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微微 邱军强 +2 位作者 何培民 管峰 杨先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制备出一套针对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的基因芯片,为港口航道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目标菌株基因组DNA,以16S r DNA通用引物和gyr B基因保守区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Allele ID 6.0和A... 【目的】制备出一套针对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的基因芯片,为港口航道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目标菌株基因组DNA,以16S r DNA通用引物和gyr B基因保守区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Allele ID 6.0和Array Designer 4.25对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寡核苷酸探针设计,经PCR筛选验证,目标探针以氨基化修饰后通过芯片点样仪点制在醛基玻片上;优化芯片杂交固定条件,并用于港口航道的水样检测,以验证微阵列基因芯片的检测效果。【结果】优化后的芯片杂交固定条件为探针点样浓度10μmol/L、紫外交联时间2.0 h、杂交温度65℃,有效提高了基因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可实现快速、高通量、准确的目标。研制的微阵列基因芯片可特异性检测出港口航道中含有的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阴沟肠杆菌(Emterobacter cloacae)、溶藻弧菌(V.alginolytivus)、哈氏弧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em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7株致病性细菌,且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杂交。【结论】针对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建立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便捷的特点,可用于港口航道及周边地区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细菌 港口航道 基因芯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细菌对鲤和鳊感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红权 陈开健 +3 位作者 肖调义 赵玉蓉 江辉 代智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用3种鱼类致病性细菌(嗜水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不同密度下对鳊和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和自然感染,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外部条件(温度、pH)下,鲤的抗病性强于鳊,其总的死亡率比鳊鱼低36.7%;人工感染比自然感染更能迅速... 用3种鱼类致病性细菌(嗜水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不同密度下对鳊和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和自然感染,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外部条件(温度、pH)下,鲤的抗病性强于鳊,其总的死亡率比鳊鱼低36.7%;人工感染比自然感染更能迅速使鱼致病,在48 h内,2种鱼人工感染组的死亡率均比自然感染组的死亡率高;受伤鲤比健康鲤更容易染病,其死亡率(66.7%)远远高于健康鱼(40.7%)。鲤和鳊感染同种菌后表现的症状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细菌 人工感染 自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舟山港口航道水域致病性细菌的毒力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管峰 陈吉刚 +1 位作者 毛芝娟 杨季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根据标准对宁波-舟山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进行分离,结合16S r DNA等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征,通过PCR方法判断其毒力基因型,分析危害风险.结果表明,4个样品采集区的样品经分离鉴定,菌种分别为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 根据标准对宁波-舟山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进行分离,结合16S r DNA等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征,通过PCR方法判断其毒力基因型,分析危害风险.结果表明,4个样品采集区的样品经分离鉴定,菌种分别为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9种,其中粪肠球菌分离率最高.各种细菌的生理生化及形态特征与已报道陆源细菌相近,携带毒力基因型多样性丰富,提示具备致病力.运行Blast程序对所有分离株16S r DNA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与已知序列相似度均在98%以上.研究结果对海洋微生物的毒力基因多样性研究以及危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致病性细菌 毒力基因型 港口航道 宁波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的动物致病性细菌介绍
4
作者 朱其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动物 致病性细菌 猪乳房炎放线菌 多动物隐秘杆菌 羊链球菌 猪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禽源致病性细菌分离物的药敏试验研究
5
作者 韦平 李康然 梁梅芳 《广西畜牧兽医》 1993年第1期8-11,共4页
本研究对1987~1992年六年间禽病室从全区各养禽场送检的部分病料中分离的83株细菌进行二十余种常用药物的抑菌试验。结果证实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痢特灵等抑菌效果则较差;不同的... 本研究对1987~1992年六年间禽病室从全区各养禽场送检的部分病料中分离的83株细菌进行二十余种常用药物的抑菌试验。结果证实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痢特灵等抑菌效果则较差;不同的细菌种类,其耐药范围和程度也不尽相同。作者还对引起家禽致病菌中耐药株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致病性细菌 细菌种类 抑菌效果 青霉素类 菌株数 耐药株 分离物 四环素类 临床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羊源致病细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润春 邹小波 刘茂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47-51,共5页
