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表面响应模型及其在电磁装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平 杨仕友 倪光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197,201,共4页
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的特点,对现有表面响应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然后将其与禁忌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应用于电磁装置优化设计的一种快速全局优化算法,得以解决随机类全局优化算法对计算机资源过度需求这一“瓶颈”问题。实际算例表明,改进算... 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的特点,对现有表面响应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然后将其与禁忌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应用于电磁装置优化设计的一种快速全局优化算法,得以解决随机类全局优化算法对计算机资源过度需求这一“瓶颈”问题。实际算例表明,改进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均优于原算法,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实际电磁装置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响应模型 电磁装置 优化设计 禁忌算法 电磁场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响应模型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次级结构优化
2
作者 王立强 卢琴芬 叶云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25-1830,共6页
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单边直线感应电机(SLIM)的3D有限元模型,通过次级结构参数化分析研究了次级结构参数对电机启动力特性的影响,找出了两个对启动力特性影响较大的参数,即次级铝板厚度与次级宽度。建立了仅需少量3D参数化有限元的分... 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单边直线感应电机(SLIM)的3D有限元模型,通过次级结构参数化分析研究了次级结构参数对电机启动力特性的影响,找出了两个对启动力特性影响较大的参数,即次级铝板厚度与次级宽度。建立了仅需少量3D参数化有限元的分析结果,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SLIM启动力特性的表面响应模型。基于SLIM的表面响应模型,以次级铝板厚度与次级宽度为设计变量,以获得最大启动推力及最小法向力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SLIM次级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结合直线电机综合力性能指标进行最佳次级结构参数选择的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电机表面响应模型以及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直线感应电机 多目标优化 表面响应模型 次级结构参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灵敏度探测器表面响应检测装置的研制
3
作者 简献忠 赵虎 居滋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2,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测量低响应度探测器表面响应特性的检测系统。阐述了激光调制法在探测器表面均匀检测中应用的原理,该检测装置采用编码调制的650nm激光器作为辐射源,并对检测装置的机械组成,电气组成以及装置的工作原理,控制流程...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测量低响应度探测器表面响应特性的检测系统。阐述了激光调制法在探测器表面均匀检测中应用的原理,该检测装置采用编码调制的650nm激光器作为辐射源,并对检测装置的机械组成,电气组成以及装置的工作原理,控制流程作了详细说明。实测结果表明基于调制激光的检测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调制 表面响应 控制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探测器表面响应度相对分布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
4
作者 齐学 王钰 黎菲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7-42,62,共7页
本文介绍了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中的两维扫描平台,电流一电压转换器,获得国家专利的专用检测仪器等设备;针对两种不同的检测目的,分别介绍了检测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程序流程。
关键词 光探测器 检测系统 表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响应模型在磁化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 姚缨英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利用表面响应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变压器模型仿真过程中磁化曲线的拟合。并且在FORTRAN语言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通过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拟合精度,在非线性曲线拟合、设备优化设... 利用表面响应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变压器模型仿真过程中磁化曲线的拟合。并且在FORTRAN语言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通过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拟合精度,在非线性曲线拟合、设备优化设计领域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响应模型 遗传算法 磁化曲线拟合 FORT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响应算法及其在MRI主磁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晓文 谢德馨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6期623-626,共4页
通过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表面响应模型和改进的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电磁场逆问题优化策略的新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利用表面响应模型能够大大节省目标函数评价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改进遗传算法能加速收敛,从而节省了寻优时间.这一方... 通过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表面响应模型和改进的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电磁场逆问题优化策略的新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利用表面响应模型能够大大节省目标函数评价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改进遗传算法能加速收敛,从而节省了寻优时间.这一方法已应用于永磁完全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仪主磁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此外,给出了一种产生薄片型磁场的永磁全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仪主磁体结构.计算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实现多变量寻优,且能大大节省计算时间,易于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响应 模型 遗传算法 多变量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响应法在电子组件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步冉 张琴 +2 位作者 杨邦朝 蒋明 胡永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4年第z2期1203-1208,共6页
