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CSPP1通过调控miR-642a-5p表达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王瑜瑾 王媛 宁丞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2-456,462,共6页
目的分析其环状RNA CSPP1(circCSPP1)与微小RNA-642a-5p(miR-642a-5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47例47眼为研究对象,术中切除患者视网膜母细胞... 目的分析其环状RNA CSPP1(circCSPP1)与微小RNA-642a-5p(miR-642a-5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47例47眼为研究对象,术中切除患者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瘤旁组织。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依据转染物不同分为Con组(正常培养的Y-79细胞)、sh-NC组(转染sh-NC)、sh-circCSPP1组(转染sh-circCSPP1)、miR-NC组(转染miR-NC)、miR-642a-5p组(转染miR-642a-5p mimics)、sh-circCSPP1+anti-miR-NC组(共转染sh-circCSPP1与anti-miR-NC)以及sh-circCSPP1+anti-miR-642a-5p组(共转染sh-circCSPP1与anti-miR-642a-5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瘤旁组织、Y-79细胞中的circCSPP1与miR-642a-5p表达水平;采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Y-7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CSPP1与miR-642a-5p靶向关系;Western blot实验检测Y-79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与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量。结果与瘤旁组织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circCSPP1表达水平升高,miR-642a-5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及sh-NC组比较,sh-circCSPP1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侵袭细胞数均减少,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及miR-NC组比较,miR-642a-5p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侵袭细胞数均减少,E-cadherin蛋白水平均升高,N-cadherin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证明,circCSPP1可负向调控miR-642a-5p的表达水平。与sh-circCSPP1+anti-miR-NC组比较,sh-circCSPP1+anti-miR-642a-5p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升高,侵袭细胞数增多,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N-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沉默circCSPP1可通过上调miR-642a-5p表达抑制Y-7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circCSPP1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环状RNA CSPP1 微小RNA-642a-5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沉默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_(50)细胞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满云 钟秀风 +3 位作者 李永平 郑健樑 林健贤 张文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Bmi-1基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Bmi-1基因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组织和SO-RB50瘤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化学合成法合成的靶向Bmi-1基因的siRNA双链...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Bmi-1基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Bmi-1基因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组织和SO-RB50瘤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化学合成法合成的靶向Bmi-1基因的siRNA双链转染培养的人SO-RB50瘤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染Bmi-1 siRNA后的人SO-RB50瘤细胞中Bmi-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MTT法测定Bmi-1基因干扰后SO-RB50瘤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mi-1 siRNA对人SO-RB50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显示Bmi-1基因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组织和SO-RB50瘤细胞中表达。人SO-RB50瘤细胞经Bmi-1沉默处理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mi-1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率分别为(83.9±3.2)%和(82.8±1.1)%。MT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在第3天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达(52.5±1.9)%。干扰组人SO-RB50瘤细胞凋亡率为(20.7±1.1)%,阴性组细胞凋亡率为(1.9±0.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mi-1特异性siRNA能显著抑制人SO-RB50瘤细胞Bmi-1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可能通过促进瘤细胞凋亡而起作用,Bmi-1基因可能为RB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bmi-1 RNA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及关键蛋白
3
作者 盖鑫冉 徐佳爱 +3 位作者 车虹昱 王祥 杨春华 齐东来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I-Rb-1细胞系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获得,作为成熟RB对照组(WERI-Rb-1组);未经处理的人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按照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24孔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在接种后第4、8、12天进行细胞计数。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视锥细胞标记物L/M opsin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YCN、CCNB1、CDK1、SYK和RXRγ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各组细胞间蛋白表达谱差异并筛选关键调控基因;采用慢病毒敲低OTX2表达后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结果 生长曲线显示,在体外培养第12天,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数量分别为(59.17±4.01)×10~4个、(85.14±4.54)×10~4个、(100.73±1.99)×10~4个(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Ki67和L/M opsin阳性细胞率均增加(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MY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01),CCNB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亦均升高(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细胞的SYK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SYK、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蛋白质复合体组装和线粒体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碳代谢、代谢途径和脂肪酸降解等通路。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OTX2在WERI-Rb-1组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T-MYCN Y2组细胞,T-MYCN Y1组细胞最低。qRT-PCR结果显示,在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中,与空载对照组相比,OTX2敲低组的OT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三组细胞中敲低OTX2后,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逐渐呈现出与WERI-Rb-1细胞类似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特征;OTX2在MYCN扩增或高表达RB的生长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OTX2可能成为治疗RB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MYCN WERI-Rb-1 蛋白质组学 OT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2F1的shRNA抑制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生长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丰 马家烈 +3 位作者 李惠明 陈霞芳 王煜非 黄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7-591,共5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由于Rb基因缺失或失活,转录调控因子E2F1始终处于活化状态,细胞不断增殖,E2F1活性增加是恶性肿瘤的普遍现象.根据人E2F1基因设计了3段shRNA,构建RNA干扰表达载体pSilencer-shE2F1,瞬时转染人视网膜...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由于Rb基因缺失或失活,转录调控因子E2F1始终处于活化状态,细胞不断增殖,E2F1活性增加是恶性肿瘤的普遍现象.