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裔美国史学五十年: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心扬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共13页
回顾和检讨亚裔美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早期亚裔美国史学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一元论历史观。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者大都仅仅从"种族歧视"这一个角度去诠释历史事件,反对从其他视... 回顾和检讨亚裔美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早期亚裔美国史学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一元论历史观。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者大都仅仅从"种族歧视"这一个角度去诠释历史事件,反对从其他视野去观察亚洲移民的经历。不过,最近15年来,这个领域中出现了冲破一元论历史观束缚的趋势。新一代学者提出了白人、黑人和亚裔之间三角形关系的论点,从而否定了"有色对白种"的双重种族关系理论模式。从"跨国主义"的视野观察亚裔美国史的人认为,亚洲移民实际上具有双重的民族主义和双重文化认同,从而向"同化论"、"定居者"论和"美国化"论提出了挑战。他们还发现,日本人向美国移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海外扩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新动向标志着亚裔美国史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裔美国史学 一元论历史观 种族歧视 跨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十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程群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83-189,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的六十年来 ,美国史学的多元性发展引人瞩目 ,大体可以概括为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客体多元化、研究理论多元化和研究方法多元化等四大表征。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之所以如此显著 ,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新史学的倡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的六十年来 ,美国史学的多元性发展引人瞩目 ,大体可以概括为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客体多元化、研究理论多元化和研究方法多元化等四大表征。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之所以如此显著 ,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新史学的倡导和实践、史学研究体制方面的多元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平民化等 ;二是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参照系和动力来源 ,使得美国的史学多元性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史学多元性发展有所区别 ;三是新技术革命造成的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对美国史学提出了多元性发展的要求 ,也为多元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显露出“碎化”与“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后 美国史学 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史学起源新论
3
作者 张艳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2,共8页
殖民地史学尽管与美国史学有着地域和时间上的延续性,但是它却与欧洲史学是个"自然的同一体",这是因为无论从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历史写作者本身还是写作目的来看,都与英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之间区别甚于联系,如果说二... 殖民地史学尽管与美国史学有着地域和时间上的延续性,但是它却与欧洲史学是个"自然的同一体",这是因为无论从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历史写作者本身还是写作目的来看,都与英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之间区别甚于联系,如果说二者之间有何联系的话,确切地说,应该是"前世"与"今生"的关系。美国独特的国家主义不仅是美国史学得以产生的"催化剂",而且还成为美国史学传统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美国史学与共和国同生共长,从而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美国史学起源 殖民地史学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多元·国际化——略论现代美国史学的特点
4
作者 张广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1-66,共6页
早在1893年年青的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丁·特纳在是年召开的美国历史协会的年会上,提出了名噪一时的“边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自此开始,现代美国史学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嬗变中,各种思潮... 早在1893年年青的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丁·特纳在是年召开的美国历史协会的年会上,提出了名噪一时的“边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自此开始,现代美国史学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嬗变中,各种思潮交替出现,诸多流派此消彼长,形色色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象走马灯式地登上了史坛,本文不敢奢望描绘这一史学全景,在这里,我只对现代美国史学特点这一侧而作一尝试性的归纳:实用·多元·国际化,也许仍是一种“盲人摸象”而已,祈望识者赐正。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哲学 发展进程 当代美国 史学 历史发展 多元性 相对主义 美国史学 社会科学 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有关“杰克逊民主”的美国史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兆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9-52,共4页
“杰克逊民主”问题,一向是美国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已发表的论著,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达到了相当水平。一九八六年春,我在撰写论述“杰克逊民主”的硕士论文期间,对这一课题的原材料又进行了广泛搜求和仔细研究,产生了一些... “杰克逊民主”问题,一向是美国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已发表的论著,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达到了相当水平。一九八六年春,我在撰写论述“杰克逊民主”的硕士论文期间,对这一课题的原材料又进行了广泛搜求和仔细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现把它写出来,对前文作补充。多年来,尽管美国的历史学家们已经认可了杰克逊与政治民主之间的关系,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逊 美国史学 民主化 十九世纪 史学 自由资本主义 企业家 重要课题 三十年代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史学家论美国南部黑奴制度(节译)
