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X”:微课程思维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与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裕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65,共3页
新课标和新教材下的语文学习需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微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赋予了“1”与“X”独特的内涵。开展多种资源的融合、多学科的整合、多策略并行、多学习体参与的“1+X”语文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 新课标和新教材下的语文学习需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微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赋予了“1”与“X”独特的内涵。开展多种资源的融合、多学科的整合、多策略并行、多学习体参与的“1+X”语文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课程思维 语文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维探微 被引量:4
2
作者 严仲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课程领域诸多现象的存在为课程思维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影响课程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哲学观及其表现出来的哲学思维方式。目前的课程思维基本上存在两大类别,它体现的是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变革,关注了人的存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需要具... 课程领域诸多现象的存在为课程思维的存在提供了基础。影响课程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哲学观及其表现出来的哲学思维方式。目前的课程思维基本上存在两大类别,它体现的是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变革,关注了人的存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维 课程行为 课程思维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国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20,共3页
“课程”尽管很时髦,但在教学论话语系统中理解课程内涵的现象还很普遍。澄清其内涵是必要的,但这一现象真正具有实质性的后果是用教学思维来探讨课程问题,而引入课程概念的重要标志是必须确立课程思维。课程思维是一种溯源性思维、... “课程”尽管很时髦,但在教学论话语系统中理解课程内涵的现象还很普遍。澄清其内涵是必要的,但这一现象真正具有实质性的后果是用教学思维来探讨课程问题,而引入课程概念的重要标志是必须确立课程思维。课程思维是一种溯源性思维、宏观思维和管理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涵义 课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思维方式转变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香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探讨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丰富当前课程理论、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的紧迫议题。过程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维与视角。“过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应该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克服教学评价中“具体... 探讨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丰富当前课程理论、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的紧迫议题。过程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维与视角。“过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应该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克服教学评价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建构综合的评价机制,学校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自行设定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课程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允漷 周文叶 +5 位作者 雷浩 郭洪瑞 张紫红 王少非 安桂清 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170,共17页
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彰显了中国特色与智慧。课程目标上,从“双基目标”到“核心素养”,育人导向的课程目标愈加突显与清晰,经历两次迭代的课程标准日臻完善;课程结构上,从“单一类型”到“多元均衡”,基于均衡理念的课程结... 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彰显了中国特色与智慧。课程目标上,从“双基目标”到“核心素养”,育人导向的课程目标愈加突显与清晰,经历两次迭代的课程标准日臻完善;课程结构上,从“单一类型”到“多元均衡”,基于均衡理念的课程结构愈加合理,中国式课程综合化道路初步形成;课程内容上,从“教材内容”到“学习经验”,推进学习经验结构化成为内容建设的共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学取得较大发展;课程实施上,从“关注课堂转型”到“关注方案转化”,层级协同的实施观与课程思维的系统理念深度嵌入,素养导向的“新教案”应运而生;课程评价上,从“考试考查”到“课程评价”,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逐步成熟,新高考变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管理上,从“教学管理”到“课程治理”,系统化、民主化的课程治理体系不断建构,校本课程的本土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要以实践性、清晰性、独创性为引领,持续推进中国课程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术话语体系 核心素养 课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被引量:28
6
作者 干咏昕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4,共4页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思维方式 思维课程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评价性思维: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与彰显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运昌 何青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教师的课程评价性思维能够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与能动性;提升课程实践的品质与理性;使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与自由。教师评价性思维的习得在学理上遵循认知—反思—批判—对话—建构的发展路径,在现实条件分析上,则要扩展教师课程评价的... 教师的课程评价性思维能够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与能动性;提升课程实践的品质与理性;使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与自由。教师评价性思维的习得在学理上遵循认知—反思—批判—对话—建构的发展路径,在现实条件分析上,则要扩展教师课程评价的视域,为教师进行课程评价赋权增能,营造和谐共享的课程评价文化与气氛。唯有如此,课程评价才能内化为教师课程实践的思维方式,成就教师的课程评价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性思维 教师 课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卫平 单欣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6,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对683名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思维能力训练,探讨该课程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学生。
关键词 “学思维”活动课程 小学生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与现代阐释
9
作者 郭洪瑞 崔允漷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嵌合于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其发展经历了前学科时代的混合期、学科时代的发展期和超越学科的变革期。前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总体混杂,学习内容尚未专门分化,往往以生存为驱动指向技能学习,缺乏系统的设计,体现为朴...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嵌合于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其发展经历了前学科时代的混合期、学科时代的发展期和超越学科的变革期。前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总体混杂,学习内容尚未专门分化,往往以生存为驱动指向技能学习,缺乏系统的设计,体现为朴素的综合。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以“相关说”“经验说”为重要的统整逻辑,同时尝试将二者进行融合,以防止分科教学产生的割裂,并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课程,以促进综合学习的制度化。在超越学科的变革期,综合学习的统整逻辑走向了“素养说”,强调由“内容思维”走向“目标思维”,坚持素养立意;强调由“课程设置”走向“方式变革”,建构学科内综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课程学习三类综合学习;强调由“单一跨越”走向“多维联结”,超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与自我三种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学习 核心素养 综合课程 课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培养 被引量:13
