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SAB法在检测恶性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牛兆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9-250,共2页
LSAB法在检测恶性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中的应用与体会牛兆山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随着对检测p53蛋白技术手段的不断研究,方法将日趋完善。目前常见的检测... LSAB法在检测恶性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中的应用与体会牛兆山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随着对检测p53蛋白技术手段的不断研究,方法将日趋完善。目前常见的检测法有RFLP、PCR及免疫组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 p53 蛋白表达 LS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p53抑癌基因蛋白的研究
2
作者 冯华 金瑞芳 +1 位作者 马明娜 贾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11-911,共1页
近年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编码——分子量为53000的核磷酸化蛋白,称为p53蛋白,对细胞的增殖过程有重要的负调控作用。如果p53基因发生突变和功能丧失,则与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近年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编码——分子量为53000的核磷酸化蛋白,称为p53蛋白,对细胞的增殖过程有重要的负调控作用。如果p53基因发生突变和功能丧失,则与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本文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腺瘤样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p53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发生过程中p53、BRCA1、BRCA2、PTEN、Rb蛋白异常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杨举伦 史爱学 +3 位作者 邹红 李涛 杨海捷 蔡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p53、BRCA1、BRCA2、PTEN、Rb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同时存在浸润癌、导管内癌、不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的乳腺癌档案蜡块,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RCA1、BRCA2、PTEN、Rb基因蛋白在各例的异常表... 目的探讨p53、BRCA1、BRCA2、PTEN、Rb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同时存在浸润癌、导管内癌、不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的乳腺癌档案蜡块,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RCA1、BRCA2、PTEN、Rb基因蛋白在各例的异常表达。结果(1)在24.3%(17/70)的乳腺癌及其癌旁不典型增生中检测到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分别在2.9%(2/69)、6.3%(4/63)、5.1%(3/59)、5.4%(3/56)的乳腺癌及其癌旁不典型增生中分别检测到BRCA1、BRCA2、PTEN、Rb表达缺失。(2)在44.6%的病例同时检测到2种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5.4%的病例同时检测到3种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3.6%的病例同时检测到4种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结论(1)p53、BRCA1、BRCA2、PTEN、Rb蛋白异常表达可出现于乳腺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可能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作用。(2)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异常表达 BRCA1 BRCA2 pTEN 发生过程 乳腺 突变型p53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S-p 不典型增生 RB基因蛋白 同时检测 单纯性增生 导管内 表达缺失 早期阶段 基因 发生 浸润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突变产物表达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彦多 王永信 +2 位作者 关婷 王继红 王晓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9例卵巢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率为59.4%,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高、低分化癌之间P53蛋白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癌P53蛋白的阳性率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9例卵巢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率为59.4%,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高、低分化癌之间P53蛋白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癌P5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癌(P<0.01),P53蛋白阳性的病例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的病例(P<0.01),表明P53蛋白表达是卵巢癌进展或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基因 p53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邹淳缘 许晓峰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45例,Ⅲa期30例;非小细胞肺癌80例,小细胞肺癌20例;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6种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法检测其基因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6种蛋白的抗体阳性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将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和分化级别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肿瘤组织中6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清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表达阳性与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级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p53 蛋白基因产物(pGp9.5) 转录因子(SOX2) 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 解旋酶(GBU4-5) 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人p53、GM-CSF和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3
6
作者 邱兆华 劳妙芬 吴祖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为开展肿瘤的复合基因治疗 ,构建以串联方式携带人野生型p53、GM CSF和B7 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BB 1 0 2 .将pBB 1 0 2与腺病毒包装质粒GT40 50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BB 1 0 2 .在 2 93细胞中扩增病... 为开展肿瘤的复合基因治疗 ,构建以串联方式携带人野生型p53、GM CSF和B7 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BB 1 0 2 .将pBB 1 0 2与腺病毒包装质粒GT40 50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BB 1 0 2 .在 2 93细胞中扩增病毒 ,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病毒 ,获得高滴度和高纯度的病毒 .分别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LISA和流式细胞分析 ,检测BB 1 0 2介导的人野生型p53、GM CSF和B7 1基因在喉癌细胞Hep 2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B 1 0 2能够有效地将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导入Hep 2细胞并使其在细胞中高效表达 ,表达高峰期为转染后 2~ 4d ,此后随时间递减 ,可持续 1 0d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p5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 免疫共刺激分子B7-1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标志蛋白CK7,Vim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亚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7
