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s)——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34
1
作者 申红芬 姚志芳 +3 位作者 肖高芳 贾俊双 肖东 姚开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0-960,共11页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ic modification-free)iPS细胞的可行性与前景等方面对iPS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评述.日本和美国研究小组先后用4种基因将小鼠(2006年8月)和人(2007年11~12月)的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此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iPS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爆炸式增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和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ells)一样,iPS细胞在体内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进而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迄今,在体外已由iP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出功能性的多种成熟细胞.因此,iPS细胞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药物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重编程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分化 细胞治疗 无遗传修饰的重编程方法 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研究疼痛个体差异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风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7-487,共1页
慢性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资料发现,即使接受同样的痛刺激,病人对疼痛的评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疼痛的个体差异,目前还缺乏实验室模型,其机制也不甚清楚。遗传性红斑肢痛(IE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远端肢体给予温热刺激,病人... 慢性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资料发现,即使接受同样的痛刺激,病人对疼痛的评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疼痛的个体差异,目前还缺乏实验室模型,其机制也不甚清楚。遗传性红斑肢痛(IE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远端肢体给予温热刺激,病人会出现剧烈的烧灼痛。研究发现,IEM 的分子机制是:外周感觉神经系统的电压门控NaV1.7 通道出现功能获得型突变(gain-of-function),从而导致背根神经节(DRG)的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临床发现一个意思的现象,即使病人携带相同的NaV1.7 通道突变,疼痛程度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程度 个体差异 多潜能干细胞 诱导性 常染色体显性 神经元兴奋性 背根神经节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柳琳 顾晓明 张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5,共3页
多潜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是指具有形成人和动物个体所有类型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的一类细胞,其在细胞替代治疗、基因治疗、发育生物学研究、药理及毒理学等研究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越性。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ips细胞 重编程 分化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腾 贺小英 马利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3-997,共5页
通过转染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称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近年来关于iPS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种已分化的体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 通过转染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称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近年来关于iPS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种已分化的体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iPS细胞,而且可以进一步将iPS细胞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称为诱导性细胞。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并且为人类再生医学和特异的细胞治疗带来了更美好的希望。对iPS细胞和诱导性细胞的最新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 诱导性细胞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邹琪 张新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迫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多潜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带有特定心肌细胞标记物的细胞,具有心肌自主收缩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内皮祖细胞可促进心脏血管新生,或许干细...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迫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多潜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带有特定心肌细胞标记物的细胞,具有心肌自主收缩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内皮祖细胞可促进心脏血管新生,或许干细胞治疗能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契机。但多潜能干细胞分化不确定性、同种异体移植引起的移植排异反应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伦理问题阻碍了它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兴然 陆士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分化成熟的体细胞可在体外被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后者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发育多潜能性,同时避免了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患者特异性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将成为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毒理测试的理想工具。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细胞重编程 发育多潜能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技术进展
7
作者 陈秋雷 陈彤 姜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5-68,56,共5页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通过在分化的成纤维细胞中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获得。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在形态,增殖能力,基因表达谱和畸胎瘤形成上没有区别,因此在研究疾病...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通过在分化的成纤维细胞中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获得。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在形态,增殖能力,基因表达谱和畸胎瘤形成上没有区别,因此在研究疾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毒理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旦解决了安全性和效率问题,iPS细胞将在再生医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从提高转化效率、制备无遗传修饰的iPS细胞和疾病特异性的iPS细胞这3个近来在iPS领域飞速进展的方向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ips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无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穿孔转染制备绵羊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聪慧 赵帅 +6 位作者 张译元 王立民 李炜杰 赵兴旺 丁新平 张银国 周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5,共7页
