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富强 冯雁 杨广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9-306,共8页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是新出现的一类高通量筛选技术.它利用流式细胞仪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能以极高的速度(>108/天)对大容量酶基因文库进行筛选.FACS筛选技术的出现突破了常规筛选方法低效...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是新出现的一类高通量筛选技术.它利用流式细胞仪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能以极高的速度(>108/天)对大容量酶基因文库进行筛选.FACS筛选技术的出现突破了常规筛选方法低效、耗时、费力等瓶颈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大容量基因文库的探索能力,因此在新酶基因筛选、酶活性检测、酶定向进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综述了FACS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高通量筛选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转基因标记斑马鱼神经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杰 张贺飞 +1 位作者 张翠珍 彭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对常规试验方法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斑马鱼脑部荧光标记神经细胞的分选。以lhx5∶Kaede转基因株系为例,利用转基因斑马鱼脑部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获得lhx5荧光标记细胞。提... 对常规试验方法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斑马鱼脑部荧光标记神经细胞的分选。以lhx5∶Kaede转基因株系为例,利用转基因斑马鱼脑部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获得lhx5荧光标记细胞。提取总RNA后进行基因芯片分析从而了解lhx5标记神经元的基因表达特性。结果显示,通过本流程可成功制备斑马鱼幼鱼脑部单细胞悬液,lhx5∶Kaede平均荧光阳性率为6%。提取RNA质量及总量均能满足基因芯片要求。基因芯片结果显示lhx5及其他标记分子的表达均得到了显著富集。有效地分离斑马鱼幼鱼中枢神经系统荧光标记细胞,可用于特定细胞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转基因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在角膜缘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海英 柳林 彭亮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FACS)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新西兰白兔的角膜缘组织进行组织块培养。采用FACS分离出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和非SP细胞。用2%锥虫蓝染色法... 目的探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FACS)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新西兰白兔的角膜缘组织进行组织块培养。采用FACS分离出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和非SP细胞。用2%锥虫蓝染色法对分离出的SP细胞进行克隆形成率(CFE)检测以评估SP细胞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3/12和ABCG2蛋白在SP细胞和非SP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P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中占(0.22±0.09)%,分离出的SP细胞的CFE为(5.52±0.45)%,而非SP细胞为(0.78±0.7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1);大部分SP细胞呈K3/K12抗原阴性,ABCG2免疫标记呈阳性;而非SP细胞呈K3/K12抗原阳性,ABCG2免疫标记呈阴性。结论FACS可以应用于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SP细胞分离,分离出的SP细胞具有较强的增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细胞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 侧群细胞 ABCG2 K3/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检测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装备助力细胞工厂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梦楚 陆亮宇 +3 位作者 申晓林 孙新晓 王佳 袁其朋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5期947-965,共19页
微生物工业制造是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利用低成本、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绿色生产。依赖于“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过程中“测试”阶段已成为制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发展的瓶颈... 微生物工业制造是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利用低成本、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绿色生产。依赖于“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过程中“测试”阶段已成为制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微量滴定板(MTP)高通量自动化筛选平台极大降低了高通量筛选过程的劳动强度,流式细胞术和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筛选通量。尤其是荧光激活液滴分选(FADS)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开发为自动化、高通量和低消耗筛选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不同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领域应用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和FADS在微生物细胞工厂和酶定向进化方面的应用实例,关注了待测分子与荧光信号偶联的常用策略,并简单介绍目前国内外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装备的研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荧光激活液滴分选 微生物细胞工厂 酶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的分选和滴度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银刚 郭雄 +2 位作者 周京军 鱼兵 刘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获得有效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方法。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LEGFP转染PA31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依据EGFP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技术获得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并利用PCR、RT-...