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玻璃聚合酶链式反应微芯片对β-葡糖苷酸酶基因的扩增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志青 周天 +1 位作者 赵建龙 徐元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微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制作 ,在微芯片上进行PCR反应 ,实现生物样品扩增的一项新技术 .介绍了硅 玻璃PCR微芯片的设计和制作、微反应腔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借助外置温度控制系统进行PCR扩增反应以及扩增产...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微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制作 ,在微芯片上进行PCR反应 ,实现生物样品扩增的一项新技术 .介绍了硅 玻璃PCR微芯片的设计和制作、微反应腔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借助外置温度控制系统进行PCR扩增反应以及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下的检测分析 ,实现了对 β 葡糖苷酸酶 (GUS)基因的有效扩增 ,扩增时间由原来的 90min缩短到现在的 37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芯片 MEMS技术 表面处理 硅-玻璃聚合链式反应 生物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品种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双雅 张津 +2 位作者 陈伟玲 徐敦明 周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7-680,共4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了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特定片段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了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特定片段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在Agilent DNA1000芯片上对酶切片段进行分离。该方法成功鉴定了台湾海峡常见的8种石斑鱼品种和5种鲷鱼品种,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鱼类品种鉴定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石斑鱼 鲷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仪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远霞 魏燕 +3 位作者 刘宝林 华泽钊 陈颖 鲍彩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该文的目的是测量PCR温度的精确性和PCR仪上孔间以及不同循环和不同次测量的温度均一性。PCR程序:95℃(变性),30 s;55℃(退火),40 s;72℃(延伸),50 s;6个循环。孔和管内的温度重复性都很好;变性阶段,孔和管内液体温度与程序温度偏差较大... 该文的目的是测量PCR温度的精确性和PCR仪上孔间以及不同循环和不同次测量的温度均一性。PCR程序:95℃(变性),30 s;55℃(退火),40 s;72℃(延伸),50 s;6个循环。孔和管内的温度重复性都很好;变性阶段,孔和管内液体温度与程序温度偏差较大,孔及管内的温度均一性和重复性均很好;孔内温度不能达到通常所需的温度(90℃以上)的比例为22.2%。退火和延伸阶段孔和管内的温差较小;有2个孔不能达到通常需要的温度。实际温度在各阶段停留的时间分别占设定时间的90%的比例较低。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扩增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pcr 临床检验 温度偏差 温度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概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德平 廖宇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过去20多年中,经过不断改良以及与其他研究手段相结合,如今已发展为有数十种之多研究方法的一套技术手段。本文对较常用的几种PCR技术手段的原理、优点、缺点和应用等作了概述。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pcr技术 生物学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晓东 刘志昕 郑学勤 《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48-53,共6页
PCR技术是一项崭新的体外扩增基因的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与生命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本文从植物病害检测的角度 ,探讨如何应用PCR技术来进行植物病害的检测。
关键词 植物病害 检测 pcr技术 聚合链式反应
全文增补中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潇 曲焱焱 +4 位作者 张丕乔 张津 张丽华 黄大亮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3-676,共4页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鉴定啤酒腐败菌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岩 张丽苹 顾国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4,共4页
综述了PCR技术在啤酒腐败细菌鉴定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介绍了 3种PCR技术 ,特别讲述了利用这些技术对啤酒中乳酸菌的鉴定 ;并分析了PCR技术的局限性 ,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 链式反应技术 腐败菌 鉴定 啤酒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核酸高灵敏检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浩钧 郜晚蕾 +5 位作者 景奉香 刘松生 周洪波 贾春平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0-1147,共8页
为了实现对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芯片.该芯片由产生液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块和储存液滴的玻璃腔室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25 min内产生2×106个直径为20μm的微液滴... 为了实现对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芯片.该芯片由产生液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块和储存液滴的玻璃腔室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25 min内产生2×106个直径为20μm的微液滴(体积4.187 p L).利用该芯片定量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在DNA浓度为106~101copies/μ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在浓度为106copies/μL的19号外显子野生型DNA中检测105~100copies/μL的突变型DNA,其检测敏感度可达到0.0001%.