细菌性疾病常混合感染引起羔羊和成年羊死亡,危害巨大。细菌性疾病在临床上多用抗生素防治,但长期过量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菌株涌现。就羊源致病性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和沙门氏菌等的耐药性进行综述... 细菌性疾病常混合感染引起羔羊和成年羊死亡,危害巨大。细菌性疾病在临床上多用抗生素防治,但长期过量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菌株涌现。就羊源致病性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和沙门氏菌等的耐药性进行综述,发现羊源致病性细菌对1种药的耐药率可达2.13%~100.00%,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有些菌株可达19重耐药。这可以为羊用抗生素的科学使用和公共卫生安全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多重耐药 抗生素 羊源致病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樟油副产物对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彤 游玲 +3 位作者 杜永华 税之乎 邓杰 魏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研究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绘制抑... [目的]研究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4种常见细菌性皮肤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绘制抑菌曲线.[结果]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属于浓度依赖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在3.13~12.5 μL/mL,最低杀菌浓度(MBC)值在6.25~25 μL/mL.[结论]白樟油等几种油樟油副产物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有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油副产物 细菌皮肤致病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阻控与灭活土壤–生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远超 叶茂 +9 位作者 孙明明 张忠云 黄丹 朱国繁 郑晓璇 晁会珍 冯彦房 武俊 胡锋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2-948,共7页
农田土壤-蔬菜体系中残留和滋生的多种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十分迫切。生物质炭阻控与农业噬菌体疗法联用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为解... 农田土壤-蔬菜体系中残留和滋生的多种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十分迫切。生物质炭阻控与农业噬菌体疗法联用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为解决此类污染土壤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本研究以自主制备的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携带四环素抗性基因tetW的大肠杆菌K12,携带氯霉素抗性基因ampC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污染农田土壤为盆栽用土,开展生菜土培试验60 d。设置单独或同时添加生物质炭和接种广宿主型噬菌体(YSZ 5K)的不同处理,以土壤-生菜体系中K12、PAO1数量变化及tetW、ampC丰度消减程度表征联合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针对土壤-生菜体系中残留K12、PAO1和tetW、ampC消减程度变化,判断不同处理效果,依次为:BP(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B(单独施用生物质炭)>P(单独接种噬菌体)>CK(对照),其中BP处理条件下,K12与PAO1在土壤和生菜叶片中数量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1~3.1个数量级,tetW和ampC丰度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2~3.3个数量级。此外,在BP处理条件下,生菜收获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指数也得到显著提升,证明该联合治理方式是一种较为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致病细菌的残留风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管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蔬菜体系 生物质炭 农业噬菌体疗法 抗生素抗致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条跳甲幼虫致病菌的鉴定及其对黄曲条跳甲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建云 纪春艳 +1 位作者 凌冰 张茂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从自然死亡黄曲条跳甲幼虫体中分离出1株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和成虫有较高致病性菌株PS-1。通过病原菌的形态观察、Biolog系统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菌株PS-1隶属于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族... 从自然死亡黄曲条跳甲幼虫体中分离出1株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和成虫有较高致病性菌株PS-1。通过病原菌的形态观察、Biolog系统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菌株PS-1隶属于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族群。用菌株PS-1浓度为3×104、3×106和3×108 cfu/mL的菌悬液浸泡鲜萝卜块饲喂黄曲条跳甲幼虫24 h,4 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6.1%、63.9%和75.0%;2、3和4 d的LC50分别是7.98×106、4.27×106和8.02×105 cfu/mL。用浓度1×108 cfu/mL的菌悬液处理菜心叶片饲喂黄曲条跳甲成虫,12 d的校正死亡率为23.25%。用浓度1×105、1×107和1×109 cfu/mL的菌悬液浸渍黄曲条跳甲卵,其孵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PS-1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毒力,在黄曲条跳甲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粘质沙雷氏菌 致病性细菌 杀虫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鸽粪便细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传海 尚健 +2 位作者 聂文芳 李立峰 曹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家鸽粪便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明确鸽粪中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探究鸽粪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规模化养殖场家鸽粪便为试验材料,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3个养殖场鸽粪(HP、WB和HH)细... [目的]研究家鸽粪便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明确鸽粪中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探究鸽粪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规模化养殖场家鸽粪便为试验材料,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3个养殖场鸽粪(HP、WB和HH)细菌16S rDNA(V3V4)多样性及其环境意义。[结果]3个鸽粪样品共获得大约12万条有效序列,在Cutoff值为0.03水平上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归类,HP、WB、HH分别有4 215、3 672和2 446个OTU类型,Shannon指数为5.00~6.17;VEN图比较分析表明,3个鸽粪样品中微生物种群组成较为一致,细菌共有13个门、31个纲、55个目、101个科和164个属,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覆盖了92%以上的物种数。优势菌属为Myroides、Pseudomonas、Sphingobacterium、Sporosarcina、Erysipelothrix、Oceanisphaer,约占总类群的48.5%~54.6%,且鸽粪中存在18.1%细菌16S rDNA序列未能归类。鸽粪中存在大量的好氧微生物,约占总类群的52%,然而,仅有11%的厌氧微生物。此外,发现鸽粪中含有Myroides、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Erysipelothrix、Acinetobacter 5种致病性微生物菌属。