根据人E2F1基因设计了3段shRNA,构建RNA干扰表达载体pSilencer-shE2F1,瞬时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Rb-44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E2F1表达水平的变化,PI(碘化丙锭)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数量以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根据筛选出的有效shRNA序列构建腺病毒载体并包装出腺病毒Ad-shE2F1,在裸鼠前房模型中,体外按50moi的感染系数感染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48h后,收集细胞,将2×105细胞注射到裸鼠眼前房内,连续观察眼内肿瘤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记录.通过转染肿瘤细胞株检测E2F1转录水平,筛选到1个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内E2F1表达的shRNA序列,并使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减少.经Ad-shE2F1感染的RB肿瘤细胞与对照相比较,其在裸鼠眼前房内肿瘤生长减缓.结果说明,有效抑制hE2F1表达的shRNA具有抑制体内外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SHRNA 视网膜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靶向miR-570-3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50增殖、凋亡和侵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闫义涛 王晓丽 +2 位作者 谷圆圆 任艳凡 胡俊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1-1625,1631,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ALAT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50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sh RNA沉默lnc RNA MALAT1。SO-Rb50细胞分为4组:sh-Ctrl(对照)组,sh-MALAT1组,mi R...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ALAT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50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sh RNA沉默lnc RNA MALAT1。SO-Rb50细胞分为4组:sh-Ctrl(对照)组,sh-MALAT1组,mi R-570 inhibitor组和sh-MALAT1+mi R-570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lnc RNA MALAT1和micro RNA(mi R)-570-3p表达。荧光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肿瘤成球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结果:lnc RNA MALAT1负向调控mi R-570-3p表达(P<0. 05)。荧光素实验表明Lnc RNA MALAT1可直接靶向mi R-570-3p。sh-MALAT1组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mi R-570 inhibitor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但与sh-MALAT1组相比,sh-MALAT1+mi R-570 inhibitor组细胞数目明显升高。sh-MALAT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570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h-MALAT1+mi R-570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低于sh-MALAT1组。与对照组相比,shMALAT1组平均每个视野下侵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mi R-570 inhibitor组平均每个视野下侵袭细胞数目明显变多。ShMALAT1+mi R-570 inhibitor组平均每个视野下侵袭细胞数明显多于sh-MALAT1组。结论:Sh-MALAT1通过mi R-570-3p提高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50凋亡,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ALAT1 miR-570-3p 视网膜母细胞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1-3p靶向TGFβR1/Smad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爽 段素芳 +2 位作者 牛秉轩 闫琼 李晓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索miR-101-3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1-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1,TGFβR1)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与TGFβR1的靶向关系... 目的探索miR-101-3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1-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1,TGFβR1)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与TGFβR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将Y79细胞分为Control组、miR-101-3p mimic组(转染miR-101-3p mimic)、pcDNA-TGFβR1组(转染pc-TGFβR1)及miR-101-3p mimic+pc-TGFβR1组(共转染miR-101-3p mimic和pc-TGFβR1),MTT检测细胞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TGFβR1、Ki67、Bcl-2、Bax、cleaved 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Smad2及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miR-101-3p的表达为0.35±0.05,明显低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1);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中miR-101-3p的表达为0.24±0.04,明显低于视网膜上皮细胞株ARPE-19(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101-3p mimic组miR-101-3p mRNA水平显著升高、TGFβR1 mRNA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miR-101-3p与TGFβR1之间存在连续结合片段。与Control组相比,miR-101-3p mimic组TGFβR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增殖速率及细胞中Ki67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及cleaved Caspase-9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侵袭细胞数目和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R1、p-Smad2和p-Smad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结论miR-101-3p通过靶向下调TGFβR1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1-3p TGFβR1 视网膜母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2通过靶向RB1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与侵袭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越峰 张勇 +1 位作者 钟晓东 罗卫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3-749,共7页
背景与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 1,RB1)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细胞周期、分化、衰老、凋亡及生长抑制等调控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明确miR-222是否通过靶向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进... 背景与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 1,RB1)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细胞周期、分化、衰老、凋亡及生长抑制等调控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明确miR-222是否通过靶向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进一步揭示miR-222促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miR-222(miR-222模拟物)+RB1-wt(野生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NC(无关序列对照)+RB1-wt、miR-222+RB1-mut(突变型RB1的3’-非翻译区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miR-NC+RB1-mut共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并采用单光子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B1表达水平的改变。将miR-222与miR-NC、RB1(pc DNA3.1-RB1)与vector(pc DNA3.1)、miR-222+RB1及miR-NC+vector转染Y79细胞,MTS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Y79细胞生长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miR-NC+RB1-wt组比较,共转染miR-222+RB1-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降低了约56.67%(P<0.05)。与miR-NC比较,miR-222组RB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转染miR-222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高于miR-NC组(P<0.05)。与pc DNA3.1组比,pc DNA3.1-RB1组可显著抑制Y79细胞的生长(P<0.05),而miR-222+pc DNA3.1-RB1组和miR-NC+pc DNA3.1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222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193±10),与对照组(144±11)比较能明显加快Y79细胞的穿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NC+pc DNA3.1组和miR-222+pc DNA3.1-RB1组比较,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2通过靶向调控RB1表达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MIR-222 RB1 生长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娟 殷飞 姚树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RBL2/p130及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CM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和72.