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斑丹毒丝菌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1
作者 吴雪军 董琦 +2 位作者 周彩琴 章晓炜 刘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7-141,共5页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共包含2113对非冗余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330个蛋白,并绘制了互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全基因组内蛋白之间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红斑丹毒丝菌中互作频率最高的4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翻译、转录、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伴侣蛋白DnaK、DnaJ、GroEL以及DEAD/DEAH解旋酶的互作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伴侣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DnaJ、GroEL、DEAD/DEAH解旋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则会对红斑丹毒丝菌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蛋白间相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植食性盲蝽与寄主植物种间互作网络分析
2
作者 郭艳奇 石凯 +3 位作者 兴安 黄保祥 令玉 李媛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0-780,I0001,I0002,共13页
为了解植食性盲蝽与其取食的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于2019年7月至9月在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天然草地进行调查,明确当地植食性盲蝽及其寄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构建并分析两者互作网络。结果表明,研究地分布有15属40种植食... 为了解植食性盲蝽与其取食的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于2019年7月至9月在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天然草地进行调查,明确当地植食性盲蝽及其寄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构建并分析两者互作网络。结果表明,研究地分布有15属40种植食性盲蝽和22科50属61种植物;构建了32种植食性盲蝽与22种寄主植物的互作网络,分析发现该网络呈现低嵌套高模块化结构(连接度为0.20,不对称度为0.58,嵌套性为39.01,模块度为0.49);植食性盲蝽和寄主植物的物种度均呈右偏态分布,两者主要由泛化物种构成;确定西伯利亚草盲蝽为该网络的关键物种。深入分析植食性盲蝽与寄主植物间互作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植食性盲蝽物种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监测盲蝽关键物种的发生情况,对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盲蝽 寄主植物 种间网络 关键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HSPA6蛋白特性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丽筠 马旭华 +1 位作者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与羊、长江江豚等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牛HSPA6蛋白分子质量为70 570.64 u,理论等电点为5.66,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可能存在11个得分>0.900的磷酸化位点,与N-糖基化激活位点可能位于后端碱基;牛HSPA6蛋白是一种主要由40.38%的α-螺旋和33.65%的无规卷曲组成的二级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包含N-端核苷酸结合域和C-端多肽结合域两个主要的结构域,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主要与BAG1、DNAJA4、DNAJB1、DNAJC2等蛋白发生互作,参与腺苷酸交换因子活性、ATP酶调节活性、伴侣绑定等,表明牛HSPA6蛋白在牛机体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潜在生物学功能。这些多重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探讨牛HSPA6蛋白对肉品质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A6 结构特点 功能特性 蛋白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携带花粉网络的构建及其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佳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昆虫的访问不等同于授粉,了解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传粉网络的关键步骤。本文阐述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方法,分析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利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两种网络可... 昆虫的访问不等同于授粉,了解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传粉网络的关键步骤。本文阐述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构建的关键因素和方法,分析了昆虫携带花粉网络与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利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两种网络可以相互补充,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携带花粉网络 构建 植物-传粉者网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与其他植物激素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慧泽 刁丽曼 +2 位作者 周佳佳 韩榕 杜美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2-821,共10页
植物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综合调控。其中,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 BRs)作为重要的固醇类植物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通过互作网络调控种子萌发、根生长发育、光形态建成及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油菜素内酯(Brassin... 植物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综合调控。其中,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 BRs)作为重要的固醇类植物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通过互作网络调控种子萌发、根生长发育、光形态建成及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与其他植物激素共同精细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BR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网络 发育调控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结构域对网络拓扑与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丽娜 王倩 +8 位作者 尚玉奎 张良才 孙钊 何伟明 赵研 李琬 王宏 何月涵 李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高通量的蛋白质互作数据与结构域互作数据的出现,使得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内研究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潜在关系成为可能.蛋白质上广泛分布的结构域被认为是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进化的基本功能单元.然而... 高通量的蛋白质互作数据与结构域互作数据的出现,使得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内研究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潜在关系成为可能.蛋白质上广泛分布的结构域被认为是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进化的基本功能单元.然而,结合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例如蛋白质结构域数目、长度和覆盖率等)来研究这些表象后的内部机制仍然面临着挑战.将蛋白质分为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并进一步结合蛋白质互作信息与结构域互作信息构建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通过与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的特殊结构特征;对于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分别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功能离散度分析以及功能一致性分析等.结果发现,将结构域互作信息综合考虑进来后,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单纯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无法提供的细节信息,揭示蛋白质互作网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域 蛋白质结构网络 蛋白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干预PI3K/AKT/NF-κB/TNF通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新 陈文娜 +4 位作者 宋囡 金宏飞 张琪 何信用 刘雨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4-1332,I0001,共10页