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获得有效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方法。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LEGFP转染PA31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依据EGFP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技术获得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并利用PCR、RT-PCR对其鉴定;以NIH3T3为靶细胞,对其滴度进行测定。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成功的转染PA317细胞,在4次连续流式细胞仪分选后得到了稳定表达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PCR和RT-PCR分别从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细胞基因组DNA以及多克隆和部分(6/8)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培养上清中的重组逆转录病毒RNA中扩增出了插入的EGFP片段。滴度测定显示得到的包装细胞能够产生有效的病毒滴度。结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是获得有效病毒滴度的包装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文秀 张正奇 +3 位作者 许雅苹 吴端 尹震宇 王效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2-46,I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方法建立BALB/c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10d后分离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分别进行CD11b、Gr-1单色标记及CD11b和Gr-1双色... 目的比较不同的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方法建立BALB/c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10d后分离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分别进行CD11b、Gr-1单色标记及CD11b和Gr-1双色标记后,进行流式分选。比较这三种方式分选的MDSCs纯度、活力,并检测分选的细胞精氨酸代谢酶1(arginase-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并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MDSC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结果三种方法分选到的细胞活力和纯度都大于90%。CD11b标记进行分选操作最为方便,易于统一,但纯度略差;Gr-1标记进行分选时,细胞群不好确定,但纯度高;双色标记进行分选纯度最高。分选的细胞高表达Arg-1、iNOS和ROS。结论三种抗体标记方法均能从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分选到纯度高、活力好的MDSCs,而用CD11b单色标记操作方便,易于统一,可作为首选方法。MDSCs的成功分选,对于后续开展MDSCs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肝癌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流式分选 抗体 骨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罗丹明123荧光染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涛 方宁 +3 位作者 张潜 万卫红 祁莹 陈代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07,210,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UCB-HSPC)罗丹明123(Rho123)荧光染色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NC),用含终浓度为0.1μg/mlRho123的2%胎牛血清-PBS液、37℃下孵育UCB-MNC细胞(细胞浓度为106/...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UCB-HSPC)罗丹明123(Rho123)荧光染色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NC),用含终浓度为0.1μg/mlRho123的2%胎牛血清-PBS液、37℃下孵育UCB-MNC细胞(细胞浓度为106/ml)20min,之后用Lin抗体(PE标记的CD19、CD13、CD2、CD8、CD3)及造血干/祖细胞(HSPC)标志抗体CD34-PerCP和CD38-APC标记UCB-MNC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HSPC亚群及其Rho123染色特点。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UCB-Lin-MNC中的HSPC比例高于MNC中约6倍;UCB-CD34+CD38+造血祖细胞(HPC)的Rho123染色平均荧光强度值为23.55±2.40,是UCB-CD34+CD38-造血干细胞(HSC)值10.22±1.03的2倍多(P<0.01)。结论UCB-Lin-MNC中富含HSPC;UCB-HSC的Rho123染料聚集能力明显低于UCB-HPC,提示Rho123拒染法可作为进一步纯化人UCB-HSC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罗丹明123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技术进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宇清 孙蒙祥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87,共13页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的功能分工,不同类型的细胞尽管基因组相同,但有其独特的发育过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学的一大挑战就是揭示基因如何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表达到正确的水平,最近出现了很多通过...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的功能分工,不同类型的细胞尽管基因组相同,但有其独特的发育过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学的一大挑战就是揭示基因如何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表达到正确的水平,最近出现了很多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方法研究单细胞组学的工具,这些新技术使我们能通过空前分辨率,理解多细胞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的单个细胞基因表达特点及其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单细胞样品的获取一直是单细胞研究的一大技术瓶颈,因此本文将以如何获得起始材料为重点,探讨单细胞研究的样品标记、单细胞分离及获取、组学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等技术方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类型特异性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 激光显微切割 微流控芯片 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亚群的分选及其干细胞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旋 李艳利 +2 位作者 德伟 王科明 王朝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分选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亚群并分析其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FACS)分选LAC中SP细胞亚群和非SP细胞亚群,利用MTT、体外克隆形成和皮下移植瘤试验分析其体内、外增... 