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岩/毛春友教授团队揭示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栓配体结合和激活机制及G蛋白选择性的结构基础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18,共1页
2024年7月12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毛春友教授团队联合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tethered agonism and G protein coupling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的... 2024年7月12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毛春友教授团队联合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tethered agonism and G protein coupling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的研究论文(DOI:10.1038/s41422-024-00997-2),报道了人源PAR1独特的栓配体结合激活机制和G蛋白选择性机制,为开发新型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的G蛋白选择性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药物研究所 基础医学院 蛋白酶激活受体 激活机制 配体结合 G蛋白 pa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隋丽 陈冬 +1 位作者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2,622,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对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P815肥大细胞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IL-29、胰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激发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实时定量PCR检测P815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单独作用能够下调肥大细胞PA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上调PAR-3、PAR-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L-29预处理肥大细胞后,IL-29对胰蛋白酶诱导的肥大细胞PAR-2、PAR-3、PAR-4表达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9能够调节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PARs表达,从而参与肥大细胞相关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29(IL-29) 蛋白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蛋白酶激活受体激活诱导血小板释放VEGF和Endostatin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尹登科 杨晔 +3 位作者 尹娟娟 韩岚 许钒 彭代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对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激动剂诱导人血小板聚集、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以及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人富血小板血浆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桃红四物汤(0.5~2.5 mg/mL)孵育5 min后,...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对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激动剂诱导人血小板聚集、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以及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人富血小板血浆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桃红四物汤(0.5~2.5 mg/mL)孵育5 min后,加入PAR1选择性激动剂(SFLLRN-NH2,10μmol/L)或PAR4选择性激动剂(AYPGKF-NH2,200μmol/L)或凝血酶(1 U/mL),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ELISA测定血小板离心后上清中VEGF和endostatin,MTT测定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桃红四物汤在质量浓度0.5~2.5 mg/mL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凝血酶和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是对PAR4-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5 mg/mL桃红四物汤可抑制PAR1-AP诱导血小板释放VEGF以及PAR4-AP诱导endostatin释放;对PAR1-AP诱导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PAR4-AP诱导的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减少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桃红四物汤抑制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小板释放VEGF和endostatin以及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蛋白酶激活受体 血小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蛋白酶活化受体2抑制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邵洪 安军 +2 位作者 李昀 张军航 荣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活化对肺癌细胞株A54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及凋亡影响。方法在A549及EGFR基因沉默的A549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类胰蛋白酶,用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表达,观测细胞凋亡情况及与Bax/Bcl-x... 目的观察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活化对肺癌细胞株A54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及凋亡影响。方法在A549及EGFR基因沉默的A549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类胰蛋白酶,用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表达,观测细胞凋亡情况及与Bax/Bcl-xL表达水平。结果与类胰蛋白酶共培养48 h后,A549细胞EGFR表达明显增加。凋亡比例明显降低,而且这种降低呈现剂量浓度依赖性。细胞中Bax表达明显减少而Bcl-xL明显增加。EGFR基因沉默后,类胰蛋白酶对A549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阻断,对Bax/Bcl-xL比率亦无影响。结论类胰蛋白酶能增加肺癌细胞株A549EGFR表达,减少其凋亡,明显减少Bax表达而增加Bcl-x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酶激活受体2 肺癌 凋亡 BAX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叶献词 吴正祥 王巧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和肥大细胞的变化,以及两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2个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UC患者,对照组肠黏膜取自15名健康成人,半定量RT-PCR检测两组肠黏膜PAR-2的mRNA表...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和肥大细胞的变化,以及两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2个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UC患者,对照组肠黏膜取自15名健康成人,半定量RT-PCR检测两组肠黏膜PAR-2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R-2蛋白表达和肥大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肠黏膜中PAR-2mRNA和蛋白过度表达,PAR-2mRNA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P<0.01)。UC组肠黏膜肥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R-2蛋白表达于UC肠黏膜表面上皮、隐窝上皮和固有层炎性细胞。病理分级Ⅲ、Ⅳ级肠黏膜PAR-2蛋白表达及肥大细胞数较病理分级Ⅰ、Ⅱ级组明显增加(P<0.05)。PAR-2与肥大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结论UC的发生发展与PAR-2的表达、肥大细胞数量变化密切相关,PAR-2可能由肥大细胞分泌的类胰蛋白酶激活而参与U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受体 蛋白酶激活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炎性肠病大鼠模型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辉 黄美近 +4 位作者 康亮 张炜真 汪建平 吴晓滨 Michael W.Mulholland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8-1003,共6页
