株.放射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硫浓度为10mg·L ̄(-1)和25mg·L ̄(-1)时,油菜对硫的吸收率约87%;在50,100,200mg·L ̄(-1)时的吸收率为60%左右;在400mg·L ̄(-1)时下降为43%.供硫浓度(mg·L ̄(-1))从10增加到25时,油菜植株中的SO形态硫增加最多,硫苷态硫增加的比例最小;供硫浓度(mg·L ̄(-1))从25增加到200时们以SO形态硫增加最明显,氨基酸硫增加幅度最小;供硫浓度(mg·L ̄(-1))从200到400时,植株中的各种形态的硫增加比例更小.供硫浓度10mg·L ̄(-1)时,植株内以蛋白质和硫苷为主,随着供硫浓度增加,二者的相对含量减少并趋于平衡,而后转以S0形态的硫占优势,氨基酸硫的含量与供硫浓度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砂培 硫素供应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硒的吸收转化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家伟 陈雄波 +3 位作者 黄起东 莫薇 简燕 唐建洲 《农业工程》 2016年第4期82-84,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效果,以及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通过外源硒的根施及叶面喷施处理后对硒的吸收转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的吸收转化存在较大的...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效果,以及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通过外源硒的根施及叶面喷施处理后对硒的吸收转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的吸收转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外源硒的增施可以普遍提高不同水稻品种硒的含量,有机硒含量均达85%以上;叶面喷施外源硒的效果比根施外源硒的效果更优,且用量小,适合缺硒地区和低硒区生产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水稻 外源硒 有机硒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的硒和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 被引量:35
9
作者 迟凤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年第6期33-35,共3页
硒是生态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现有研究表明 ,硒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硒在土壤中的含量、来源、有效性和调节的方法。
关键词 土壤环境 植物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公安社科成果吸收转化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10
作者 曹志祥 李鸿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章认为,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被吸收转化的主要途径是两条:一是领导者直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它需要领导者具有对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远见卓识的智慧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二是广大干警对公安社会科学认真学习、不断研究和积极参与,对公... 文章认为,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被吸收转化的主要途径是两条:一是领导者直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它需要领导者具有对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远见卓识的智慧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二是广大干警对公安社会科学认真学习、不断研究和积极参与,对公安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公安社会科学的热情。目前的现状是这两条途径都没有很好地运作。文章分析了公安社科研究成果吸收转化不良的原因:一是思想上普遍不够重视;二是公安社科研究成果自身的缺陷;三是缺乏专门负责成果吸收转化的机构体系。文章提出了大兴科研之风,建立和完善阶梯式吸收转化机制等四条对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社科成果 吸收转化不良 原因 对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市砂姜黑土强筋小麦吸收转化规律研究
11
作者 刘付领 郭中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9-10,12,共3页
研究砂姜黑土上小麦的吸收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氮肥底追比3∶7处理,小麦晚熟1 d。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成熟期差别不大。小麦氮肥底追比5∶5适合砂姜黑土区小麦生产,小麦产量三因素协调,强筋小麦产量略高于弱筋小麦产量。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强筋小麦 吸收转化 河南驻马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云 林硕 +4 位作者 金磊 毛东平 王学瑛 刘国侠 方乾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土壤硒含量和硒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及硒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嘉58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6种不同硒含量的土壤上,通过施用一定量硒肥而形成水稻硒含量水平及产量的差异变化,研究硒转化吸收利用的规律。[结果]喷施... [目的]探讨土壤硒含量和硒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及硒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嘉58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6种不同硒含量的土壤上,通过施用一定量硒肥而形成水稻硒含量水平及产量的差异变化,研究硒转化吸收利用的规律。[结果]喷施硒肥2 250 mg/hm^2,产量提升5.72%。大米硒含量=38.18%土壤硒含量+0.02%喷施硒肥量。[结论]该研究为富硒水稻生产硒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富硒米 水稻产量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降低供需协调成本机制与溢出溢入双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平 卫芯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5,共16页
在倒逼效应、资源效应和同群效应等的作用下,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供应链溢出效应不仅受到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各自的能力相关。采用沪深A... 在倒逼效应、资源效应和同群效应等的作用下,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供应链溢出效应不仅受到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各自的能力相关。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行为企业(溢出端)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目标企业(溢入端,即行为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行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通过降低目标企业供需协调成本来产生供应链溢出效应,且目标企业供需协调成本降低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当行为企业与目标企业合作频率较高、行为企业议价能力和成长性较强、目标企业吸收转化能力较强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更强,即供应链溢出是溢出端与溢入端“双向奔赴”的过程。因此,应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成长能力和吸收转化能力,充分利用供应链溢出效应加快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溢出效应 同群效应 供需协调成本 合作频率 议价能力 成长性 吸收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深度净化精脱硫剂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军 王先厚 +1 位作者 张清建 孔渝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混捏挤条制备了深度净化精脱硫剂,考察了使用温度、空速、水体积分数、CO_2体积分数及压力对深度精脱硫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0×10^(-6)水含量能满足脱硫精度,在1000×10^(-6)COS+5000×10^(-6)H_2O+3.5%CO_2+N_... 