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则伦理的宗教痕迹与美德伦理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义天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共7页
在美德伦理学讨论中,规则伦理学被批评为一种具有律法主义色彩的宗教残留物。在美德伦理看来,规则伦理学残缺地继承了基督教的伦理思维框架,不恰当地理解"规则"的性质却又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美德伦理学主张... 在美德伦理学讨论中,规则伦理学被批评为一种具有律法主义色彩的宗教残留物。在美德伦理看来,规则伦理学残缺地继承了基督教的伦理思维框架,不恰当地理解"规则"的性质却又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美德伦理学主张,必须改变规则伦理学的思路,不把"规则"视为某种普遍绝对的律法式条文,而应当看作人们用于处理复杂而不确定的实践问题的资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宗教痕迹 规则伦理 美德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德与规则的统一——兼评儒家伦理是美德伦理的观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余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3,共7页
尽管儒家伦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了品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但是儒家伦理并不像一些西方儒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伦理学的类型。相反,儒家伦理是一种整合了美德与规则于一体的伦理学说。这不仅可以显示出儒家伦理对道... 尽管儒家伦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了品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但是儒家伦理并不像一些西方儒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伦理学的类型。相反,儒家伦理是一种整合了美德与规则于一体的伦理学说。这不仅可以显示出儒家伦理对道德理解的独特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儒家伦理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在建构一种完善道德理论上可能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美德伦理 规则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德伦理“可法典化批判”的三层含义及其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庆 刘科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6,197,198,共13页
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的争论焦点之一在于对可法典化的不同态度。规则伦理认为道德行动需要一套明确规则的指导,这些规则等同于一种决策程序,而美德伦理学缺乏此类规则,所以有着“不可法典化(uncodifiability)”的缺陷。与之相对,美德伦... 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的争论焦点之一在于对可法典化的不同态度。规则伦理认为道德行动需要一套明确规则的指导,这些规则等同于一种决策程序,而美德伦理学缺乏此类规则,所以有着“不可法典化(uncodifiability)”的缺陷。与之相对,美德伦理学者认为不可法典化不仅不是缺陷,反而正是美德伦理学的长处。美德伦理分别从实践推理、规则运用、实践审思三个不同层次上对可法典化进行了批判。这些批评在相当程度上指出了规则伦理学的某些误区。但一些美德伦理学者试图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批评现代道德哲学进路之余全面否定道德哲学中规则的作用,却使得可法典化批判走向了误区。理解可法典化批判的关键在于跳出目前流行的把普遍规则与具体情境截然对立起来的简单二分法,认识道德规则的限度与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法典化 美德伦理 规则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传播与公共伦理规则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飞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6期1-1,共1页
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泛展开,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国家层面主动、有序开放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政府的回应积极性越来越高,民众的意愿和要求日趋成为影响国家法制... 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泛展开,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国家层面主动、有序开放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政府的回应积极性越来越高,民众的意愿和要求日趋成为影响国家法制建设、政策设计、地方治理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民众的主动参与意愿也越来越强,民众不仅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层面所开放的各种参与机会,而且主动地创造了各种线上及线下的参与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则 公共传播 政府层面 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 公共生活 参与主体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科技伦理原则与规则的关系思辨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梦强 吴智文 +1 位作者 陈小莹 曾桂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2期1311-1317,共7页
厘清伦理原则与规则的关系是推动科技伦理正当治理的关键。伦理原则与规则作为科技伦理的两个基本要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伦理原则是伦理规则制定的基础和方向;伦理规则是遵循伦理原则的最直接表达,是提高伦理治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其中... 厘清伦理原则与规则的关系是推动科技伦理正当治理的关键。伦理原则与规则作为科技伦理的两个基本要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伦理原则是伦理规则制定的基础和方向;伦理规则是遵循伦理原则的最直接表达,是提高伦理治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其中,伦理准则是普适性较强的通用标准规则。通过对伦理原则与伦理准则的关系辨析,提出科技伦理原则在伦理规则中的表现方式及合理运用,以推动国家生物医学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生物医学伦理 伦理原则 伦理规则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媒体传播伦理规则的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阿里木江.阿西尔 武磊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1,共2页
当前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大多是由网络媒体首发。由于有些网络媒体对信息编发环节监管不严,导致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人文关怀缺失、新闻报道失实、语言暴力泛滥等问题,因此需要建构网络媒体传播... 当前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大多是由网络媒体首发。由于有些网络媒体对信息编发环节监管不严,导致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人文关怀缺失、新闻报道失实、语言暴力泛滥等问题,因此需要建构网络媒体传播伦理规则。本文提出,基于网络媒体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而建构传播伦理规则,应在坚持真实、公正、独立等现有伦理规则的同时,体现友好和真诚两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信息传播 伦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金规则”的伦理本质、人性基础与道德理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左秋明 何云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5,共7页
