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滤镜“照骗”:社交媒体情境下潜在旅游者认知失调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1
作者 马勇 张颖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41,共14页
同一旅游地视觉信息前后矛盾的旅游者生成照片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经过整合与二次传播,易诱发潜在旅游者的认知失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出发,以目的地信任为中介因素,探讨潜在旅游者... 同一旅游地视觉信息前后矛盾的旅游者生成照片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经过整合与二次传播,易诱发潜在旅游者的认知失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出发,以目的地信任为中介因素,探讨潜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情境下认知失调对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小红书三亚清水湾蓝房子滤镜照骗事件”为案例,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68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用户卷入度和情境模糊性是诱发潜在旅游者认知失调的重要因素;认知失调会进一步诱发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不信任情感倾向,并负向影响其旅游意向;自我效能感在认知失调对目的地信任和旅游意向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科学认识旅游滤镜“照骗”事件情境下认知失调效应的内在逻辑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旅游目的地、社交媒体平台和旅游者提供相应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认知失调 目的地信任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理论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陈宋生 芦明 李晨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5,共7页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旨在解释认知冲突情况下个体行为的一种理论。本文聚焦认知失调理论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该理论通常用以解释管理层对财务核算方式的选择、审计师的认知失调对审计行为的影响...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旨在解释认知冲突情况下个体行为的一种理论。本文聚焦认知失调理论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该理论通常用以解释管理层对财务核算方式的选择、审计师的认知失调对审计行为的影响等。文章重点探讨认知失调理论的内涵、意义和展望,分析其在会计与审计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用以理解会计与审计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并为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财务核算 投资者行为 会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的复合脑启发:群体认知失调情境下学习者生理—心理—行为耦合的新模式
3
作者 韩中美 张歆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9,共10页
教育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群体认知联结与跃升的驱动力,其(外脑)协同人类智慧(内脑)解析群体生理—心理—行为作用过程,为缓解群体认知失调提供人机复合脑启发的新思路。群体认知失调因个体与群体观点分歧、新旧经... 教育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群体认知联结与跃升的驱动力,其(外脑)协同人类智慧(内脑)解析群体生理—心理—行为作用过程,为缓解群体认知失调提供人机复合脑启发的新思路。群体认知失调因个体与群体观点分歧、新旧经验悖离等触发,其协调是人类学习与心智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个体认知,鲜有涉及群体认知失调的生理、心理等多维要素,尤其在人机复合脑下,其耦合机制仍不清晰。因此,文章厘清群体认知失调内涵及其在学习者生理、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全过程耦合特征,明确人机协同复合脑对群体认知失调的调节作用,阐明复合脑在生理(感知脑)、心理(认知脑)和行为(执行脑)层面的启发机制,并解析“生理—心理”“心理—行为”和“生理—行为”三个耦合调节过程,提出人在旁路(辅助)、人在回路(共生)和人在领路(主导)三种耦合新模式,凸显人机复合脑助力学习者适应失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复合脑 群体认知失调 生理—心理—行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调有“度”: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阈值效应及心理机制
4
作者 柯文琳 温芳芳 佐斌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837,共18页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次和群体属性下系统探索了自我区分群体的程度对群体认同的影响模式。研究发现,总体上区分度对群体认同产生“倒S型”的非线性消极影响,在中等水平存在使群体认同下降速度最高的区分阈值,一旦区分度增长至超过该阈值,个体表现出“不认同群体”(实验1)。区分层次和区分属性对该阈值具有调节作用(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此外,群体认知失调起中介作用,其中区分度正向预测群体认知失调,而群体认知失调则负向预测群体认同(实验3)。研究发现的区分阈值不仅有助于个体维持心理边界,也为组织管理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效的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最优区分理论 群体认知失调 群体属性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惠悲荷 陆雯 张连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7,54,共10页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上表现更差,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6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任务,然后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较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而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间无差异。该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补偿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张连成 惠悲荷 陆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5,共7页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在Stroop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表现更差,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补偿作用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Stroop任务一致和不一致错误数上出现更少的错误数,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这2个任务成绩上差异不显著;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均无补偿作用。表明,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价值肯定与自我损耗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价值肯定部分通过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减少自我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认知失调现象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蒋承 罗尧 张晗雨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基层就业认知失调的有效缓解关乎到大学生群体的基层融合与自我实现,也会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取以叙事访谈法为导向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来自体制内基层岗... 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基层就业认知失调的有效缓解关乎到大学生群体的基层融合与自我实现,也会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取以叙事访谈法为导向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来自体制内基层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从认知失调的产生、发展以及缓解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全过程研究。研究发现,基层就业者认知失调普遍存在,且会伴随工作经历潜在期、萌芽期和外显期等三个阶段。同时,对基层就业者从认知失调到协调的过程,根据助力来源、协调方向以及缓解效果,本研究提出了"四象限"缓解模型,即被动协调、虚假协调、认可协调和积极协调。并基于上述结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大学生 基层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大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闫祥林 李阿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从而达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学 认知 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石岩 周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30,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由个体体重控制认知行为状态、体重效价和个性特点3个维度构成,3个... 回顾了国内、外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由个体体重控制认知行为状态、体重效价和个性特点3个维度构成,3个维度的特点共同决定了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大小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体重控制 认知行为失调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6
10
作者 项光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共4页