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RBL2/p130的阳性表达率为34.1%,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MCM7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9,P<0.05),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1);cyclin D1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1)。Cyclin D1及MCM7的表达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RBL2/p130的表达与有无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MCM7还与肿瘤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值的大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MCM7及cyclin D1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MCM7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的患者、RBL2/p130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Cyclin D1、RBL2/p130和MCM7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样蛋白质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质 肝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成 游志鹏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3-905,共3页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21WAF1/CIP1在46例RB组织和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1WAF1/CIP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浆...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21WAF1/CIP1在46例RB组织和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1WAF1/CIP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在RB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83%,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并随肿瘤病理分期的进展而下降,与组织分型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p21WAF1/CIP1在RB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表达的下降与肿瘤恶化及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及对p53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闵红波 楼建华 +1 位作者 王建文 步世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5-216,共2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活性因子,它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有报道,TGF-β1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但其细胞内机制则根据肿瘤细胞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活性因子,它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有报道,TGF-β1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但其细胞内机制则根据肿瘤细胞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眼底肿瘤,一旦发现,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患眼摘除.即便如此,预后还是很差.本实验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株Y79为对象,研究TGF-β1对Y7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细胞内机制,以期寻找治疗Rb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视网膜母细胞 凋亡 细胞 诱导作用 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1和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星 宋志刚 +1 位作者 尹东芳 李朝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视神经浸润的关系。结果:Cdt1和Mcm6在所有Rb中呈阳性表达,在瘤旁正常视网膜中不表达;二者在未分化组中的表达高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视神经浸润组中Cdt1的表达低于未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6的表达与视神经浸润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1和Mcm6与Rb的分化程度有关,Cdt1与视神经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AM83A-AS1通过miR-150/HMGA2轴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小平 彭正武 +3 位作者 陈书扬 刘茹 田涛 欧玉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34-2939,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相似家族83成员A-反义核糖核酸1(FAM83AA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B细胞,将Vector、pcDNA-FAM83A-AS1、NC-siRNA、FAM83A-AS1-siRNA分别转染至细胞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相似家族83成员A-反义核糖核酸1(FAM83AA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B细胞,将Vector、pcDNA-FAM83A-AS1、NC-siRNA、FAM83A-AS1-siRNA分别转染至细胞中(依次为pcDNA-FAm83A-AS1组、NC-siRNA组、FAm83A-AS1-siRNA组),检测RB细胞中FAM83A-AS1的表达、RB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FAM83A-AS1与miR-150以及miR-150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RB细胞中miR-150、HMGA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B细胞中HMGA2蛋白的表达;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RB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结果pcDNA-FAM83A-AS1组细胞中FAM83A-AS1的表达显著高于Vector组,低于NC-siRNA组(P<0.05)。pcDNA-FAM83A-AS1组较Vector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FAM83AAS1-siRNA组较NC-siRNA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150 mimic可显著抑制RB细胞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而pcDNA-HMGA2可显著逆转miR-150 mimic对RB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敲低lncRNA FAM83A-AS1通过调控miR-150/HMGA2轴抑制RB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AM83A-AS1 视网膜母细胞 微小RNA-150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s-1和CD10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游志鹏 赵菊莲 +1 位作者 汪昌运 刘菲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和CD10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ts-1和CD105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值。结果82.5%(33/40)的Rb中Ets-1呈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和CD10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ts-1和CD105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值。结果82.5%(33/40)的Rb中Ets-1呈阳性表达,CD105表达于所有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中,Ets-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ts-1的表达强度与CD105的表达呈正相关,Ets-1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Ets-1低表达组(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结论Ets-1可促进Rb的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CD105的检测可作为Rb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E26转录因子-1 新生血管 CD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1、p16及R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军 赖巧红 项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 D1、p16、R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yclin D1、p16及Rb在46例常规石蜡包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在生物学行为及分化程度不同的视... 