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奶仔猪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鹤亮 呙于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9期15-17,共3页
仔猪哺乳期营养的主要来源是母乳.母乳干物质每千克含消化能22.18MJ,其中乳脂占全乳干物质的42%,提供能量的62%(许振英,1992),是哺乳期仔猪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3~5周龄仔猪断奶后由采食母乳过渡到采食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开食料,该料每... 仔猪哺乳期营养的主要来源是母乳.母乳干物质每千克含消化能22.18MJ,其中乳脂占全乳干物质的42%,提供能量的62%(许振英,1992),是哺乳期仔猪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3~5周龄仔猪断奶后由采食母乳过渡到采食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开食料,该料每千克仅合消化能13.8~14.ZMJ.断奶仔猪往往食欲差,采食量小,从开食料中难以获得足够能量和其他养分,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或停滞.自50年代起人们就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粮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脂肪营养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Ⅳ.脂肪营养 被引量:2
2
作者 哈斯额尔敦 胡菡 +5 位作者 王加启 卜登攀 刘庆生 杨光 赵小伟 刘开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8,共8页
反刍动物产品是膳食的重要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笔者综述了2009年在ADSA-ASAS大会、ASAS-CAAV大会和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与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相关的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添加油脂对产品中脂肪组成的... 反刍动物产品是膳食的重要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笔者综述了2009年在ADSA-ASAS大会、ASAS-CAAV大会和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与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相关的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添加油脂对产品中脂肪组成的调控作用、日粮脂肪在瘤胃的代谢作用、乳腺脂肪酸代谢机制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营养 脂肪 反刍动物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的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葛亚明 张润红 +1 位作者 王永生 庞全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82-84,共3页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动物脂肪营养尤其是猪的脂肪营养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在母猪营养研究方面氨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阐述了添加油脂有助于断乳仔猪的消化 ,提高其成活率 ;对生长—育肥猪可以持续的改善饲料转化率 ,减少自由采食量 ...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动物脂肪营养尤其是猪的脂肪营养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在母猪营养研究方面氨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阐述了添加油脂有助于断乳仔猪的消化 ,提高其成活率 ;对生长—育肥猪可以持续的改善饲料转化率 ,减少自由采食量 ,并使肉品保鲜期延长。着重指出 ,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中长链低级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酸等 ,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并可维持和提高母猪的营养状况。结合目前脂肪营养研究的前沿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基础研究 母猪 脂肪营养 研究进展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洁 周涛 +2 位作者 方凯 马东来 刘跃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ia centrifugalis abdominalis,LCA)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5例LCA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 目的探讨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ia centrifugalis abdominalis,LCA)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5例LCA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岁(4~13岁),病程1~3年;皮损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腹部萎缩性斑片,皮下血管清晰可见;患者均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皮下脂肪消失或显著减少;治疗以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及维生素E为主。结论 LCA临床较少见,具有典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其诊断通常不难,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荣生 张牧 李咸梁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7期34-37,共4页
综述了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最新研究结果 ,并对铜、卵磷脂、肉碱等影响脂肪消化的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 脂肪营养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莉宁 吴铁强 +1 位作者 潘慧清 陈永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4-55,共2页
报告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患儿女,10岁,右下腹、外阴萎缩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右下腹、右侧会阴、阴唇部可见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萎缩凹陷区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真皮... 报告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患儿女,10岁,右下腹、外阴萎缩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右下腹、右侧会阴、阴唇部可见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萎缩凹陷区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脂肪细胞呈团块状,少许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营养对鱼类脂肪沉积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左玉 姜海波 +1 位作者 姚俊杰 熊铧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0,共3页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高度浓缩的代谢燃烧分子,是鱼类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是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水产品的安全、美味与健康。过量摄食脂肪有损人的健康,而肉中脂肪含量变化也会影响肉的风味。
关键词 脂肪沉积 脂肪营养 代谢 鱼类 关键酶 甘油三酯 营养 生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奶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姜铁民 贺小龙 +2 位作者 高一依 赵军英 刘彦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酸奶因对人体的多种健康作用成为健康饮食的标志,提高酸奶营养与健康功能成为研发新产品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烧酸奶(A组)、益生菌酸奶(B组)、普通酸奶(C组)脂肪酸分布及其营养价值差异基础上,探讨了原料脂肪、前处理工艺、发酵剂、乳酸... 酸奶因对人体的多种健康作用成为健康饮食的标志,提高酸奶营养与健康功能成为研发新产品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烧酸奶(A组)、益生菌酸奶(B组)、普通酸奶(C组)脂肪酸分布及其营养价值差异基础上,探讨了原料脂肪、前处理工艺、发酵剂、乳酸菌数量对脂肪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类酸奶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成和无统计学差异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表现为A组显著低于B与C组,而n-6/n-3 PUFA比例为A组(5.5)显著高于C组(2.8)和B组(2.4)组,PUFA/SFA则为B组最高(P<0.05)。因素相关性和方差分析表明,显著影响酸奶脂肪酸分布和脂肪营养价值的因素依次为原料脂肪、发酵剂、乳酸菌数量和原料前处理工艺。结果可为指导酸奶消费和生产更高营养价值的酸奶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脂肪 脂肪营养价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脂肪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金永梅 陈建华 +3 位作者 于闵 刘俊 樊萍 白劲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脂肪营养不良情况。方法:统计、分析45例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及影响脂肪营养不良的因素。结果:45例艾滋病患者中检出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LD)38例,性别、年龄、患病时间...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脂肪营养不良情况。方法:统计、分析45例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及影响脂肪营养不良的因素。结果:45例艾滋病患者中检出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LD)38例,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时间、暴露于D4T和3TC是LD的危险因素。脂肪量主要集中于内脏。结论:LD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与性别、年龄、治疗时间及某些药物,如D4T的使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脂肪营养及应用(上)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青燕 《当代水产》 2014年第3期61-61,64,共2页