本文将有限元模拟与基于统计试验的表面响应法(RSM)相结合,对一含有四个芯片的501J模块进行了表面响应分析,得到了一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可预测不同参数下各个芯片的结温.同时评价了RSM响应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讨论了各封装参数对... 本文将有限元模拟与基于统计试验的表面响应法(RSM)相结合,对一含有四个芯片的501J模块进行了表面响应分析,得到了一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可预测不同参数下各个芯片的结温.同时评价了RSM响应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讨论了各封装参数对芯片结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多芯片组件 电子封装 表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竹多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条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静娟 钟世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5-841,共7页
单因素实验中考察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体积与质量比)以及提取次数对玉竹多糖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玉竹多糖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自变... 单因素实验中考察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体积与质量比)以及提取次数对玉竹多糖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玉竹多糖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1.61h,料液比19.93mL/g,此条件下玉竹根茎中多糖产率预测达到11.11%(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玉竹多糖 表面响应 提取条件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薄壁构件耐撞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廖兴涛 张维刚 +1 位作者 李青 钟志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8-302,共5页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碰撞仿真及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利用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起...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碰撞仿真及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利用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理论方法——响应表面法,结合传统的优化手段以及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薄壁构件的耐撞性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耐撞性优化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表面 耐撞性 吸能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邹铁方 余志 +1 位作者 蔡铭 刘济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针对复杂事故再现模型的响应难以用显式函数表示的问题,借助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表面法,将试验设计方法中拟合的全部仿真结果,用一个近似的等效响应函数来表示,然后利用这个响应函数和各物理参数的上下极限值,直接计算出仿真结果的取值... 针对复杂事故再现模型的响应难以用显式函数表示的问题,借助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表面法,将试验设计方法中拟合的全部仿真结果,用一个近似的等效响应函数来表示,然后利用这个响应函数和各物理参数的上下极限值,直接计算出仿真结果的取值范围。这就构成了事故再现模型为隐性表达式时的不确定性分析近似方法。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一个具有简单模型的事故案例中,并与不确定度评定基本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再现 响应表面 试验设计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结构噪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臧献国 于德介 姚凌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针对结构噪声有限元直接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法,结合响应表面法计算结构噪声值,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噪声值的映射模型,避免了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提高了优化速度。以封闭箱体的结构噪声优... 针对结构噪声有限元直接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法,结合响应表面法计算结构噪声值,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噪声值的映射模型,避免了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提高了优化速度。以封闭箱体的结构噪声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噪声 响应表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仿真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维刚 王祥 刘晖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量,最后利用二阶响应表面模型对安全气囊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新的参数组合能够有效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降低人体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面安全气囊 PSM子结构方法 响应表面法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响应表面法的汽车结构耐撞性仿真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兴涛 李青 张维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1-945,共5页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到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仿真及碰撞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为解决汽车碰撞的优化...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到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仿真及碰撞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为解决汽车碰撞的优化问题,文中采用连续响应表面方法,通过变量筛选技术和一阶线性响应表面模型,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全局寻优。汽车前端结构的耐撞性优化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响应表面 耐撞性 设计优化 显式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围缩合四个1,10-啡啰啉单元的新氮杂酞菁的表面光伏响应及电场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小珂 杜锡光 +8 位作者 马春雨 李燕 张清林 王旭 常玉春 姜文海 单士军 姜秀英 杜国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94-1297,M006,共5页
