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b-聚(ε-聚己内酯)在内耳给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煜 戴春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内耳给药是治疗梅尼埃病、突发性聋等内耳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药物能渗透圆窗及卵圆窗的特点,或者直接运用手术的方法,使药物不经过血-内耳屏障直达内耳组织细胞中,从而对疾病进行治疗[1]。内耳局部用药有着... 内耳给药是治疗梅尼埃病、突发性聋等内耳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药物能渗透圆窗及卵圆窗的特点,或者直接运用手术的方法,使药物不经过血-内耳屏障直达内耳组织细胞中,从而对疾病进行治疗[1]。内耳局部用药有着全身用药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药物目的性强,可直接进入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等[2]。目前如何有效、精确、定量给药是内耳局部给药的难点。内耳给药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在内耳疾病的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聚乙二醇-b-聚(ε-己内酯)(PEG -b-PCL )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好、载药能力强、有靶向性和可控性等优点。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EG -b -PCL在内耳给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疾病 局部给药 乙二醇 己内酯 应用 (ε-己内酯) 药物浓度 全身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淼 冯婷婷 +1 位作者 蔡孟锬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7-5031,5036,共6页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b-乙二醇-b-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两亲性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单分散电喷微球的制备与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雪 邵华英 +1 位作者 张琼月 吴小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3,共7页
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单分散性良好、亲水性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PEG-b-PCL/PCL)电喷微球。将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EG-b-PCL)、聚己内酯(PCL)与氯仿混合磁力搅拌3 h后,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以双亲(PEG-b-PCL)含量、流速、电压为... 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单分散性良好、亲水性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PEG-b-PCL/PCL)电喷微球。将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EG-b-PCL)、聚己内酯(PCL)与氯仿混合磁力搅拌3 h后,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以双亲(PEG-b-PCL)含量、流速、电压为变量,研究微球形态大小、粒径分布的变化,并研究微球亲水性随双亲含量的变化程度及微球在水中的分散性。双亲含10%~20%、流速1 mL/h、电压10 kV时能得到成球性佳、粒径5~6μm的单分散性良好的微球,粒径的变异系数为15%~21%;双亲含量增至30%,微球之间由较多的纤维连接;双亲含量由0增至20%时,接触角由126.2°±4.8°降至29.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改变双亲含量能有效改善微球的亲水性,同时,加入10%~20%双亲的微球在水中分散性佳,能形成均匀的混悬液。PEG-b-PCL/PCL能得到单分散、亲水性佳的微球,为进一步制备载药微球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乙二醇-b-己内酯 己内酯 单分散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乙二醇 嵌段共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1 位作者 张勇 巴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解降解性能 ,共聚物的溶胀率和失重率随聚醚组分含量而增大 ;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分比可以达到调节降解速率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 ,共聚物最初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软段和硬段相联的酯键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嵌段共 降解行为 溶胀率 特性粘度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邓联东 孙多先 +2 位作者 姚芳莲 霍建中 董岸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为偶联剂 ,合成了聚乙二醇 (PEG) /聚己内酯 (PCL)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PEG-b-PCL -b -PEG ,PECL) ,采用IR、1 H-NMR、DSC和WAXD分析和研究了PECL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ECL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 ,结...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为偶联剂 ,合成了聚乙二醇 (PEG) /聚己内酯 (PCL)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PEG-b-PCL -b -PEG ,PECL) ,采用IR、1 H-NMR、DSC和WAXD分析和研究了PECL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ECL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 ,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 ,且随着PECL中PCL嵌段含量的增加 ,PCL嵌段熔点升高。透射电镜照片显示PECL纳米粒呈核 /壳结构的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 两亲性三嵌段共 乙二醇 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内部贯通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7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连才 邱荣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以天然或合成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细胞外基质支架是组织工程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多嵌段共 多孔支架 制备方法 内部贯通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乳酸末端官能团的合成及在卡巴他赛载药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小杰 伍一波 +4 位作者 毛静 金玉顺 李树新 杨丹 王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了提高聚乙二醇-b-聚乳酸(PEG-PLA)与药物卡巴他赛(Cabazitaxel)的相容性以及载药能力,对PEG-PLA进行末端官能团改性,一方面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在PEG-PLA末端接枝药物卡巴他赛;另一方面在PEG-PLA的末端实现官能团的修饰,引入苯环(PEG... 为了提高聚乙二醇-b-聚乳酸(PEG-PLA)与药物卡巴他赛(Cabazitaxel)的相容性以及载药能力,对PEG-PLA进行末端官能团改性,一方面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在PEG-PLA末端接枝药物卡巴他赛;另一方面在PEG-PLA的末端实现官能团的修饰,引入苯环(PEG-PLA-Bz)、乙酰基(PEG-PLA-Ac),通过π-π堆叠效应和相似相溶原理来提高PEG-PLA的载药能力。采用核磁共振谱图(1H-NMR)对末端官能化的目标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药物血浆释放实验测定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在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通过π-π堆叠形成的胶束的包封率最高,可以达到71.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均匀,而且药物缓释作用最好,在360 min后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为2.2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乳酸 末端改性 化学键合 π-π堆叠效应 相似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磁性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6
9
