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调肝周期疗法及组方含药血清对Ishikawa细胞miR⁃140⁃5p/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茜 何忆清 +2 位作者 刘泉 张颖 杨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56-2762,共7页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周期疗法及组方对Ishikawa细胞增殖、分泌及miR-140-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各组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运用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40-5P稳定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株,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m...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周期疗法及组方对Ishikawa细胞增殖、分泌及miR-140-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各组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运用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40-5P稳定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株,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miR-140-5p NC+空白血清)、过表达组(转染miR-140-5p siRNA+空白血清)、阳性对照组(转染miR-140-5p siRNA+阿司匹林含药血清)、逍遥散组(转染miR-140-5p siRNA+逍遥散含药血清)、三子养膜汤组(转染miR-140-5p siRNA+三子养膜汤含药血清)、补肾调肝周期疗法组(转染miR-140-5p siRNA+周期疗法含药血清)。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E_(2)、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miR-140-5p、VEGF、ER、PR 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miR-140-5p稳定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系。miR-140-5p过表达会抑制Ishikawa细胞E_(2)、P的分泌(P<0.01),使Ishikawa细胞发生G 2/M期阻滞(P<0.01),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P<0.01)和VEGF、ER、PR mRNA表达(P<0.01);而各组含药血清均能降低Ishikawa细胞miR-140-5p表达(P<0.01),促进E_(2)、P的分泌(P<0.01),使细胞周期基本恢复正常(P<0.05,P<0.01),促进细胞增殖(P<0.01),升高VEGF mRNA表达(P<0.01);阿司匹林、逍遥散、三子养膜汤含药血清均能升高ER、PR mRNA表达(P<0.05,P<0.01);补肾调肝周期疗法含药血清能升高ER mRNA表达(P<0.01)。结论miR-140-5p过表达会损伤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键调控因子,补肾调肝周期疗法及组方可能通过介导miR-140-5p/VEGF,靶向上调VEGF、ER、PR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改善子宫内膜细胞内分泌及局部血运以提升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周期疗法 逍遥散组 三子养膜汤组 子宫内膜容受性 miR-140-5p/VEGF ISHIKAW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汝成 金远林 +4 位作者 赵贝贝 崔晓峰 周蔚华 孔杰 翟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配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美多芭联合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内服,观察2组治疗中左旋多巴的日...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配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美多芭联合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内服,观察2组治疗中左旋多巴的日均摄入量、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PD评定量表(UPDRS)、PD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而1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疗程结束时变化不大,但对照组却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与同期观察组比较,其UPDRSⅠ-Ⅳ、HAMD、PDQ-39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较高而PDSS、MMSE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左旋多巴的摄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有效率85.7%则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均<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调肝止颤汤联合美多芭能够改善肝肾不足型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补肾调肝止颤汤 不足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化瘀法对再障大鼠造血系统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晓勇 刘育明 +1 位作者 张雅丽 傅汝林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7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建立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模型,胃饲补肾调肝化瘀中药,观察细胞因子IL-2、TNF-a、IL-1β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IL-2、TNF-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β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 目的:建立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模型,胃饲补肾调肝化瘀中药,观察细胞因子IL-2、TNF-a、IL-1β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IL-2、TNF-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β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调肝化瘀中药组IL-2、TNF-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β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化瘀治疗可改善造血系统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调肝化瘀法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方诱导衰老BMSCs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梁祖建 吴春飞 张百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深入研究补肾调肝方诱导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效应,探讨补肾调肝方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用D-半乳糖诱导制作BMSCs衰老模型,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BMSC... 目的深入研究补肾调肝方诱导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效应,探讨补肾调肝方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用D-半乳糖诱导制作BMSCs衰老模型,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BMSCs衰老情况。将培养成功的衰老BMSCs分为空白组、成骨诱导组和中药组,培养7d、14d后行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AlizarinRed S,AR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矿化骨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D-半乳糖诱导BMSCs呈现典型的细胞衰老形态和结构变化。在成骨诱导剂、补肾调肝方水提液的作用下,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的BMSCs钙化结节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的矿化结节明显多于成骨诱导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半乳糖具有诱导SD大鼠BMSCs衰老的作用,采用D-半乳糖诱导培养可建立BMSCs衰老模型。补肾调肝方抗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衰老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补肾调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生精汤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肾虚肝郁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继伟 高庆和 +4 位作者 晏斌 邱俊峰 刘煜 刘胜京 王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728-27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生精汤在治疗肾虚肝郁型特发性弱精子症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收治的特发性弱精子症辨证属于肾虚肝郁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生精汤在治疗肾虚肝郁型特发性弱精子症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收治的特发性弱精子症辨证属于肾虚肝郁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补肾调肝生精汤免煎颗粒,每天1剂,早晚各1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3次/d,1支/次。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PR级、PR+NP级精子活力、中医症状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对2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第4周、8周时2组在改善患者PR级和PR+NP精子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2组PR和PR+NP精子改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疗效较为显著;中医症状积分较前有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观察组在提高PR精子、精子总活力及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肾调肝生精汤在治疗肾虚肝郁型特发性弱精子症方面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郁证 补肾调肝生精汤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 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丽 刘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百优解20mg/日口服,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取肾俞、肝俞、脾俞、心俞、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等穴,治...