作为“道德规范的第一准则”和道德问题的“元定理”“元规则”,“道德金规则”聚焦于“人类如何对待同类”的重大哲学命题。“道德金规则”并非人类“最高尚”的道德准则,而是基于人类的“道德恶行”从人类生存体验及人之本性的需要出... 作为“道德规范的第一准则”和道德问题的“元定理”“元规则”,“道德金规则”聚焦于“人类如何对待同类”的重大哲学命题。“道德金规则”并非人类“最高尚”的道德准则,而是基于人类的“道德恶行”从人类生存体验及人之本性的需要出发,从人类“感同身受”的人生体验中凝练出来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人类对待同类”行为中对于“合宜性”及“公正性”的基本价值判断「道德金规则”体现为公正和仁爱.提炼“道德金规则”蕴涵的人际关系基本准则,可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道德和法理共识基础,有利于重拾对人类道德理想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金规则”元伦理 无害原则 仁爱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的追寻:大数据营销传播伦理治理的新视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先顺 徐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8,49,50,共5页
随着技术及应用的不断创新,大数据营销传播的伦理治理也需因应变化、扩充视角、拓展视域。当下探讨相关治理所运用的伦理学范式主要为规则伦理学,本文分析了规则伦理学作为单一视域的局限,由此建议引入当代德性伦理学视域,并为大数据营... 随着技术及应用的不断创新,大数据营销传播的伦理治理也需因应变化、扩充视角、拓展视域。当下探讨相关治理所运用的伦理学范式主要为规则伦理学,本文分析了规则伦理学作为单一视域的局限,由此建议引入当代德性伦理学视域,并为大数据营销传播伦理治理提出了新的框架:治理目标由注重规范性和单一理性的工具目标拓展至注重幸福感和丰富性的价值目标;治理视角由外在性、约束性、刚性的规则扩充至具有内在性、自主性的人心和柔性对策;治理话语构造在以思辨论证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通过叙事理解、抚慰、建构,激发伦理传播,向讲述生命故事、建构道德生态演进;治理实践路径上,拓宽专业伦理教育目标与专业伦理教育方法,并在此框架下提出了对未来大数据营销传播伦理治理的规划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德性伦理 规则伦理 伦理治理 大数据营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作为知识产权主体的伦理探讨 被引量:33
9
作者 曹新明 咸晨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6,共13页
从伦理角度考察,现有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蕴含着以自然人为原点的伦理原则,并以自然人人格理论和激励创新理论为伦理基础构建而成。当今的弱人工智能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创作物生成能力已引起人们的焦虑:假如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或者超人工... 从伦理角度考察,现有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蕴含着以自然人为原点的伦理原则,并以自然人人格理论和激励创新理论为伦理基础构建而成。当今的弱人工智能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创作物生成能力已引起人们的焦虑:假如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或者超人工智能被设定为作者、发明人或者知识产权所有者,必将对以自然人为原点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造成强烈冲击。根据以自然人为原点的伦理原则,人工智能即使能够独立于人类而生成创作物,也只能是人类的辅助工具,不能与人类一样成为知识产权主体。基于此,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设计应严格遵循以自然人为原点的伦理原则,维护既有的以自然人为主体、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补充主体的知识产权主体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 主体资格 伦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从康德《永久和平论》到罗尔斯《万民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怀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I0002,共11页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最能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正是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理想与现实形成了最鲜明,或许还是对人类最讽刺的对照。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考察,需要特别注意具有可行性的规则。借助康德与罗尔斯这两位相隔两百年的哲学家,可...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最能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正是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理想与现实形成了最鲜明,或许还是对人类最讽刺的对照。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考察,需要特别注意具有可行性的规则。借助康德与罗尔斯这两位相隔两百年的哲学家,可以尝试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考察战争与和平的原则规范及其论证。康德在1795年出版了《永久和平论》,论述了“永久和平”的先决条款、正式条款与和平保证。罗尔斯在1993—1998年完成了《万民法》,论述了万民法的基本理念与诸项原则。在聚焦于对这些原则规范的比较和论证的同时,也可参照历史的验证和有关人性的思考,或许能形成一种适应当下国际形势的新的战争与和平的伦理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和平 “永久和平论” “万民法” 道德法则 伦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转向与反思
11
作者 范维俊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11期50-51,共2页
通过对十八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段论述的解读,可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取向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伦理取向为处理各价值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通过对十八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段论述的解读,可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取向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伦理取向为处理各价值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且责任伦理应该把规则伦理纳入其中以弥补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执政伦理 责任伦理 规则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对社会伦理的挑战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国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伦理 市场化 历史时间 社会思潮 外在表现 社会结构 社会效应 伦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的若干伦理问题
13
作者 乔法容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36-41,共6页
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同时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也必须遵守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主体 伦理理念 伦理规则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14
