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百分比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血红蛋白(HB)相关;初诊时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85±0.22 vs 5.15±0.31,P=0.007);根据初诊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将DLBCL患者分为高Treg组和低Treg组,低Treg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高Treg组(P=0.035);ECOG评分(P=0.040)和治疗前低Treg(P=0.014)是影响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症状(P=0.028)、ECOG评分≥2分(P=0.041)和治疗前低Treg(P=0.03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reg组PFS(P=0.020)和OS(P=0.036)均显著低于高Treg组。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低提示预后不良。展开更多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趋化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但其作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趋化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但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阶段和多因素过程。本文总结了Tregs在肿瘤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理解肿瘤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与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中的作用。方法: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8例,同时以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与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中的作用。方法: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8例,同时以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reg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白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孤独核受体(ROR)γt、IL-17 mRNA的表达。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FOXP3、CTLA-4、IL-10、TGF-β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ORγt和IL-17的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OXP3/RORγt mRNA水平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reg与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异常可能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百分比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COG评分、血红蛋白(HB)相关;初诊时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85±0.22 vs 5.15±0.31,P=0.007);根据初诊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将DLBCL患者分为高Treg组和低Treg组,低Treg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高Treg组(P=0.035);ECOG评分(P=0.040)和治疗前低Treg(P=0.014)是影响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症状(P=0.028)、ECOG评分≥2分(P=0.041)和治疗前低Treg(P=0.03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reg组PFS(P=0.020)和OS(P=0.036)均显著低于高Treg组。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低提示预后不良。
文摘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趋化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但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阶段和多因素过程。本文总结了Tregs在肿瘤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阐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理解肿瘤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