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田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成虫习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红星 俞晓平 +4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郑许松 陶林勇 卜卫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 4月 2 6日开始羽化 ,其羽化始盛期为 5月 9~ 10日 ,高峰期为5月 13~ 14日 ,盛末期为 5月 18~ 19日。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 5月 5日 ,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 9d ,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依次为 5... 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 4月 2 6日开始羽化 ,其羽化始盛期为 5月 9~ 10日 ,高峰期为5月 13~ 14日 ,盛末期为 5月 18~ 19日。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 5月 5日 ,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 9d ,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依次为 5月 11~ 12日 ,17~ 18日和 2 3~ 2 4日 ,均比水稻田二化螟迟 2~ 5d。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 67.30 %和 70 .0 6% ,茭白田二化螟则分别比其低 2 0 .90 %和 2 1.69% ;二者的羽化率差不多 ,分别为 90 .2 8%和 89.19%。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 1∶1.4 4 ,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 1∶1。产卵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代二化螟 习性 生境 成虫 水稻 茭白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永强 郝丽霞 侯茂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1-544,共4页
在冬初(11月中旬)和冬后(3月上旬)调查了北方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生物学特性。二化螟越冬幼虫龄期均在4龄以上,茭白田冬初6龄幼虫的比例比稻田高17.5%;冬后稻田和茭白田高龄幼虫比例均高于冬初。冬初和冬后稻田二化螟雌雄比分... 在冬初(11月中旬)和冬后(3月上旬)调查了北方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生物学特性。二化螟越冬幼虫龄期均在4龄以上,茭白田冬初6龄幼虫的比例比稻田高17.5%;冬后稻田和茭白田高龄幼虫比例均高于冬初。冬初和冬后稻田二化螟雌雄比分别为1︰2.0和1︰1.7,茭白田分别为1︰1.4和1︰1.2。冬初幼虫历期高于冬后,同一时期不同寄主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冬初茭白田幼虫历期比稻田长14.0%;稻田幼虫体重和蛹重均显著低于茭白田。冬初采集越冬幼虫的死亡率在65%以上,茭白田幼虫的主要致死因子为真菌,其致死率在90%以上;稻田幼虫的主要致死因子是寄生蜂和细菌,其致死率分别在50%和25%以上,其中二化螟绒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是优势寄生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茭白田 二化螟 越冬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茭白田土壤中氮素变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茜 闻轶 +1 位作者 宣岩芳 曹林奎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探索茭白田氮素的流失规律,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本文以测坑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在3种不同施肥处理下黄浦江上游地区茭白田水中氮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茭白田水中的氮素分布和其它水田作物相类似。各处理茭白田坑面水中氮素形态以NH+... 为探索茭白田氮素的流失规律,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本文以测坑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在3种不同施肥处理下黄浦江上游地区茭白田水中氮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茭白田水中的氮素分布和其它水田作物相类似。各处理茭白田坑面水中氮素形态以NH+4-N为主;渗漏水中流失的氮素主要以NO3--N为主,分别占总氮的化肥处理73.44%,混合肥处理67.62%和有机肥处理53.31%。由剖面水中氮素分布可知,实际生产所施用的氮肥用量远远超过茭白生长所需。通过减少化肥用量而改施有机肥可减少施肥过后由暴雨引起的氮素径流流失和整个施肥期30%的地下水渗漏流失,同时对茭白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坑 茭白田 氮素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邹莉 储张杰 +3 位作者 方芳 王慧娟 张亢 王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316-316,325,共2页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茭白田 套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鱼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双利 《科学养鱼》 2000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茭白田养鱼 鱼种放养 人工投饵 茭白田清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茭白田套养革胡子鲶新技术
6
作者 王树林 《农村新技术》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无公害茭白田套养革胡子鲶(即埃及塘角鱼,以下简称鲶鱼),不仅充分利用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鲶鱼共生相得益彰,而且能提高茭白田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大力推广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可产茭白800千克-1000千... 无公害茭白田套养革胡子鲶(即埃及塘角鱼,以下简称鲶鱼),不仅充分利用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鲶鱼共生相得益彰,而且能提高茭白田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大力推广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可产茭白800千克-1000千克、鲶鱼500千克-600千克以上。其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田套养 革胡子鲶 无公害 技术 水体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千克 塘角鱼 鲶鱼 平方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殖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肥拓 郑林义 李利卫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茭白田 养殖试验 共生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培育田鲤鱼种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珍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茭白田 鲤鱼 鱼种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殖中华鳖初试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卫东 施建军 陈杰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茭白田养殖 中华鳖 试验地点 试验 承包户 河姆渡 福寿螺 铁丝网 池塘 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鱼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淑芳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鱼类 茭白田养殖 鱼坑 鱼沟 水位管理 施肥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套养泥鳅试验小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志耿 谈灵珍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39,共2页
