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原位杂交法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发育过程中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牛荣丽 梁丽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5,共5页
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斑马鱼胚胎,制备DIG标记的TS反义RNA探针,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各期的时空表达状况。结果表明,在所取样的各个阶段,TS基因均有转录,但其部位不同,中囊胚过渡前后mRNA显现的... 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斑马鱼胚胎,制备DIG标记的TS反义RNA探针,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各期的时空表达状况。结果表明,在所取样的各个阶段,TS基因均有转录,但其部位不同,中囊胚过渡前后mRNA显现的部位仅存在于受精卵的动物极,10hpf时存在于整个胚胎的外围,至24hpf后集中到头部及其躯干部。112hpf在心脏部位强表达,其余部位表达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ts) 斑马鱼 反义RNA探针 整体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培美曲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治宽 胡毅 +1 位作者 赵宏 付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IIIB/IV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与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以培美曲塞化疗的IIIB/IV期肺腺癌,RT-PCR法检测肿瘤标本TS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TS高表达(+)26.32(10/38),TS表达与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IIIB/IV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与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以培美曲塞化疗的IIIB/IV期肺腺癌,RT-PCR法检测肿瘤标本TS表达,并对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TS高表达(+)26.32(10/38),TS表达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PS评分无关。化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34.21(13/38),其中TS低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9.29%(11/28),而TS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0.0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TS低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9.29%(25/28),TS高表达患者疾病控制率为40.00%(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推测TS可作为NSCLC对培美曲塞的敏感性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培美曲塞 合成酶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雷替曲塞的合成 被引量:9
3
作者 虞心红 毛庆华 +2 位作者 张卫东 陈振杰 孙乐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L-谷氨酸二乙酯为手性元,采用汇聚合成法分别以2-氨基-5-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环合、溴化制得2-甲基-6-溴甲基-3-氢-喹唑啉-4-酮(4),收率为69.1%;以2-噻吩甲醛为原料经硝化、氧化、酰氯化、缩合、还原及N-甲基化制得N-[5-(N-甲氨基)-2... 以L-谷氨酸二乙酯为手性元,采用汇聚合成法分别以2-氨基-5-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环合、溴化制得2-甲基-6-溴甲基-3-氢-喹唑啉-4-酮(4),收率为69.1%;以2-噻吩甲醛为原料经硝化、氧化、酰氯化、缩合、还原及N-甲基化制得N-[5-(N-甲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3),收率为25.4%;2-噻吩甲醛以硝酸-乙酸酐硝化后再经过氧化氢氧化制备5-硝基噻吩-2-甲酸,收率为62.2%;N-(5-氨基-噻吩-2-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10)的N-甲烷化反应中采用胺与碘甲烷摩尔比1∶1.1,一次性加入碘甲烷,收率为79.9%。化合物3与化合物4缩合生成N-[5-[N-[(3,4-二氢-2-甲基-4-氧-6-喹唑啉基)-甲基]-N-甲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二乙酯(2),继而水解即得目标化合物雷替曲塞(1),总收率为22.5%。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合成酶抑制剂 雷替曲塞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族乳腺癌FEC方案化疗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凤春 徐海燕 +5 位作者 徐光如 任芳 马越 唐雷 王红霞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了解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YMS)多态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雌激素受体基因5'端非编码区的28 bp串联重复序列(VNTR)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对50例白种人和23例亚... 目的了解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YMS)多态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雌激素受体基因5'端非编码区的28 bp串联重复序列(VNTR)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对50例白种人和23例亚裔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分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FEC化疗不良反应和生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TYMS 28 bp VNTR基因型在白种人群2R/2R、2R/3R和3R/3R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62.0%和26.0%,在亚裔人群分别为4.4%、30.4%和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YMS 28 bp VNTR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等无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3.21个月,复发5例,死亡5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TYMS基因型不是影响预后因素。亚裔人群化疗后3-4级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白种人群(86.96%vs 60.00%,P=0.021);TYMS 28 bp VNTR3R/3R基因型中,3-4级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于2R/3R、2R/2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0%vs65.79%,57.14%,P=0.578)。结论白种人与亚裔乳腺癌患者FEC化疗耐受性存在差异,可能与两者TYMS基因28 bp VNTR多态性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合成酶基因 多态性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RNA体外展示技术筛选胸苷酸合成酶RNA亲和肽 被引量:6
5
作者 阎松 牛荣丽 +1 位作者 张培军 林秀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81-1087,共7页