6
作者 菲利普.S.丰纳 牛其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5期75-85,共11页
这篇译著是美国著名进步历史学家丰纳教授在一九八一年即将在美国出版的《美国黑人史》第二卷中的第一章.这一章精辟地分析了奴隶制史学的发展,自成独立体系,现已征得作者同意,先节译成中文,以飨读者.菲力普·S·丰纳教授(旧译... 这篇译著是美国著名进步历史学家丰纳教授在一九八一年即将在美国出版的《美国黑人史》第二卷中的第一章.这一章精辟地分析了奴隶制史学的发展,自成独立体系,现已征得作者同意,先节译成中文,以飨读者.菲力普·S·丰纳教授(旧译方纳)是我国美国史研究者所熟悉的作家,他所著的《美国劳工运动史》第一、二两卷早已译成中文由中央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写的《美国劳工运动史》第五卷已于今年上半年在美国出版.他正在继续从事《美国劳工运动史》第六卷和其他著作的写作、出版工作.丰纳教授著述极为丰富,他编辑、著作约四十种,范围广泛,包括美国工人运动史、黑人运动史、美国史学史、美国思想文化史、美国著名思想家、人民领袖的传记等各个方面,以研究与论著深湛著称.本文论述了迄今为止美国各个史学流派对美国内战前南部黑奴制的各种观点.丰纳教授以大量的翔实材料,评述了十九世纪以来白人历史学家詹姆士·叔勒、罗德斯等对黑奴私有制的看法,既肯定他们谴责这种制度是强迫劳动制度的正确性,同时也批评他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奴隶制度 史学 种植园奴隶制 美国史学 美国南部 劳工运动 奴隶主 资本主义 废奴主义者 美国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三阶段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再认识
7
作者 王慧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4,共16页
国内教育史学界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关注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四十多年来形成了近乎统一的“传统派–温和修正派–激进修正派”的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这种“三阶段论”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长期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也造成了历史认知... 国内教育史学界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关注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四十多年来形成了近乎统一的“传统派–温和修正派–激进修正派”的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这种“三阶段论”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长期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也造成了历史认知上的很多悖论和误解。通过重新挖掘和阐释关键史料,一个更加丰富多样的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史视域得以呈现,既有的阐释框架中有很多被夸大、误读、忽视和低估的成分,通过“三阶段论”理解美国教育史学史存在很大的局限。不同的学派只是某种观点的概括,并不能代表学术研究的全景,一成不变的标签化和简单化的做法,对于客观而准确地认识学术史是不可取的。学术史的梳理与专题研究亦是相辅相成的,对美国教育史学史的再认识对推动国内的教育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史学 三阶段论 修正派 克伯莱 贝林 克雷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众史学视域下档案工作的特色及启示
8
作者 李森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高校、社区以及企业建立的档案机构,开始关注公众档案,形成了以“公众”为中心的档案理念。由此,美国公众史学视域下档案工作具有公开获取与透明管理、多元包容与全民参与、扩大范围与协同合作、新颖呈现与多样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高校、社区以及企业建立的档案机构,开始关注公众档案,形成了以“公众”为中心的档案理念。由此,美国公众史学视域下档案工作具有公开获取与透明管理、多元包容与全民参与、扩大范围与协同合作、新颖呈现与多样体验、国际合作与共赢互惠等特色。并且,其对于我国打造属于公众的历史档案、不断展现公众档案研究的新面向、预示档案工作新趋势、巩固档案学和历史学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众史学 档案工作 历史档案 社区档案馆 跨学科 全民参与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三重视野 被引量:5
9
作者 鲍硕来 诸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8,325-326,共10页
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并非简单地历史分期,而是女性主义哲学在不同阶段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规律总结。传统视野中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学源于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对美国教育史学的批判,具有"她史"的特点。现代视野中的美... 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并非简单地历史分期,而是女性主义哲学在不同阶段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规律总结。传统视野中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学源于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对美国教育史学的批判,具有"她史"的特点。现代视野中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在福柯的现代性哲学的指导下,更加强调"理性"和"主体性",这一时期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呈现出鲜明的"性别史"特点。后现代视野中的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具有"普遍史"的特点,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尤其强调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双重角色以及女性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和文化多元性。"她史"对"性别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对自身的反思中推动了社会性别视角进入史学。性别史具有后现代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进一步影响了性别史理论。普遍史的发展是以她史为基础的,普遍史对她史是批判性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她史 性别史 普遍史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1,共8页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统教育史学和新教育史学各有其利弊,对于教育史的再认识是教育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外国教育史学的未来发展可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一是继续教科书传统,以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二是摆脱学校教育史传统模式的束缚,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提升教育史家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 反思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诗明史:美国环境史学的文学性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147,310,共9页