作者 苟马玲 张阳德 +6 位作者 王辉 谢震 王吉伟 潘一峰 谢希惠 涂铭旌 钱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7,241,共4页
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共聚物,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磁性聚合物多孔微球。结果表明微球为多孔结构,孔与孔相连,同时微球具有超顺磁性。
关键词 磁流体 己内酯-乙二醇-己内酯 合物微球 溶剂扩散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联东 孙多先 +2 位作者 霍建中 靳建洲 董岸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19,223,共4页
研究了制备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CL)纳米胶束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现PECL纳米胶束的粒径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且随着PECL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用量的增大而增大。PECL的临界聚集浓度小于4&#... 研究了制备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CL)纳米胶束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现PECL纳米胶束的粒径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且随着PECL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用量的增大而增大。PECL的临界聚集浓度小于4×10-6mol/L,随着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纳米分散液的临界聚沉浓度随着PECL中PCL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分散液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胶束 乙二醇 己内酯 纳米分散液 PECL 药物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戊唑醇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 周月英 +4 位作者 陈安良 张绍勇 何伟娜 徐君庭 孙芳利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3,共7页
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EG-b-PCL),以PEG-b-PCL为囊壁、以戊唑醇为囊芯,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载药胶束。分别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 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EG-b-PCL),以PEG-b-PCL为囊壁、以戊唑醇为囊芯,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载药胶束。分别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其载药量、包覆率和体外释药性能,用滤纸片法测试了载药胶束对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PEG-b-PCL载戊唑醇胶束平均粒径为250 nm,均匀度良好,载药量为26.4%,包覆率为18.0%,体外释放192 h的释药率为83.35%,其对木霉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同浓度下的戊唑醇乙酸乙酯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己内酯嵌段共 戊唑醇 载药胶束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物结晶过程和相分离形貌的研究
12
作者 王海军 冯会平 +3 位作者 赵庭山 王学川 蒋海文 刘战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物的原位结晶过程以及片晶尺度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CL/PEG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共混物中PCL占优时,PCL形成连续的球晶结构,PEG呈海岛状均匀分布在PCL球晶内部;共... 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物的原位结晶过程以及片晶尺度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CL/PEG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共混物中PCL占优时,PCL形成连续的球晶结构,PEG呈海岛状均匀分布在PCL球晶内部;共混物中PEG含量占优时,PCL形成连续的碎晶结构,PEG形成连续相和结构完整的球晶结构,PEG的生长速度不受PCL的分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己内酯 乙二醇 结晶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亮亮 陈强 +3 位作者 李利 迟波 沈健 林思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合成了两亲性聚已内酯-乙二醇-丙交酯(PCEL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粒径范围在40~120nm的PCELA纳米胶束。以芘为探针,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研究了PCELA在水中的行为。结果表明,临界胶束... 合成了两亲性聚已内酯-乙二醇-丙交酯(PCEL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粒径范围在40~120nm的PCELA纳米胶束。以芘为探针,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研究了PCELA在水中的行为。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PCL-PLA/PEO的比率增大而增大,胶束粒径受到PCL-PLA/PEO比率和PCELA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胶束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规则纳米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乙二醇 D L-丙交酯 纳米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温敏水凝胶及其在局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舒欣 王伟伟 +1 位作者 邓联东 董岸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1038,共8页
近年来,温敏水凝胶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其中,由聚乙二醇与脂肪族可降解聚酯合成的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温敏水凝胶是一种重要的温敏凝胶材料.本文针对聚乙二醇(PEG)与聚己内酯(PCL)形成的两亲性嵌段... 近年来,温敏水凝胶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其中,由聚乙二醇与脂肪族可降解聚酯合成的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温敏水凝胶是一种重要的温敏凝胶材料.本文针对聚乙二醇(PEG)与聚己内酯(PCL)形成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温敏水凝胶体系,综述了聚合物分子质量、嵌段序列结构,亲疏水段分子质量与比例、疏水段化学结构等因素对温敏行为的影响,以及该温敏水凝胶在局部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己内酯 温敏凝胶 药物递送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载胰岛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颐婷 李伟炜 +2 位作者 沈梅 陈清元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合成聚乙烯亚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I-PCL-PEG-PCL-PEI),以其为载体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INS)缓释纳米粒,考察和优化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该聚合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 目的合成聚乙烯亚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I-PCL-PEG-PCL-PEI),以其为载体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INS)缓释纳米粒,考察和优化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该聚合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聚集浓度(CAC);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载INS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多分散指数,Bradford法测定载药情况并考察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以PEI10K-PCL4K-PEG2K-PCL4K-PEI10K为INS载体,投药比为40%wt时制备的载INS纳米粒药物利用度最大,包封率为(57.23±0.25)%,粒径为175.30±19.51 nm,48 h末的累计释放率为50.66%;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聚合物不同嵌段的比例进一步降低药物突释效应。结论以PEI-PCL-PEG-PCL-PEI为载体制备的载INS纳米粒包封率、载药量较高,体外释药缓释效应明显且PEI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突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亚胺/己内酯/乙二醇/己内酯/乙烯亚胺 胰岛素 纳米粒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法制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光耀 倪才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41-1043,1047,共4页
