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年肥料定位试验0~100cm土壤剖面中各形态磷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吕家珑 张一平 +1 位作者 陶国树 韩新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0,共3页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和Bowman-Cole建议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0~100cm土层土壤无机、有机磷的形态组成进行了分级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土壤磷各组分与速效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和Bowman-Cole建议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长期定位试验0~100cm土层土壤无机、有机磷的形态组成进行了分级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土壤磷各组分与速效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速效磷贡献(通径系数)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Ca2-P(0.8941)>Ca8-P(0.1603)>Al-P(-0.0683)>O-P(-0.0297)>Fe-P(0.0248)>活性有机磷(0.0193)>高稳性有机磷(-0.0187)>中稳性有机磷(-0.0178)>中活性有机磷(0.0077)>Ca10-P(0.0029)。由逐步回归分析得出Ca2-P、Ca8-P是速效磷的主要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土壤剖面 磷形态 无机磷 有机磷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栗钙土中磷肥在莜麦上的产量效应及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建玲 杨福存 李仁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研究了高寒半干旱区8年肥料定位试验中,磷肥和有机肥在莜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磷素的平衡、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施磷肥(N0P1)莜麦增产30.8%、单施氮肥(N1P0)增产109.4%、氮肥和磷肥配合(N1P1)施用莜麦增产314.... 研究了高寒半干旱区8年肥料定位试验中,磷肥和有机肥在莜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磷素的平衡、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施磷肥(N0P1)莜麦增产30.8%、单施氮肥(N1P0)增产109.4%、氮肥和磷肥配合(N1P1)施用莜麦增产314.0%;NP间表现出显著正交互作用,NP(N1和P1)交互作用增产86.9%;施用22.5和45.0 t/hm2有机肥分别比N0P0处理增产115.1%和220.1%;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无明显增产效应。不同施肥处理土壤Olsen-P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增减取决于土壤磷素的积累与消耗量,7年不施磷肥土壤Olsen-P降低3.3mg/kg。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各形态磷库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磷素积累以无机磷为主,其中Ca2-P和Ca8-P的积累量分别占土壤无机磷变化总量的19.3%和25.4%,Al-P和Fe-P分别占23.8%和14.8%,O-P和Ca10-P共占13.0%。依据土壤磷素收支平衡状况计算出维持土壤磷素平衡的P2O5用量为45.0 kg/hm2。根据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有机肥用量为0、22.5 t/hm2时,P2O5的最高产量用量分别为98.4 kg/hm2和87.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肥料定位试验 磷肥 莜麦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肥力的演变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春艳 陈义 +1 位作者 杨生茂 王家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353-357,共5页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在浙江省渗育水稻土上,比较了不同的施肥模式下对稻田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不均衡养分管理对土壤养分演变具有突出的影响,配施有机肥不仅使土壤养分积累明显,同时也具平衡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主成分...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在浙江省渗育水稻土上,比较了不同的施肥模式下对稻田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不均衡养分管理对土壤养分演变具有突出的影响,配施有机肥不仅使土壤养分积累明显,同时也具平衡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主成分分析表明,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综合影响,以MNPK处理为最优,此项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相互印证,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黄土高原旱地抗逆减灾能力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樊廷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黄土旱塬连续 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单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 ,随施用年限延长 ,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 ;单施氮肥易造成土壤磷失调 ,单加磷则造成氮失调 ;氮磷肥配施增产效果显著 ,并有较好的培肥作用 ;有机肥与氮磷肥配... 黄土旱塬连续 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单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 ,随施用年限延长 ,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 ;单施氮肥易造成土壤磷失调 ,单加磷则造成氮失调 ;氮磷肥配施增产效果显著 ,并有较好的培肥作用 ;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较好的增产和土壤培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抗逆减灾 肥料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两熟轮作肥料定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纯敏 张桂兰 +1 位作者 张子武 宝德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27-132,共6页
经7年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肥料定位试验,得到了潮土长期施肥情况下的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养分需要量;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无机氮磷配合使用,无论是对作物的稳产、高产和经济效益,还是对土壤肥力的培养提高,其效果都优于其它方法;氮磷化肥... 经7年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肥料定位试验,得到了潮土长期施肥情况下的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养分需要量;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无机氮磷配合使用,无论是对作物的稳产、高产和经济效益,还是对土壤肥力的培养提高,其效果都优于其它方法;氮磷化肥每年每公顷最佳施量分别为240kg(16kg/666.7m^2)和60kg(4kg/6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肥料定位试验 肥料利用率
全文增补中
水稻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各形态磷的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奇春 王光火 冯玉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8,共7页
