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时代的法治之路:计算法学的规范性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学尧 刘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100,共15页
本文借助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两分范式,探讨了计算法学在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历史起源、理论进展与未来方向,并结合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双重路径,系统分析了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挑战与潜力。通过回溯莱布尼茨的法... 本文借助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两分范式,探讨了计算法学在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历史起源、理论进展与未来方向,并结合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双重路径,系统分析了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挑战与潜力。通过回溯莱布尼茨的法学梦想,本文提出,尽管计算法学在消解法律不确定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法律奇点论”等极端形式主义思潮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盲点。计算法学不仅需要在规则与预测之间寻求平衡,还应通过融合认知神经科学等跨学科方法,加强其介入法律解释与规范辩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主张一种超越技术决定论的“计算法治”框架,强调法律应在“计算性”与“人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从而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莱布尼茨 法律奇点 计算神经科学 法律与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算法学的全球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喜芬 李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62,共15页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计算法学正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和研究范式。中国计算法学现今的问题是:对计算法学之发展脉络,尤其是在学科的研究范畴和发展路径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文章通过使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和研究工具,系统地梳...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计算法学正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和研究范式。中国计算法学现今的问题是:对计算法学之发展脉络,尤其是在学科的研究范畴和发展路径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文章通过使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和研究工具,系统地梳理、分析和对比全球近二十年的计算法学研究的相关文献,重现了从21世纪初至近年国内外计算法学研究阶段、科研合作、研究主题和知识结构的演进过程和差异。与国外相比,中国计算法学在不同研究范畴上可能走向分化。倡导问题导向的计算法学研究有利于梳理不同研究路径的关系,促进学科的有序发展。学界需要尝试在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不同维度上整合计算法学的研究路径,探索计算法学发展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律实证研究 计算科学 人工智能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法学: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以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冬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在方法论和认识论视角下,有法律信息检索的智能化、法律合规标准的动态规则化、法律学术的数据化、法律规制工具的代码化,以及法律认知的可识别化五种途径实现可计算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五种途径背后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流派与设计理念的提炼,可在理论上回答和论证“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的问题。这种“一花五蕊”的繁荣景象大大拓展了计算法学的疆域和学科前沿,在理论上初步构建了计算法学概念的外延。要完善计算法学的理论体系,还应在本体论之上构建概念内涵。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升华,是计算法学走向成熟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律编码 法律信息学 计算合同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计算法学兴起及其深层问题阐释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晓虹 王翔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延伸了法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讲,计算法学是计量法学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从学科构成看,计算法学属于实证法学的范畴,强调以法律事实为研究对象,以"发现的逻辑"和"证成的逻辑&q...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延伸了法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讲,计算法学是计量法学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从学科构成看,计算法学属于实证法学的范畴,强调以法律事实为研究对象,以"发现的逻辑"和"证成的逻辑"定义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式,并且在探究行为逻辑、识别因果关系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价值。证成计算法学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从本体论、行为论、过程论、价值论的维度展开。方法论设定上,计算法学在兼容并蓄地吸纳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方法的基础上,呈现出复合式、开放型构造,突出了混合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大数据 混合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计算法学”:大数据时代法学研究的选择 被引量:41
5
作者 钱宁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0,共8页
当前,法律大数据研究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静态法律数据多,动态法律数据少;二是法律数据分析多,法律模型分析少;三是法律规范数据多,法律行为数据少。大数据时代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基于社会计算的法学,即"计算法学"。这... 当前,法律大数据研究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静态法律数据多,动态法律数据少;二是法律数据分析多,法律模型分析少;三是法律规范数据多,法律行为数据少。大数据时代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基于社会计算的法学,即"计算法学"。这就要求法律大数据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要关注动态法律数据整合分析;其二,要展开法律社会分析;其三,要开展法律预测分析。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法学研究无用武之地,毋宁说,传统法学研究将会融合到一种更为高级的法学研究形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大数据 社会计算 计算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法学:展开维度、发展趋向与视域前瞻 被引量:22
6
作者 于晓虹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78,共21页
