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治单元疗法治疗胡蜂蜇伤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胡鹏 钱自华 +3 位作者 刘妮娜 徐桂琴 王凯 曹承楼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单元疗法对胡蜂蜇伤急诊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胡蜂蜇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单元疗法对胡蜂蜇伤急诊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胡蜂蜇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单元疗法,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数字疼痛评分(NRS)和毒效应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两组蜇伤处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2.86%),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AST/ALT、TBIL、SCr、APTT、hs-CRP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单元疗法能加速胡蜂蜇伤局部肿胀消退,缓解疼痛,降低毒效应指标,促进炎症吸收,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蜇伤 刺血拔罐 耳穴贴压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熹 《中国蜂业》 1999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金环胡蜂 胡蜂 胡蜂 养蜂员 黑盾胡蜂 蜜蜂 墨胸胡蜂 敷药法 蜂幼虫 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之于养蜂人 被引量:4
3
作者 费中华 蔺哲广 +1 位作者 郑火青 胡福良 《中国蜂业》 2014年第6期20-21,共2页
胡蜂,又称“马蜂”、“黄蜂”等,隶属膜翅目,胡蜂总科,胡蜂科,胡蜂属。胡蜂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的就有5000种以上,从独居到不同程度的社会性群居都有分布。常见危害蜜蜂的有金环胡蜂、墨胸胡蜂、黑盾胡蜂、基胡蜂... 胡蜂,又称“马蜂”、“黄蜂”等,隶属膜翅目,胡蜂总科,胡蜂科,胡蜂属。胡蜂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的就有5000种以上,从独居到不同程度的社会性群居都有分布。常见危害蜜蜂的有金环胡蜂、墨胸胡蜂、黑盾胡蜂、基胡蜂、黄腰胡蜂、黑尾胡蜂和小金箍胡蜂等7种胡蜂,在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7个省市均有分布。作为养蜂生产上蜜蜂最重要的敌害之一,胡蜂危害期较长。每年从8月份胡蜂开始活动,9~10月大量出现,一直到11月仍有少量胡蜂骚扰。因此,秋繁阶段捕杀胡蜂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山区)已是蜂群饲养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养蜂人 蜂群饲养管理 金环胡蜂 黑盾胡蜂 养蜂生产 危害期 膜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杨金燕 杨琦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48-56,共9页
优化了金环胡蜂的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蜂毒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使用不同溶剂的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 优化了金环胡蜂的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蜂毒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使用不同溶剂的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并通过纸片扩散法和二倍微量稀释法评估蜂毒蛋白抗菌能力,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乙醇(或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40)℃,料液比1∶150(1∶90)(g·mL^(-1))、时间4(8)h,乙醇浓度60%,蜂毒蛋白提取率达92.88%(94.37%)。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水提液与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良好,抗氧化活性较强,综合考虑提取率、生物活性及绿色发展理念,水为金环胡蜂蜂毒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优溶剂,该研究为金环胡蜂蜂毒蛋白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 蜂毒蛋白质 正交优化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胡蜂头部和触角表面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常明山 蒋学建 +3 位作者 吴耀军 邓艳 罗辑 赵鹏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平唇原胡蜂和黑盾胡蜂2种胡蜂头部表面和触角感器,以掌握其头部的额区、唇基、颚区、触角支角突以及触角柄节、梗节和鞭节的感器类型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间距值测量了2种胡蜂单/复眼的OOD、IOD长度和比例,并描述...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平唇原胡蜂和黑盾胡蜂2种胡蜂头部表面和触角感器,以掌握其头部的额区、唇基、颚区、触角支角突以及触角柄节、梗节和鞭节的感器类型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间距值测量了2种胡蜂单/复眼的OOD、IOD长度和比例,并描述其形态。结果表明,平唇原胡蜂头部表面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毛形感器Ⅲ、刺形感器、腔形感器、锥形感器计6种感器类型,单眼3个,OOD︰IOD为1.1-1.8,复眼呈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计3种形状,触角柄节和梗节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计3种感器类型,触角鞭节有刺形感器、板形感器、B GA289 hm氏鬃毛、钟形感器、腔形感器、芽形感器、毛形感器Ⅲ计7种感器类型。黑盾胡蜂头部表面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毛形感器Ⅲ、刺形感器计4种感器类型,单眼3个,OOD︰IOD为0.6-1.1,复眼呈六边形,触角柄节和梗节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计3种感器类型,触角鞭节有刺形感器、板形感器、B GA289 hm氏鬃毛、钟形感器、腔形感器、芽形感器、毛形感器Ⅲ计7种感器类型。胡蜂头部和触角感器类型的多样化可以为胡蜂准确通讯提供保障,而单/复眼的特殊结构也可以为不同时段飞行活动提供感光和成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唇原胡蜂 黑盾胡蜂 头部感器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的养殖技术与推广应用探究
6
