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取向及课程组织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程健 彭清思 陈实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优化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回归真实世界、带动学科交叉、对接学科实践、转换评价思路等多重价值。合理的课程组织可以为学习提供框架和方向。本文将地理跨学科主... 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优化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回归真实世界、带动学科交叉、对接学科实践、转换评价思路等多重价值。合理的课程组织可以为学习提供框架和方向。本文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分为学科主导型和学科融合型两类,并针对后者课程组织中的困惑,提出“要素分解—概念串联—目标融合—过程设计—成果展评”的实践策略。组织过程既关照地理课程内在逻辑线索,筑牢学科“个性”,又兼顾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兴趣需要,从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制造多学科的聚合,建立不同知识、方法的联系,实现学科边界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跨学科 主题学习 价值取向 课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逻辑脉络与实践路径——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史丽晶 林映巡 韩江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9-96,共8页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解。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协商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机制的有效构建三个方面着力,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课程组织 课程衔接 学前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超市:新发展形势下高职教育课程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科丽 陈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9-34,共6页
"课程超市"以课程为管理单位,是一种运用"商品超市"经营理念,由学校提供"课程库"、学生自主"选购"课程,最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进行"结算"和"支付"并授予学生相应专业... "课程超市"以课程为管理单位,是一种运用"商品超市"经营理念,由学校提供"课程库"、学生自主"选购"课程,最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进行"结算"和"支付"并授予学生相应专业学历证书的课程组织模式。"课程超市"主要由学生、教职工、课程三部分构成,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和自主性等特点。首先,"课程超市"通过采用"职业-课程-教学-专业"的课程组织运行路径,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和管理,提高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性,彰显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其次,"课程超市"通过灵活自由的课程组织形式,在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上赋予学生最大自主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最后,"课程超市"通过实现各专业之间、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以及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之间相似或相同课程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和积累,提高高职教育的沟通衔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超市 商品超市 高职教育 课程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7
4
作者 田立君 陈旭远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采取分科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按照模糊性、差异性、自主性、鼓励性、全体性、知行合一六大原则组织教学;... 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采取分科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按照模糊性、差异性、自主性、鼓励性、全体性、知行合一六大原则组织教学;以吟咏诵读教学、情境化教学、趣味化教学和生活化教学为其基本的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兼顾到教师的个人特征和内容本身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国学 小学 课程组织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取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百智 汤棣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1,共7页
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阶段,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有效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应以怎样的"价值取向"来组织专业课程的内容,不同的"取向"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进而决定学习者... 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阶段,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有效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应以怎样的"价值取向"来组织专业课程的内容,不同的"取向"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进而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为研究中心,首先阐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涵义、特点和课程组织的内涵;然后论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如何以工作过程为取向来组织课程内容;最后结合职业教育机电专业,举例说明专业课程内容——"综合型"学习任务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课程组织 工作过程 学习型工作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组织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家勇 张家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异彩纷呈,归纳其组织模式大致有5种:学科课程模式、学生发展课程模式、名著课程模式、社会问题课程模式、核心能力课程模式。每种课程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都有数目不等的践行院校。对于这... 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异彩纷呈,归纳其组织模式大致有5种:学科课程模式、学生发展课程模式、名著课程模式、社会问题课程模式、核心能力课程模式。每种课程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都有数目不等的践行院校。对于这些模式的了解有助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科生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组织模式 核心能力 学科 名著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组织观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国庆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职业教育已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次课程改革尤其突出组织理念,要求把课程组织的突破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依据工作组织进行课程组织设计。它不仅有实践的必要性,而且有现实的可行性。其设计过程包含三大环节,即依据任务组织... 职业教育已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次课程改革尤其突出组织理念,要求把课程组织的突破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依据工作组织进行课程组织设计。它不仅有实践的必要性,而且有现实的可行性。其设计过程包含三大环节,即依据任务组织进行课程体系的组织设计,依据活动组织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依据情境组织进行课程情境的组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组织 课程组织 职业教育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导向下高等教育的适应性课程组织方式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5,共5页
鉴于专业分置教育存在的专业周期风险、设置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服务导向高等教育适宜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与"阶段教学"思路相对应,为了保证各阶段教育目标的达成,应对相应的课... 鉴于专业分置教育存在的专业周期风险、设置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服务导向高等教育适宜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与"阶段教学"思路相对应,为了保证各阶段教育目标的达成,应对相应的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专门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应性课程模式来保证高等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服务导向教育 阶段教学 课程组织 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知识分类与高职课程组织结构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侯维芝 董兆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4-7,共4页
知识性质无疑是影响高职课程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在课程的组织结构问题上存在顾此失彼突出问题,如何根据知识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课程组织结构是... 知识性质无疑是影响高职课程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在课程的组织结构问题上存在顾此失彼突出问题,如何根据知识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分析探讨了知识性质与课程组织结构的关系.提出高职教育的宏观、中观课程组织结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知识性质 课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政策与民族地区成人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创新——云南楚雄农村成人教育成功案例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慧敏 杨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2,共3页