目的:研究炎性肠病大鼠模型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NV)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PAR-2)存在的情况,并阐明该受体激活的机制。方法:制备20只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取DMNV组织检测PAR-1和PAR-2;培养新出生的大鼠DMNV原代细胞,利用钙离子荧光... 目的:研究炎性肠病大鼠模型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NV)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PAR-2)存在的情况,并阐明该受体激活的机制。方法:制备20只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取DMNV组织检测PAR-1和PAR-2;培养新出生的大鼠DMNV原代细胞,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检测PAR-1和PAR-2及各种影响因素对细胞钙内流的影响。结果:凝血酶和其类似物PARP-1可以分别激活PAR-1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23.3%±23.5%和145.6%±17.2%;胰蛋白酶和其类似物PARP-2分别激活PAR-2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42.7%±28.7%和236.7%±19.8%。使用1μmol/L磷脂酶C抑制剂U73312可以降低PAR-1激活的细胞钙离子内流140.1%±16.5%到20.7%±2.5%;降低PAR-2激活的钙离子内流225.4%±20.5%到45.4%±5.6%。钙离子抑制剂2APB可以降低PAR-1和PAR-2激活钙离子内流149.7%±13.4%和195.1%±21.5%分别到63.2%±4.3%和75.3%±13.5%。结论:在DMNV中存在PAR-1和PAR-2,它们激活后通过磷脂酶C激活和1,4,5-三磷酸肌醇信号通路参与进行调解钙离子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蛋白酶激活 炎性肠疾病 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发气道黏液速发式分泌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佳 周向东 +1 位作者 许瑞 唐小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4-639,共6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诱发气道黏蛋白(mucin,MUC)5AC速发式分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及NE刺激组Calu-3细胞中PAR...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诱发气道黏蛋白(mucin,MUC)5AC速发式分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及NE刺激组Calu-3细胞中PARs的表达。NE分别干预野生型(空白对照组)及转染PARs siRNA的Calu-3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中MUC5AC的表达,采用Fluo-3AM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膜及胞质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水平。NE分别刺激空白对照组、转染PAR2siRNA组、细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预处理组及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预处理组,再通过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中MUC5AC浓度、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质内滞留的MUC5AC。结果 Calu-3细胞系中PAR1、PAR2、PAR3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其中以PAR2为主,而PAR4则呈近似阴性表达。NE刺激Calu-3细胞,其PAR1、PAR3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PAR2则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E刺激野生型Calu-3细胞,其上清液中MUC5AC分泌量及细胞内Ca2+浓度较刺激前明显增加(均P<0.05);而转染PAR2siRNA组,其MUC5AC分泌量增加不明显(P>0.05),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水平也不及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空白对照组PKC主要存在于胞质中,当给予NE刺激以后,PKC被引导至胞膜。转染PAR2siRNA,细胞内Ca2+螯合剂BAPTA-AM及PKC选择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预处理,均可部分削弱NE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MUC5AC水平的升高(均P<0.05)。结论 NE刺激可导致Calu-3细胞PAR2表达上调,并通过激活PAR2、增加细胞内Ca2+浓度、PKC激活及膜移位导致MUC5AC的速发式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2 信号通路 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徐磊 卢兴国 +3 位作者 陈怀红 傅海涯 林小莉 金启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6例正常对照和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15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4例)的血浆MMP-3和uPAR...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6例正常对照和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15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4例)的血浆MMP-3和uPAR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uPAR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MMP-3无显著差异;合并大血管病变组MM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单纯糖尿病组(P<0.01,P<0.01),而uPAR亦高于正常对照及单纯病变组(P<0.01,P<0.05)。2型糖尿病血浆MMP-3水平和uPAR水平呈正相关,LDL-C与uPAR呈正相关且是uPAR主要影响因素。结论:MMP-3和uPA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MMP-3可作为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循环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受体 尿纤溶酶原激活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基因靶向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染食管癌细胞致沉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金梅 邓全军 +3 位作者 谢立群 赵建业 刘彩虹 郑艳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构建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建立PAR-2基因沉默的食管癌EC109稳定细胞株。方法:针对人PAR-2的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编码shRNA的两条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GFP-V-RS质粒中构建2个shRNA表达质粒(... 目的:构建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建立PAR-2基因沉默的食管癌EC109稳定细胞株。方法:针对人PAR-2的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编码shRNA的两条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GFP-V-RS质粒中构建2个shRNA表达质粒(PAR-2shRNA-1、PAR-2shRNA-2),经过鉴定,然后将表达质粒转染至食管癌细胞EC109中,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干扰的细胞株,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PAR-2的表达。结果:PAR-2shRNA-1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109后,PAR-2基因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109,能有效抑制该细胞株PAR-2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C109 小干扰RNA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菊辉 董蕾 王宗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外源性的PAR2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了解PAR2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便秘型IBS(IBS-C)患者16例、腹泻型IBS(...