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 |
王宏志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34
|
|
|
2
|
论译语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
陈夏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
3
|
翻译活动是如何进行的? |
孙岳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4
|
论出版机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新书局为例 |
荆素蓉
王琦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5
|
能者不可弊 败者不可饰——周作人先生早期翻译活动综述 |
刘全福
|
《外国语文》
|
1999 |
1
|
|
|
6
|
翻译研究在中国:传教士文学翻译活动视角——刘树森教授访谈录 |
赵海燕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7
|
王蒙的翻译活动及其语言才华 |
宋炳辉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0 |
|
|
8
|
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会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 |
雷亚平
张福贵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2
|
|
|
9
|
翻译活动中的语义成分分析 |
侯向群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
10
|
宋金交聘中“翻译”活动初探——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考察 |
仝相卿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
11
|
19世纪传教士在华的翻译出版活动及其影响 |
张啸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2
|
美国新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出版活动 |
张生祥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3
|
目的论视角下的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研究(1895--1937) |
刘红
马萧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4
|
论季羡林的翻译“和谐”观 |
刘瑾
华先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5
|
论佛经翻译时期的翻译批评及对当代翻译批评的启示 |
文军
高晓鹰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2
|
|
|
16
|
清华大学图书馆里的翻译家:毕树棠 |
夏天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7
|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外事英语翻译的特点及技巧——评《实用外事英语翻译》 |
张烨炜
牟雅韬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8
|
经世致用:中国近代翻译文化意向的必然选择 |
吴书芳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9
|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翻译出版史梳理 |
黄慧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20
|
从语言隐喻角度分析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翻译 |
赵冬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