课程政策要得到有效落实,离不开适切、科学的课程组织与实施。在民族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在一些惠及当地人群的课程政策中,传统意义的成人课程培训已经无法满足当地成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探求符合当地实际以及成人学习特点的课程组织... 课程政策要得到有效落实,离不开适切、科学的课程组织与实施。在民族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在一些惠及当地人群的课程政策中,传统意义的成人课程培训已经无法满足当地成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探求符合当地实际以及成人学习特点的课程组织与实施形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处于少数民族聚集的云南楚雄市充分整合当地课程资源,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成人课程组织形式,成为民族地区成人教育课程实施的典范。本文在介绍楚雄成人课程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总结其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政策 成人课程组织 楚雄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课程组织教学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学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在专业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同时通过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进一步规范了本科教学的管理工...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在专业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同时通过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进一步规范了本科教学的管理工作,促进了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视并加大了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另一个方面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能胜任现代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各高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课程组织教学法 课程质量 教材 经费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前教育课程组织中隐性课程的渗透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莉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显性课程和隐陛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沈阳师范大学高职学前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指出在课程体系中重视隐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评价三个环节,而隐性课程的渗透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 显性课程和隐陛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沈阳师范大学高职学前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指出在课程体系中重视隐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评价三个环节,而隐性课程的渗透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学前教育 课程组织 隐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分类视角:专业不宜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组织形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剑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19,共6页
以"专业"为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是教育分类未细化、集中培养专门应用性人才的产物。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以专业为课程组织形式,是一种教育转型不彻底的状况,助长着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惯性和惰性,不利于职业教育... 以"专业"为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是教育分类未细化、集中培养专门应用性人才的产物。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以专业为课程组织形式,是一种教育转型不彻底的状况,助长着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惯性和惰性,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综合性大学的本质在于学术性、研究性,应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作为课程组织形式;应用型本科的本质在于专业性、创新性,应以专业为中心,以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操作性、技术技能性,应围绕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的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专业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组织形式 职业教育 教育分类 职业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1,共2页
本文在总结不同学科对能力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能力的系统功能能力观;从能力系统要素发展与结构形成的思路,分析了个体职业能力系统的生成和发展规律;进而探讨了能够有效支持职业能力系统各阶段生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组织方式。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能力系统观 课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概念为线索的课程组织探析——以加拿大BC省K–12“科学”课程文件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秀华 王向东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56,共16页
大概念可被视为联结课程组织中心和课程组织要素的重要线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新颁布的K–12课程文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大概念为线索整合课程内容的组织特点。该省"科学"学习领域注重运用大概... 大概念可被视为联结课程组织中心和课程组织要素的重要线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新颁布的K–12课程文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大概念为线索整合课程内容的组织特点。该省"科学"学习领域注重运用大概念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习领域内部的横向整合及其在学习领域之间的纵向迁移,着重运用学科大概念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内部的整合,并组织原住民文化内容将大概念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社会发展的联结层面。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特点,对我国课程组织优化至少有三大启示:课程组织线索的优化应以素养整合为中心,凝练大概念多层表述,促进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组织样式的优化可灵活运用明暗结合的线索,凸显学科本质的思想方法;课程组织要素的优化应关注永恒主题,开发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增强课程育人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 课程组织 核心素养 科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点”:应用型本科课程组织研究——基于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整合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7-32,共6页
由于"知识碎片化",使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的课程组织存在较低的关联度,直接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新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借鉴课程组织原理,以"整合点"为核心,提出"一体化"的... 由于"知识碎片化",使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的课程组织存在较低的关联度,直接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新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借鉴课程组织原理,以"整合点"为核心,提出"一体化"的课程组织整合形式,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的课程组织整合提供了新范式,这一整合形式以对传统学科整合批判为参照,从课程框架、课程内容、知识点和技能点等三个层面进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课程组织 整合点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演绎到演进: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应然转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8-22,共5页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仍然普遍存在'基础+应用'式演绎思维的过度运用,要形成符合职教特点的课程体系,需要实现对演绎思维的超越,构建'演进'式课程,即对应的课程结构从'倒碗形'向'正碗形'转向,这实质是...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仍然普遍存在'基础+应用'式演绎思维的过度运用,要形成符合职教特点的课程体系,需要实现对演绎思维的超越,构建'演进'式课程,即对应的课程结构从'倒碗形'向'正碗形'转向,这实质是以'实践话语'与'学生立场'化解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与等级观念。从碗形底部向上递进的课程序列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演进过程,符合了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契合了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情结与新职业主义下的'趋专业化'现象,形成了演进式课程推进的现实阻力,综合认为,'核心+方向'演进式结构是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绎 演进 职业教育课程 课程组织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
18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共2页
一、生活化原则课程组织生活化,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由学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众所周知,对学前儿童来说,生长是首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一、生活化原则课程组织生活化,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由学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众所周知,对学前儿童来说,生长是首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组织 学前儿童 教师的主体性 教育目标 课程内容 生活教育化 生活化原则 教育生活化 活动化 教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组织与香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初探
19
作者 蔡若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检视中国香港语文科教学现状 ,发现造成语文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设计不合理 ,范文教学效率低下等。优化课程组织成为提高香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中单元教学以其独具的特点与优势列于优化课... 检视中国香港语文科教学现状 ,发现造成语文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设计不合理 ,范文教学效率低下等。优化课程组织成为提高香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中单元教学以其独具的特点与优势列于优化课程组织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组织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香港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
作者 张娜娜 王文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209-212,共4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与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兼具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等职业核心素养。从培养职业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植物组织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与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兼具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等职业核心素养。从培养职业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的教学痛点,并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 实践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