该方法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液滴产生、核酸扩增和荧光信号读取的功能,在核酸绝对定量及痕量突变基因的检测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链式反应 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 高灵敏度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彪 高利亭 +3 位作者 徐陈红 张霞 陈刚 汪少芸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提高了未知样品的筛查效率;在本次随机分析的样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标签标示不一致的情况占比高达21.7%,肉制品掺假虚标情况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基因膜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炳辉 吕婷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5,共5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最近几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这项新兴的生物技术非常迅速地形成常规的标准程序,为科学家提供了从微量的生物材料中快速得到大量特定遗传物质的实验手段,因而...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最近几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这项新兴的生物技术非常迅速地形成常规的标准程序,为科学家提供了从微量的生物材料中快速得到大量特定遗传物质的实验手段,因而PCR技术在基础研究、医学、生物工程学和法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对原先建立的分子杂交、序列分析、基因克隆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以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pcr DNA POLYMERASE 生物工程学 基因分析 生物材料 基因克隆 实验手段 拷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成像非均匀性的校正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勇 钱鸿鹄 +2 位作者 朱灵 赵树弥 张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1-2168,共8页
综合参考标样法和定标校正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用于校正微流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荧光成像非均匀性的"多目标像素区域定标线性校正"算法,以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与PCR荧光标记物SYBR Green光谱特性相似的... 综合参考标样法和定标校正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用于校正微流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荧光成像非均匀性的"多目标像素区域定标线性校正"算法,以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与PCR荧光标记物SYBR Green光谱特性相似的荧光素钠溶液为样本,检测了11种不同浓度的均匀荧光素钠溶液受激发射荧光信号的强度,分析了各个目标像素区域荧光强度和荧光素钠溶液浓度之间的线性响应关系,采用两点定标校正方法计算了CCD各个目标像素区域的校正系数矩阵。实验表明,3种浓度荧光素钠溶液的成像均匀度分别从校正前的71.28%、72.01%、70.73%提高到校正后的77.49%、80.07%、90.64%;微流控四腔芯片中相同浓度的DNA样品在PCR扩增阶段的Ct值相对标准偏差由校正前的4.38%、1.94%、3.31%减小到校正后的2.44%、0.79%、1.31%,显著提高了微流控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聚合链式反应pcr 成像非均匀 非均匀性校正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文君 任军 +2 位作者 陈克飞 丁能水 黄路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99-604,共6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自诞生以来 ,已在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得以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研究和发展出现的一些特殊PCR技术 ,如 :逆转录PCR、反向PCR、定量PCR、锚定PCR、重组PCR、长PCR、热起动PCR、免疫PCR、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自诞生以来 ,已在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得以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研究和发展出现的一些特殊PCR技术 ,如 :逆转录PCR、反向PCR、定量PCR、锚定PCR、重组PCR、长PCR、热起动PCR、免疫PCR、复合PCR、差向显示PCR等作一简述 ,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聚合链式反应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园猫瘟热净化的新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薇 夏咸柱 +7 位作者 范泉水 何洪彬 黄耕 余春 乔军 武银莲 范秀军 王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动物园 猫瘟病毒 热净化 聚合链式反应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猪细小病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戎伟 杨润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5-467,共3页
本研究依据编码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减少病毒核酸的提取时间、费用及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条件,成功地从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预期的158bp片段,经EcoRⅠ酶切鉴定,证实了该扩... 本研究依据编码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减少病毒核酸的提取时间、费用及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条件,成功地从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预期的158bp片段,经EcoRⅠ酶切鉴定,证实了该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经敏感性试验测定,PCR的最低检出量为0 008病毒血凝(HA)单位。