为优化获得绵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的诱导条件,通过4-D电转染仪,将含有人Oct4、Sox2及Klf4、c-Myc及lin28基因的3个质粒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从EH-100、EN-150、CZ-167、CA-137电转程序筛选出适合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染程序... 为优化获得绵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的诱导条件,通过4-D电转染仪,将含有人Oct4、Sox2及Klf4、c-Myc及lin28基因的3个质粒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从EH-100、EN-150、CZ-167、CA-137电转程序筛选出适合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染程序;探讨不同细胞密度、质粒质量浓度、质粒质量浓度比及维生素C对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H-100电转程序,在细胞密度为5×106 mL-1、质粒质量浓度比为1∶1∶1、质粒总质量浓度为0.1mg·L-1、培养液中添加维生素C的质量浓度为0.05mg·L-1时,AP染色阳性(AP+)克隆形成的效率可达到14.0%。说明,优化后的电转染方法和培养方案可有效提高绵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转染 绵羊成纤维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的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具有类胚胎干细胞多能性
9
作者 田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717,共1页
近期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形态、分子以及功能上都存在两种明显特殊形式:以鼠源胚胎干细胞为代表的一类白血病抑制因子依赖性多能状态,以及鼠类外胚层干细胞为代表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性原始多能状态。在鼠源外胚层干细胞培养条件下... 近期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形态、分子以及功能上都存在两种明显特殊形式:以鼠源胚胎干细胞为代表的一类白血病抑制因子依赖性多能状态,以及鼠类外胚层干细胞为代表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性原始多能状态。在鼠源外胚层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诱导取决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研究发现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意外地表现出类胚胎干细胞或内细胞群的性能。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有X染色体活性、多遗传性分化、畸胎瘤潜能以及在有机体内的嵌合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在129和B16鼠系中,无论出于何种生长因子环境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都能保持原始多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诱导性 多潜能干细胞 类胚胎干细胞 多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伟 金玉荣 李友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26-15227,共2页
对iPS细胞的制备方法、提高制备iPS细胞效率和安全性的方法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转录因子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效率比较
11
作者 王尧 王雷 +4 位作者 陆玉华 范向军 朱铭岩 朱沙俊 王志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4-1311,共8页
目的比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效率。方法用慢病毒LV-ef1a-mOct4-IRES-EGFP、LV-ef1amSox2-IRES-EGFP、LV-ef1a-mKlf4-IRES-EGFP和LV... 目的比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效率。方法用慢病毒LV-ef1a-mOct4-IRES-EGFP、LV-ef1amSox2-IRES-EGFP、LV-ef1a-mKlf4-IRES-EGFP和LV-ef1a-mc-Myc-IRES-EGFP感染BMSCs、BMMNCs和MEFs,通过计算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克隆数比较这3种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效率。用胚胎干细胞表面标记检测、胚胎干细胞内源基因检测、拟胚体形成实验和畸胎瘤形成实验验证重编程获得的iPS细胞的多能性。结果起源于小鼠BMSCs、BM-MNCs及MEFs的3种iPS细胞均能形成边缘光整的致密克隆,可表达干性基因Nanog、Rex-1、SSEA-1,并能在体内外分化为三胚层组织。但是BMSCs来源的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低于BM-MNCs和MEFs来源的克隆数。结论小鼠BMSCs、BM-MNCs及MEFs均可重编程为iPS细胞,但BMSCs重编程为iPS细胞的效率低于BM-MNCs和M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重编程效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单核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载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彤 王刚 +1 位作者 张琪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是通过外源导入与多能性相关的转录因子来诱导体细胞发生重编程从而获得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iPS细胞在疾病的模型建立与机制研究、细胞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是通过外源导入与多能性相关的转录因子来诱导体细胞发生重编程从而获得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iPS细胞在疾病的模型建立与机制研究、细胞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非病毒载体 多向分化潜能 cells 细胞发生 转录因子 细胞治疗 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小鼠iPS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全荣 史俊文 +5 位作者 贾俊双 高飞 张余琴 赵尊兰 姚开泰 肖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在修复受损组织器官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已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iPS细胞具有形成畸胎瘤的作用,这是其安全应用于临床的巨大障碍之一。为此本研究拟利用慢病毒... 背景与目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在修复受损组织器官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已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iPS细胞具有形成畸胎瘤的作用,这是其安全应用于临床的巨大障碍之一。为此本研究拟利用慢病毒体外感染的方法,建立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为活体动态监测畸胎瘤形成、定植和形成畸胎瘤所需最小细胞剂量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含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以pLH2BmRF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Flu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利用BamHⅠ酶切的pHAGE-fullEF1a-MCS-IZsGreen质粒中,挑选一个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最终获得携带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EF1a-Fluc-IRES-ZsGreen(pELZG)。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生产携带Fluc和ZsGreen基因的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iPS细胞,数天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绿色荧光的iPS细胞克隆,不断挑取ZsGreen阳性的iPS细胞克隆以进一步纯化。将标记好的iPS细胞移植入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结果:pELZG载体分别经XbaⅠ、PvuⅡ、SacⅠ单酶切,得到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0.005、3.282和6.723 kb,2.441、3.401和6.604 kb,预示成功构建了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利用其生产的病毒上清成功感染iPS细胞,经过不断的纯化,最终获得含稳定表达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将标记好的iPS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后,观察到畸胎瘤的形成。结论:成功建立了携带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标记后的iPS细胞对畸胎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 293T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mRNA介导体细胞重编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传英 陈宏 BISHOP E.Coli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3-1739,共7页