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百优解20mg/日口服,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取肾俞、肝俞、脾俞、心俞、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等穴,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HAMD及KM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对HAMD及KMI评分均有改善,针刺组对绝经期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佳。结论: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针灸疗法 补肾调肝 健脾宁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立军 詹继红 蔡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1-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化瘀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两组均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化瘀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两组均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减乙癸方,治疗12周,观察4、8、12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UP)、尿红细胞计数(URBC)、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指标及肝功能和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83.87%,26/31)优于对照组(61.29%,19/31,P<0.05)。12周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UP、URBC、ALB均明显改善(P<0.01、P<0.01、P<0.01、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Scr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化瘀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气阴两虚证的IgA肾病,与单独西医基础治疗相比可更有效减少中医症候积分,降低UP、URBC、Scr,且可以升高ALB,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化瘀法 IGA 气阴两虚证 加减乙癸方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方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不孕疗效及对E_(2)、FSH水平及受孕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珊 程亚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0-242,共3页
目的分析补肾调肝方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不孕对患者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及受孕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肾虚肝郁型不孕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 目的分析补肾调肝方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不孕对患者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及受孕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肾虚肝郁型不孕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补肾调肝方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4%(57/62)和79.03%(49/62)(P<0.05)。联合组优势卵泡数量[(1.36±1.46)个]小于对照组,卵泡直径[(15.02±1.21)mm]大于对照组,排卵率(83.87%,52/62)、妊娠率(54.84%)高于对照组,流产率(3.22%,2/62)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清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E_(2)、孕酮(P)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子宫动脉PI、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不孕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清激素的表达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 郁型 排卵障碍性不孕 雌二醇 促卵泡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方对少精症大鼠的精子成活率及激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坚华 王峻 +5 位作者 陈铭 谢建兴 杨洪伟 李淑萍 崔志斌 崔学教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中药治疗少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少精症用棉子油造模,将大鼠随机分成给药造模组、给药正常组、单纯造模组、正常组,每组20只,连续给补肾调肝方21天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附睾精子成活率及血清LH(黄体生成素)和F...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中药治疗少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少精症用棉子油造模,将大鼠随机分成给药造模组、给药正常组、单纯造模组、正常组,每组20只,连续给补肾调肝方21天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附睾精子成活率及血清LH(黄体生成素)和FSH(促卵泡激素)含量。结果:给药造模组、给药正常组、正常组与单纯造模组,在精子成活率、血清LH、FSH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补肾调肝方能够有效提高少精症大鼠的精子活动率,而对正常大鼠的精子数无明显的影响,同时能够稳定大鼠少精症FSH和LH的含量,达到正常大鼠的激素水平。结论:补肾调肝方对于机体可能有直接生精的作用,有效防止机体性激素水平的病理升高,维持机体性激素水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症 补肾调肝 精子 FSH LH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肝法治疗妇科病验案3则
10
作者 王红全 王庆雷 张绍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2-963,共2页
目的:通过介绍相关临床医案,阐述补肾调肝法治疗妇科病的经验。补肾调肝法是我院张绍武院长治疗妇科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依据《内经》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的论述,... 目的:通过介绍相关临床医案,阐述补肾调肝法治疗妇科病的经验。补肾调肝法是我院张绍武院长治疗妇科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依据《内经》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的论述,并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治疗妇科病的方法。其中涉及脏腑经络以肾肝、冲任二脉为主,所用药物则以临床辨证灵活择用,或以滋肾养阴之品,或以温肾补阳之品,或以养血柔肝之品,或以活血化瘀通络之品,而重点则在于使肝肾、冲任二脉功能健全畅达,经无不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 冲任 胞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学然 杨克 +6 位作者 吕玲玲 陈敬贤 郭元彪 阮铭 应海峰 沈小珩 郑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对稳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免疫功能、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一线化疗结束后病情稳定... 目的:探讨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对稳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免疫功能、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一线化疗结束后病情稳定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分析比较2组治疗后卡氏评分(Kanofsky Score,KPS)、生命质量评分(EORTC-QLQC3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观察组KPS评分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生命质量(EORTC-QLQ-C30)评分中躯体、角色、情绪功能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HAMD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证候总分、情志抑郁、不寐、心烦易怒、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口干舌燥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PFS、M-PFS较对照组延长(P <0. 05)。结论: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能缓解稳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抑郁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积分期疗法 乳腺癌 生命质量 免疫功能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PTA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 硬化 腹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韩氏妇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经验
13
作者 韩亚光 朱泽文 +2 位作者 朱小琳 韩延华 宋思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主要归属于传统医学“无子”范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又可称之“癥瘕”“经行腹痛”等。国内外资料显示,当前有将近50%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如何有效提高内异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妊娠率已成为目前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主要归属于传统医学“无子”范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又可称之“癥瘕”“经行腹痛”等。国内外资料显示,当前有将近50%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如何有效提高内异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妊娠率已成为目前妇科疾病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近代中医认为该病以血瘀为核心病机,治疗上仍以三棱丸(《经验良方》)、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等活血方为主,配合针灸等疗法,沿用至今,临床收效显著。龙江韩氏妇科提出活血调肝补肾法治疗内异症不孕,其经验方内异止痛方合补肾活血调冲汤,联合药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满意。该文搜集了近年来内异症不孕相关的文献资料,就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中医研究近况,结合龙江韩氏妇科特色诊疗经验,围绕该病病机和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龙江韩氏妇科 活血 药灸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