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环境压力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程皓 阳国亮 纪晓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83,共5页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上百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及所含城市的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综合得分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并创新性引入脱钩指数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上百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及所含城市的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综合得分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并创新性引入脱钩指数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脱钩状态可以较好地反映十大城市群及所含城市的城市韧性与环境压力间的关系;理想脱钩状态与不理想脱钩状态的城市群数量一致,前者空间上集中在沿海沿江及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湾区、海峡地区和西部山区;处于理想脱钩状态的城市占主流,其中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大量高层级城市仍处于不理想脱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城市群 城市韧性 环境压力 主成分分析 脱钩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一个新的脱钩分析框架 被引量:46
2
作者 查建平 戴家权 +2 位作者 刘珂吉 余乔 周志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4,共12页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法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中,对传统脱钩指数分析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型的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模型,尝试对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脱钩指数值为0.806,虽实现了整体上的弱脱钩状态,但旅游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仍呈现显著的正向关联,旅游业距离实现强脱钩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能源强度效应是旅游业脱钩过程中唯一的正向影响因素,游客规模效应和消费水平效应则是脱钩实现的主要抑制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与收入结构效应的作用则不大。(3)不同驱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机制,表明未来旅游业脱钩工作在聚焦如何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消费方式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保持各驱动因素之间稳定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以实现最大效用的协同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脱钩指数模型 LMDI分解法 动态效应分析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晓然 陈健利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59-61,共3页
农业经济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领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广受关注。贵州省具有西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其农业灾害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根据贵州省2015—202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贵州省近几年农业经... 农业经济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领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广受关注。贵州省具有西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其农业灾害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根据贵州省2015—202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贵州省近几年农业经济及农业灾害基本现状,通过岭回归模型探讨了农业灾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利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农业灾害与农业经济最近几年的波动变化并进一步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通过政策优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及灾害的预警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 农业经济 岭回归模型 脱钩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水养殖碳汇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雅华 贾鹏 郑鹏 《农业展望》 2025年第4期44-52,共9页
“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为了检验这一理论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中国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物质量评估法测算并分析2012—2021年海水养殖碳汇,利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 “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为了检验这一理论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中国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物质量评估法测算并分析2012—2021年海水养殖碳汇,利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探讨中国海水养殖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12—2021年全国海水养殖碳汇量保持在118万~156万t。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海水养殖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的耦合程度较低,除2015年短暂达到增长耦合状态、2019年为扩张负脱钩状态外,其他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从省际层面来看,9个沿海省份之间耦合状态存在较大差异,2012—2021年广东海水养殖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的耦合系数均表现为“脱钩”,浙江和福建的耦合系数表现为围绕“增长耦合”状态波动的变化趋势,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广西和海南多数年份处于脱钩状态。基于行业发展现状与分析结论,提出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产业融合以及建立区域补偿机制与环保措施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碳汇 经济增长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耦合关系 Tapio脱钩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与脱钩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晓君 陈瑞敏 苏衡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81,共12页
量化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探讨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以及分析能源消耗的脱钩状态,对工业部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2005—2016年中国工业35个分行业总产值与9种主要能源消耗的面板数据,... 量化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探讨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以及分析能源消耗的脱钩状态,对工业部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2005—2016年中国工业35个分行业总产值与9种主要能源消耗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VALDEX指数衡量中国工业部门的节能情况,进而将改进后的Kaya恒等式与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一个能源消耗因素分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对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效应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的节能率以边际递减的速率上升;能源结构效应与产出规模效应导致能源消耗增加,而能源强度效应与经济产出结构效应减少能源消耗;此外,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呈脱钩状态,但强脱钩行业少且脱钩指数值小,具体表现为: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产出结构效应是实现强脱钩的关键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阻碍脱钩的实现。降低能源强度、调整经济产出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是当前中国工业部门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能源消耗 驱动因素 Kaya-LMDI 脱钩努力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基于水量和水质视角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燕燕 王永瑜 徐绮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水足迹理论与方法测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状况,运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对水量足迹、水质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进行...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水足迹理论与方法测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状况,运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对水量足迹、水质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黄河流域水量足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生产用水最多;水环境污染得到系统治理,水质足迹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水量足迹、水质足迹与经济发展多处于相对脱钩和弱脱钩状态,水质脱钩优于水量脱钩,但均未达到最佳脱钩状态。黄河流域各区域之间无论是水量足迹、水质足迹或是两者与经济发展脱钩的状态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量足迹和水质足迹排名由大到小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水量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表现为上游和下游地区优于中游地区,水质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应通过加强农业节水力度和水污染防治并实施区域差异化管理来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强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足迹 水质足迹 脱钩指数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