目的:分选人肺腺癌细胞系(LAC)中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亚群并分析其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FACS)分选LAC中SP细胞亚群和非SP细胞亚群,利用MTT、体外克隆形成和皮下移植瘤试验分析其体内、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RT-PCR方法检测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G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结果显示:LAC中含有约1.88%的SP细胞亚群。MTT和体外克隆形成试验表明:SP细胞亚群的体外增殖能力显著强于非SP细胞亚群。同时,裸鼠皮下接种SP细胞亚群,其体内成瘤能力也要显著强于非SP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SP细胞亚群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非SP细胞(P<0.05)。细胞分化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亚群中SP细胞比率分别为(1.46±0.08)%和(0.12±0.04)%。RT-PCR结果显示:ABCG2基因mRNA在SP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水平是其在非SP细胞亚群中的3.3倍(P<0.05)。结论:利用LAC中SP细胞亚群具有肺癌干细胞的特性,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肺腺癌SP细胞亚群可能是分离肺腺癌干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干细胞 SP细胞 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及其分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蓉 贾俊 张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04-607,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干细胞很可能是头颈部肿瘤形成、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源。本文就头颈部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分子标志物,头颈部肿瘤干细胞的分选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表面标志物 体外培养分选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激活细胞分选 侧群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蕊 邹明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流式细胞术是一项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科技细胞分析技术 ,是一种自动而迅速地进行细胞及免疫分析的标准方法。近年来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很多新型的流式细胞仪系统 ,具有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关键词 流式细胞 生物医学分析技术 激光光源 数据存储 细胞分选 免疫荧光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病毒载体快速建立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平 胡涛 +5 位作者 薛敬礼 杜春燕 章金涛 朱奎成 金树兴 王纯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213,共4页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高达96.5%,而且建立的细胞系能够稳定传代。因此,联合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的策略对于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快捷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分离方法及仪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彩虹 易定容 +1 位作者 金福江 叶一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153,共14页
如何从复杂异质且数量众多的细胞背景中分离出具有某种特征的纯净细胞实验样本,是长期困扰生命科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者的难题。纯净无损高特异性的细胞分离方法对解析生命过程、研究病理机制、确定治疗方案、分析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作... 如何从复杂异质且数量众多的细胞背景中分离出具有某种特征的纯净细胞实验样本,是长期困扰生命科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者的难题。纯净无损高特异性的细胞分离方法对解析生命过程、研究病理机制、确定治疗方案、分析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单细胞分离方法及分离仪器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微流体、激光显微切割、显微操作4种方法。首先,阐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部分理论模型。其次,分析几种典型仪器的结构、研究进展及主要性能参数。最后,讨论各种单细胞分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展望单细胞分离仪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方法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微流体技术 激光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S技术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金升 陈振娅 +1 位作者 霍毅欣 郭淑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106,共14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大量细胞进行快速、相对定量的多参数分析技术。基于FCM建立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可物理分离荧光标记的单细胞,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酶...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大量细胞进行快速、相对定量的多参数分析技术。基于FCM建立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可物理分离荧光标记的单细胞,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酶定向进化领域。定向进化已被证明是获得高酶活、强热稳定性、耐溶剂性等优良性质工业酶的有效方法,其首先需通过随机突变和DNA重组等方法构建酶突变文库,随后需在人工选择压力下对突变文库进行筛选。传统筛选方法如平板法、微孔板法等,存在通量低、成本高、误差大、准确性差等局限,无法实现对大型文库的高通量筛选。相较于传统筛选方法,FACS具有高通量、耗费低、误差小、精度高等优势。本文首先总结了FCM及FACS的发展进程,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仪器的组成和分类,随后讨论了FACS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现状及现阶段的应用局限性,最后总结并展望了FACS发展方向及其在酶定向进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高通量筛选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与非胶原吞噬亚群分离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15