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外源性的PAR2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了解PAR2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便秘型IBS(IBS-C)患者16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经结肠镜钳取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PAR2的表达情况。在正常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观察内脏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PAR2主要表达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中可见大量的表达,此外在黏膜下层也可见阳性表达。通过图像分析,各组的积分吸光度(IA)没有明显的差异,PAR2在IBS直肠黏膜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SLIGRL-NH2,50μg/只)4h后,测定腹壁肌电活动,发现PAR2激动剂组在直肠球囊扩张时,随着扩张球囊容量增加,腹壁肌肉收缩的肌电图明显增加,球囊无扩张时腹壁外肌通常无肌电活动。球囊容量增加到0.8mL、1.0mL和1.2mL时PAR2激动剂组的腹壁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R2在直肠黏膜中高度表达,肠道PAR2活化后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俊峰 葛恒 +1 位作者 郭炳诗 王长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观察PPARα、γ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 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加入PPARα配体氯贝特(c lofibrate)、PPARγ配体吡格列酮(p ioglitazone)... 目的:观察PPARα、γ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 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加入PPARα配体氯贝特(c lofibrate)、PPARγ配体吡格列酮(p ioglitazone)共同培养,应用Real-tim e RT-PCR和W estern b lotting测定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中EMMPR IN基因和蛋白表达,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MMP-9浓度,Zymgraphy法测定MMP-9活性。结果:氯贝特和吡格列酮均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EMMPR IN的表达,此抑制作用与PPARα、γ配体抑制MMP-9分泌及活性的趋势一致。结论:PPARα、γ配体均可抑制巨噬细胞、泡沫细胞EMMPR IN的表达,下调EMMPR IN可能是PPAR s配体抑制粥样斑块局部MMPs产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的表达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建新 林增茂 +1 位作者 段学宁 刘荫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5-19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影响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因子,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二者之间的介导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 背景与目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影响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因子,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二者之间的介导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TF、PAR-2和MMP-9表达的变化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TF、PAR-2和MMP-9的表达,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其表达的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8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G5)为8.3%,其他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TF、PAR-2和MMP-9阳性率均降低,其中MMP-9显著降低(P<0.05)。新辅助化疗后,MMP-9表达阳性减弱的患者病理疗效显著好于阳性增强者(P<0.05);TF、MMP-9由阳性转为阴性患者的病理疗效显著好于由阴性转为阳性患者(P<0.05)。PAR-2的改变则与病理疗效无显著关系。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TF、MMP-9的阳性表达降低与病理缓解率相关,有助于判断新辅助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因子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和稳定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千星 袁春菊 +2 位作者 鄢高亮 左鹏飞 陈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32只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6只。两组均给予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喂养14周。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SLIGRL-NH2(...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32只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6只。两组均给予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喂养14周。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SLIGRL-NH2(5μmol·kg^(-1)·d^(-1)),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持续喂养至24周,处死小鼠并收集相关检测标本进行检测,采用酶法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2(Mac-2)、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采用RT-PCR检测TNF-α、γ干扰素(IFN-γ)、IL-6、Egr-1、MCP-1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对比分析两组小鼠各项检测结果差异。结果:32只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模成功率为93.75%(30/32),实验组小鼠PAR-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鼠血清TC、TG、LDL-C、HDL-C浓度及体质量(B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小于对照组,斑块核心坏死率、Mac-2、α-SMA、CD-31、MMP-9、MMP-13、VCAM-1等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NF-α、IFN-γ、IL-6、Egr-1、MCP-1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相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R-2激动剂能通过激活PAR-2促进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加快斑块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1介导人肺上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海燕 何韶衡 郑燕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对人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1激动肽SFLLR和反PAR1激动肽RLLFS以及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对人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1激动肽SFLLR和反PAR1激动肽RLLFS以及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或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进行刺激,刺激时间为2和16h。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L-8水平。结果经过16h的培养,SFLLR可引起浓度相关性IL-8的释放增加,增加到300μmol/L时诱导IL-8的释放量比基础分泌量增加了近16倍,RLLFS不能引起IL-8的释放增加。凝血酶也可引起浓度相关性IL-8释放,凝血酶在浓度1kU/L时就可引起IL-8释放量增加,10kU/L时诱导IL-8释放量达高峰,为基础分泌量的7.5倍。水蛭素可以抑制凝血酶对IL-8的释放作用。时间相关曲线表明,PAR1介导的IL-8释放从2h起即可引起增加,16h达高峰。结论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可促进人肺上皮细胞分泌IL-8,PAR1拮抗剂和凝血酶抑制剂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钢 王青松 林婷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PAR1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PAR1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SAH模型大鼠按照分组于术后3、5、7 d分别灌杀动物,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组织学形态,并以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基底动脉标本PAR1表达。