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例,2015年的任务型写作举旗,高考命题改革进入了加速通道。随后是其他题型的跟进,如2018年实用类(量子通信题材语料)阅读的考查,2019年文学作品(鲁迅《理水》)阅读的考查,其题型显得新颖而有生机。按题类轮动渐进改革原则,笔者曾看好或预估2020年在古诗文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会有创新——它的意义,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体现“素养为纲”“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这个命题原则,从而推动语文教学进一步向良性发展。果然,在2020年的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确实“自由”了一回,体现在作为新高考改革风向标的新高考卷Ⅰ,把现代文阅读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组题的结构打破,只设置了两组题,而且不再标示文本的类别。此外,题量也变成了五道。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9-61,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