用降解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PCL)与聚乙二醇(PEG)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b-PEG),并制成了胶束溶液。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荧光光谱(FS)、纳米粒度仪及透射电镜(TEM)对聚合物胶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临界... 用降解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PCL)与聚乙二醇(PEG)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b-PEG),并制成了胶束溶液。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荧光光谱(FS)、纳米粒度仪及透射电镜(TEM)对聚合物胶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胶束粒径随着共聚物中聚己内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用热重分析(TGA),差热方法(DSC)分析了该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热学性能。此方法合成胶束,步骤简单、成本低廉、胶束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乙二醇 胶束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大孔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璐 程亭亭 徐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7-173,共7页
为使细胞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上得到更佳的生长与黏附,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己内酯(PLC)/聚乙二醇(PEG)大孔径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纺丝溶液中溶质质量配比与溶液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确... 为使细胞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上得到更佳的生长与黏附,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己内酯(PLC)/聚乙二醇(PEG)大孔径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纺丝溶液中溶质质量配比与溶液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初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并与传统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的纤维膜进行细胞相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PLC和PEG的混纺质量比为80∶20,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获得的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质量最好;与传统静电纺PCL/PEG纳米纤维膜相比,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更利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大孔径纳米纤维膜 组织工程支架 己内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多孔支架材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建刚 黄二波 廖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与聚合物共混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组织工程多孔支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共连续结构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共混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对PCL/PEG共混物进行粗化处理,最后选择蒸馏水作为刻蚀溶剂选...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与聚合物共混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组织工程多孔支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共连续结构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共混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对PCL/PEG共混物进行粗化处理,最后选择蒸馏水作为刻蚀溶剂选择性刻蚀得到多孔支架。系统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对支架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压力的提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多孔支架的孔径增大。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引入,可以在更低温度下实现PCL/PEG共混物的退火处理,有利于降低材料的降解。并且由于选用了水溶性聚合物作为刻蚀相,在支架的制备过程中完全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多孔支架 共连续 己内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和星型聚乙二醇-聚己酸内酯两亲嵌段共聚物聚集行为
19
作者 鲁成飞 郭圣荣 +1 位作者 张亚琼 姚炎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60,共6页
分别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和4臂聚乙二醇引发己酸内酯开环聚合制得线型和星型聚乙二醇-聚己酸内酯(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IR1、H-NMR和GPC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该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中PEG组分具有结晶性。共... 分别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和4臂聚乙二醇引发己酸内酯开环聚合制得线型和星型聚乙二醇-聚己酸内酯(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IR1、H-NMR和GPC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该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中PEG组分具有结晶性。共聚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聚集体的水合直径小于50 nm。高浓度共聚物在水性介质中会发生凝胶-溶胶转变,在凝胶-溶胶转变温度以下,共聚物形成凝胶网状结构。共聚物中PEG组分的结晶性、在水相中生成的聚集体的水合直径以及凝胶-溶胶转变行为均与聚合物的组成以及分子形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转变 结晶性 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负载苯硒基乙酸酯试剂参与5-取代-α,β-丁烯酸内酯的液相合成研究
20
作者 吴和义 魏梅红 +1 位作者 陶艳红 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7-541,共5页
在4-二甲胺基吡啶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苯硒基乙酸与二羟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发生酯化反应,制得聚乙二醇负载的苯硒基乙酸酯(功能基含量为0.455 mmol Se·g-1)试剂.该试剂与N,N-二异丙胺基锂作用后,与... 在4-二甲胺基吡啶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苯硒基乙酸与二羟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发生酯化反应,制得聚乙二醇负载的苯硒基乙酸酯(功能基含量为0.455 mmol Se·g-1)试剂.该试剂与N,N-二异丙胺基锂作用后,与环氧化合物发生开环反应,不经分离,直接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进行氧化脱硒,形成中间体聚乙二醇负载γ-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酯,继而用对甲苯磺酸催化环化反应,得到5-取代-α,β-丁烯酸内酯,产率优良(8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负载苯硒基乙酸酯 5-取代-α β-丁烯酸内酯 液相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