作者 李江 苏征 +4 位作者 翦新春 穆枞 赵庭庭 马玉林 方厂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新的分离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亚群(CPSF)和成纤维细胞非胶原吞噬亚群(n CPSF)的方法,并筛选两者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根据CPSF和n CPSF吞噬功能的差异,联合应用胶原包被的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COL-FITC-LB)吞噬技术和流... 目的:探讨建立新的分离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亚群(CPSF)和成纤维细胞非胶原吞噬亚群(n CPSF)的方法,并筛选两者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根据CPSF和n CPSF吞噬功能的差异,联合应用胶原包被的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COL-FITC-LB)吞噬技术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分离二者,并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和real-time PCR筛选、验证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寻找CPSF和n CPSF具有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结果:成功分离CPSF和n CPSF,并对其基因差异性分析,得到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n CPSF比较,CPSF中有12个基因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对其中与胶原吞噬功能可能相关的3个基因进行验证,即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相关蛋白(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u PARAP)、细胞色素b-245,β多肽(cytochrome b-245,beta polypeptide,CYBB)和同源物1(Hook homolog 1,HOOK1),CPSF中u PARAP表达量为n CPSF的2 788倍;CPSF中CYBB表达量为n CPSF的0.85倍;CPSF中HOOK1表达量为n CPSF的1.9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分离CPSF和n CPSF的新方法。CPSF和n CPSF最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是u PARA P,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是治疗胶原代谢疾病新的候选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 基因芯片技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物除磷系统活性污泥中除磷菌的甄别——淀粉-缺氧/好氧交替与乙酸盐-厌氧/好氧交替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旭红 袁林江 +5 位作者 陈希 杨睿 朱淼 南亚萍 贺向峰 陈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66-4173,共8页
为了直接识别出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和其种属,本研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对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R1)的缺氧末期和好氧末期以及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厌氧... 为了直接识别出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和其种属,本研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对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R1)的缺氧末期和好氧末期以及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厌氧/好氧SBR系统(R2)的好氧末期污泥的聚磷细菌进行了原位分选,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分选后细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在R1中,缺氧期和好氧期均进行生物除磷,且缺氧期吸磷量大于好氧期.R2中发生着厌氧期释磷、好氧期大量吸磷的传统生物除磷.利用FACS在R1和R2污泥中均分选得到106个相对纯度为85%的具有聚磷颗粒的细菌.测序结果表明,在R1系统中,缺氧段优势的聚磷菌属为Halomonas(37.75%)、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15%)、Pseudomonas(6.49%)、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0.027%)和Sphingopyxis(0.007%);好氧段优势聚磷菌属为Halomonas(19.72%)、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62%)、Pseudomonas(14.28%)、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0.046%)、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0.036%)和Ferruginibacter(0.026%).R1系统中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和Sphingopyxis仅仅在缺氧条件下具有聚磷功能,而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和Ferruginibacter仅在好氧条件下才具有聚磷功能.在R2系统中,优势聚磷菌群为Dechloromonas(11.06%)、unclassified Anaerolineaceae(9.29%)、unclassified Bacteroidetes(7.44%)、unclassified Gammaproteobacteria(7.34%)以及Acinetobacter(0.31%).这意味着在新型的除磷系统(R1)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包括好氧,缺氧和兼性缺氧聚磷细菌,而在传统的除磷系统(R2)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仅为好氧聚磷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SBR 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性控精子的筛选方法介绍
17
作者 于盛竹 成华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第5期27-28,共2页
细胞染色技术的改进以及采用荧光染料标记活精子的DNA为筛选X或Y精子,进而生产性控后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采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系统筛选精子,虽然其原理依然是X和Y精子DNA含量不同,但对细胞分选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以便能够... 细胞染色技术的改进以及采用荧光染料标记活精子的DNA为筛选X或Y精子,进而生产性控后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采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系统筛选精子,虽然其原理依然是X和Y精子DNA含量不同,但对细胞分选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以便能够更准确地测定X和Y精子DNA含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方法 Y精子 性控 流式细胞 DNA含量 染色技术 分选系统 荧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