目的: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丹蒌片所有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 cards及TTD数据库检索NAFLD的潜在靶点,Unip... 目的: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丹蒌片所有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 cards及TTD数据库检索NAFLD的潜在靶点,Uniprot数据库校正去重后上传至Venny2.1软件绘制韦恩图并取其交集。同时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分析,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取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进行体内验证,取血清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NF通路相关蛋白,ELISA检测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丹蒌片的141个有效活性成分,350个潜在靶点,478个NAFLD相关靶点;Venny2.1软件筛选出丹蒌片干预NAFLD的共有靶标蛋白115个,根据P≤0.01的GO注释分析得到335个BP信息,47个MF信息,32个CC信息,93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胆固醇代谢过程、胰岛素刺激的细胞反应、TNF信号通路等;体内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丹蒌片治疗后,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蒌片通过多靶点协助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发挥调控作用治疗NAFLD,进一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为丹蒌片的临床应用及NAFLD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网络 丹蒌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反应 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膀胱癌差异基因的互作网络分析及验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嵘 赵镇 +5 位作者 高洋 吴清华 宋艳斌 姜立 郑文岭 马文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采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研究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构建浸润性膀胱癌基因互作网络图并对筛选出的网络中心节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将表达谱芯片筛选到的浸润性膀胱癌152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互... 目的采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研究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构建浸润性膀胱癌基因互作网络图并对筛选出的网络中心节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将表达谱芯片筛选到的浸润性膀胱癌152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图,并将互作网络数据导出到Cytoscape2.6.2软件中,筛选出网络中心节点。采用KEGG数据库等进行信号通路分类及基因功能研究,进而采用实时定量RT-PCR对其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筛选出基因表达在膀胱癌组与正常膀胱粘膜组差异最大的基因,并对浸润性膀胱癌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共有103个膀胱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经STRING筛选存在相互作用,并构成一个复杂的互作网络图;Cytoscape共筛选出26个网络中心节点,广泛参与肿瘤发生的多条信号通路;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UBE2C、VEGF、TGFBR2、CAV1四个基因表达量在膀胱癌组与正常膀胱粘膜组的差异最大,分别为9.45、4.17、0.13、0.18倍(以GAPHD作为内参,计算2-△△Ct),与芯片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出的浸润性膀胱癌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图,尤其是其中的网络中心节点基因,对于浸润性膀胱癌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网络 中心节点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蛋白质互作网络预测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细致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靖 李彦辉 +4 位作者 郭政 朱晶 马文财 彭春方 刘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的关于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注释比较宽泛,制约了乳腺癌的后续研究工作。对于已知部分功能的乳腺癌相关蛋白质,提出了一种结合Gene Ontology功能先验知识和蛋白质互作的方法,通过构建功能特异的...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的关于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注释比较宽泛,制约了乳腺癌的后续研究工作。对于已知部分功能的乳腺癌相关蛋白质,提出了一种结合Gene Ontology功能先验知识和蛋白质互作的方法,通过构建功能特异的局部相互作用网络来预测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细致功能。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以很高的精确率为乳腺癌相关蛋白质预测更为精细的功能。预测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对于指导实验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功能 预测 网络 基因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10
作者 刘威 袁芳艳 +6 位作者 周丹娜 刘泽文 杨克礼 段正赢 郭锐 肖少波 田永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4,共5页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牛支原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138个蛋白和693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蛋白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牛...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牛支原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138个蛋白和693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蛋白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牛支原体中互作频率最高的2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转录、翻译、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伴侣蛋白DnaK和ClpB发生互作的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提示,若DnaK和ClpB的功能受到抑制,将会对牛支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蛋白相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急性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中耳炎差异基因的互作网络特征分析
11
作者 刘佳丽 王维 +4 位作者 王子萌 范芳梅 马毓蓉 余林 何於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查找小鼠中耳炎表达谱基因芯片原始数据,建立中耳炎基因互作网络图。方法从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小鼠中耳炎相关数据集,采用Affymetrix Expression Console软件和Tran-scriptome Analysis Console(TAC)软件...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查找小鼠中耳炎表达谱基因芯片原始数据,建立中耳炎基因互作网络图。方法从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小鼠中耳炎相关数据集,采用Affymetrix Expression Console软件和Tran-scriptome Analysis Console(TAC)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图,并将互作网络数据导入Cytoscape 3.4.0软件中,筛选网络中心节点,并取其中相对独立、作用较为集中且与炎症基因相关子网络,采用David在线工具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6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793个,表达下调373个,经STRING在线工具筛选后共有459个小鼠中耳炎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得到相应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其中与炎症相关子网络。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了中耳炎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其中的网络中心节点基因,对于中耳炎分子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中耳炎 基因芯片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流产嗜性衣原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12
