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
1
作者 黄洁 魏云霞 +2 位作者 何翠翠 韦卓文 张洁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为优化宜机化栽培模式,开展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研究,设宽窄行木薯的平地单作(T_(1))、平地间作花生(T_(2))、平地间作玉米(T_(3))、起垄单作(T_(4))、起垄间作花生(T_(5))、起垄间作玉米(T_(6))共6个处理,1... 为优化宜机化栽培模式,开展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研究,设宽窄行木薯的平地单作(T_(1))、平地间作花生(T_(2))、平地间作玉米(T_(3))、起垄单作(T_(4))、起垄间作花生(T_(5))、起垄间作玉米(T_(6))共6个处理,120 cm宽行内间作2行花生或玉米,60 cm窄行内不间作,调查木薯和间作作物的地上部农艺性状、产量及薯构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的鲜薯和粗淀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平地与起垄模式的单作鲜薯和粗淀粉产量相近;平地模式的间作比单作鲜薯减产3.7%~10.5%、粗淀粉减产8.5%~10.5%,而起垄模式的间作比单作鲜薯减产17.7%~20.7%、粗淀粉减产14.7%~19.3%。分析不同栽培模式的薯构型,在≤30.0 cm的窄行内侧(垄中)鲜薯重分布均≥99.5%,≤30.0 cm的窄行外侧(垄侧)鲜薯重分布均≥99.1%,≤25.0 cm层深内鲜薯重分布均≥99.8%。总之,60 cm窄行距的双行木薯在120 cm薯幅宽及25.0 cm层深范围内的鲜薯重分布≥99.0%,符合现行大垄双行木薯收获机最低作业要求(收获幅宽130 cm和薯深30 cm)。综合评估,推荐华南12木薯为宜机化品种,可平地间作,但不宜起垄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玉米 间作 薯构型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茎排布对木薯鲜薯产量与薯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云霞 刘丽娟 +3 位作者 黄洁 王娟 李天 何冯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90-2897,共8页
平地宽窄行(1.0m+0.6m)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以我国主栽机械化木薯品种‘NZ199’为对象,设置平放顺向对称(T1)、平放顺向交错(T2)、平放斜向对称(T3)、平放斜向交错(T4)、斜插反向对称(T5)、斜插反向交错(T6),共6种双行种茎排布方式,... 平地宽窄行(1.0m+0.6m)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以我国主栽机械化木薯品种‘NZ199’为对象,设置平放顺向对称(T1)、平放顺向交错(T2)、平放斜向对称(T3)、平放斜向交错(T4)、斜插反向对称(T5)、斜插反向交错(T6),共6种双行种茎排布方式,研究其对鲜薯产量、薯块特征及薯构型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木薯机械化种植模式与收获农艺农机参数。结果表明,斜插较平放有助于提高鲜薯产量;斜插反向交错、平放顺向对称的鲜薯产量均较高,分别达41.92~50.11、38.55~48.42 t/hm^(2),二者结薯的平均垂直行向半幅宽均较窄,仅为22.92~24.09 cm;当收获单株的垂直行向半幅宽为30.0 cm、层深为25.0 cm时,斜插反向交错与平放顺向对称的收获鲜薯产量占比、鲜薯产量均较高,分别达97.54%~98.87%、38.12~40.87 t/hm^(2)。综上,在平地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模式中,推荐斜插反向交错和平放顺向对称种植方式,建议收获机在窄行间的双行作业幅宽120.0 cm、犁深25.0 cm,则可收获98%的鲜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茎排布 产量 薯构型 农艺农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对木薯薯块产量及薯构型的影响
3
作者 魏云霞 韦卓文 +3 位作者 黄洁 王娟 李天 何冯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木薯产量、品质及薯构型的影响,优化木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模式的农艺农机参数。【方法】以我国主栽的机械化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平地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设等行距(0.8+0.8)m(CK)及宽...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木薯产量、品质及薯构型的影响,优化木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模式的农艺农机参数。【方法】以我国主栽的机械化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平地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设等行距(0.8+0.8)m(CK)及宽窄行(1.0+0.5)m(T1)、(1.0+0.6)m(T2)、(1.0+0.7)m(T3)、(1.2+0.4)m(T4)、(1.2+0.5)m(T5)、(1.2+0.6)m(T6)共7种行距配置,于收获期测定薯块产量、薯块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薯块性状及薯构型。【结果】1)两年中,T6木薯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均最高,较T1显著增产19.19%~24.89%和19.61%~30.56%。2)T6木薯块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较T1分别明显提高21.38%~31.38%和27.67%~31.51%。3)两年中,T1垂直行向半幅宽均最窄,为19.72~20.50 cm,且薯长均最短,为13.01~14.57 cm。4)当收获单株的垂直行向半幅宽为30.0 cm、深度为25.0 cm时,所有处理均可收获98.50%以上的鲜薯产量,其中T6收获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1.79 t/hm^(2),收获比例为99.42%。【结论】在木薯品种SC205平地机械化种植模式中,推荐(1.2+0.6)m的宽窄行配置,收获机在窄行间的双行作业幅宽为120.0 cm、深度为2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配置 块产量 薯构型 农艺农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的薯构型及其对机械收获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必孟 王娟 +6 位作者 黄洁 魏云霞 邓干然 何冯光 郁昌的 陈晨 刘治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9-2033,共5页
不同品种木薯的薯块(块根)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即薯构型,直接影响机械收获的效果。为探索木薯薯块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了典型木薯品种华南205、南植199 和新选048 的薯构型,探讨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木薯品种... 不同品种木薯的薯块(块根)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即薯构型,直接影响机械收获的效果。为探索木薯薯块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了典型木薯品种华南205、南植199 和新选048 的薯构型,探讨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木薯品种,确定木薯机械化收获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华南205 和南植199 的薯块空间分布较为适宜机械化收获,单株木薯的最优收获半幅宽为0.0~35.0 cm、收获层深为0.0~25.0 cm,在此条件下,华南205 的薯数占比和薯重占比均达到100.0%,南植199 达96.0%以上。综合分析,确定木薯收获机的单株木薯半幅收获宽度为35.0cm、收获深度为25.0 cm,该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构型 机械化收获 收获半幅宽 收获层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