随着鱼粉价格的持续上涨,由于脂肪的蛋白节约作用,高脂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质蛋白源用量的下降;同时高脂配方在鱼类上表现出特殊的促生长作用,因此对于那些生长季节短的区域,或出塘规格决定售价的养殖品种而,言具有独特的经... 随着鱼粉价格的持续上涨,由于脂肪的蛋白节约作用,高脂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质蛋白源用量的下降;同时高脂配方在鱼类上表现出特殊的促生长作用,因此对于那些生长季节短的区域,或出塘规格决定售价的养殖品种而,言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但当我们逐年上调油脂含量时,在欣喜感受油脂降低饵料系数功效的同时我们也往往承受高着能配方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氧化油脂,出塘应激,脂肪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营养 水产动物 应用 出塘规格 油脂含量 促生长作用 生长季节 养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脂肪营养及应用(下)
11
作者 陶青燕 《当代水产》 2014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于鱼类特别是淡水鱼类必需脂肪酸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一直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淡水鱼不需要ω3系列的脂肪酸。这是不正确的,所有的鱼虾都不具备的从头合成ω3和ω系列脂肪酸的能力。从(表2)可以看到,淡水鱼体内有很高比例的ω... 关于鱼类特别是淡水鱼类必需脂肪酸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一直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淡水鱼不需要ω3系列的脂肪酸。这是不正确的,所有的鱼虾都不具备的从头合成ω3和ω系列脂肪酸的能力。从(表2)可以看到,淡水鱼体内有很高比例的ω3脂肪酸存在,只是相对于海水鱼类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营养 水产动物 必需脂肪 淡水鱼类 应用 从头合成 海水鱼类 高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Ⅴ.脂肪(酸)营养 被引量:6
12
作者 哈斯额尔敦 王加启 +4 位作者 卜登攀 胡菡 刘庆生 周荣 刘开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3,共9页
反刍动物产品如牛奶,牛、羊肉等,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优化饲养模式,改善产品脂肪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关键问题。作者对2007~2008年反刍动物脂... 反刍动物产品如牛奶,牛、羊肉等,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优化饲养模式,改善产品脂肪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关键问题。作者对2007~2008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脂肪酸代谢通路的研究、补充脂肪(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产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和瘤胃惰性脂肪的应用研究。而国外反刍动物营养脂类研究中除了上述3点外还对乳腺脂肪酸代谢调控和瘤胃后脂肪酸消化、吸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营养 脂肪 反刍动物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Ⅰ.脂肪(酸)营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永新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李珊珊 袁廷杰 周凌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6,共7页
日粮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脂肪产品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改善脂肪产品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热点。作者对2010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日粮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脂肪产品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改善脂肪产品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热点。作者对2010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脂肪酸瘤胃代谢调控、瘤胃后供给脂肪酸代谢及需要量、日粮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产品脂肪组成的调控作用和过瘤胃保护脂肪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营养 反刍动物 代谢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花生脂肪油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冰 刘萍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试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黑花生脂肪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以黑花生为原料开发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黑花生脂肪油理化性能良好,营养成分丰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及苯并(... 本试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黑花生脂肪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探讨了以黑花生为原料开发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黑花生脂肪油理化性能良好,营养成分丰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及苯并(а)芘含量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其食用安全性。可见黑花生脂肪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 脂肪营养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花生脂肪油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冰 肖益龙 +1 位作者 王虹 刘萍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A02期33-34,70,共3页
目的:探讨以黑花生为原料开发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黑花生脂肪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黑花生脂肪油理化性能良好,营养成分丰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及苯并... 目的:探讨以黑花生为原料开发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黑花生脂肪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卫生指标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黑花生脂肪油理化性能良好,营养成分丰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及苯并(a)芘含量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其食用安全性。结论:黑花生脂肪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 脂肪营养成分 国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乳制品中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检测方法
16
作者 丁红梅 陈彬 +1 位作者 张霞 杨兴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6-47,共2页
本文将乳制品经酸水解后,利用乙醇-乙醚-石油醚提取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甲基化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出添加的7种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本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方法重现性良好,其RSD可达0.82%~1.78%;回收率可达89... 本文将乳制品经酸水解后,利用乙醇-乙醚-石油醚提取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甲基化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出添加的7种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本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方法重现性良好,其RSD可达0.82%~1.78%;回收率可达89.9%~103.6%;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营养学最新动向(下)——2002年美国奶业协会(ADSA)、动物学会(ASAS)和加拿大动物学会(CSAS)联合学术年会介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光文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3年第4期169-173,共5页
3脂肪营养 本次大会有多篇关于提高畜产品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含量的论文.其中,饲喂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鱼油可特别提高CLA含量,尤其引人关注.