采用混捏挤条制备了深度净化精脱硫剂,考察了使用温度、空速、水体积分数、CO_2体积分数及压力对深度精脱硫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0×10^(-6)水含量能满足脱硫精度,在1000×10^(-6)COS+5000×10^(-6)H_2O+3.5%CO_2+N_2,4000h-1,210℃,2.0MPa条件下,深度精脱硫剂质量硫容3.1%,能满足工业应用3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深度净化 保护床 精脱硫剂 转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邢颖 梁潘霞 +3 位作者 廖青 黄太庆 潘丽萍 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2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有机硒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硒素利用的影响,为有机硒肥调控下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马铃薯种植期基施不同用量有机硒肥,综合分析对比马铃薯硒含量、有机硒转化率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基施... 【目的】探讨外源有机硒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硒素利用的影响,为有机硒肥调控下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马铃薯种植期基施不同用量有机硒肥,综合分析对比马铃薯硒含量、有机硒转化率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基施不同用量有机硒肥条件下,总薯重、单薯重及商品薯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总薯数差异不显著。马铃薯硒素吸收量随硒肥施用浓度增加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有机硒含量趋势与总硒一致,但有机硒转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0.27 g/kg的硒肥施用量既可保证有机硒转化率达到最佳值,又能保证马铃薯硒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马铃薯粗蛋白、淀粉及维生素C含量均随硒肥施用量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施用量为0.27 g/kg。还原糖含量随硒肥施用量升高而降低。【结论】利用有机硒肥为外源硒基施种植马铃薯时,施用量以0.27 g/kg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肥 马铃薯 吸收转化 有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杨、46杨及107杨的林内SO_(2)浓度及叶片硫酸根离子含量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锦霞 马洁 万贤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_(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_(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_(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_(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_(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_(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片中硫酸根(SO_(4)^(2−))离子的浓度,依此比较3种杨树对SO_(2)污染的净化作用。[结果]从林内、林外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可见,3种杨树均能吸收SO_(2),其中,普瑞杨吸收SO_(2)、净化空气的能力显著大于107杨和46杨。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SO_(2)环境下,普瑞杨叶片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46杨和107杨,说明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吸收SO_(2)并转化为无毒含硫化合物的能力,这也是普瑞杨抗SO_(2)的重要机理。[结论]普瑞杨具有比107杨和46杨更强的净化SO_(2)污染环境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将SO_(2)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的能力,从而起到脱毒和抗SO_(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SO_(2) 吸收转化 净化空气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Caco-2细胞系模型铁生物有效性评价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万领 李晓丽 杨肖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研究Caco-2细胞吸收转运模型(模型Ⅰ)和吸收转化模型(模型Ⅱ)对铁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效果.用不同浓度,pH的硫酸亚铁溶液及稻米分别处理两种模型的Caco-2细胞单层22 h后,测定两种模型细胞铁吸收差异.结果表明Caco-2细胞铁蛋白形成量随铁浓... 研究Caco-2细胞吸收转运模型(模型Ⅰ)和吸收转化模型(模型Ⅱ)对铁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效果.用不同浓度,pH的硫酸亚铁溶液及稻米分别处理两种模型的Caco-2细胞单层22 h后,测定两种模型细胞铁吸收差异.结果表明Caco-2细胞铁蛋白形成量随铁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模型I高于模型Ⅱ,当铁浓度≥25μmol.L-1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细胞铁蛋白形成量和转运铁量均与pH呈负相关,两模型间达到显著相关(p<0.05).模型Ⅰ和模型Ⅱ均可用于膳食铁生物有效性评价,高铁浓度时,模型Ⅰ效果优于模型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吸收转运模型 吸收转化模型 铁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醇在养牛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勇 王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12S期45-47,共3页
在泌乳早期,由于采食饲料能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高产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且往往引发酮病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疾病。因为无法克服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中常添加一些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来减轻奶牛酮病。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瘤胃... 在泌乳早期,由于采食饲料能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高产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且往往引发酮病以及一些其他代谢疾病。因为无法克服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中常添加一些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来减轻奶牛酮病。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迅速被吸收转化为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泌乳性能 奶牛泌乳 能量负平衡 干物质采食量 吸收转化 乳蛋白质 糖异生作用 纤维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应对家庭室内雾霾的花卉品种
19
作者 孟继森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第1期3-3,共1页
近年来,北方雾霾严重,多次出现连续几天重度雾霾污染天气。在雾霾严重的时候,要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开窗避免雾霾进入室内,而在室内摆放一些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花卉是很好的防霾措施。现在介绍几种可以净化空气的花卉。吊兰:也叫"垂盆草... 近年来,北方雾霾严重,多次出现连续几天重度雾霾污染天气。在雾霾严重的时候,要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开窗避免雾霾进入室内,而在室内摆放一些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花卉是很好的防霾措施。现在介绍几种可以净化空气的花卉。吊兰:也叫"垂盆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也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据专家测算一盆吊兰在8 m2的房间内,摆放24 h可以有效消除80%的有害气体,吸收相当于86%的甲醛有害气体,对一氧化碳、过氧化碳具有杀灭作用。芦荟:盆栽多浆植物芦荟具有多重净化功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一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品种 多浆植物 室内摆放 净化功能 多年生草本 垂盆草 绿萝 开窗 木本花卉 吸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隆公司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熙广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近年来,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金隆公司发展迅速,不仅产量有了巨大提升,阴极铜产能上升至45万t/a、硫酸产能上升至115万t/a,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随之优化。企业成本降低,节能减排,环境改善。
关键词 闪速炉 精矿喷嘴 闪速炉锅炉 精矿干燥 转化吸收 火法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