无论在源头还是在其发展进程中,美国环境史学均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其审美特质和批判精神,是"史"与"诗"互动的结果,是其活力之所在,更是环境史学者人文精神和普世情怀的体现。借助优雅的语言、文学式隐喻、多元的... 无论在源头还是在其发展进程中,美国环境史学均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其审美特质和批判精神,是"史"与"诗"互动的结果,是其活力之所在,更是环境史学者人文精神和普世情怀的体现。借助优雅的语言、文学式隐喻、多元的叙事及文化批判精神,美国环境史学已超越"旧史"的传统,进入当代史学的主流,在国际史学界亦已形成研究气候。在此背景下,对美国环境史学的文学性进行考证与论述,将使其意义得以拓展,并为中美当代环境史学研究的文学阐释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环境史学 边疆 荒野 审美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统派”外交史学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20世纪50年代,"正统派"占据了美国外交史学的主导地位。"正统派"是对"国家主义学派"、"宫廷史学家"以及"现实主义学派"三大学派的笼统称呼。这些外交史学家对美国外交史及现行美国... 20世纪50年代,"正统派"占据了美国外交史学的主导地位。"正统派"是对"国家主义学派"、"宫廷史学家"以及"现实主义学派"三大学派的笼统称呼。这些外交史学家对美国外交史及现行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或极力美化辩护,或予以激励批评,但无一例外,都从对美国外交政策目标以及他们自我定义的美国国家利益的高度认同这一立场出发的。同时,他们的方法论也存在着视野狭隘、系统化解释模式不足,以及史料运用上对官方档案的迷恋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史学 正统派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9,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扩展了研究的主题,写就了一批史学经典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家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将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又将研究者的视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扩展了研究的主题,写就了一批史学经典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家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将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又将研究者的视角吸引到一些"边缘人群"身上,其中女性高等教育史的成就尤其显著。兴起于70年代的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也对传统史学中诸多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跨学科研究 女性高等教育史 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史学语境中的《耶鲁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72-78,共7页
1828年的《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在进步主义史学看来,《耶鲁报告》是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代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悖,阻碍了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修正派史家对进步主义史学理论的偏颇提出了批评,认... 1828年的《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在进步主义史学看来,《耶鲁报告》是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代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悖,阻碍了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修正派史家对进步主义史学理论的偏颇提出了批评,认为《耶鲁报告》非但不是保守的文献,反而还是课程改革尝试的先导。不过,当下的研究者指出,不论是进步主义史学理论还是修正派史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外国教育史学研究,同时保持对国际教育史研究前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鲁报告 进步主义史学 修正派史学 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现代史学主要流派的演变与反思
15
作者 张小兵 王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美国现代史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进步主义史学、新保守主义史学、新左派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史学等四大流派。美国现代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实用主义、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三种鲜明的特点。美国现代史... 美国现代史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进步主义史学、新保守主义史学、新左派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史学等四大流派。美国现代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实用主义、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三种鲜明的特点。美国现代史学每一学派的兴盛与衰落都是和美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分不开的,每一学派既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美国历史发展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发明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但也产生了诸如史学研究“破碎化”、缺乏统一的课题等问题。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史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开始重新提倡史学的综合性和叙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史学 进步主义史学 新保守主义史学 多元文化主义史学 新左派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共同体与美国外交史学的创新转型