以体外选择方法筛选不同功能的核酸、肽和蛋白质是近年的研究热点,mRNA体外展示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多肽选择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含嘌呤霉素寡核苷酸的Linker使mRNA与它编码的肽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mRNA-蛋白质融合体,这一方法已用于... 以体外选择方法筛选不同功能的核酸、肽和蛋白质是近年的研究热点,mRNA体外展示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多肽选择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含嘌呤霉素寡核苷酸的Linker使mRNA与它编码的肽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mRNA-蛋白质融合体,这一方法已用于多种功能肽的鉴定.以mRNA体外展示技术进行了由大容量多肽库中(>1013)筛选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RNA亲和肽的研究,通过精密的实验设计,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筛选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已进行了8轮筛选,结果表明,以mRNA体外展示技术获得的多肽分子,可以与TSmRNA亲和.将测序结果与初始肽库进行比较,发现亲和肽中碱性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其在与RNA结合中具有重要作用.mRNA展示技术作为一种大容量文库的体外筛选方法,将广泛应用于与固定化靶物质具高度亲和性及特异性的多肽和蛋白质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体外展示 筛选 合成酶 亲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毒副作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春兰 岳丽杰 +5 位作者 于洁 文飞球 李长钢 郑苗苗 谢偲 丁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38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TYMS)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毒副作用的相关性。方法:75例ALL中有52例接受了HD-MTX治疗,对患儿用药后的一般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等临床表现和血尿...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TYMS)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毒副作用的相关性。方法:75例ALL中有52例接受了HD-MTX治疗,对患儿用药后的一般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等临床表现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ALL儿童TYMS多态性(rs699517、rs2790和rs11280056),分析MTX毒副作用与其关系。结果:TYMS rs2790与ALL儿童性别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等位基因G者男孩数约是女孩的3倍(OR=3.05,95%CI=1.14~8.19,P=0.024)。rs2790基因型与HD-MTX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也相关,GG基因型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危险降低(OR=0.07,95%CI=0.01~0.64,P=0.026)。rs699517和rs11280056与ALL儿童发病年龄、性别以及HD-MTX毒副作用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TYMS rs2790可能与HD-MTX毒副作用具有相关性,对ALL男性儿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胸苷磷酸化酶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华东 黄朝晖 +1 位作者 邓建忠 茆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66-76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化学治疗在胃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肿瘤组织中某些基因表达的水平来选择化疗药物已成为今后化疗的方向。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是氟尿嘧啶(5-FU)体内的关键代谢酶,其表达水平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5-F... 背景与目的:化学治疗在胃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肿瘤组织中某些基因表达的水平来选择化疗药物已成为今后化疗的方向。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是氟尿嘧啶(5-FU)体内的关键代谢酶,其表达水平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5-FU化疗后的预后。本研究探讨胃癌组织中TS、TP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51例胃腺癌组织TS、TP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TS、TP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0.94和21.20,TS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T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无瘤生存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S、TP 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TS、TP mRNA表达水平对接受5-FU为基础治疗方案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合成酶 化酶 预后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春凤 王春凤 +5 位作者 秦泽荣 孙哲 崔尚金 崔尚金 何昭阳 刘尚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5-58,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干酪乳杆菌 L. casei 34103染色体 DNA为模板,利用 PCR技术扩增出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 thyA)基因,利用玻璃奶回收纯化试剂盒回收纯化thyA基因,并...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干酪乳杆菌 L. casei 34103染色体 DNA为模板,利用 PCR技术扩增出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 thyA)基因,利用玻璃奶回收纯化试剂盒回收纯化thyA基因,并将其克隆入以红霉素抗性为选择压力的可以在大肠杆菌和乳酸菌中穿梭表达的质粒pW425e,再转化X51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PCR扩增鉴定,并对thy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 thyA基因,全长约 1.1kb,与国外报道的 thyA基因同源性达99%。这为构建以thyA基因为选择压力的非抗生素抗性穿梭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基因 分子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对结肠癌5-FU治疗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新 林文博 施作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3-424,427,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对 5 FU产生耐药的机制 ,揭示不同胸苷酸合成酶 (TS)蛋白表达水平的结肠癌患者对 5 FU治疗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0例结肠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TS表... 