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磷胁迫对‘浙粳22’等8个晚粳稻品种苗期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涯 修芬连 +5 位作者 石建尧 叶胜海 赵宁春 陈萍萍 金庆生 张小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23,共6页
以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秀水128’、‘秀水63’、‘嘉991’和‘嘉花1号’为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0.5 mg/L)下根系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根长、干物质重、氮、磷、钾... 以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秀水128’、‘秀水63’、‘嘉991’和‘嘉花1号’为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0.5 mg/L)下根系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根长、干物质重、氮、磷、钾养分吸收、根系磷素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最大吸收速率)、Km(吸收速率=1/2 Imax时介质中离子的浓度)和Cmin(根系净吸收速率为零时介质中离子的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浙粳22’、‘浙粳27’、‘秀水110’、‘秀水09’和‘秀水63’低磷胁迫时Km和Cmin较小,Imax较大,对磷的亲和力和利用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耐低磷特性;相反,‘嘉花1号’、‘嘉991’和‘秀水128’的Km和Cmin较大,Imax较小,对磷的亲和力较低,对低磷胁迫表现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磷胁迫 苗期性状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与藏川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QTLs定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娟 郭斌 安新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制标记连锁图谱;检测到株高(h_s)、单叶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4个表型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利用MAPMAKER软件的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共检测到8个与苗期生长和光合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与h_s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6.4%、20.1%和17.8%;2个与P_n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0.2%和13.7%;2个与C_i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6.7%和8.3%;1个与T_r相关的QTL,贡献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欧美杨 杂交 遗传图谱 QTL定位 苗期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优树子代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贵平 麻建强 +3 位作者 骆文坚 周振琪 陈云龙 胡秀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22株优树,采集优树种子测定其种子千粒重,并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优树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1.5年生苗高和基径4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22株优树,采集优树种子测定其种子千粒重,并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优树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1.5年生苗高和基径4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间相关性不强;根据苗高和基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1.5年生时其苗高和基径的平均值分别为55.88和0.49 cm,比母树林混种的苗高和基径分别高出23.16%和1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优树子代 苗期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胁迫对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邢向茹 陈晨 +3 位作者 刘瑞响 赵璞 李成璞 张祖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670-12672,12686,共4页
[目的]探讨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氮胁迫下的生长反应。[方法]在正常供氮(N+)与氮胁迫(N-)条件下,对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Ye478与5个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有明显差异;与N-相比,N+条件下产量和不同处... [目的]探讨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氮胁迫下的生长反应。[方法]在正常供氮(N+)与氮胁迫(N-)条件下,对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Ye478与5个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有明显差异;与N-相比,N+条件下产量和不同处理时期苗期生物量均有增加,其中L58和L28产量因子增幅较小,是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利用的导入系;L8增幅较大,是氮胁迫条件下氮低效利用的导入系。[结论]为耐低氮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胁迫 产量 苗期性状 处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相思半同胞子代家系苗期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安琪 严春晓 +5 位作者 连勇机 蔡纯纯 翁斌 何士宾 丁国昌 李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6,共8页
以30个黑木相思家系的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根据苗期性状测定结果估算苗高、地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半同胞子代6个苗期性状中,地径的变异系数最大,... 以30个黑木相思家系的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根据苗期性状测定结果估算苗高、地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出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半同胞子代6个苗期性状中,地径的变异系数最大,苗高的变异系数最小,30个家系遗传多样性较高,选育潜力较大;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的家系遗传力为0.986,单株遗传力为0.818,地径的家系遗传力为0.920,单株遗传力为0.560,受较高遗传力控制;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最大。对30个黑木相思半同胞子代群体进行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12个优良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相思 半同胞子代 苗期性状 遗传分析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盐胁迫条件下苗期性状与吸磷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佳霓 田秀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4种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及植株吸磷量的差异,并探讨了苗期性状与吸磷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及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吸磷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玉米品种的... 研究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4种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及植株吸磷量的差异,并探讨了苗期性状与吸磷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及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吸磷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株高与玉米吸磷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48以上,而玉米植株的根冠比与吸磷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玉米品种 苗期性状 吸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组合苗期性状遗传变异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鲲 王军辉 +2 位作者 焦云德 张建祥 王丽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427-4430,共4页
