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宽古诗文阅读教学资源的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银坤 张逸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0,共4页
高中古诗文教学要积极利用与开发各种非教材文本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非识记性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古诗文的赏析视角,促进学生语言的动态建构,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入国画插图、学术观点、名家诵读音频等学习资源进入古诗文阅读... 高中古诗文教学要积极利用与开发各种非教材文本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非识记性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古诗文的赏析视角,促进学生语言的动态建构,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入国画插图、学术观点、名家诵读音频等学习资源进入古诗文阅读教学,让“有意思”成为阅读兴味的激发点,让“有意义”成为阅读价值的支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阅读 学习资源 生命的诗意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古诗文阅读命题旨要——以近两年全国部分中考试题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和平 姚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6-60,共5页
学习任务群概念为古诗文命题提供了新思路:以任务群方式设计考试内容、命制试题。一是要围绕同一线索占有语料,锚定多重属性精选语料,依照适当形式整合语料,从而建构起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语料群”,以确定考试的基本内容。二是命制试... 学习任务群概念为古诗文命题提供了新思路:以任务群方式设计考试内容、命制试题。一是要围绕同一线索占有语料,锚定多重属性精选语料,依照适当形式整合语料,从而建构起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语料群”,以确定考试的基本内容。二是命制试题要有题组意识,系列任务之间要相互关联以构成题组,要突出比较阅读任务的设计,在任务呈现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保证“试题群”能体现内在的学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群 诗文阅读 命题 语料群 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待高考古诗文阅读考查题型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9-61,共3页
以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例,2015年的任务型写作举旗,高考命题改革进入了加速通道。随后是其他题型的跟进,如2018年实用类(量子通信题材语料)阅读的考查,2019年文学作品(鲁迅《理水》)阅读的考查,其题型显得新颖而有生机。按题类轮动渐进改... 以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例,2015年的任务型写作举旗,高考命题改革进入了加速通道。随后是其他题型的跟进,如2018年实用类(量子通信题材语料)阅读的考查,2019年文学作品(鲁迅《理水》)阅读的考查,其题型显得新颖而有生机。按题类轮动渐进改革原则,笔者曾看好或预估2020年在古诗文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会有创新——它的意义,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体现“素养为纲”“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这个命题原则,从而推动语文教学进一步向良性发展。果然,在2020年的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确实“自由”了一回,体现在作为新高考改革风向标的新高考卷Ⅰ,把现代文阅读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组题的结构打破,只设置了两组题,而且不再标示文本的类别。此外,题量也变成了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高考命题 诗文阅读 新高考改革 文学类 题量 语文教学 测试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文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分析
4
作者 卜春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Z期78-80,共3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影响和冲撞,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缺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需...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影响和冲撞,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缺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宝贵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 诗文阅读 路径分析 社会责任感 实践 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精神 享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代诗文阅读”评价测试的思考
5
作者 童志斌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6期57-59,共3页
古代诗文阅读教学,历来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都给予了它相当高的地位。那么,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评价,《课... 古代诗文阅读教学,历来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都给予了它相当高的地位。那么,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评价,《课标》又有怎样的规定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文 诗文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 测试 阅读教学 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6
作者 孟宪军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对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在改革中提高,不断向着科学、客观、高效的目标迈进,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
关键词 诗文阅读 中考试题 复习策略 命题趋势 阅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趋势的观察与思考
7
作者 王经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5,共3页
语文高考越来越强调阅读能力的考查。从内容上看,高考语文阅读涵盖了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大阅读。在这三大阅读中,无论就考题难度还是考生得分低迷情况而言,尤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甚。
关键词 文本阅读 文学类 考查趋势 语文高考 诗文阅读 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新课程阅读延伸题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锦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共4页
一、阅读延伸题的考查重点 2010年高考中增加了能够展示考生个性、表现考生语文素养、有效区分不同考生水平的内容——阅读延伸题。《考试说明》规定,阅读延伸题的命题形式为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各设置一道分值约10分的题,... 一、阅读延伸题的考查重点 2010年高考中增加了能够展示考生个性、表现考生语文素养、有效区分不同考生水平的内容——阅读延伸题。《考试说明》规定,阅读延伸题的命题形式为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各设置一道分值约10分的题,一般要求用200字左右作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阅读 高中新课程 《考试说明》 2010年 考查重点 语文素养 命题形式 阅读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中考文言诗文试题管窥
9
作者 石卉芸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67,共2页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诗文试题,一般分为两大板块:侧重“积累”兼顾“感悟”“理解”的古诗文默写,侧重“感悟”“理解”兼顾“积累”的古诗文阅读。默写一般在“语文知识”板块中考查,阅读则和现代文一起,在阅读板块中考查。
关键词 文言诗文 中考 试题 诗文阅读 诗文默写 “理解” “感悟” 语文试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阅读教学的价值限度与实践应对
10
作者 林素坊 《教学与管理》 2025年第28期34-37,共4页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赋能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但其价值在文本、效能与主体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限度。其实践原则应从工具本位转向价值理性、从要素优化转向素养生成。基于此,提出教师基于AI赋能语文阅读教学的路...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赋能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但其价值在文本、效能与主体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限度。其实践原则应从工具本位转向价值理性、从要素优化转向素养生成。基于此,提出教师基于AI赋能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强化技术适配度、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整合虚实协作场域,从而维护学习主体性,确保评价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同时让学生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拓展认知边界,实现古诗文教学从“知识传递”到“智慧生成”的范式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赋能 诗文阅读教学 教育主体性 素养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建设研究——评《小学古诗词可以这样教》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微 刘卫卫 郭七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I0002-I0002,共1页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及其多样的情怀,揭示了朴素的哲理,也从一个侧面书写了历史的面貌。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及其多样的情怀,揭示了朴素的哲理,也从一个侧面书写了历史的面貌。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能力,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浅易文言文 注重积累 小学古诗词 古代诗词 诗文阅读 课堂建设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常用字特殊读音举隅
12
作者 叶雁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X期22-24,共3页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近年来也兴起了一股传统诗词“吟诵热”。而我们的汉字音、义、形配合系统相当复杂,一字多音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除旧读音外,我们遇到读音困惑最多的当属多音字。面对这类容易误读的多音...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近年来也兴起了一股传统诗词“吟诵热”。而我们的汉字音、义、形配合系统相当复杂,一字多音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除旧读音外,我们遇到读音困惑最多的当属多音字。面对这类容易误读的多音字,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而简便地辨析呢?笔者在长期的古诗文阅读与教学中,总结出三条经验,希望与广大同人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读音 常用字 诗文阅读 诗歌文化 传统诗词 多音字 汉字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