在大数据时代的开放结构中,计算法学延伸了实证法学研究的知性体系和学科范畴,使法学研究迈向了更为纵深、更为宽广的畛域。计算法学在方法论上的基本立场深嵌于法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范式中,如司法政治学、法社会学、犯罪学等。在... 在大数据时代的开放结构中,计算法学延伸了实证法学研究的知性体系和学科范畴,使法学研究迈向了更为纵深、更为宽广的畛域。计算法学在方法论上的基本立场深嵌于法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范式中,如司法政治学、法社会学、犯罪学等。在计算法学方兴未艾之际,对这些学科研究主题及其理念分殊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尤有意义。从既有的域外研究成果来看,计算法学研究的方法运用逐渐趋向科学成熟,研究视域不断拓宽,数据驱动与算法驱动多维推进,研究模式呈现出跨学科合作趋向。计算法学研究虽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法律实务界和各大高校追摹大数据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歇,计算法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可期可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学实证研究 大数据 展开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法学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辛巧巧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0-123,共4页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兴计算机科学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法学问题的计算法学方法,是具有多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可计算的法学问题,可以实现海量法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其注重数据分析和实然经验的特点,并延续了法...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兴计算机科学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法学问题的计算法学方法,是具有多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可计算的法学问题,可以实现海量法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其注重数据分析和实然经验的特点,并延续了法律实证研究的传统,同时又拥有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和更为复杂的研究方法。但计算法学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中的价值判断规范研究的方法法学研究者仍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可获得的材料、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价值判断、规范研究、计量法学等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计算法学方法将与这些方法一同构成保障法学研究科学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学研究方法 大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计算法学的概念、探究及趋势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瑞祥 赵志枭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不仅重塑人类生活,也在重塑学术研究。当前,计算社会科学、计算人文以至“计算X”正在如火如荼展开,计算法学由此应运而生。由于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计算相遇、相融的时间较早,在经历了计量法学、法律信息学等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不仅重塑人类生活,也在重塑学术研究。当前,计算社会科学、计算人文以至“计算X”正在如火如荼展开,计算法学由此应运而生。由于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计算相遇、相融的时间较早,在经历了计量法学、法律信息学等发展阶段后,学术界往来反复地辩难,计算法学的相关概念逐渐被厘清,近年终于以计算法学学科的创立迎来重大突破。当计算法学不再需要通过不断为自己正名而具有学科支撑后,学界也将更加关注其实践的有效性。为了呈现我国计算法学研究现状,合理预测其发展前景,文章对近年计算法学相关中外论文进行聚类分析,最终揭示计算法学在数据集、算法以及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成就,并阐释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人工智能 计算人文 算法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 被引量:14
9
作者 申卫星 刘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1,156,共10页
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是以计算机作为工具的背景下,对法律的运行机制进行符号化抽象并设计可以自动执行的法律智能系统,以此来推动法律的发展。在法律发展路径上,需要理解计算范式转型是一种普遍趋势,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计算性,可计... 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是以计算机作为工具的背景下,对法律的运行机制进行符号化抽象并设计可以自动执行的法律智能系统,以此来推动法律的发展。在法律发展路径上,需要理解计算范式转型是一种普遍趋势,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计算性,可计算法律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可计算法律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包括规则推理建模、数据推理建模和规则+数据融合推理建模。为了实现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法学研究需要开展可复用的法律知识工程,构建可高效处理的法律数据集,法学教育需要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的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计算 法律数据 法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在法律领域的功能与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东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源于计算机科学的计算思维理论正对各学科和社会实践产生广泛影响。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的融合,其核心特征是“抽象”和“自动有效执行”。在法律领域,计算思维的功能体现为对待解法律问题进行恰当抽象,并使解... 源于计算机科学的计算思维理论正对各学科和社会实践产生广泛影响。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的融合,其核心特征是“抽象”和“自动有效执行”。在法律领域,计算思维的功能体现为对待解法律问题进行恰当抽象,并使解决方案能够由执法主体(人、机器或者人机组合)通过恰当的程序自动得以执行,即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在立法过程中,抽象的层次如何选择是影响立法科学性的关键,合理的程序机制可使法律“自动有效执行”。在执法实践中,通过恰当抽象寻找等价关系,可以把复杂、难解的问题转化为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计算思维堪称计算法学皇冠上被忽视的“明珠”,在法律领域的功能与作用尚未被法学界充分认识和挖掘,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计算法学 抽象的层次性 科学立法 “自动有效执行” 程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法律”的实现困境与理性考量——基于涉诉信访案件全过程推演的应用场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成慧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0,共11页
法律与计算的融合以数据为基础,以法律知识体系的数字建构为核心,以算法模型的设计为关键;法律与计算的冲突以价值考量为评价方式。在涉诉信访案件处置的应用场景下,人工处置涉诉信访案件思维的流程化以及法律适用的逻辑性、规则性、体... 法律与计算的融合以数据为基础,以法律知识体系的数字建构为核心,以算法模型的设计为关键;法律与计算的冲突以价值考量为评价方式。在涉诉信访案件处置的应用场景下,人工处置涉诉信访案件思维的流程化以及法律适用的逻辑性、规则性、体系性为涉诉信访案件全过程智能推演提供可计算的空间。但法律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形式逻辑以外的主观考量和价值评价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当前智能技术模拟涉诉信访关联诉讼案件评查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信访人“人物画像”的场景预设因违背比例原则,而不具备法律上的实质正当性。数据安全保障与算法风险的防范是实质理性下“计算+法律”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算法规制 计算法学 涉诉信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法治知识生产的计算科学面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树毅 沈燕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法律系统与社会-环境复合复杂系统之间张力的消解,是当前环境法治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法治建设科学性提升的实质,是基于法律系统与社会-环境复合复杂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系统所展开的环境法治知识发现及驱动变革。信息化及计算科学的兴... 法律系统与社会-环境复合复杂系统之间张力的消解,是当前环境法治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法治建设科学性提升的实质,是基于法律系统与社会-环境复合复杂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系统所展开的环境法治知识发现及驱动变革。信息化及计算科学的兴起,为此提供了时代机遇,然而既有知识生产范式却无法与此相适应。因此,构建产学研联合攻关的环境法治生产平台,遵循生态理性、社会理性、法律理性有机结合的要求,以具体环境法治问题解决为导向,展开基于机器学习的环境法律大数据分析,形塑计算科学驱动的环境法治生产新范式,成为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治建设 计算科学 计算环境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Order-of-Addition Experiments under a Prior Constraint