关键词 奶牛营养 脂肪营养 饲料添加剂 瘤胃发酵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的分析及与中国3种扇贝的比较 被引量:30
18
作者 曹善茂 王昊 +3 位作者 陈炜 梁伟锋 汪健 邹建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50,共7页
为研究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闭壳肌的营养成分,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对岩扇贝及虾夷扇贝Patiopecten yesoens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闭壳肌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部分矿... 为研究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闭壳肌的营养成分,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对岩扇贝及虾夷扇贝Patiopecten yesoens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闭壳肌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部分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4种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岩扇贝闭壳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总糖的质量分数(鲜计)分别为78.68%、16.13%、0.92%、1.77%和1.92%,与另3种扇贝相比,岩扇贝闭壳肌的粗蛋白质与灰分含量相对较高,水分与粗脂肪含量较低,总糖含量与虾夷扇贝接近,高于栉孔扇贝,低于海湾扇贝;岩扇贝闭壳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EAA)为5.17%,占氨基酸总量的35.5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为59.10%,略高于其他3种扇贝,接近FAO/WHO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呈味氨基酸(DAA)总量为7.25%,占氨基酸总量的49.82%;岩扇贝闭壳肌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占总脂肪酸的48.56%,其中EPA和DHA占总脂肪酸的41.84%,略高于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岩扇贝闭壳肌矿物元素中常量元素的含量依次为K>Mg>Ca,微量元素中Zn含量较为丰富。研究表明,岩扇贝闭壳肌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特点,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较高,是一种具有潜在引种价值的扇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扇贝 氨基酸 脂肪 营养成分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奶牛营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宏通 邵志文 季景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高产奶牛 瘤胃发酵 蛋白质营养 脂肪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脂肪对大体型猪腰部肌肉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C Corino 冯京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1期53-53,共1页
研究了日粮添加脂肪对大体型猪的腰部肌肉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在活重为 2 5 kg~ 1 60 kg阶段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动物油 (TA)、玉米油 (CO)和菜籽油(RO)。活重为 2 5~ 1 1 0 kg,脂肪添加量为 3 % ,从 1 1 0 kg到屠宰 ,脂肪添加量为 ... 研究了日粮添加脂肪对大体型猪的腰部肌肉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在活重为 2 5 kg~ 1 60 kg阶段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动物油 (TA)、玉米油 (CO)和菜籽油(RO)。活重为 2 5~ 1 1 0 kg,脂肪添加量为 3 % ,从 1 1 0 kg到屠宰 ,脂肪添加量为 2 .5 %。日粮饲喂量是 9% BW0 .75。结果发现 ,日粮不同处理对腰肌重、p H、LL 肌 (longis-simus lumborum)屠宰后 45 min和 2 4h的颜色变化没有影响 ,对 LL肌的水分含量、总蛋白和总脂肪含量无影响。饲喂 RO的猪其 LL肌总脂肪中的亚麻酸含量比饲喂 TA和 CO的高。以 TBARS表示肌肉的氧化稳定性 ,与饲喂TA的猪相比 ,在饲喂 CO的猪 (强制氧化 60 min后 )和饲喂 CO和 RO的猪 (强制氧化 3 0 0 min后 )降低了 LL肌的氧化稳定性。在不同处理组间 ,专业品尝人员对肉品的评价没有发现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以我们的添加水平 ,长期营养性的添加脂肪对大型猪腰部肌肉的品质和感官特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特性 腰肌 脂肪营养 脂肪 氧化稳定性 肌肉品质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