[目的]研究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组合苗期性状遗传变异。[方法]以25株滇楸优树为父本、23株楸树优树为母本,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对不同杂交组合的可配性及1年生播种移栽苗、两根一干平茬苗的物候期、苗高、胸径进行分析研... [目的]研究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组合苗期性状遗传变异。[方法]以25株滇楸优树为父本、23株楸树优树为母本,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对不同杂交组合的可配性及1年生播种移栽苗、两根一干平茬苗的物候期、苗高、胸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组合的可配性、物候期、苗高、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根一干组合苗高、胸径的遗传力为73.75%、71.83%,二根一干组合苗高、胸径的遗传力为75.79%、60.63%,其遗传特性突出,遗传变异丰富。[结论]苗高遗传力比胸径高。以苗高进行选择和改良能够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杂交组合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新龙 马丽 +4 位作者 毛钧 林秀琴 刘洪博 陆鑫 范源洪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7-9,共3页
以前期构建的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材料161份为研究对象,测定甘蔗品种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在苗期相关性状之间,出苗率和主茎苗占总苗数比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分蘖... 以前期构建的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材料161份为研究对象,测定甘蔗品种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在苗期相关性状之间,出苗率和主茎苗占总苗数比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分蘖苗相关性状表现出负相关关系;(2)在产量性状之间,株高与单茎重和蔗茎产量,茎径与单茎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茎径与蔗茎产量表现为负相关关系;(3)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与蔗茎产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出苗率(0.576)>分蘖苗成茎率(0.243)>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0.180);(4)分别筛选出82份、10份和30份在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指标上表现优异的材料。以上结果的获得将为品种早期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为品种产量改良提供优异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苗期相关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4
9
作者 严艳兵 潘惠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目的】分析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杂种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性,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方法】以美洲黑杨不同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了9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并通过方差分析... 【目的】分析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杂种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性,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方法】以美洲黑杨不同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了9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并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了解美洲黑杨杂种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遗传互作,并依此开展美洲黑杨优良杂交组合的联合选择。【结果】杂交组合间3个生长性状与5个叶片性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苗高、地径、材积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的家系遗传力均达0.8以上,受强度遗传控制,遗传变异系数为8.6%(叶长)~31.13%(材积),有利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与苗高、地径、材积间均达极显著正遗传相关(P<0.01)。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除叶形指数、侧脉夹角和叶宽基距外,其他叶片性状对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进度和间接选择效率较高。通径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遗传控制作用较大,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和叶周长通过苗高和地径对材积产生较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美洲黑杨9个杂交组合的生长与叶片性状联合选择,选出3个速生优质的杂交组合(B106×NL15、S3239×NL15、NL447×SY2),材积遗传增益达26.90%。【结论】美洲黑杨杂交组合子代1年生苗的3个生长性状和5个叶片性状均存在丰富变异,遗传互作显著;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作用最大,5个叶片性状对材积也产生较大的间接控制效应。综合指数选择法能有效地选出速生优质杂交组合,材积遗传增益较高,杨树遗传改良效果较好。表8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美洲黑杨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子代的苗期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巍 蔄胜军 杨振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以辽宁杨、小青杨、青杨和甜杨为亲本,采用花枝土培加温生根法进行人工杂交,对杂交无性系苗期的生长节律、超亲优势及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共获得种子10 115粒、幼苗6 676株,出苗率为66%。各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进程均符合... 以辽宁杨、小青杨、青杨和甜杨为亲本,采用花枝土培加温生根法进行人工杂交,对杂交无性系苗期的生长节律、超亲优势及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共获得种子10 115粒、幼苗6 676株,出苗率为66%。各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进程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无性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2年生LX-6生长量最大,树高和胸径超亲优势达22.06%和42.93%,分别比CK高出35.18%和48.17%,LD-3次之;无性系内不同个体间生长量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最高达32.27%。各无性系物候期以封顶期极差最大38 d,展叶盛期极差最小5 d;CL-2生长期天数最长204 d,TL-13最短179 d;影响各无性系生长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后期物候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杨 青杨派 人工杂交 无性系 子代 苗期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与小青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巍 蔄胜军 +4 位作者 彭儒胜 尹杰 周兴宇 李晓宇 高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