13
作者 ZHANG Yunzhi ZHANG Wenchao +1 位作者 WANG Xiaodi CHEN Xueping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7-974,共18页
The order-of-addition experiment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including food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but the relative research under prior constraints is limited.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elect an optimal ... The order-of-addition experiment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including food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but the relative research under prior constraints is limited.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elect an optimal sequence under the restriction that component i is added before component j,while it is unachievable to compare all sequences when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m is large.To achieve this,a constrained PWO model is first provided,and then the D-optimal designs for order-of addition experiments with minimal-points via the modified threshold accepting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job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a prior constraint for teaching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of experiment orthogonal array threshold acceptance algorithm teaching c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数据收益权分配机制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商希雪 韩海庭 朱郑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0,共7页
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难以完全交割、数据产权公平划分困难、个人与企业博弈中企业占优等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数据收益权概念,以摆脱传统产权概念的束缚,进而使数据交易制度更好地适应数据市场的一般特点;然后引用经济学... 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难以完全交割、数据产权公平划分困难、个人与企业博弈中企业占优等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数据收益权概念,以摆脱传统产权概念的束缚,进而使数据交易制度更好地适应数据市场的一般特点;然后引用经济学的演化博弈分析,将数据收益的直接分配问题转化为理性的个人和企业相互试错,发掘不同条件下的趋近于收敛的群体优势策略,实现了分配的公平性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最后引入法学中权利权衡的比例原则,使司法审判可计算、可编程、可调控。算法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在现实条件下,该博弈框架能良好地实现市场均衡,并发现不同W ij条件下均衡的收敛特征和收敛速度,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分析工具,是计算法学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收益权 比例原则 阿列克西 机制设计 演化博弈 计算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据到知识:智能司法基础设施的困境反思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亮 徐明 《交大法学》 CSSCI 2022年第3期145-162,共18页
国内现有的智能司法系统普遍采用数据型信息作为基础设施,由于其数据本身存在来源性、模糊性与孤立性的三重困境,致使应用系统难以实现实体性的法律决策辅助。鉴于人机思维的对应性特征,该问题可在法律获取理论的指引下得到解决:智能司... 国内现有的智能司法系统普遍采用数据型信息作为基础设施,由于其数据本身存在来源性、模糊性与孤立性的三重困境,致使应用系统难以实现实体性的法律决策辅助。鉴于人机思维的对应性特征,该问题可在法律获取理论的指引下得到解决:智能司法系统的决策思维系发现与适用法律规范的过程,而作为其智识驱动来源的核心基础设施,也应由不确定的法律数据嬗变为确定的法律规则知识。在本体论层面上,原子化的法律构成要件是基础设施的最小知识单元,其互相以数理逻辑符号连接成前束范式的规则表示,且可通过生活经验与司法判决加以解释,以此形成体系化的要件知识网络。而在运行论层面上,该基础设施有赖立法、司法、执法与法学研究主体进行协作建设,其需要构建相互沟通的法律解释共同体,并依据法教义学方法形成法律规则的融贯体系,从而推动智能司法发展迈向知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建设 法律获取 要件知识 法教义学 计算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构建 被引量:20
16
作者 顾大川 郑哲 +10 位作者 赵韡 张恒 饶辰飞 袁靖 高华炜 张士举 侯剑峰 赵艳 张颖 李卫 王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介绍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构建思路和功能,供国内类似数据库参考。方法:通过参考同类数据库,并结合我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现状、硬件条件和国际数据交流的需求,进行变量筛选、元数据创建及数据库逻辑构建等工作。最... 目的:介绍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构建思路和功能,供国内类似数据库参考。方法:通过参考同类数据库,并结合我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现状、硬件条件和国际数据交流的需求,进行变量筛选、元数据创建及数据库逻辑构建等工作。最终构建基于网页的能够进行跨数据库交换并具备多种功能的心血管外科信息交流平台。结果:数据库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医疗活动及终点事件等超过300个不同种类的变量,参照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数据标准,可进行跨领域数据对接;收录受试者围术期所有重要信息,同时具有自动逻辑核查、研究进度自动统计、研究数据导出和电子病历数据导入功能。结论: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是一个符合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具有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特征,同时兼顾国际对接和交流的数据研究服务平台,将在医疗质量改善以及临床科研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数据库 计算机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n bandstructure of kaolinite and its mechanism of flotation using dodecylamine as collector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柳荫 钟宏 +1 位作者 刘广义 李鑫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73-79,共7页
The bulk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kaolinite (001) plane was studied with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The CASTEP parameterization of ultrasoft pseudopotentials without core corrections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u... The bulk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kaolinite (001) plane was studied with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The CASTEP parameterization of ultrasoft pseudopotentials without core corrections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kaolinite bulk and slab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rmi energy of kaolinite (001) plane is 3.05 eV, and the band gap is 4.52 eV. 