结果 SAH制模术后参照Endo 4分制方法行神经功能评分SAH 3 d组中2分2只(33.3%),3分4只(66.7%);SAH 5 d组中1分3只(50%),2分3只(50%);SAH 7 d组中1分4只(66.7%),2分2只(33.3%);正常组均为1分。CVS观察:正常组无痉挛,SAH 3 d组出现基底动脉痉挛,SAH 5 d组基底动脉稍舒张,SAH 7 d组痉挛程度较3 d组加重,统计分析显示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正常组未见明显表达,SAH模型制作后后3、5、7 d组基底动脉PAR1有阳性表达。统计分析显示四组间PAR1平均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正常组与SAH 3 d组、正常组与SAH 5 d组、正常组与SAH 7 d组、SAH 3 d组与SAH 5 d组、SAH 3 d组与SAH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H5 d组与SAH 7 d组相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R1平均光密度与SAH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r为-0.779,P<0.01)。结论本实验中SAH大鼠模型基底动脉PAR1表达上调,并与C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凝血酶受体PAR1在CVS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上调,提示凝血酶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凝血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调节蛋白酶激活受体在肥大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云 林青 +3 位作者 林丽艳 张忠芳 杨海伟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4,618,共4页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细胞P815表面和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IL-12下调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蛋白的表达,上调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质内PAR-4蛋白的表达,IL-12抗体的应用可阻断IL-12对肥大细胞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IL-12上调肥大细胞PAR-1、3、4 mRNA的表达,下调PAR-2 mRNA的表达。结论:IL-12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可能与IL-12调节肥大细胞PAR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肥大细胞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流式细胞术(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基因mRNA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转录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俊兵 于秀菊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2-926,共5页
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表达于角质化细胞的膜受体蛋白之一,经证实参与黑色素颗粒的胞间转运,本文通过分析PAR-2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以期从色素颗粒转运角度研究羊驼不同颜... 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表达于角质化细胞的膜受体蛋白之一,经证实参与黑色素颗粒的胞间转运,本文通过分析PAR-2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以期从色素颗粒转运角度研究羊驼不同颜色被毛形成机制。以4头成年白色羊驼和4头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AR-2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AR-2基因mRNA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43倍。结果提示,PAR-2基因mRNA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表明:毛囊黑色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间色素颗粒转运水平是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羊驼 皮肤组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马乾章 刘鹏 白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GERD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GERD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观察2组基线期和治疗后12周(治疗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症状积分及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基线期,2组RDQ症状积分、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RDQ症状积分、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RDQ症状积分与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正相关(P <0. 05),对照组RDQ症状积分与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温阳活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食管黏膜PAR-2及COX-2蛋白表达而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降逆汤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证 蛋白酶激活受体-2 环氧合酶-2 肝胃不和证 蛋白表达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的构建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欢 付贞花 +1 位作者 唐华均 李成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建立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LSC)动物模型,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模型大鼠外阴皮损中的表达,为LSC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 目的建立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LSC)动物模型,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模型大鼠外阴皮损中的表达,为LSC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n=10)、B组(丙酮对照组,n=10)和C组(单纯机械刺激对照组,n=10)、D组(实验组,n=40)。A组不予以任何处理;B组每周3次涂丙酮溶液于大鼠外阴皮肤,共10周;C组每周3次对大鼠皮肤予以单纯的机械刺激,共10周;D组予以0.5%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丙酮溶液联合机械刺激每周3次诱导大鼠外阴皮肤,共10周。6、8、10、12、14周肉眼及镜下观察大鼠外阴皮肤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A组和D组PAR2蛋白的表达,q RT-PCR检测PAR2的m RNA的表达。结果 D组第8周有57.5%(23/40)的SD大鼠出现了LSC改变,第10周有95%(38/40)的大鼠外阴表现为LSC,至12周时,20%(8/40)的大鼠外阴都形成了乳头状新生物。丙酮及单纯的机械刺激无导致LSC的作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组PAR2的蛋白表达量较A组明显增加(P<0.05);q RT-PCR结果显示D组PAR2的m RNA的表达量较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机械刺激联合0.5%DMBA丙酮溶液可诱导雌性SD大鼠LSC,PAR2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 动物模型 蛋白酶激活受体2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介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活化在哮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志福 何韶衡 李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29-931,935,共4页
蛋白酶激活受体 (PA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受体家族 ,其中PAR 2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就PAR 2的结构、激活剂及生物学功能 ,尤其是PAR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上皮细胞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