研究了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设有CK(不施肥)和施NK、NP、NPK4个肥料处理,采用修正的Hedley法对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约种稻条件下... 研究了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设有CK(不施肥)和施NK、NP、NPK4个肥料处理,采用修正的Hedley法对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约种稻条件下,土壤活性磷很快发生了变化,从试验第2季开始,不施磷处理(CK、NK)水稻产量明显下降,树脂-P和NaHCO3-Pi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试验结束时树脂-P含量下降到了其初始含量的30%~60%左右,处于极低的水平状态,而且,随着活性磷的移走,NaOH—Pi、HCl-P和残留-P开始下降补充有效磷.在施磷处理(NP,NPK)中,NaOH—Pi和HCl-P也有下降,而残留-P却有所积累,试验结束时比试验前增加了51%.在水稻的连续种植下,NaHCO3-Po量以每年1~3mg·kg^-1速度下降而NaOH—Po基本上没有变化,表明NaHCO3提取的有机磷比NaOH提取的有机磷对植物更有效.同时也表明,用中等有效磷和稳定性磷来补充活性磷十分有限,在磷肥管理中必需合理增加磷肥的投入来维持土壤磷供应能力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定位肥料试验 土壤磷素 分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小雨 马星竹 +5 位作者 匡恩俊 周宝库 刘颖 张明怡 郑雨 赵月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农业具备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功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具有代表性、连续性、稳定性、数据丰富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探索土壤质量演变规律,而且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具备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功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具有代表性、连续性、稳定性、数据丰富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探索土壤质量演变规律,而且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分析,论述了我国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发展、重要作用以及与实现“双碳”目标的本质关系,发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存在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试验设置落后、数据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并在建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网络、加强跨学科间的交叉、深入分析土壤固碳效应的内在机制、强化政策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碳达峰 碳中和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固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黄泥土三要素肥料定位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茂林 华兆龙 賈根兴 《土壤学报》 CAS 196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氮、磷、钾为农作物生长需要仰给于土壤的三种主要植物养分。为了研究太湖地区三要素肥料的效果,我们于1963—1964年,在本所黄泥土(高平原的中性潴育性水稻士)上进行了三要素肥料定位试验。
关键词 草塘泥 有机肥料 黄泥土 农家肥 肥料定位试验 氮素化肥 钾化肥 叶色 麦类作物 小麦 试验小区 穗长 区组 三要素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武旱塬轮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24
9
作者 党廷辉 高长青 +1 位作者 彭琳 李玉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61-64,103,共5页
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旱塬上 ,规模宏大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长武轮作定位试验 (36个处理 ,10 8区 ,占地 874 1m2 )和肥料定位试验 (2 4个处理 ,72区 ,占地 2 2 0 0 m2 )的设计方案与管理方法。试验布设于 1984年 ,过去的... 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旱塬上 ,规模宏大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长武轮作定位试验 (36个处理 ,10 8区 ,占地 874 1m2 )和肥料定位试验 (2 4个处理 ,72区 ,占地 2 2 0 0 m2 )的设计方案与管理方法。试验布设于 1984年 ,过去的 18年里在旱作产量效应、肥料合理施用、土壤培肥机理、硝态氮的累积规律、土壤干层形成理论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武轮作与肥料定位试验 试验设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肥料试验对土壤和水稻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0
10
作者 李本银 汪鹏 +2 位作者 吴晓晨 李忠佩 周东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1-288,共8页
长期肥料试验会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状况以及作物对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的吸收。本文研究了长期的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糙米中微量元素Cu、Zn、Fe、Mn和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7a连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 长期肥料试验会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状况以及作物对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的吸收。本文研究了长期的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糙米中微量元素Cu、Zn、Fe、Mn和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7a连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和Cd全量,而土壤Fe、Mn和Pb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施肥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Fe含量,其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的3个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Cd含量,而土壤有效态Pb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糙米Cu、Zn、Fe、Mn和Pb含量变化较小或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3个施猪粪和秸秆还田处理中,糙米Cd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 kg-1)。水稻地上部吸收积累Cu、Zn、Fe、Mn、Pb和Cd总量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呈正相关,土壤Cu、Zn、Cd有效态与全量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糙米中的镉含量与土壤镉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长期施用畜粪导致土壤Cd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红壤 水稻 微量元素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氮素转运和土壤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婷娜 苏永中 +1 位作者 安芳娇 牛子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利用河西走廊中部临泽绿洲2005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新垦绿洲砂质土壤长期不同施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氮素转运和利用以及土壤氮积累的影响,为区域砂质农田玉米生产合理施肥运筹提供技术方案。试验共设9个处理:单施高量有机肥(M3... 利用河西走廊中部临泽绿洲2005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新垦绿洲砂质土壤长期不同施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氮素转运和利用以及土壤氮积累的影响,为区域砂质农田玉米生产合理施肥运筹提供技术方案。试验共设9个处理:单施高量有机肥(M3:有机肥2.4 t·hm^(-2))、高量氮磷化肥(NP3:N 300 kg·hm^(-2),P_(2)O_(5)225kg·hm^(-2)),低量氮磷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NP1M3: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有机肥2.4 t·hm^(-2))、低量氮磷钾化肥(NPK1: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90 kg·hm^(-2))、中量氮磷钾化肥(NPK2:N 225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135 kg·hm^(-2))、高量氮磷钾化肥(NPK3:N 300 kg·hm^(-2),P_(2)O_(5)225 kg·hm^(-2),K_(2)O 225 kg·hm^(-2),为区域农户施肥水平)、低量氮磷钾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NPK1M3: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90kg·hm^(-2),有机肥2.4 t·hm^(-2))、中量氮磷钾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NPK2M2:N 225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135 kg·hm^(-2),有机肥1.8 t·hm^(-2))、高量氮磷钾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NPK3M1:N 300 kg·hm^(-2),P_(2)O_(5)225 kg·hm^(-2),K_(2)O 225 kg·hm^(-2),有机肥1.2 t·hm^(-2)),玉米-玉米-大豆轮作。