作者 姜园园 《广东蚕业》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胡蜂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资源,在食用、药用、生态、授粉以及蜂产品供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人工养殖胡蜂已成为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的重要途径。然而,胡蜂毒性强,养殖难度大,且养殖技术相对复杂... 胡蜂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资源,在食用、药用、生态、授粉以及蜂产品供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人工养殖胡蜂已成为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的重要途径。然而,胡蜂毒性强,养殖难度大,且养殖技术相对复杂,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胡蜂的生态习性、繁殖特性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整合等角度出发,探讨了促进胡蜂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以期为胡蜂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养殖技术 技术推广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
7
作者 胡天正 陈其云 +1 位作者 和安 申林勇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期17-17,共1页
胡蜂养殖是一项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要食物的新兴产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胡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包括规划准入体系、... 胡蜂养殖是一项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要食物的新兴产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胡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包括规划准入体系、生产体系、生物防控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1规划及准入体系建设1.1统筹规划对云南的各地区域进行统筹规划,确定主要的胡蜂养殖区和各养殖区主要养殖的胡蜂品种。对胡蜂养殖区的山区、半山区及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区和居民区周边的山林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蜜粉源植物丰富的山区、半山区和居民区周边规划为蜜蜂养殖区,将含糖树脂植物及小昆虫丰富的山区、半山区和粮食、蔬菜、水果等种植基地周边的山林规划为胡蜂养殖区,使胡蜂养殖、蜜蜂养殖和粮蔬果种植共同发展,保持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养殖 蜜粉源植物 养殖产业 水果种植 生物防控 胡蜂 种植基地 统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胡蜂养殖发展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新球 杨有仙 +4 位作者 胡宗文 苗春辉 梁铖 卢焕仙 王艳辉 《中国蜂业》 2018年第11期52-55,共4页
为分析云南省胡蜂养殖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工商局网站信息等网络资源对云南省胡蜂养殖团体的数量发展情况、区域分布、养殖团体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云南省从1999年开始有了第一家注册的胡蜂养... 为分析云南省胡蜂养殖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工商局网站信息等网络资源对云南省胡蜂养殖团体的数量发展情况、区域分布、养殖团体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云南省从1999年开始有了第一家注册的胡蜂养殖团体,之后直到2013年的14年时间内胡蜂养殖业发展非常缓慢,2014年后开始快速发展,到2017年12月云南省胡蜂养殖注册团体达到384家,占全国胡蜂养殖规模的57%;云南省各个州市都有胡蜂养殖,其中保山市养殖规模最大;胡蜂养殖团体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4种组织形式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养殖 胡蜂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胡蜂的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宇豪 黄国忠 +1 位作者 史秀丽 罗术东 《中国蜂业》 2023年第2期66-70,共5页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凹纹胡蜂、平唇原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工蜂的触角形态和感器类型。胡蜂的触角分为梗节、柄节和鞭节三个部分,三种胡蜂工蜂触角的鞭节均有10节鞭小节。三种胡蜂触角均存在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凹纹胡蜂、平唇原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工蜂的触角形态和感器类型。胡蜂的触角分为梗节、柄节和鞭节三个部分,三种胡蜂工蜂触角的鞭节均有10节鞭小节。三种胡蜂触角均存在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芽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坛形感器等。三种胡蜂触角上存在相同类型的感器,但是相同类型的感器在不同胡蜂触角上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纹胡蜂 平唇原胡蜂 金环胡蜂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蜂与蜜蜂的防御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垦 余玉生 +2 位作者 刘意秋 周丹银 和绍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4-588,共5页
在19 4℃气温条件下,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3群进行蜜蜂激怒时的结团温度的试验研究,刺激物分别为半导体点温仪器的铜线头和活体胡蜂,在蜂群内放入刺激物后每隔15s做一次温度记录。结果发现,在东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 在19 4℃气温条件下,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3群进行蜜蜂激怒时的结团温度的试验研究,刺激物分别为半导体点温仪器的铜线头和活体胡蜂,在蜂群内放入刺激物后每隔15s做一次温度记录。结果发现,在东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蜜蜂数在25~32只之间;温度在210s左右的时间内分别达到44 6℃和45 0℃,其中,刺激物为铜线头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5 0℃,而刺激物为活体胡蜂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5 6℃;在西方蜜蜂群内,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蜜蜂数在18~26只之间;蜂群对两种刺激物的结团温度在210s左右的时间内分别达到42 2℃和44 1℃,其中刺激物为铜线头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2 7℃,而刺激物为活体胡蜂的结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4 4℃ 在恒温箱的耐温试验里,20min内,黑盾胡蜂的最高耐温极限温度为46℃,而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最高耐温极限温度却分别为51℃和52℃ 