作为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本文着重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知失调理论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从认知失调理论与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与角色冲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缺陷这三个方面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 作为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本文着重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知失调理论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从认知失调理论与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与角色冲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缺陷这三个方面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认知一致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的影响机制——平台型电商情境下卖家声誉和买家惰性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旭晖 郭一凡 王荣翔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120,共8页
本文对平台型电商情境下消费者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从平台卖家和平台买家角度探究卖家声誉和买家惰性与消费者退货意愿的关系及其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具有... 本文对平台型电商情境下消费者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从平台卖家和平台买家角度探究卖家声誉和买家惰性与消费者退货意愿的关系及其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认知失调程度越高,退货意愿越高;卖家声誉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卖家声誉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卖家声誉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买家惰性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买家惰性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买家惰性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平台卖家应维护店铺在行业内的声誉,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差异化的退货标准,并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控制消费者的认知失调程度,从而将消费者的退货意愿控制在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货意愿 认知失调 卖家声誉 买家惰性 平台型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认知失调理论审视数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7
12
作者 骆洪才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数学课程改革中难免出现关于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认知理念、认知现实、认知行为上的失调,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分析研究上述存在的问题,得出加强理念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减少失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认知 认知失调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认知失调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灿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2,共4页
信息社会,受众越来越依赖于拟态环境作为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受众根据以往的经验,常常授予媒介一定的权威性,通过媒介"拷贝"现实社会,并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影像。媒介利用受众授予的权威性,通过议题设置方式,给予受众心理上的暗示... 信息社会,受众越来越依赖于拟态环境作为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受众根据以往的经验,常常授予媒介一定的权威性,通过媒介"拷贝"现实社会,并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影像。媒介利用受众授予的权威性,通过议题设置方式,给予受众心理上的暗示,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问题上,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警觉;而受众又高度依赖于从拟态环境中认识他们所生存的现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心理 认知失调 新闻传播 拟态环境 信息社会 信息来源 社会认知 现实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的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卞清涛 谢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6-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三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三组DAS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而非抑郁症所独具 ,且共病患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功能失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认知失调理论 创设问题情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倩苇 《教育学报》 1999年第12期22-25,共4页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并以丰富的实例阐述了怎样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创设问题情境 电教媒体 探究 设疑 思维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网红特质的调节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宝库 姚若羲 南亚峰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
网红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网购模式,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网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带货商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导致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产生。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探究网红特质调节下,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对重复购买... 网红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网购模式,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网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带货商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导致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产生。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探究网红特质调节下,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及消费者反应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网红特质越高,购后认知失调对重复购买意愿的负向影响越弱;当网红特质较高时,购后认知失调通过消费者回避反应影响重复购买意愿;网红特质较低时,购后认知失调通过消费者面对反应影响重复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特质 购后认知失调 重复购买意愿 消费者归因 消费者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我国矿难——我国矿难频发的一个行为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玉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5,共7页
认知失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成果,其含义是人们对负面信息倾向于忽略、抵制的态度,从而往往低估自己面临的风险。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认知失调的经济后果》一文中,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矿难发生的现象,他认为矿难的发生是因为矿... 认知失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成果,其含义是人们对负面信息倾向于忽略、抵制的态度,从而往往低估自己面临的风险。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认知失调的经济后果》一文中,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矿难发生的现象,他认为矿难的发生是因为矿工对所面临的风险认知失调。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与我国的国情不符,我国的矿难频发,关键在于矿主对风险的认知失调及一旦矿难发生矿主蒙受的损失较小。本文借助社会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及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给出我国矿难频发的一个行为经济学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均衡分析 我国矿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视角下网络舆论演化模式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建佳 刘举胜 王祥兵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3期58-65,78,共9页
[目的 /意义]认知盈余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公众发声与评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演化,对破解重大舆情危机,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目的 /意义]认知盈余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公众发声与评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演化,对破解重大舆情危机,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认知失调视角,将个体之间的亲和度纳入经典HK模型,形成改进HK模型,在此基础上,集中分析了初始观点坚持度,异质信任水平,个体亲和度,观点影响阈值对网络舆论演化的影响,并以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观点坚持度在均值为0.5的正态分布条件下,观点会较快完成演化;较大的个体亲和度和观点影响阈值对舆论的演化具有加速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应对重大舆情危机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模型 认知失调 异质信任水平 亲和度 舆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炳全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及其化解——对农村大学生认知失调的一种可能解释 被引量:5
20
作者 代堂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认知失调现象 大学生心理 社会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