为筛选高产、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杨树优良杂交无性系,以北方型美洲黑杨为母本,小青杨为父本杂交获得的8个杂交无性系及亲本1 a生苗为研究材料,进行生长、叶片相关性状、光合产量、水分及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杂交子... 为筛选高产、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杨树优良杂交无性系,以北方型美洲黑杨为母本,小青杨为父本杂交获得的8个杂交无性系及亲本1 a生苗为研究材料,进行生长、叶片相关性状、光合产量、水分及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杂交子代及亲本无性系间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2)筛选出LX-6、DX-08-8、10-01-54和10-01-26的高生长量无性系其成叶速率、总叶面积、N素转移率、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WUEi)、叶片N素含量与株高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成叶速率、总叶面积、N素转移率、叶面积、叶片N素含量与地径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3)选取7项性状指标对杂交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LX-6、10-01-54、DX-08-8和10-01-26,不仅在光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方面表现优异,而且兼具生长优势,为后续高产、高资源(光、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型新种质的筛选和应用提供有效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小青杨 苗期性状 生长 光合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养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苗期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研究
12
作者 康金涛 任生林 +3 位作者 刘昆鹏 钟元 戴成 马朝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4-482,共9页
苗期是植物生长过程最敏感、极大影响成熟期产量和品质的时期。为探究苗期性状表现及其杂种优势,以6个自交不亲和系、6个恢复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36个F_(1)为材料,分别测量营养液培养10 d(Ⅰ期)、20 d(Ⅱ期)、30 d(Ⅲ期)的侧根数、叶... 苗期是植物生长过程最敏感、极大影响成熟期产量和品质的时期。为探究苗期性状表现及其杂种优势,以6个自交不亲和系、6个恢复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36个F_(1)为材料,分别测量营养液培养10 d(Ⅰ期)、20 d(Ⅱ期)、30 d(Ⅲ期)的侧根数、叶数、茎叶长、根长、茎叶重、根重和根冠比。结果表明:Ⅱ期亲本间、F_(1)间显著差异性状数最多,差异最明显的是茎叶重和根重;侧根数、叶数、根重和根冠比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茎叶长和茎叶重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母本P13、P14和父本P16全部性状一般配合力(GCA)都为正值,杂种P14×P17、P13×P18、P15×P19、P11×P20和P11×P21全部性状特殊配合力(SCA)均为正值,6个性状的平均MPH都为正值,高于10%的性状有侧根数(14.46%)、茎叶重(14.42%)和根重(13.92%)。中亲优势与GCA/SCA相关分析结果说明,一般配合力结合特殊配合力预测叶数和茎叶长的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预测侧根数、茎叶重和根重的杂种优势是可行的。本研究发现,亲本和F_(1)在Ⅱ期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性状最多且重叠,包含茎叶长、茎叶重和根重,为提高油菜杂交种选育效率和苗期抵御环境胁迫能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苗期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苗期表现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英欣 韩祥铭 +1 位作者 刘继华 仵允峰 《中国棉花》 1999年第1期11-12,共2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苗期性状与纤维品质、产量性状存在着一定程度相关性。幼苗叶面积大,茎粗壮的植株其纤维强度高,子指大,产量低。而子叶节高的植株纤维长,但麦克隆值、衣分、皮棉产量低。
关键词 陆地棉 苗期性状 纤维品质 产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忠鑫 王学芳 +3 位作者 董育红 杨莉 郑磊 关周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142-144,148,共4页
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 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油菜苗期性状、成熟期抗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①T1C1、T1C3可有效降低油菜幼苗薹高,使其叶片数增加,根茎变粗,有助于冬前苗期壮苗,提高油菜耐寒性;②各处理均能降低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和倒伏指数,提高抗倒性;③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可以降低千粒重,增加单株角果数,对每角粒数影响不显著,仅T3C1和T3C3处理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④T3C1、T3C3处理既可增加幼苗绿叶数、根茎粗,降低薹高,有助于培育壮苗,提升幼苗耐寒性,又可降低成熟期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增强抗倒性,提高产量。考虑到烯效唑的降解速度快于多效唑,使用安全性高,烯效唑在秦优1699上的使用效果略优于多效唑,建议生产上使用烯效唑,即用80 mg/L浓度烯效唑,在6~7叶期(T1)+5~7 cm薹高期同时喷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烯效唑 多效唑 苗期性状 抗倒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薯品种苗期农艺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富宣 段元杰 +3 位作者 杨玉皎 刘光华 张林辉 刘海刚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7-29,共3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GR4、SC124、SC205等8个木薯品种苗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环境下,GR4、SC205生根发芽快;SC124、SC205芽生长速率快,生物积累量大;SC205、SC124生根数多但生物积累量小;GR911生根发芽稍慢,但根芽生长速率较...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GR4、SC124、SC205等8个木薯品种苗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环境下,GR4、SC205生根发芽快;SC124、SC205芽生长速率快,生物积累量大;SC205、SC124生根数多但生物积累量小;GR911生根发芽稍慢,但根芽生长速率较快,根芽生物量积累较大,根冠比稳定,综合表现最佳。方差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间只有萌芽数和萌根数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嫩芽长、芽干重、总根长、根干重及根冠比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不同品种 苗期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燕 黄盛怡 +5 位作者 杨孟晴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吴小林 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0,共6页