另外,选择云南高原温带型东方蜜蜂和云南低海拔热带型东方蜜蜂各2群,在蜂箱门口用活体黑盾胡蜂(Vespavelutina)干扰蜜蜂采集活动,干扰的时间分别为3min,6min和12min 每min为一计数单位,记录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结果发现: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随干扰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干扰的时间越长,蜜蜂采集蜂恢复到正常数量的时间就越长;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蜜蜂 防御行为 干扰 采集蜂数量 结团温度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蚕素A和胡蜂毒素的杂合肽设计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翟培 韩晋辉 潘晓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06-301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胡蜂毒素(mastoparan,MP)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并减少细胞毒性,本研究通过分子杂合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并初步鉴定设计的杂合多肽的生物活性。以天蚕素A的N-端1-8序列片段和胡蜂毒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进行杂合设计,获得一条新... 为了进一步改善胡蜂毒素(mastoparan,MP)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并减少细胞毒性,本研究通过分子杂合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并初步鉴定设计的杂合多肽的生物活性。以天蚕素A的N-端1-8序列片段和胡蜂毒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进行杂合设计,获得一条新型杂合肽KL-21。以胡蜂毒素MP-L作为参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杀菌动力学方法、溶血试验、CCK-8法分别对KL-21和MP-L进行理化参数分析、结构预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杀菌动力学研究、溶血活性测定及肿瘤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KL-21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杀灭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4~8μg/mL,MBC均为8~16μg/mL;KL-21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MIC为32μg/mL,MBC为64μg/mL。兔红细胞溶血试验表明,KL-21在128μg/mL时溶血活性仅为20%,较MP-L的溶血活性明显降低。细胞毒性试验表明,KL-21对肺癌细胞A549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16μg/mL的体外抑制率达86%。研究表明,新型杂合肽KL-21较MP-L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有较大提高,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可以作为先导肽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素 胡蜂毒素 杂合肽 抗菌肽 抗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胡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俊兰 方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26-11427,11430,共3页
从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等角度对胡蜂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我国的胡蜂研究。
关键词 胡蜂 生物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纹胡蜂食用虫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玉惠 欧晓红 张红玉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凹纹胡蜂(VespaveutinaaurarisSmith)3种食用虫态即幼虫、蛹、成虫的水分、灰分、粗蛋白、氨基酸组成、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幼虫、蛹、成虫水分含量分别为71.58%,7... 对凹纹胡蜂(VespaveutinaaurarisSmith)3种食用虫态即幼虫、蛹、成虫的水分、灰分、粗蛋白、氨基酸组成、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幼虫、蛹、成虫水分含量分别为71.58%,71.43%,70.8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13%,17.12%,21.07%;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幼虫>蛹>成虫.对氨基酸组成进行比值计算,幼虫、蛹和成虫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E%)分别为36.20%,39.23%和42.48%;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N值)依次为0.57,0.65和0.74必须氨基酸/总氮(E%/T)值为2.41,2.62和2.83.3种虫态均为较好的高蛋白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纹胡蜂 食用虫态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婉君 张传溪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 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证实,胞内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二种重组病毒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蜂毒前溶血肽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环胡蜂食用虫态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佑祥 易浪波 +2 位作者 李艳丽 方秦洪 刘世彪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98-100,共3页
以微波消解法处理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4种食用虫态即幼虫、初化蛹、老熟蛹和成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这4种食用虫态样品中的K、P、S、Ca、Mg、Fe、Cu、Co、Mn、Se、Zn、Ba、Al、Cd等14种矿质元素... 以微波消解法处理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4种食用虫态即幼虫、初化蛹、老熟蛹和成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这4种食用虫态样品中的K、P、S、Ca、Mg、Fe、Cu、Co、Mn、Se、Zn、Ba、Al、Cd等14种矿质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环胡蜂各食用虫态中的K、P、S、Ca、Mg、Fe、Zn和Se等元素含量特别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有害元素中Cd的含量为0.09~0.36μg/g,尚在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范围内,而Al的含量96.78~320.52μg/g,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 食用虫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搜寻胡蜂巢穴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飞峤 魏福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593-12594,共2页
