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绍霞 蔡宏 +7 位作者 张伟明 朱铭力 陆任华 鲁嘉越 蒋蓉 章海芬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51-1857,共7页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和炎症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ICS)与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透中心接受MHD治疗≥3个月的...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和炎症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ICS)与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透中心接受MHD治疗≥3个月的患者527例,分为MICS组和非MIC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并发MICS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MHD患者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ICS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527例患者中MICS患者441例(83.63%),MICS组患者年龄较大、BMI较高、透析龄较长、血红蛋白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增长、透析龄增加、血红蛋白<100 g/L是MHD患者并发MICS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CS患者全因病死率(Log-Rank检验,P=0.040)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Log-Rank检验,P=0.038)明显高于非MICS患者。Cox回归显示年龄增长、透析龄增加、血红蛋白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预测MICS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MICS患病率高;并发MICS预后较非MICS差;贫血与MICS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存率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儿童N-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及其与21-三体综合征和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性研究(英文)
2
作者 郭瑞臣 孙若鹏 +2 位作者 闫秀贤 崔唏 王本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以咖啡因为代谢探针,研究汉族儿童N-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规律及其与21-三体综合征(DS)和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相关性。方法 根据参试者尿中咖啡因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AFMU... 目的 以咖啡因为代谢探针,研究汉族儿童N-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规律及其与21-三体综合征(DS)和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相关性。方法 根据参试者尿中咖啡因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AFMU)和甲磺嘌呤(1X)峰高比的对数值(1gAFMU/1X)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寻找区分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截点,确定患儿和健康儿童的N-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结果 正常儿童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直方图呈双态性,截点明显,为 0.25(lgAFMU/1X),慢乙酰化代谢表型个体为16.9%,而 DS和DMD患儿则分别为41.9%和50%(x2分别为8.287和11.387,P<0.05)。男、女和>6岁与≤6岁儿童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汉族儿童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呈多态性,与成人相似。年龄和性别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化代谢表型 多态性 21-综合征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负荷与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单保华 赵显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3-425,共3页
目的:比较抗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与非传染病的MHD患者铁负荷的差异,并研究铁负荷对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将53例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的24例设为阳性组,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 目的:比较抗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与非传染病的MHD患者铁负荷的差异,并研究铁负荷对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将53例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的24例设为阳性组,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的29例设为阴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铁负荷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SF、ALT、AST、hs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PA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BMI、Alb、PA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均呈负相关;SF与ALT、AST、hsCRP、IL-6、TNF-α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并均呈正相关。结论:HCV感染的MHD患者存在明显的铁超负荷,铁超负荷与MICS有着密切的联系,铁超负荷可能是MICS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 铁蛋白 H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与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琳 方炜 +4 位作者 袁江姿 刘曜蓉 张伟明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3,379,共7页
目的分析合并有营养不良、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长期预后,及上述合并症对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入选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开始透析的终... 目的分析合并有营养不良、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长期预后,及上述合并症对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入选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开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率、技术生存率以及无腹膜炎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5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同时合并营养不良、炎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20例(7.8%)。3种合并症组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合并症患者(χ^2=16.200,P〈0.001),而技术生存率和无腹膜炎生存时间与无合并症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2种合并症(HR=3.624,95%CI为1.376~9.543,P=0.009)或3种合并症(HR=5.012,95%CI为1.629~15.419,P=0.005)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任意2种合并症(HR=10.324,95%CI为1.332~80.032,P=0.025)、3种合并症(HR=11.821,95%CI为1.342~104.097,P=0.026)是影响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炎症及心血管疾病任意2种及3种合并症的存在是影响腹透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死亡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 腹膜透析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钙粘附素/连环蛋白复合体在炎症微血管通透性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宏凯 陈友岱 周总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2-445,共4页
VE-cadherin forms VE-cadherin/catenins complex by interacting with catenins,and VE-cadherin/catenins complex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dherens junctions(AJ). During inflammation ,different kinds of factors can inc... VE-cadherin forms VE-cadherin/catenins complex by interacting with catenins,and VE-cadherin/catenins complex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dherens junctions(AJ). During inflammation ,different kinds of factors can increase the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eventually by causing the disassembly of VE-cadherin/catenin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粘着糖蛋白类 炎症 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管内皮-钙粘附素 连环蛋白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史震山 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73-2075,共3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外循环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PB心脏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 后天性心脏病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海舟 张通 +2 位作者 崔利华 王晓艳 李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7-579,共3页
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临床又称为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2.5%—74.1%,发生机制至今不清楚。