作者 刘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亚当·斯密因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军者和经济学伦理奠基者。与斯密同为苏格兰启蒙学派创始人的休谟,其经济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斯密经济思想的成型,其经济伦理思想也是自由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因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军者和经济学伦理奠基者。与斯密同为苏格兰启蒙学派创始人的休谟,其经济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斯密经济思想的成型,其经济伦理思想也是自由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首先肯定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正当性,并强调人的自私天性、有限慷慨、资源稀缺等三重因素,是驱使人们遵循经济伦理规则的动力来源,经济伦理思想以一种社会的调节器角色普遍存在,这显然是斯密著名理论“看不见的手”的同义表达。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涉及多个方面,产权、货币、商贸以及赋税、人口、技艺等,其中产权理论是休谟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休谟对经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思想 《道德情操论》 伦理规则 看不见的手 资源稀缺 学派创始人 《国富论》 休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博物馆的从业伦理
15
作者 陈国宁 《中国博物馆》 1996年第2期13-16,共4页
不论古今中外,每一行业都有行规,从业人员应遵守该行业的规矩与道德规范。博物馆事业也不例外,专业人员应对博物馆伦理有所了解与遵从。博物馆伦理的范畴不但涉及到博物馆际间的文化资产收藏的法定问题。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专业人员 伦理规则 从业人员 收藏 文物 职业道德 文化资产 藏品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国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社会诚信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个体自利之间斗争所达成的一个互利均衡结果。一般意义上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小范围经济中 ,符合诚信的伦理规则就能够起到对个体自利的完全规范 ;而行业规范则主要是工业文明之后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对法人诚... 社会诚信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个体自利之间斗争所达成的一个互利均衡结果。一般意义上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小范围经济中 ,符合诚信的伦理规则就能够起到对个体自利的完全规范 ;而行业规范则主要是工业文明之后所逐渐形成的一种对法人诚信的规范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社会诚信 自利 互利 公共权利 伦理规则 行业规范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婴儿”的规制研究——基于英国、美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丽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设计婴儿"技术是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技术,可以被用来对人类胚胎进行性别选择和基因特征选择,其运用在英国和美国引发了强烈的争议,两国出台了有关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范。中国应该适时制... "设计婴儿"技术是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技术,可以被用来对人类胚胎进行性别选择和基因特征选择,其运用在英国和美国引发了强烈的争议,两国出台了有关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范。中国应该适时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有序规制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达到促进人类福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婴儿 伦理规则 法律规范 规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自律与他律
18
作者 吴琳 《理论月刊》 2007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形而上学传统中,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思想的物化,它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把人们从各种限制中解放出来,实现一种自由的个人生活的新理想。但是,技术化过程并不会达到复制自然的完全自律,在技术系统与过程为实现目的提供手段的过程中,具... 在形而上学传统中,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思想的物化,它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把人们从各种限制中解放出来,实现一种自由的个人生活的新理想。但是,技术化过程并不会达到复制自然的完全自律,在技术系统与过程为实现目的提供手段的过程中,具体环境要求根据既定目标进行改变,发生的变化并不总是与当初的意向保持一致,因而,有可能产生其他一些条件和侵害:技术的高速发展远远超出人类所能控制的程度。因此,依靠伦理规则的力量来维持和保留技术进步是必要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 他律 伦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心时代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启示
19
作者 程金城 段凌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轴心时代和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具有世界性和总体性的两个重大现象,一为精神突破,一为实践行动。轴心时代是人类面对精神困扰时反省、思考并构建伦理“金规则”的思想觉醒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也是后世“思索历史... 轴心时代和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具有世界性和总体性的两个重大现象,一为精神突破,一为实践行动。轴心时代是人类面对精神困扰时反省、思考并构建伦理“金规则”的思想觉醒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也是后世“思索历史”的坐标;丝绸之路是人类在世界“十字路口”的方向选择和面对发展困境时向外探索、拓展和交流交融、互利共赢的历史实践。两者的共同点是不同文明体和国家从各自实际出发却在客观上具有了联系性和感知到更多共通性,且都产生长远的历史后效。轴心时代的认识高度和丝绸之路的行动强度共同奠定了人类发展的新向度,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征程。将二者互为参照研究,则可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其理念和经验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对当今全球化时代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丝绸之路 全球化 命运共同体 伦理“金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一个跨层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步行 张剑 +1 位作者 李精精 张娜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3,共9页
当今管理者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引领组织成员相互协作的同时,积极为组织内外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帮助支持,传递社会共同价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构建跨层次假设模型,探讨责任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直接影响... 当今管理者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引领组织成员相互协作的同时,积极为组织内外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帮助支持,传递社会共同价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构建跨层次假设模型,探讨责任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直接影响,考察规则型伦理氛围和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多水平结构模型技术,对113名部门领导和455名员工的配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与员工帮助行为正相关;道德认同在责任型领导和员工帮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规则型伦理氛围在责任型领导与道德认同间起中介作用;责任型领导会正向且有顺序地通过规则型伦理氛围和道德认同对员工帮助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型领导 规则伦理氛围 道德认同 员工帮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