探究赤皮青冈不同家系的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生产上选用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家系提供参考。以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2019年培育的52个赤皮青冈不同家系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调查其苗高、地径、叶片数、最大叶片长和最... 探究赤皮青冈不同家系的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生产上选用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家系提供参考。以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2019年培育的52个赤皮青冈不同家系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调查其苗高、地径、叶片数、最大叶片长和最大叶片宽等生长性状,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赤皮青冈不同家系间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呈极显著差异,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7.68%~42.14%,遗传变异系数为4.17%~18.13%,其中苗高和叶片数变异较大;不同家系的生长和叶片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71~0.90,单株遗传力为0.22~0.74,总体受较强遗传控制。赤皮青冈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苗期以家系选择更有效。(2)苗高和地径之间以及苗高、地径和叶片性状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生长快的家系叶片数量多、叶片长和宽较大。(3)聚类分析可将52个赤皮青冈的家系分为3类,其中8个苗期速生性较强家系,41个苗期速生性较中等家系,3个苗期生长较慢家系。研究表明,赤皮青冈苗期不同家系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并且生长和叶片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较大,来自湖南城步(HNCB)的家系苗期表现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苗期生长性状 叶片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松纸浆用材苗期生长性状早期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迪 邢少博 +3 位作者 祝旭加 卢泰羽 于弘远 孙岳胤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2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沙松纸浆用材77个家系苗期苗高生长模型的拟合,并用当年净生长和线性生长量2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初步选择出生长期较长且生长量高的柴河06、海林07、凤城01、宽甸05、宽甸06、柴河02、柴河07、柴河08和露水河14号家系为... 通过对沙松纸浆用材77个家系苗期苗高生长模型的拟合,并用当年净生长和线性生长量2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初步选择出生长期较长且生长量高的柴河06、海林07、凤城01、宽甸05、宽甸06、柴河02、柴河07、柴河08和露水河14号家系为苗期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松 纸浆用材 家系 苗期生长性状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郑仁华 杨宗武 +2 位作者 梁鸿焱木 肖祥希 黎维英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永泰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 6省的 1 6个福建柏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 .对 1年生苗期性状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柏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 (鲜 )重、地下部分干 (鲜 )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 在永泰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 6省的 1 6个福建柏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 .对 1年生苗期性状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柏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 (鲜 )重、地下部分干 (鲜 )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 ;福建柏种源苗木生物量在各器官、地上和地下空间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初步筛选出福建龙岩、湖南道县、福建德化、福建仙游、贵州黎平和江西上犹等6个优良种源 ,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 1 6.53%和 8.4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种源试验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宋鹏 张懿琳 +2 位作者 辜云杰 罗建勋 徐远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8,共5页
以46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苗期试验,测定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度、主根粗度、二级侧根数6个性状。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间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冠幅、主根粗等性状遗传力较大,均在0.80以上;... 以46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苗期试验,测定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度、主根粗度、二级侧根数6个性状。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间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冠幅、主根粗等性状遗传力较大,均在0.80以上;苗高与地径、冠幅,地径与主根长、主根粗,侧根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苗高、地径和冠幅同地上部分鲜重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45.52+124.85 x1+0.49 x2+0.41 x3,主根长度、主根粗度和二级侧根数同地下部分鲜重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8.40+36.16 x1+1.34 x2+4.24 x3;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联合选择,选择出1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为筠连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苗期性状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西南桦苗期生长变异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伟 陈宏伟 +5 位作者 杨斌 史富强 陈绍安 李江 孟梦 冯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2009年3~7月在镇沅县古城乡,以滇西南5个州(市)9个县选出的西南桦用材优树为材料,开展不同地理种源的西南桦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西南桦苗期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景洪和江城种源表现最好,而镇沅种源表现最... 2009年3~7月在镇沅县古城乡,以滇西南5个州(市)9个县选出的西南桦用材优树为材料,开展不同地理种源的西南桦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西南桦苗期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景洪和江城种源表现最好,而镇沅种源表现最差;苗期生长性状与产地纬度、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同年均温、≥18℃积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地理种源西南桦苗期生长变异模式为纬向渐变型,产地热量是造成苗期生长纬向渐变模式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据苗期苗高生长性状,通过欧氏最小距离聚类法可以将9个西南桦种源分成3类,第1类为景洪、江城种源,第2类为瑞丽、潞西、陇川、耿马、西盟种源,第3类为昌宁、镇沅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种源试验 苗期性状 生长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