关键词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脑卒中后 感诱发电位 -综合征 偏瘫患者 发生机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复合体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盛志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炎症复合体(inflammasome)是胞浆内一组复杂的多蛋白复合体,是胱天蛋白酶(caspase)-1活化所必需的反应平台,调控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IL-33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加工及活化,参与天然免疫系统的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炎症复合体(inflammasome)是胞浆内一组复杂的多蛋白复合体,是胱天蛋白酶(caspase)-1活化所必需的反应平台,调控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IL-33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加工及活化,参与天然免疫系统的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and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是胞浆内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感知胞内病原微生物产物及代谢性应激,起始炎症复合体的组装,是构成炎症复合体的核心成分.综述了炎症复合体和NLRs研究现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复合 胱天蛋白酶-1 白介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引起小型猪耳蜗炎症复合体的激活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塞娜 袁硕龙 +10 位作者 郭维维 唐朝颖 张桐 赵伟豪 陈林军 徐良慰 时晰 张悦 邱仕伟 杨仕明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4-482,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炎症复合体及相关通路在猪耳蜗中的激活,探讨噪声介导炎症复合体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建立噪声性耳聋模型,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动物的ABR阈值,应用蛋白质组学iT... 目的通过研究炎症复合体及相关通路在猪耳蜗中的激活,探讨噪声介导炎症复合体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建立噪声性耳聋模型,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动物的ABR阈值,应用蛋白质组学iTRAQ、生物信息学、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技术,研究噪声刺激引起耳蜗炎症复合体的激活以及作用机制。结果正常小型猪ABR阈值为35.4±2.6 dB SPL,噪声后一天ABR阈值平均提高到72.1±4.1dB SPL,在4k Hz处听力损失最严重,高频听力损失较低频严重;噪声后七天平均ABR阈值恢复至52.8±4.7dB SPL,4k Hz以上听力恢复较低频稍差。iTRAQ实验共鉴定到蛋白质2158种,噪声暴露后较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共227个,富集在免疫过程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ASC, caspase-1, IL-1 beta,CD59等。富集的KEGG pathway包括:阿尔兹海默病信号通路,帕金森病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等。结论噪声暴露后可能激活耳蜗内NLRP3受体介导的炎症复合体,通过caspase-1活化IL-1β、IL-18,并间接促进TNF-α等炎症因子上调,加剧耳蜗内炎症反应,导致耳蜗内重要结构的损伤,这一机制可能是噪声引起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炎症复合 蛋白质组学iTRAQ 白介素-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纤溶变化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艳红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建华 刘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1(≥90分)、SIRS2(80~90分)及SIRS3(≤80分)3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于急性期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活性,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IRS患儿急性期血浆DD及PAI-1含量均增高,AT-Ⅲ、PLG、t-PA含量降低,随着危重症评分的减少,变化程度更显著;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及PAI-1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AT-Ⅲ、PLG、t-PA含量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T-Ⅲ、DD、PLG、t-PA、PAI-1水平可反映SIRS患儿体内凝血纤溶紊乱程度,并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抗凝血酶- D-二聚 纤维蛋白溶酶原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伟 夏旭翔 +1 位作者 章俊鹏 胡旭焘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1-497,共7页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延长受者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影响肝移植手术疗效,病情严重可致受者死亡,临床中引起了肝移植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肝移植术后ALI/ARDS可由肺源性因素(例如机械...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延长受者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影响肝移植手术疗效,病情严重可致受者死亡,临床中引起了肝移植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肝移植术后ALI/ARDS可由肺源性因素(例如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肺部感染、误吸等)直接导致,也可由非肺源性因素(例如肺部以外的严重感染、输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间接导致。本文对肝移植术后ALI/ARDS的诊断标准及发生情况、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实验室及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加深对肝移植围手术期ALI/ARDS的理解与认知,以期为肝移植术后ALI/ARDS的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炎症标志物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孙思媛 蔡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为DMD疾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AAV9-PRMT7的mdx小鼠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利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腓肠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GC-1α的精氨酸甲基化水平。结果:PRMT7在mdx小鼠腓肠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减少(0.67±0.03,F=70.764,P=0.001);上调PRMT7显著降低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167.87±13.25,F=407.751,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071.54±46.63,F=55.996,P=0.048];上调PRMT7明显改善mdx小鼠腓肠肌的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状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16±0.03,F=86.820,P=0.00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66.11±3.84,F=228.175,P=0.001;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2.53±0.06,F=499.962,P<0.001;纤维化面积:10.33±0.47,F=604.272,P=0.002);上调PRMT7提高PGC-1α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上调PRMT7显著提高PGC-1α和Nrf2的蛋白水平(PGC-1α:1.94±0.11,F=31.565,P=0.038;Nrf2:1.53±0.12,F=140.761,P<0.001)。结论:促进PRMT7的表达能够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理状态,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PGC-1α/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 炎症 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γ共激活因子-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 B与体外循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钱建军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核因子kappaB(NF κB)是许多促炎因子高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NF κB对免疫、应激和炎症反应以及淋巴细胞分化和生长的调控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作者就NF κB在缺血 再灌注及体外循环损伤机制中的... 核因子kappaB(NF κB)是许多促炎因子高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NF κB对免疫、应激和炎症反应以及淋巴细胞分化和生长的调控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作者就NF κB在缺血 再灌注及体外循环损伤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并简要介绍阻断NF κB激活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APPA B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缺血-再灌注 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定明 张岚 满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1-262,共12页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解剖位置及其功能关系紧密,笔者将其命名为“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当上颌后牙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时,牙根进入上颌窦内或者病变扩散至上颌窦可形成牙源性上颌窦炎。采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这类患牙时,常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建立手术入路。笔者将这种为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并保存疑难根尖周病患牙而采取的显微根尖手术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该技术与牙种植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术式。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结合临床开展该技术的经验和认识,从解剖学、病因学和病理学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技术的解剖学基础,牙源性感染引起上颌窦疾病是其病因学基础,根尖周术区和上颌窦黏骨膜的感染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学基础。本文详细解析上述三方面生物学基础,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临床术式的设计、诊治流程的规范和诊疗路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源性上颌窦炎 感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