南湖区凤桥镇是嘉兴市主要的茭白原产地之一,全镇茭白种植面积1万余亩,为充分利用资源,2012-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凤桥荣发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茭白田套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关键词 茭白田套养 试验 泥鳅 专业合作社 种植面积 嘉兴市 原产地 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田生态立体种养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桂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92-92,共1页
介绍了双季茭白田生态立体种养技术,包括选好田块、建好田间工程、茭白种植与养殖苗种投放、肥水管理、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茭白田 生态立体 种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套养河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永明 耿兴权 《江苏农机与农艺》 2001年第2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茭白田 套养 河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阳市泥鳅茭白田套养工程设施及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逢明 孙言祥 董洽钦 《当代水产》 2012年第9期74-76,共3页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其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此外,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调中益气、滋阴壮阳、解毒消痔等。所以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泥鳅的超高效益已...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其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此外,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调中益气、滋阴壮阳、解毒消痔等。所以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价的刺激下,各地农户过度捕捞野生泥鳅导致自然水域的出产量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田套养 泥鳅 工程设施 富阳市 人工养殖 国内外市场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鱼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培兴 刘吉祥 《科学养鱼》 2002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鱼种投放 日常管理 茭白田 养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生态套养泥鳅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相根 吴秋芬 郑晓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247-247,共1页
介绍了茭白田套养泥鳅技术,包括田块选择与整理、放苗前准备、鳅苗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上市等内容,以期指导茭白田中养殖泥鳅。
关键词 泥鳅 生态套养 茭白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稻田养殖水蛭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水根 李建斌 《农技服务》 2002年第4期28-28,共1页
人工养殖水蛭以宽体金线蛭为主,其个体健壮、肥大、性情温顺、产卵多、繁殖快。可利用茭白田、水稻田养殖水蛭,从而达到增收增效,种养双丰收的目的。其科学化的设施建造和管理技术如下: (一)选场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 人工养殖水蛭以宽体金线蛭为主,其个体健壮、肥大、性情温顺、产卵多、繁殖快。可利用茭白田、水稻田养殖水蛭,从而达到增收增效,种养双丰收的目的。其科学化的设施建造和管理技术如下: (一)选场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田 养殖 水蛭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鱼在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好处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胜春 《云南农业》 2016年第9期84-85,共2页
为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大理市在洱海流域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因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洱海水质的污染。大理市凤仪镇每年都有93.33 hm^2茭白种植,同时,开展渔业和茭白结合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 为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大理市在洱海流域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因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洱海水质的污染。大理市凤仪镇每年都有93.33 hm^2茭白种植,同时,开展渔业和茭白结合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田养鱼 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龟技术
19
作者 张德贵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2期16-16,共1页
在水生茭白田养龟是茭白、龟互利共生的种养方式。好处很多:一可使龟的生活环境宽敞,有良好的光照和溶氧条件;二可提供有机肥源,有利于茭白高产;三是天然饵源丰富,龟的生长加快,可降低饲料成本6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关键词 茭白田 养龟 有机肥源 高产 光照 好处 饲料成本 互利共生 技术 种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养殖黑鱼技术
20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2期30-31,共2页
茭白田养殖黑鱼(学名乌鳢),能充分利用茭白田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使茭白与黑鱼各取所需,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茭白田养黑鱼,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茭白800~1000千克,主养田每667平方米产黑鱼100~150千克,套养田每667平方米产黑... 茭白田养殖黑鱼(学名乌鳢),能充分利用茭白田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使茭白与黑鱼各取所需,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茭白田养黑鱼,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茭白800~1000千克,主养田每667平方米产黑鱼100~150千克,套养田每667平方米产黑鱼10~20千克。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田 黑鱼 套养 生态环境 生物资源 乌鳢 各取所需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