通过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确定外围缩合4个1,10-啡啉单元的氮杂酞菁为p型有机半导体,并对各个谱带进行合理的归属.结果发现,Soret带长波侧光电压曲线在电场作用下轻微蓝移,根据电场对高极化度n轨道基态的影响,将其归属为n-π*跃迁.这一... 通过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确定外围缩合4个1,10-啡啉单元的氮杂酞菁为p型有机半导体,并对各个谱带进行合理的归属.结果发现,Soret带长波侧光电压曲线在电场作用下轻微蓝移,根据电场对高极化度n轨道基态的影响,将其归属为n-π*跃迁.这一结果表明,光电属性与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密切相关,为设计有机半导体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啡啰啉 氮杂酞菁 表面光伏响应 电场作用 有机半导体 光荧光 光电压 外围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汽轮机叶片随机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宗和 杨自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287-292,共6页
为了满足二回路汽轮机叶片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在概率有限元的基础上引入响应表面法,考虑汽轮机叶片材料参数和载荷参数的随机性,计算得到叶片的随机响应的统计特性及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并对叶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方法... 为了满足二回路汽轮机叶片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在概率有限元的基础上引入响应表面法,考虑汽轮机叶片材料参数和载荷参数的随机性,计算得到叶片的随机响应的统计特性及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并对叶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随机响应变量相对于随机输入变量的概率灵敏度。最后,通过对叶片结构响应与随机输入变量散点图的分析,给出关于如何提高叶片可靠度的建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叶片 响应表面 Monte—Carlo法 概率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非线性电缆终端的材料与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瑞磊 邱捷 +1 位作者 王曙鸿 刘英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了非线性的时域有限元电场计算方程和稳态热场有限元方程,并引进了响应表面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法与时域有限元方法的结合,针对含非线性应力管(Stress Control Tube,SCT)的电缆终端,进行了材料和结构的参数优化。优化后...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了非线性的时域有限元电场计算方程和稳态热场有限元方程,并引进了响应表面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法与时域有限元方法的结合,针对含非线性应力管(Stress Control Tube,SCT)的电缆终端,进行了材料和结构的参数优化。优化后的结果表明,终端体积达到最小,使用的材料明显减少;损耗明显减少,终端中各部分运行时的温度明显降低,利用响应表面法和有限元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电缆终端的设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场 时域有限元 热场 优化 响应表面 电缆终端 应力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电缆终端结构和材料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乐 张昊翔 《绝缘材料》 CAS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对电缆终端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时,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存在显示函数关系,需采用随机类优化算法进行多次有限元求解,从而产生优化过程迭代次数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响应表面法(RSM)先构建出较精确的响应表面模... 在对电缆终端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时,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存在显示函数关系,需采用随机类优化算法进行多次有限元求解,从而产生优化过程迭代次数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响应表面法(RSM)先构建出较精确的响应表面模型,以显示的函数表达式描述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与设计变量的关系,然后采用优化算法对含有非线性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这样的优化过程大大减少了有限元计算次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优化设计 响应表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综合与响应表面法的应用
18
作者 鲁勇 张文俊 +2 位作者 郑期彤 李成 杨之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工艺综合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工艺、器件设计方法.MOSPAD软件系统是基于工艺综合的思想开发的工艺与器件辅助设计工具.本文通过使用MOSPAD系统,对工艺改进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工艺综合的方法,确定正确的工艺条件.在工艺综合系统中使用响应表... 工艺综合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工艺、器件设计方法.MOSPAD软件系统是基于工艺综合的思想开发的工艺与器件辅助设计工具.本文通过使用MOSPAD系统,对工艺改进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工艺综合的方法,确定正确的工艺条件.在工艺综合系统中使用响应表面法加快其综合的速度,并利用响应表面模型以分析工艺窗口造成的灵敏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综合 响应表面 RSM 集成电路 工艺窗口 MOSPA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方法与模拟相结合用于埋沟道PMOS器件性能优化
19
作者 甘学温 WALTONA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55-662,共8页
响应表面方法与TCAD相结合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有用技术,它可以极大地减少研制和优化IC工艺的时间和成本。本文介绍了用响应表面的实验设计与模拟相结合获得模型方程并用于工艺优化的方法和优点。D-优化的设计方法和其他措施结合... 响应表面方法与TCAD相结合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有用技术,它可以极大地减少研制和优化IC工艺的时间和成本。本文介绍了用响应表面的实验设计与模拟相结合获得模型方程并用于工艺优化的方法和优点。D-优化的设计方法和其他措施结合改善模型拟合精度,得到的响应表面用于对亚微米埋沟道PMOS器件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用响应表面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表面 模型拟合 集成电路 PMOS器件 埋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相互作用调控表面活性剂自组装(Ⅲ)——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洋 郑利强 孙继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9,共9页
天然的或合成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自组装形成多尺度的聚集体结构,比如胶束、囊泡、液晶和纤维等。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功能性基团,借助外界环境(比如光、温度、pH、CO2、磁等)的改变可以实现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方式的调控。本文... 天然的或合成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自组装形成多尺度的聚集体结构,比如胶束、囊泡、液晶和纤维等。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功能性基团,借助外界环境(比如光、温度、pH、CO2、磁等)的改变可以实现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方式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以及环境刺激与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表面活性剂 环境刺激响应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