目的 探讨结肠癌对 5 FU产生耐药的机制 ,揭示不同胸苷酸合成酶 (TS)蛋白表达水平的结肠癌患者对 5 FU治疗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0例结肠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TS表达水平高于结肠癌组织 ,结肠癌组织中TS表达水平与 5 FU化疗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 ,与患者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对 5 FU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 结肠癌 5-FU 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拉曲克对胸苷酸合成酶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亦蕾 吴曙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洛拉曲克作用后不同细胞胸苷酸合成酶(TS)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无差异.方法时间曲线中,LoVo、Lo2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75μmo1/L(接近各自的IC90值)的洛拉曲克处理0~60h.剂量曲线中,洛拉曲克作用时间36h,LoVo细胞剂量范... 目的研究洛拉曲克作用后不同细胞胸苷酸合成酶(TS)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无差异.方法时间曲线中,LoVo、Lo2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75μmo1/L(接近各自的IC90值)的洛拉曲克处理0~60h.剂量曲线中,洛拉曲克作用时间36h,LoVo细胞剂量范围0~40μmol/L.Lo2细胞剂量范围0~125μmol/L.分别以流式细胞术法、Westem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T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细胞在经过洛拉曲克处理后,TS表达的时间和剂量曲线具有显著不同的动态规律.在时间曲线中,LoVo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呈持续升高的趋势,Lo2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先降低,24 h后TS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回升,但至60 h尚未恢复至对照水平.在剂量曲线中,LoVo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呈峰形,以IC90值附近为最高,Lo2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低于IC90值的剂量点TS蛋白水平降低程度相似,高于IC90值的剂量处理后TS水平随剂量的升高而下降.结论洛拉曲克可以产生TS诱导现象,不同细胞在洛拉曲克作用后TS动态表达的差异是细胞耐药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拉曲克 合成酶 蛋白表达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11
作者 郭睿 田怡 +4 位作者 朱明明 黄莺 强磊 金雪媛 杨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9-474,共6页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S、p63、Calponin、CK5/6、S-100在32例不同类型涎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包括非肿瘤性和涎腺炎性样本10例、混合瘤样本11例、基底细胞癌样...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S、p63、Calponin、CK5/6、S-100在32例不同类型涎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包括非肿瘤性和涎腺炎性样本10例、混合瘤样本11例、基底细胞癌样本5例和腺样囊性癌样本6例。评估TS作为涎腺肌上皮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TS在各种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P63的表达完全一致,均能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呈清晰的胞核型强阳性表达;同时,Calponin、CK5/6、S-100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呈质/膜型阳性表达;此外,TS在少数涎腺腺上皮细胞、癌细胞和散在的少数间质细胞胞浆中呈弱阳性或中等强度阳性表达,但在细胞核中呈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TS在涎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p63、Calponin、CK5/6、S-100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除与CK5/6在涎腺炎和涎腺组组表达比较之外,Kappa>0.75,且具有10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胸苷酸合成酶可作为一种新的特异性涎腺肌上皮细胞标志物,并用于涎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 涎腺 肌上皮细胞 分子标志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检测平台
12
作者 张晓梅 陈森清 +3 位作者 曹海霞 吴建中 马国建 李金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12,共7页
TS基因5′非翻译区(5′untranslation region,5′UTR)增强子区域(TS enhancer region,TSER)存在28bp的2次(2R)、3次(3R)的串联重复多态,在3R等位基因第二次重复中还存在一个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 TS基因5′非翻译区(5′untranslation region,5′UTR)增强子区域(TS enhancer region,TSER)存在28bp的2次(2R)、3次(3R)的串联重复多态,在3R等位基因第二次重复中还存在一个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同时在3′非翻译区(3′untranslation region,3′UTR)存在6个碱基片段缺失/插入多态。这些多态形式的存在影响了TS基因mRNA的稳定和翻译效率,并可导致不同TS基因型肿瘤患者对以5-fuorouracil(5-FU)为基础的化疗疗效产生差异。为提高TS基因型临床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便、快捷、准确和自动化区分各种纯合及杂合基因型,设计多重PCR反应,同时扩增TS基因5′和3′非翻译区多态所处片段。利用DHPLC技术建立TS基因多态性检测平台,在非变性条件下,通过优化DHPLC洗脱梯度,同时检测5′TSER区的串联重复多态和3′UTR片段长度多态;在变性条件下,检测5′TSER区单核苷酸多态。同时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方法,验证DHPLC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PLC 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P免疫沉淀技术在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翻译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宋春霞 牛荣丽 +1 位作者 王征 林秀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158,共5页
为检测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产物TS蛋白在体内是否结合于自身的mRNA,并进一步检测TS蛋白与c-myc mRNA的结合情况。采用免疫沉淀结合得到相应的RNA,即RNP免疫沉淀技术,进一步结合RT-PCR技术分析与蛋白结合的核酸序列,并用Wester... 为检测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产物TS蛋白在体内是否结合于自身的mRNA,并进一步检测TS蛋白与c-myc mRNA的结合情况。采用免疫沉淀结合得到相应的RNA,即RNP免疫沉淀技术,进一步结合RT-PCR技术分析与蛋白结合的核酸序列,并用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了TS蛋白。结果显示,人的TS106单克隆抗体可以免疫沉淀斑马鱼的TS蛋白,抗体免疫沉淀的核酸中含有TS mRNA和c-myc mRNA。在斑马鱼中,TS蛋白在体内结合于自身的TS mRNA,并能结合c-myc mRNA,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阐明了TS的翻译调控机制在体内条件下的作用方式,同时也为构建斑马鱼抗肿瘤药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沉淀 RT-PCR RNP 合成酶 翻译调控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与自身mRNA的相互作用