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PDOS) of kaolinite (001) plane indicates that Al-O and Si-O bonds on the mineral surface are highly polar. The oxygen atoms of hydroxyl groups in surface layer are capable of forming hydrogen bond with the head group of cationic collectors. The properties of dodecylamine (DDA) cation were also calculated by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method at B3LYP/6-31G (d) level for illuminating the flotation processes of kaolinite. Besides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the mechanism between kaolinite and DDA is found to be hydrogen bonds under acidic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electron bandstructure FLOTATION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esidue hydrogenating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会彬 薄翠梅 杨世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09-3915,共7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non-linear and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ISM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ISMC algorithm appli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non-linear and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ISM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ISMC algorithm applied improved self-adaptive crossover and mutation formulae that can provide appropriate crossover operator and mutation operator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o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ISMC was tested by the benchmark func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residue hydrogenating kinetics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intelligent algorithms in terms of convergenc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in solving the complex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embrane computing benchmark function improved self-adaptive op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ed algorithm in mine production planning, mined material destination, and ultimate pit limit 被引量:1
19
作者 Rahimi ESMAEIL Moosavi EHSAN +1 位作者 Shirinabadi REZA Gholinejad MEHR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75-1488,共14页
An integral connection exists among the mine production planning, the mined material destination, and the ultimate pit limit (UPL) in the mining engineering economy. This relation is reinforced by real information a... An integral connection exists among the mine production planning, the mined material destination, and the ultimate pit limit (UPL) in the mining engineering economy. This relation is reinforced by real information and the benefits it engenders in the mining economy. Hence,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optimizing algorithms to reduce the errors of economic calculations. In this work, a logical mathematical algorithm that considers the important designing parameters and the mining economy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creates an optimizing repetitive process among different designing constituents and directs them into the maximum amount of the mine economical parameters. This process will produce the highest amount of ores and the highest degree of safety. The modeling produces a new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the cutoff grade, mine designing, and mine planning, and it provides the maximum benefit by calculating the destination of the or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in a real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the mine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 3% compared to previous methods of production design and U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d material destination ultimate pit limit net present value production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 phases flow in 320 m^3 air-blowing mechanical flotation cell using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政昌 陈建华 +2 位作者 张谌虎 廖幸锦 李玉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85-2392,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flotation cell was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hexahedral mesh schem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flotation cell than tetrahedral mesh scheme, and a mesh quality ranging from 0.7 to 1.0 is obtaine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standard k-ε, k-ω and realizable k-ε turbulence models were carried out.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could give a result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practice and the liquid phase flow field is well characterized. In addition, two obvious recirculation zones are formed in the mixing zones,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rotor and stator is well characterized.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improved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show that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of 0.072, drag model of Grace and coefficient of 4, and lift coefficient of 0.001 can be achiev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large flotation cell can be well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flotation cell gas-liquid two-phases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