[结论]鸽粪中存在高度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传播禽类病原微生物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粪 高通量钡4序 细菌多样 致病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海娟 宋春美 +4 位作者 吴淑燕 杨标 李建武 邱实 刘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3-1556,共4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致病 致病性细菌 肠道传染病 疫苗 食物中毒 污染食品 传播媒介 经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龄组织库拉索芦荟对6种典型致病细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斌 张腾霄 +2 位作者 张春华 赵洪波 刘旭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为库拉索芦荟在医药、养殖、食品防腐等方面抗菌性能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以库拉索芦荟老叶、中叶、嫩叶的皮+凝胶和凝胶为样品,通过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分析不同部位组织库拉索芦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铜绿... 为库拉索芦荟在医药、养殖、食品防腐等方面抗菌性能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以库拉索芦荟老叶、中叶、嫩叶的皮+凝胶和凝胶为样品,通过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分析不同部位组织库拉索芦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炎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6种典型致病性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组织的芦荟样品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库拉索芦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效果。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皮+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7 8g/mL,与阳性对照红霉素相近,优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其MIC为0.007 8g/mL,抑菌效果略低于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不同部位 典型致病性细菌 抑菌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宏卫 杜荣雪 +1 位作者 郭广富 练国俊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7期17-17,共1页
大肠埃希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为埃希菌属的代表菌。大肠杆菌在肠道菌鉴别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因发酵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红,形成红色菌落。大肠杆菌对多种消毒药敏感,对各种广谱抗菌药也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多数大... 大肠埃希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为埃希菌属的代表菌。大肠杆菌在肠道菌鉴别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因发酵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红,形成红色菌落。大肠杆菌对多种消毒药敏感,对各种广谱抗菌药也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多数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成员之一,少数为致病性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动物具有致病性,能引发人和动物的败血症、腹泻、肺炎、心内膜炎、泌尿道感染、幼畜或幼儿腹膜炎、脑炎等。笔者在学校兽医实验室分离鉴定了一株致病性鸡源大肠杆菌,并进行耐药性检测,现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杆菌 兽医实验室 致病性细菌 广谱抗菌药 心内膜炎 正常菌群 麦康凯琼脂 泌尿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细菌性致病菌的分离及鉴定
14
作者 陈泳 黄绮雯 +3 位作者 周雪 许小飞 李正晟 李雪雁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1期7-10,119,共5页
为查明中山市某鸽场病鸽的病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中山市某鸽场的肉鸽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纯化,特性观察,镜检,16S rDNA测序,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判断疑似致病菌。方法:利用家禽生理解剖技术对肉鸽进行解剖,培养... 为查明中山市某鸽场病鸽的病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中山市某鸽场的肉鸽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纯化,特性观察,镜检,16S rDNA测序,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判断疑似致病菌。方法:利用家禽生理解剖技术对肉鸽进行解剖,培养肝脏及粪便中所分离的疑似致病菌。对疑似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进而进行同源性比对,选择合适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病鸽肝脏分离到一株疑似病原菌20210801.OX1,革兰氏染色呈红色,DNA跑电泳的结果显示在1500bp,根据测序结果构建进化树的结果初步判断肉鸽分离的疑似致病菌为弗氏志贺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细菌致病 弗氏志贺氏菌 PCR扩增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株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平 程彪 +2 位作者 吴立明 王顺 田德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角度探讨密度感应(QS)在P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刚果红弹性蛋白酶解实验对临床分离的84例PA株进行QS缺陷筛选,检测QS缺陷株的弹性蛋白酶表... 目的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角度探讨密度感应(QS)在P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刚果红弹性蛋白酶解实验对临床分离的84例PA株进行QS缺陷筛选,检测QS缺陷株的弹性蛋白酶表达、绿脓菌素分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结果在84例临床分离PA株中筛选出4例QS缺陷株(C39,C84,C104,C117),检出率为4.76%。PCR检测显示:C84的rhl Ⅰ、rhl R基因缺失。序列检测发现:C39 rhl Ⅰ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84、249位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62、8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变成甘氨酸和谷氨酸;C39 rhl R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46位移码突变,147位替换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48位以后氨基酸改变;C84 las R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66、136、138和172位氨基酸分别由精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和丝氨酸变成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天冬酰胺;C104和C117 rhl Ⅰ基因序列多个位点碱基突变,其中第184、249位碱基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62、8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变成甘氨酸和谷氨酸。致病因子检测显示:C39、C84、C104、C117弹性蛋白酶表达水平低于野生株(PAO1),与QS缺陷株(PAOJP2)相近;C39、C84绿脓菌素分泌明显低于PAO1,与PAOJP2相近,C104、C117绿脓菌素分泌正常;C39、C84、C104、C117的生物被膜起始能力及泳动能力均低于PAO1。结论 QS系统在PA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干扰QS是控制PA感染非常有希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密度感应 细菌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6