14
作者 宋春霞 牛荣丽 +2 位作者 杜长青 杨少丽 林秀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1326,共6页
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生物学领域中公认的研究脊椎类生物的模式生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从头合成的限速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和大肠杆菌中TS能与自身的mRNA结合,... 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生物学领域中公认的研究脊椎类生物的模式生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从头合成的限速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和大肠杆菌中TS能与自身的mRNA结合,在翻译水平上具有反馈抑制自调控现象.斑马鱼作为药物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探讨斑马鱼的胸苷酸合成酶的调控规律,以及与人TS的相关性,利用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高均一性斑马鱼TS蛋白,采用凝胶迁移研究了TS和其mRNA的体外结合,采用免疫共沉淀:RT-PCR技术研究了它们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的TS在体内外均与自身的mRNA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研究说明,斑马鱼和人的TS具有高度生物学过程相关性,为构建斑马鱼抗肿瘤药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合成酶 凝胶迁移(EMSA) 蛋白质和RNA相互作用 免疫共沉淀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检测指导肺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杰 解明然 +3 位作者 郭明发 柳常青 孙翔翔 徐美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评估胸苷酸合成酶(TS)检测指导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行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ⅠB~Ⅲ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94例,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全部为TS低表达患者;对照组72例,未行TS... 目的评估胸苷酸合成酶(TS)检测指导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行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ⅠB~Ⅲ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94例,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全部为TS低表达患者;对照组72例,未行TS检测。两组均予以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中位无病生存期、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以及转移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43.0个月,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4%、76.6%、61.7%,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为29.9个月,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5%、66.7%和52.5%,两组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研究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优于观察组患者(67.7%vs 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复发转移41例(43.6%),观察组中复发或转移43例(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分期、N分期及病理分期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S表达状况与肺腺癌患者术后接受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方案有效率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法对肺腺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行TS检测可筛选培美曲塞化疗的获益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合成酶 培美曲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化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丽艳 韩军 +1 位作者 王冬梅 祁玉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组晚期肺腺癌患者58例,25例检测TS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组晚期肺腺癌患者58例,25例检测TS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8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1个月。TS基因多态性2R/2R型16%、2R/3R型32%、3R/3R型52%;3R/3R型、2R/2R+2R/3R型DCR分别为53.8%和91.7%(P=0.046);PFS分别为9.3和10.4个月(P>0.05)。MTHFR基因多态性C/T型52%,C/C型40%,TT型8%;MTHFR基因C/C型、C/T+T/T型DCR分别为70.0%和73.3%;PFS分别为10.0和9.7个月(P> 0.05)。结论 TS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腺癌DCR可能相关,而与PFS无相关性;MTHFR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腺癌DCR、PFS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基因多态性 培美曲塞 亚甲基四氢叶还原酶 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水图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表达状态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代欢欢 黄文 张文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TS高表达及41例TS低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2周内均接受能谱CT增...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TS高表达及41例TS低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2周内均接受能谱CT增强扫描。将能谱CT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密度图像导人ITK-SNAP软件(版本3.6.0)进行病灶勾画,采用A.K.软件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纹理特征包括一阶参数、直方图参数、矩阵变换、小波变换、滤波变换参数。采用观察者一致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逐步进行纹理特征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对纹理特征进行联合。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纹理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TS高表达组的平均值、Haralick显著高于TS低表达组(P=0.021、0.013),能量值、熵值、逆差距显著低于TS低表达组(P=0.031、0.022、0.042)。静脉期TS高表达组的能量值、熵值显著低于TS低表达组(P=0.017、0.032)。采用logistic回归所建立的动脉期联合模型R0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1、78.95%和82.93%),静脉期联合模型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3、64.47%和85.37%,动脉期及静脉期联合模型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2、86.84%和82.93%。结论:基于能谱CT碘(水)密度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可用于术前无创预测结直肠癌TS表达水平,将动脉期及静脉期纹理特征联合后,其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合成酶 碘(水)图像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胸腺苷合成酶多态性的探讨