16
作者 曲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9,共10页
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萌芽于196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学科危机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成熟于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由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学术刊物和电子网络共同构成的学术交流空间。这一学术共同体从凝聚学科身份和同仁智慧,奠... 美国外交史学术共同体萌芽于196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学科危机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成熟于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由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学术刊物和电子网络共同构成的学术交流空间。这一学术共同体从凝聚学科身份和同仁智慧,奠定文献和史料基础,培育学术新人和研究新范式,繁荣同行评议和学术讨论,推动学术活动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推动学科创新转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史学 学术共同体 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副教授伊斯雷尔应邀在我院作史学报告
17
作者 冬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5-35,共1页
五月六日,正在我院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副教授伊斯雷尔先生,应邀作了《关于目前美国史学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概况》的学术报告。我院史地系、中文系、外语系和云大、省历史研究所等三百多师生和历史工作者听取了他的报告... 五月六日,正在我院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副教授伊斯雷尔先生,应邀作了《关于目前美国史学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概况》的学术报告。我院史地系、中文系、外语系和云大、省历史研究所等三百多师生和历史工作者听取了他的报告。伊斯雷尔先生在报告中着重就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军阀、中国共产党初期与苏联的关系、中国革命的成功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西南联大 副教授 中国共产党 太平天国 历史研究 美国史学 辛亥革命 学术报告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诸园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7-192,共6页
应对教育史的学术危机,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跨出了关键一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展现出学术化和政治化的双重特征。其学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跨学科的理论性和独立的知识领域两个方面。其政治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 应对教育史的学术危机,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跨出了关键一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展现出学术化和政治化的双重特征。其学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跨学科的理论性和独立的知识领域两个方面。其政治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追求教育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政治理想;二是,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与美国女权政治运动紧密相连;三是,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研究对当今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教育史学研究要以追求自由、平等、公正为宗旨,应对"学术危机"教育史学科要加强自身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 学术化 政治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WASP主流文化与传统教育史学卡伯莱模式
19
作者 王赛芬 王京彩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36,共5页
本文从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WAS P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以及美国传统教育史学代表人物卡伯莱及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出发,探讨了卡伯莱教育史观的WAS P文化倾向,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以卡伯莱为代表的美国... 本文从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WAS P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以及美国传统教育史学代表人物卡伯莱及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出发,探讨了卡伯莱教育史观的WAS P文化倾向,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以卡伯莱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传统教育史学 卡伯莱 美国公立教育 盎格鲁-撒克逊 白人-新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民俗对谈录——美国历史学家欧达伟来华讲学及民俗考察活动漫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41,共7页
现代历史科学意识与其它社会科学,包括民俗学是不能分开的。近年兴起于西方的通俗文化史派,从同时代的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那里找到工具,解决原来只是猜谜对象的下层民众历史问题,非但不曾雾失楼台,相反扩大了... 现代历史科学意识与其它社会科学,包括民俗学是不能分开的。近年兴起于西方的通俗文化史派,从同时代的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那里找到工具,解决原来只是猜谜对象的下层民众历史问题,非但不曾雾失楼台,相反扩大了现代历史学的疆界。80年代以后,美国通俗文化史派以著名汉学家费正清门下的一批历史学博士为代表,着重研究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民众观念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提出阐释“文化区域的现代民间记录”的理论与方法。他们的新史学观对当代美国历史批评思潮产生一定影响,其研究对象与中国民俗学情投意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事象 民众观念 定县秧歌 中国民俗学 间记录 农谚 传统秧歌 通俗文化 美国史学 考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