这些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对PPV的检测人有快速、简便、经济、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特异性 pcr 病毒核酸 血凝 HA 感染 猪细小病毒 PPV 扩增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培养物和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支原体污染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玉广 南文龙 +6 位作者 张春艳 宫晓 李金积 张文学 李明义 范根成 杜元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32,共3页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以及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套式PCR)对实验室中生长不良的3种细胞系、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以及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套式PCR)对实验室中生长不良的3种细胞系、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细胞系的第一次PCR扩增结果为全部为阳性,检出率为100%;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第一次PCR扩增后8种样品为阳性,对第一次PCR扩增为阴性的血清样品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结果全部为阳性,检出率100%。传统的支原体检测繁琐、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本试验使用的套式PCR法为细胞培养工作中检测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支原体污染 牛血清 细胞培养物 检测 pcr扩增 应用 科学实验 直接影响 生长不良 血清样品 培养工作 pcr 细胞系 检出率 准确性 实验室 阳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仪的温度分布及维护 被引量:5
16
作者 娄沂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仪 ( PCR仪 )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仪器。它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变化条件对被扩增的 DNA片段进行变性、退火和聚合处理 ,以达到将 DNA片段的量成倍地扩增的目的。因此温度的分布和准确程度 ,尤其是各个温度的时间控制直接影响 ... 聚合酶链式反应仪 ( PCR仪 )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仪器。它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变化条件对被扩增的 DNA片段进行变性、退火和聚合处理 ,以达到将 DNA片段的量成倍地扩增的目的。因此温度的分布和准确程度 ,尤其是各个温度的时间控制直接影响 DNA片段扩增的效率。通过定期对使用中的 PCR仪进行检测 ,可以了解仪器的工作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维护、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温度分布 pcr 分子生物学 DNA 仪器维护 PE480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键式反应生物芯片/微装置的实时定量荧光检测
17
作者 章春笋 徐进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生物芯片/微装置,由于具有所需样品和反应混合物体积少,反应速度快以及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实时定量PCR是利用能特异标记PCR产... 以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生物芯片/微装置,由于具有所需样品和反应混合物体积少,反应速度快以及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实时定量PCR是利用能特异标记PCR产物的荧光染料来动态显示PCR产物的累积,从而得到PCR扩增曲线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实时定量检测技术及其在PCR生物芯片/微装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pcr) 实时定量检测 生物芯片/微装置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生物学及医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静波 胡长龙 徐宏发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技术 生物学 医学 DNA pcr技术 技术原理 组织器官移植 配型选择 传染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一林 周敏 +2 位作者 施春雷 杨捷琳 史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85-190,共6页
建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方法。分别针对16~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gyrB基因以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掘到的4个种特异性基因设计6对检测引物,通过初步特异性实验,筛选出一对... 建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方法。分别针对16~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gyrB基因以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掘到的4个种特异性基因设计6对检测引物,通过初步特异性实验,筛选出一对种特异性最佳的引物。最终建立以gyrB基因为检测靶点的PCR扩增体系,并对体系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检测荧光假单胞菌的存在,纯DNA检测灵敏度为14.9fg/μL(2~3拷贝/μL),纯培养物检测灵敏度为2.8×102CFU/mL。豆奶样品经15h充分增菌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至0.28CFU/2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gyrB基因 聚合链式反应(pcr) 检测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牛肉及其制品中的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宇 陆利霞 +2 位作者 熊雄 刘元建 熊晓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22,共8页
依据牛种属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牛源特异性引物对,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性高、耗时短的鉴定食品中牛源性成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选取牦牛、水牛、黄牛品种... 依据牛种属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牛源特异性引物对,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性高、耗时短的鉴定食品中牛源性成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选取牦牛、水牛、黄牛品种及羊、猪、鸡、鸭、鹅、兔、马、驴、鱼、大豆、玉米等动植物源成分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高度特异于牛源性检测,其他非牛动植物源成分均无扩增条带。采用常见的牛品种进行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可检测到的最低牛DNA量为0. 2 pg;将牛肉分别与猪肉、驴肉、羊肉、大豆组织混合进行PCR测定,结果表明最低检测限为鲜样品含0. 01%质量分数的牛源成分,高压121℃、0. 1MPa,20 min处理样品含0. 01%质量分数的牛源成分。对市售食品中牛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现行PCR牛源性成分检测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 100%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pcr) 细胞色素b(Cytb)基因 牛源性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