作者 周春凤 王艳萍 郭时金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57-57,共1页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这样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这样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准确有效的治疗,必须对现有药物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投药方式,会大大减少药物浪费,降低养殖成本,下面就从药敏纸片的制备和药敏试验的操作等方面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 细菌传染病 控制效果 致病性细菌 细菌疾病 养殖过程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主要致病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17
作者 勾肖晶 闫艺婷 +4 位作者 刘静 贺会丽 黄亚明 杨激辉 刘兴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2,共2页
猪细菌性疾病是一类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猪场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猪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猪场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因此,了解猪场主要致病菌的毒力因子... 猪细菌性疾病是一类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猪场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猪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猪场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因此,了解猪场主要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基因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对有效监测猪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疾病 毒力因子 副猪嗜血杆菌 致病性细菌 疾病检测 致病大肠杆菌 沙门菌 外膜蛋白 有效监测 产志贺样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皮喂牛可帮助对抗食品源性传染病
18
作者 李婵 《广西畜牧兽医》 2012年第1期59-59,共1页
小心食品源性传染病!当人们遇到新的威胁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注意过桔皮可以提供帮助。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给牛喂食柑橘类水果的外皮可以有效地减少牛胃肠道普遍流行的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从根本... 小心食品源性传染病!当人们遇到新的威胁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注意过桔皮可以提供帮助。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给牛喂食柑橘类水果的外皮可以有效地减少牛胃肠道普遍流行的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从根本上也降低了活牛体内的细菌转化成肉食品中危险病原菌的转化率,同时也帮助减少了畜牧业对潜在危险抗生素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品 传染病 喂牛 桔皮 致病性细菌 对抗 潜在危险 农业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应激性疾病防治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伟超 《农家科技》 2015年第11期30-30,共1页
1.腹泻。仔猪断奶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应激性疾病,且危害性较大,多发生于断奶后5天左右的仔猪。表现为拉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程较长的,在耳部和腹部呈现紫色,严重的出现急性腹泻,拉水样稀粪,甚至会突然休克致死,无任何症状... 1.腹泻。仔猪断奶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应激性疾病,且危害性较大,多发生于断奶后5天左右的仔猪。表现为拉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程较长的,在耳部和腹部呈现紫色,严重的出现急性腹泻,拉水样稀粪,甚至会突然休克致死,无任何症状。主要原因是断奶后的仔猪不适应突然变换的饲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随着仔猪抵抗力下降.使致病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大量繁殖增生,产生毒素,加剧了肠道损伤和消化机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疾病 断奶仔猪 疾病防治 仔猪断奶腹泻 消化机能紊乱 消化不良 致病性细菌 食欲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潜在致病菌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20
作者 李治龙 孙立宇 +3 位作者 尚韵依 赵妮 薛泽环 刘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08,共8页
为探究水体和沉积物潜在致病性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汉江致病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于2014年春、秋两季,在汉江6个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6S r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FAPROTAX软件,对细菌群落进行致病... 为探究水体和沉积物潜在致病性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汉江致病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于2014年春、秋两季,在汉江6个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6S r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FAPROTAX软件,对细菌群落进行致病性功能预测,共识别出6类致病菌,隶属6门9纲22目45科105属。研究结果显示,变形菌门是汉江致病菌群落的主要组成物种,占比高达96.56%,Methylopu-milus和Roseomonas是属水平的优势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致病菌比水体中更丰富,浮游群落随季节的变化更显著。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指示底栖群落对环境因子变化更敏感。零模型分析结果揭示随机过程主导水体和沉积物致病菌群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致病性细菌 群落组成 分布特征 构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