作者 曾琪 张红萍 +1 位作者 刘惜时 Nanbert ZHONG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检测细胞标志蛋白及P5 3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表达 ,探讨它们参与不同亚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可能机制 ,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亚型、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子... 目的 :检测细胞标志蛋白及P5 3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表达 ,探讨它们参与不同亚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可能机制 ,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亚型、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细胞中CK7,Vim及P5 3的表达。结果 :CK7及Vim的表达分别与P5 3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内膜样腺癌细胞中CK7表达高于其他类型 ,而Vim及P5 3的表达降低。Vi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Vim及P5 3的表达阳性率随细胞分化级别上升而增加 ,具有相关性。结论 :CK7、Vim、P5 3的编码基因可能通过转录水平的相互调控机制参与不同亚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过程 ,CK7,Vim及P5 3可作为判断肿瘤的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有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p53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P^27kip1通路及其相关凋亡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陈树军 郎晓讴 +2 位作者 张春阳 张少军 姜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阐明两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kp2、P27kip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阳性...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阐明两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kp2、P27kip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比,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Duck’s分期C和D期结肠癌、低分化结肠癌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增加(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Duck’s分期A和B期结肠癌、高分化结肠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增加(P<0.05)。P53和Bcl-2蛋白在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5)。结肠癌中Skp2与P27kip1的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282,P<0.05),与P53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1=0.345,r2=0.231,P<0.01)。结论:Skp2和P27kip1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组织的分化、浸润和转移,相关凋亡基因P53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 蛋白p53 基因蛋白质C-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BP1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 被引量:4
9
作者 江越菁 臧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53B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分子机制和翻译后修饰做一浅显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53BP1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癌基因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链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p16基因与实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尧 邹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62-3164,共3页
Bmi-1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具有阻抑制子(repressor)的功能,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中的p16基因的INK4a位点,协同c-mye共同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ie tumor suppressor,MTS1),是继p53基因之后... Bmi-1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具有阻抑制子(repressor)的功能,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中的p16基因的INK4a位点,协同c-mye共同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ie tumor suppressor,MTS1),是继p53基因之后的又一著名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BMI-1 实体瘤 肿瘤基因 基因 INK4A C-MYE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p1对肿瘤发生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史建峰 胡雪莲 +1 位作者 刘光伟 赵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1 Wip1基因和蛋白结构Wip1(Wild 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是于1997年由Fiscella等在寻找γ射线照射下p53基因的靶基因时发现,为一种依赖于p53高表达的原癌基因。Wip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主要定位于胞核内,由PPM1D(Prote... 1 Wip1基因和蛋白结构Wip1(Wild 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是于1997年由Fiscella等在寻找γ射线照射下p53基因的靶基因时发现,为一种依赖于p53高表达的原癌基因。Wip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主要定位于胞核内,由PPM1D(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 delta)基因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肿瘤发生 p53基因 调节 Γ射线照射 蛋白结构 p1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多重基因对喉癌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磊 邱兆华 +4 位作者 王澜 王荣光 韩东一 杨伟炎 吴祖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 探讨携带p5 3、B7 1和GM 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BB 1 0 2 )对荷瘤裸鼠体内人喉癌细胞的基因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喉癌裸鼠模型 ,瘤内注射BB 1 0 2、Ad GFP和PBS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并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携带p5 3、B7 1和GM 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BB 1 0 2 )对荷瘤裸鼠体内人喉癌细胞的基因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喉癌裸鼠模型 ,瘤内注射BB 1 0 2、Ad GFP和PBS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并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经多因素析因方差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重量和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经治疗后 ,实验组肿瘤中未发现突变型 p5 3的表达 ,Ki6 7阳性表达率极低 ;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BB 1 0 2可在喉癌细胞中有效表达 ,抑制其生长 ,诱导其凋亡 ,在喉癌基因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p53 免疫共刺激分子B7—1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P-1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浩然 赵亮 丁彦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2-1187,共6页
LASP-1(LIM and SH3protein1)最初是由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得到,含有LIM和SH3两个结构域.LASP-1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和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还证实LASP-1是抑癌基因p53的靶... LASP-1(LIM and SH3protein1)最初是由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得到,含有LIM和SH3两个结构域.LASP-1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和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还证实LASP-1是抑癌基因p53的靶蛋白.目前的研究均表明LASP-1是一种新的肿瘤转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p-1 肿瘤转移 基因p53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