目的探讨Cyclin D1、p16、R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yclin D1、p16及Rb在46例常规石蜡包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在生物学行为及分化程度不同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CyclinD1、p16及Rb蛋白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视网膜母细胞瘤中,Rb与p16、Cyclin D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p16表达率在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之间差异显著,30例视神经未浸润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6例视神经浸润组(P<0.05);Rb及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下降,分化组与未分化组视网膜母细胞瘤中Rb及p16蛋白表达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16、Rb、Cyclin D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yclin D1的过表达与p16和Rb的表达缺失或失活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p16蛋白失表达可能与其视神经浸润能力有关,Rb及p16蛋白失表达则与其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P16 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志鹏 宋华 赵菊莲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血管形成、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B组织中HIF-1α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血管形成、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B组织中HIF-1α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的分级的相关性及HIF-1α和VEGF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IF-1α、VEGF蛋白在RB中呈高表达,HIF-1α阳性细胞为肿瘤细胞核染色、部分胞浆染色,VEGF阳性细胞为肿瘤细胞胞浆染色,HIF-1α、VEGF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表达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HIF-1α、VEGF二者表达存在正相关(rs=0.946,P<0.01)。结论HIF-1α及VEGF的高表达与RB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在RB新生血管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1基因在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体细胞中杂合性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跃 刘早霞 张晓光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对50例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病人进行外周血体细胞Rb1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测工作。方法PCR-SSCP(单链构像多态分析)直接测序技术。结果改进的方法可以检测出Rb1基因1~10个... 目的对50例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病人进行外周血体细胞Rb1基因杂合性突变的检测工作。方法PCR-SSCP(单链构像多态分析)直接测序技术。结果改进的方法可以检测出Rb1基因1~10个碱基的多种类型的微小突变。结论可将此快速、敏感、有效的方法用于阐明Rb1基因突变机制并可以对此类病人及家系在分子水平上进行RB的产前诊断、产后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1基因 突变 视网膜母细胞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和Bag-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国平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检测p53和Bag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p53和Bag1的表达。结果p5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中高表达(13/16),正常视网膜组无阳性表达(0/5),二... 目的检测p53和Bag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p53和Bag1的表达。结果p5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中高表达(13/16),正常视网膜组无阳性表达(0/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75<0.01)。Bag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中呈高表达(14/16),正常视网膜组中低表达(1/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4<0.05)。结论p53和Bag1可能参与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视网膜母细胞 组织芯片 P53 B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和TGF-β RⅡ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鹏程 张虹 +1 位作者 胡维琨 谢二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TGF β1和TGF βR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 β1和TGF βRⅡ在 3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组织中的表达 ;用HPIAS 10 0 0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平均积分吸光...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TGF β1和TGF βR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 β1和TGF βRⅡ在 3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组织中的表达 ;用HPIAS 10 0 0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平均积分吸光度值。结果 在 3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切片中 ,均可见瘤细胞TGF β1表达强阳性 ,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 ,视神经浸润组的瘤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神经浸润组 (P <0 .0 5 ) ,眼外期组TGF 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眼内期组和青光眼期组。TGF βRⅡ在 37例瘤组织中均为阴性。 结论 TGF β1的表达水平增高与临床分期和视神经浸润有关 ;高表达TGF β1可能意味预后不良 ;对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6转录因子-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志鹏 姜德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ts-1mRNA和蛋白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以此计算肿...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ts-1mRNA和蛋白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以此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值。结果82·5%(33/40)的Rb中Ets-1mRNA呈阳性表达,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26/40)。Ets-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ts-1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Ets-1低表达组(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结论Ets-1可促进Rb的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E26转录因子-1 新生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dR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中RASSF1A基因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姜蕊 宋伟 赵春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HXO-RB44细胞进行化学干预72h后用无药物完全培养基培养72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A...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HXO-RB44细胞进行化学干预72h后用无药物完全培养基培养72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对于HXO-RB4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RT-PCR观察RASSF1A基因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结果 0.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和5.0μmol.L-1的5-Aza-CdR对HXO-RB4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37±3.53)%、(25.72±2.35)%、(39.88±4.32)%和(76.50±0.94)%,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5-Aza-CdR干预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由高甲基化状态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仅0.5μmol.L-15-Aza-Cd就可逆转RASSF1A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干预组细胞中分别出现RASSF1A基因的DNA条带(329bp)和蛋白质条带(相对分子质量39×103),而对照组中没有相应条带出现;各组之间RASSF1A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显示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并出现显著的细胞凋亡。结论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能够诱导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并通过该机制诱导RASSF1A基因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RB44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ZA-CDR RASSF1A 视网膜母细胞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