[目的]防止胡蜂危害蜜蜂,同时保护生态系统。[方法]根据胡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设计1种微型无线电信号发射源固定在胡蜂身上,采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搜寻养蜂场附近的胡蜂巢穴。[结果]可以准确迅速地找到胡蜂巢穴,减少胡蜂造成的损失。... [目的]防止胡蜂危害蜜蜂,同时保护生态系统。[方法]根据胡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设计1种微型无线电信号发射源固定在胡蜂身上,采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搜寻养蜂场附近的胡蜂巢穴。[结果]可以准确迅速地找到胡蜂巢穴,减少胡蜂造成的损失。[结论]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既可以保护养蜂专业户的养蜂质量,又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蜜蜂 无线电测向 信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蜜蜂对胡蜂气味辨识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正威 曲玉凤 +2 位作者 杨爽 胡宗文 谭垦 《中国蜂业》 2012年第Z1期9-12,16,共5页
嗅觉系统是蜜蜂主要的感知系统,对其学习、觅食、防御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比较本土蜂种东方蜜蜂和引进蜂种西方蜜蜂对胡蜂防御中,二者对胡蜂气味辨别能力的差异。将东、西方蜜蜂分别依次放入Y形管中,观察二者在Y形管中对胡蜂气味的... 嗅觉系统是蜜蜂主要的感知系统,对其学习、觅食、防御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比较本土蜂种东方蜜蜂和引进蜂种西方蜜蜂对胡蜂防御中,二者对胡蜂气味辨别能力的差异。将东、西方蜜蜂分别依次放入Y形管中,观察二者在Y形管中对胡蜂气味的辨识情况。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具有较强的左偏向性,而西方蜜蜂方向偏向性不强;东、西方蜜蜂对胡蜂气味都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均会对胡蜂气味产生趋避性,二者差异不显著。二者对胡蜂气味辨识能力将为进一步蜜蜂对胡蜂的防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胡蜂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胡蜂危害蜜蜂的习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立卿 范青海 《中国养蜂》 1994年第4期19-20,共2页
几种胡蜂危害蜜蜂的习性福建农业大学(350002)张立卿,范青海胡蜂是蜜蜂天敌之一。南方夏秋季,胡蜂危害猖撅,对蜂群的越夏构成巨大的威胁。经观察危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八种,即胡蜂科、胡蜂属的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黄腰胡蜂... 几种胡蜂危害蜜蜂的习性福建农业大学(350002)张立卿,范青海胡蜂是蜜蜂天敌之一。南方夏秋季,胡蜂危害猖撅,对蜂群的越夏构成巨大的威胁。经观察危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八种,即胡蜂科、胡蜂属的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黄腰胡蜂、小金箍胡蜂、黑盾胡蜂、墨胸胡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胡蜂 天敌 危害 敌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环胡蜂蜂房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吉 杨申明 +2 位作者 段德珊 徐文丽 杨依柯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优化金环胡蜂蜂房总黄酮(Vespa mandarinia nidus total flavonoids,VMNTF)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性,为VMNTF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VMNTF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_(9)(3^(4))试验优化VMNTF提取工艺条件... 优化金环胡蜂蜂房总黄酮(Vespa mandarinia nidus total flavonoids,VMNTF)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性,为VMNTF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VMNTF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_(9)(3^(4))试验优化VMNTF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VMNTF对Fe^(3+)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VMNT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温度60℃、液料比60:1(mL/g)、超声时间70 min、纤维素酶用量2%,在此条件下VMNTF平均提取量为20.132 mg·g^(-1);VMNTF质量浓度为0.0644 mg·mL^(-1)时,使Fe^(3+)还原产生的吸光值为1.262,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4.46%和95.02%,并且Fe^(3+)还原能力、清除·OH和DPPH·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VMNTF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蜂房 超声辅助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蒸毒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少康 刘威 +2 位作者 吴丽丽 游信毅 王庭云 《中国蜂业》 2012年第Z1期27-28,33,共3页
墨胸胡蜂是我国南方危害蜜蜂的主要胡蜂种类之一。为探讨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杀毒性,在35℃条件下,用77.5%敌敌畏稀释1000至16000倍的倍比稀释液,以128μl/L的剂量熏蒸墨胸胡蜂,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12h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339μl/L(... 墨胸胡蜂是我国南方危害蜜蜂的主要胡蜂种类之一。为探讨敌敌畏对墨胸胡蜂的熏杀毒性,在35℃条件下,用77.5%敌敌畏稀释1000至16000倍的倍比稀释液,以128μl/L的剂量熏蒸墨胸胡蜂,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12h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339μl/L(77.5%敌敌畏体积/容积体积)。在20、25、30、35℃时,1000倍稀释液在4h内,熏杀效果均达100%,可以作为熏杀浓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胸胡蜂 敌敌畏 熏蒸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