为利用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体外转录mRNA实现安全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并对体外转录mRNA进行了5′和3′端加工修饰;进行了诱导因子mRNA的293和IMR90细胞... 为利用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体外转录mRNA实现安全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并对体外转录mRNA进行了5′和3′端加工修饰;进行了诱导因子mRNA的293和IMR90细胞转染试验,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了Oct4、Sox2、SV40T和Nanog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以上2种细胞以Oct4∶Sox2∶SV40T=2∶1∶1的mRNA比例转染后均表达这3种特定诱导因子,且相应蛋白都正确地定位在细胞核上。转染细胞中Oct4和Nanog的表达都特异性地增高。结果提示,3种诱导因子的体外转录mRNA能够在体内协同作用,激活细胞内源性干性标志基因Nanog的表达,为开启重编程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诱导因子 MRNA 重编程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源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前后微小RNAs差异表达谱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小兵 戴青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人牙源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前后微小RNAs(mi RNAs)差异表达,交集分析、筛选特异性mi RNAs。方法利用仙台病毒将人牙髓干细胞(DPSCs)和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 PSCs),提取总RNA,mi RNAs标记、...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人牙源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前后微小RNAs(mi RNAs)差异表达,交集分析、筛选特异性mi RNAs。方法利用仙台病毒将人牙髓干细胞(DPSCs)和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 PSCs),提取总RNA,mi RNAs标记、杂交,扫描芯片、读取图像,筛选差异表达mi RNAs,交集分析。结果人DPSCs和SCAP均可重编程为i PSCs。mi RNAs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人DPSCs重编程后有68个差异表达mi RNAs(倍数>10),其中37个表达上调,31个表达下调;人SCAP重编程后有107个差异表达mi RNAs(倍数>10),其中68个表达上调,39个表达下调。二者取交集,均上调的有mi R-302e,下调的有mi R-29b-3p、mi R-181b-5p、mi R-4328、mi R-22-5p、mi R-145-5p、mi R-4324、let-7b-5p、mi R-181a-5p、mi R-27b-3p(倍数>10)。结论人DPSCs和SCAP重编程为i PSCs过程中有多种mi RNAs参与,多数与细胞周期、上皮-间充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根尖乳头干细胞 重编程 微小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阅读器”BET蛋白家族对哺乳动物发育和iPSC重编程的调控
16
作者 张祉靖 乔钰 +1 位作者 孙宇晨 雷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BET)蛋白家族作为表观"阅读器",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内的各成员通过识别各种表观修饰并募集相应的功能复合物,对相关基因进行精密调控,...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BET)蛋白家族作为表观"阅读器",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内的各成员通过识别各种表观修饰并募集相应的功能复合物,对相关基因进行精密调控,促使早期胚胎向特定方向分化和发育。另外,随着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重编程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ET蛋白家族在体细胞重编程中可能也占据着核心地位。本文总结了BET蛋白家族在哺乳动物发育和iPSC重编程中的作用,并对BET家族调控重编程的新机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蛋白 哺乳动物发育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c-Myc/TAT/9R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原核表达研究
17
作者 甘鹏 熊亮 +3 位作者 贾文超 潘传英 蓝贤勇 陈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5,共6页
原癌基因c-Myc虽然在许多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但它也是机体正常细胞生长与增殖所必需的因子,然而目前家畜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研究中关于多功能转录因子cMyc的报道很少。为此,研究拟利用蛋白转导区域(PTD)的跨膜作用,构建TAT-bc-M... 原癌基因c-Myc虽然在许多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但它也是机体正常细胞生长与增殖所必需的因子,然而目前家畜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研究中关于多功能转录因子cMyc的报道很少。为此,研究拟利用蛋白转导区域(PTD)的跨膜作用,构建TAT-bc-Myc-9R融合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旨在为转录因子蛋白重编程牛体细胞奠定基础。试验以牛c-Myc基因编码区序列为参考,设计并合成含酶切位点、跨膜转导肽TAT和9R的引物,利用PCR等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包括牛c-Myc、TAT和9R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bcMyc-9R);酶切鉴定和DNA测序结果表明,试验成功获得bc-Myc-9R重组序列,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TAT-bc-Myc-9R;不同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条件对该重组载体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表明,TAT-bc-Myc-9R在0.6mmol/L IPTG和37℃诱导6h条件下表达约57KDa的目的蛋白。这些结果为PTD介导的转录因子蛋白直接重编程牛体细胞以获得iPS研究积累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 C-MYC基因 TAT 多聚精氨酸(9R)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时代》周刊2010年度十大医学突破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婷 王晓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3,共5页
2010年12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十大医学突破名单。其中包括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脏病和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对老年人群多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以及抢救危重患者时采用的心肺... 2010年12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十大医学突破名单。其中包括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脏病和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对老年人群多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以及抢救危重患者时采用的心肺复苏指南的修改;包括人工合成领域中人造细胞、人造卵巢的出现,试管婴儿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以及iPS细胞的改进;也包括常用药物文迪雅的使用限令以及肉毒杆菌的新用途。本文对此进行逐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工合成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心肺复苏 心脏病 体外受精 人造卵巢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