10
作者 成芳 高茂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3-45,共3页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的课程意识有宏观意识、生长意识、关系意识、整合意识和知识发现意识等。要形成这样的课程意识,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培养为导向,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课程思想;...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的课程意识有宏观意识、生长意识、关系意识、整合意识和知识发现意识等。要形成这样的课程意识,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培养为导向,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课程思想;其次,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以目标追求来推动教师课程理念的形成;再次,要基于教学效果提升形成合理的课程理解,明确课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最后,要理解学科属性,形成相应的课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思想 课程理念 课程理解 课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课程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生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1,共12页
课程研究范式是明晰课程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范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西方经验借鉴到本土自觉探索的艰辛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隐匿”范式、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突围”范式、... 课程研究范式是明晰课程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范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西方经验借鉴到本土自觉探索的艰辛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隐匿”范式、大教学论下的课程论“突围”范式、课程论研究的全面西学范式、课程论研究的社会批判范式、课程论研究的解释学范式以及课程论研究的混合设计范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课程研究范式也需顺势而为,应从“技术控制”走向“文化社会”建构,从“悬置静止”走向“关系意义”生成,从一元化的理解式建构走向本土变革式理论创生,从封闭式的方法坚守走向开放式的大数据依托,从科学化语言走向诗性化语言,以此来抒写课程研究领域自己的故事,创新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社会批判范式 解释学范式 混合设计范式 诗性化语言 课程思维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思维图示的应用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蔚 曹榕 +1 位作者 齐媛 张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个体生存以及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十分重要,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定为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小学是个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搭建思维图示的"脚手架"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特定的认...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个体生存以及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十分重要,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定为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小学是个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搭建思维图示的"脚手架"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特定的认知途径和思维方式。该文构建一套利用思维图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模式,选取海淀区某小学三年级4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人。采用前-后测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学生采取为期8周的以思维图示应用为核心的教学干预,对照组参加其它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干预效果和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实验组在干预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评价能力、阐述能力、解释能力和推断能力等子维度能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思维图示的应用是提升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图示 思维训练课程 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 被引量:245
13
作者 李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从现代科学思维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与概念、发展历史以及与实证思维、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思维是构成现代科学大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今后改革的取向和挑战... 本文从现代科学思维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与概念、发展历史以及与实证思维、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思维是构成现代科学大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今后改革的取向和挑战,这个挑战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新的教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这一计算机课程的重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计算思维 抽象 自动化 计算机课程改革 计算思维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偏差与矫正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润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5,共8页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位一体不是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层面的三位一体,而是课程或知识层面的三位一体。据此标准就不难发现,当下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既有知识与技能阐述得空泛、模糊之缺陷,也有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教或学的"过...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位一体不是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层面的三位一体,而是课程或知识层面的三位一体。据此标准就不难发现,当下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既有知识与技能阐述得空泛、模糊之缺陷,也有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教或学的"过程与方法"之错位,还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想得孤立、抽象之虚无。究其原因,既有用教学思维置换课程思维之习惯,也有对知识本身的静态理解之流俗,还有教学目标制定的惯性之使然。因此,矫正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偏差,就需要培育课程思维,廓清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确立新的知识观,洞悉知识的"四层面"和"四水平";掌握三维教学目标研制的要义,清晰、正确地表述三维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思维 知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学:指向课程育人的教学范式转型
15
作者 田薇臻 崔允漷 《中小学管理》 2025年第9期58-61,共4页
课程思维是新教学的底层逻辑。新教学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二是推进大单元教学,三是强化学科实践,四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新教学需要新教案,单元学历案是新教案的一种选择。它立足单元内容,从学生学习立场出... 课程思维是新教学的底层逻辑。新教学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二是推进大单元教学,三是强化学科实践,四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新教学需要新教案,单元学历案是新教案的一种选择。它立足单元内容,从学生学习立场出发,系统整合主题/课时、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检测与学后反思等关键要素,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助学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学 课程思维 课程育人 单元学历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