2021年取样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17年不同施肥处理,NP3、NPK3和NP1M3处理比较,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开垦利用年限较短的砂质农田,钾素并不是主要限制因素,有机肥施用可以提供作物需要的钾素营养;高量氮磷化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玉米产量显著高于中低量化肥和单施有机肥;长期单施有机肥处理(M3)与单施化肥的4个处理(NP3、NPK1、NPK2、NPK3)比较,玉米产量与秸秆生物量已无显著差异,M3处理的产量甚至超过NPK1和NPK2处理;NPK1M3、NPK2M2和NPK3M1处理的玉米产量和秸秆生物量最高,三者之间差异很小。(2)玉米地上部吐丝期氮素积累量各处理之间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但高量化肥氮投入处理(NP3、NPK3M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3处理最低;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施有机肥的处理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1M3处理最高,表明有机肥能提供较化肥更持久的氮素供应。各处理吐丝期氮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62.95%~80.41%)显著高于花后氮素积累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吐丝前积累的氮素是玉米植株氮素的主要来源。(3)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综上所述,新垦绿洲砂质农田高量化肥投入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有机肥的持续投入对作物产量的持续提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增施有机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投入;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保肥性能的提升和肥沃耕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肥料试验 施肥运筹 玉米产量 氮素积累和转运 土壤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黄欣欣 廖文华 +3 位作者 刘建玲 张伟 曹彩云 郭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9-789,共11页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有效磷 无机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及培肥土壤与作物增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基恺 刘培德 +2 位作者 张家成 张树香 李广焱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1989~1996年在耕型棕壤上进行了施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等处理的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区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产量。无肥处理区不仅产量低,而且土壤肥力也在逐年下降。
关键词 施肥 大连地区 肥料定位试验 增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瑞娴 王瑞卿 +3 位作者 许恩怀 刘惠芬 卢树昌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不同配方处理对夏玉米产量、肥料的综合利用率、肥料的经济效益及经济施肥量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的动态平衡施肥配方为1︰(0.4±0.05)︰0.4~0.5。按该配方比... 介绍了不同配方处理对夏玉米产量、肥料的综合利用率、肥料的经济效益及经济施肥量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的动态平衡施肥配方为1︰(0.4±0.05)︰0.4~0.5。按该配方比例生产了配方肥,经天津市、县(区)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协作,2003年仅天津市就已推广5.99万hm2,节本增收5000多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 夏玉米肥料定位试验 综合利用率 经济效益 平衡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塿土磷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学云 孙本华 +2 位作者 古巧珍 李生秀 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塿土12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耕层土壤全磷(TP)、有机磷(OP)与有效磷(Olsen-P)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磷肥提高了耕层土壤TP、Olsen-P含量,但并未提高OP含量;对照与磷钾处理的OP含量有降低趋势。当基于含氮量... 利用塿土12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耕层土壤全磷(TP)、有机磷(OP)与有效磷(Olsen-P)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磷肥提高了耕层土壤TP、Olsen-P含量,但并未提高OP含量;对照与磷钾处理的OP含量有降低趋势。当基于含氮量施有机肥时,土壤TP和Olsen-P含量大幅度提高,也提高了OP含量,但OP/TP比率在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即使施用有机肥的处理,磷素也主要以无机形态累积。土壤Olsen-P与TP或两者的增加量都呈显著线性相关,塿土TP每提高100 mg/kg,Olsen-P增加量约为20.8 mg/kg,且单位土壤全磷增加带来的Olsen-P增加有随施肥时间降低的趋势。在土壤Olsen-P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考虑减少磷肥用量。基于有机肥中磷素含量来推荐有机肥施用或延长其施用的时间间隔,将有助于减少由于有机肥施用带来的磷素大量快速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sen磷 土壤全磷 土壤有机磷 长期定位肥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山东三大土类钾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彦 于兴伟 +2 位作者 高弼模 董晓霞 张英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83-586,共4页
钾是许多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如何合理施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和钾有效性,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必要。利用山东省三大土类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山东省棕壤、潮土和褐土三大土类土壤钾有效性和钾素效... 钾是许多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如何合理施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和钾有效性,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必要。利用山东省三大土类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山东省棕壤、潮土和褐土三大土类土壤钾有效性和钾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用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大土壤的速效钾亏缺顺序为棕壤>潮土>褐土。施钾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且NK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NPK处理。各土壤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棕壤在施氮和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潮土和褐土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小麦产量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肥料试验 速效钾 棕壤 潮土 褐土 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