18
作者 顾园园 沈晓丽 +3 位作者 浦晓东 陈诗泉 潘棱 林立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43-346,353,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腺苷合成酶(TS)5’-非翻译区(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3-’UTR1494bp位6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 目的研究胸腺苷合成酶(TS)5’-非翻译区(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3-’UTR1494bp位6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与56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斑块或狭窄)的TS 5-’UTR 28bp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分析3-’UTR1494bp位6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用荧光衍生后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法检测血浆总Hcy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12.99±4.76)μmol/L高于对照组(10.95±4.75)μmol/L(P=0.009)。(2)TS5-’UTR 28bp串联重复序列有三种基因型(3R/3R,3R/2R,2R/2R),这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有差异(P=0.029);TS28各基因型个体的Hcy水平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P=0.03)。3R/3R、3R/2R基因型个体的Hcy水平均高于2R/2R型个体(分别为P<0.001和P=0.011),但3R/3R基因型个体与3R/2R基因型个体的Hcy水平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979)。(3)TS3-’UTR6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有三种基因型(+6bp/+6bp,+6bp/-6bp,-6bp/-6bp),这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TS6各基因型个体的Hcy水平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P=0.006)。冠心病组TS6 bp各基因型个体间Hcy水平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高Hcy血症与冠心病有关系。(2)TS基因5-’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发病中的一个遗传因素。3 R与冠心病组个体的Hcy水平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 合成酶 基因 多态性 冠心病患者 酶多态性 合成酶 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血浆同型半胱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BB3,TS,ERCC1mRNA表达对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进 胡华斌 +3 位作者 谢阳春 唐友红 刘巍 钟美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589,共8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3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III,TUBB3)、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mRNA表达水平对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X...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3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III,TUBB3)、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mRNA表达水平对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XT/CDDP/FU,DCF)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共入组48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CF方案姑息化疗。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对患者胃癌组织中TUBB3,TS,ERCC1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TUBB3 mRNA低表达患者的化疗缓解率要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P=0.011),而TS和ERCC1表达水平与缓解率无显著性相关。TUBB3 mRNA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总生存期(OS)均优于高表达患者(P=0.002;P<0.001),TS和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TP和OS无明显相关。TUBB3,TS,ERCC1中有0或1个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在化疗缓解率、TTP和OS方面均要优于有2或3个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均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2分(HR=2.42,P=0.009)和TUBB3高表达(HR=2.34,P=0.036)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TUBB3 mRNA高表达可能与DCF方案耐药相关,TUBB3可作为接受以TXT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预测指标。TUBB3,TS和ERCC1 mRNA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晚期胃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3型β微管蛋白 合成酶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TS和TopoⅡα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克红 崔金全 卢书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患者宫颈组织中TS、TopoⅡα的表达。结果:54例宫颈鳞癌患者中34例对NACT有反应,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患者宫颈组织中TS、TopoⅡα的表达。结果:54例宫颈鳞癌患者中34例对NACT有反应,总有效率为72.2%,无效率为27.8%。宫颈癌患者组织中TS、TopoⅡα的表达水平与NACT疗效有关(χ2=7.020和9.026,P<0.05)。TS低表达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于高表达者,TopoⅡα高表达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于低表达者。结论:TS低表达和TopoⅡα高表达的患者均可从NACT中获益,两者是否可以作为宫颈癌患者NACT疗效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新辅助化疗 化疗疗效 合成酶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