作者 刘威 袁芳艳 +7 位作者 周丹娜 刘泽文 高婷 郭锐 杨克礼 段正赢 梁婉 田永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124-128,共5页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220个蛋白和1276个相互作用关...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220个蛋白和1276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分析蛋白的互作频率,确定了在羊流产嗜性衣原体中互作频率最高的20个蛋白,主要与转录、翻译、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伴侣蛋白DnaK、GroEL、DnaJ发生互作的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GroEL、DnaJ的功能受到抑制,将会对羊流产嗜性衣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 蛋白相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MoYpt5蛋白互作网络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谢 陈健 +2 位作者 连璧 王宗华 周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7-1604,共8页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共有11个假定的Rab蛋白家族成员,本文选取了MoYpt51(MGG_06241)和MoYpt52(MGG_01185)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搜索多个大型蛋白互作数据库和文献,共得到数百个与核心蛋白互作的蛋白和互作对。利用信息...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共有11个假定的Rab蛋白家族成员,本文选取了MoYpt51(MGG_06241)和MoYpt52(MGG_01185)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搜索多个大型蛋白互作数据库和文献,共得到数百个与核心蛋白互作的蛋白和互作对。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高效制图平台将这些蛋白互作对构建成互作网络,得到若干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模块。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互作蛋白中,有的参与了蛋白降解的泛素途径(MGG_04053等)、囊泡介导的蛋白胞内运输(MGG_01238等),有的在蛋白、染色体的组装和修饰等过程(MGG_03677等)起重要作用。大部分假定互作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质膜上,为其与目标蛋白互作提供了空间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MoYpt5蛋白 蛋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在霞 段仕 +5 位作者 孙燕勇 吕琦 付绍印 何小龙 张文广 刘永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使用WGCNA构建加权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并通过MCODE计算网络中重要基因;利用Metascape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插件AutoAnnotate识别基因集簇。【结果】最终筛选到11884个基因,构建237366对蛋白质互作关系;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产生46169对蛋白质互作关系,确定了4个得分最高的基因集合。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共表达网络,共获得7个模块,其中Blue模块内有929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雄性配子产生、繁殖、精子发生、鞭毛运动和AMPK信号通路等,且富集结果高度连接并聚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最终确定了25个参与精子发生和精子细胞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绵羊睾丸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多维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最终找到与睾丸精子发生相关且有互作关系的25个基因,为绵羊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睾丸差异基因 蛋白质网络 关键基因集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热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毅 马红艳 +1 位作者 吕学斌 杨跃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为深入探讨鸡热应激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尝试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的脑组织、肝组织、腿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脑组织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包含52个基因及124个互作,肝脏组织包含201个基因及466个互作,腿肌组织包含99个基因... 为深入探讨鸡热应激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尝试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的脑组织、肝组织、腿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脑组织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包含52个基因及124个互作,肝脏组织包含201个基因及466个互作,腿肌组织包含99个基因及131个互作,且不同组织的互作基因分别富集到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中,例如细胞死亡、核酸绑定,细胞骨架等。进一步比较三个组织的蛋白互作网络,发现不同组织的交集网络包含大量的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脑与肝脏组织交集)、细胞外基质基因(脑与腿肌组织交集)、次级代谢相关以及核酸绑定相关基因(肝脏与腿肌组织交集)。研究还发现,HSPH1与BAG3的蛋白互作在三种组织中均存在。以上结果说明细胞死亡、细胞骨架以及核酸绑定等生物学功能以及相关基因在鸡热应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反应 基因表达 蛋白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挖掘结直肠癌致病基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慧慧 唐旭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4-661,共8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本文通过生物分析进行结直肠癌致病基因的识别。首先,基于GEO中GSE9348基因表达数据集,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出P<0.05,Fold change>2的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本文通过生物分析进行结直肠癌致病基因的识别。首先,基于GEO中GSE9348基因表达数据集,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出P<0.05,Fold change>2的结直肠癌差异基因339个;其次,基于OMIM数据库中已知结直肠癌的致病基因和STRING数据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与致病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接着利用Cytoscape软件的ClusterONE插件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模块分析,获得一个含有53个基因的子网络;最后,通过对子网络的拓扑分析,获得了FOS、CCND1、CEBPB、EGR1和NOS3等5个新结直肠癌致病基因。同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和文献挖掘对新发现的致病基因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蛋白网络 聚类分析 网络拓扑分析 功能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免疫蛋白互作网络提取及分析
17
作者 王彬 宁黔冀 +3 位作者 王倩 彭玮 郝彤 孙金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作用机制,在已构建的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基础上,采用邻接节点注释方法对其全局网络进行细胞组分注释,为网络的903个未定位蛋白中的830个添加了GO注释,占未定位蛋白的91.9%.从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中...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作用机制,在已构建的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基础上,采用邻接节点注释方法对其全局网络进行细胞组分注释,为网络的903个未定位蛋白中的830个添加了GO注释,占未定位蛋白的91.9%.从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中提取了包含142个蛋白和158条蛋白互作关系的免疫互作网络,并且结合GO细胞组分注释信息,得到了其中62个免疫蛋白的细胞组分定位.通过对细胞定位的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多位于膜结构、细胞核和细胞骨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蛋白网络 邻接节点注释 免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互作网络的分形分析
18
作者 曹俊杰 郑利斌 陈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9,共5页
通过盒计数法,对一系列最新研究得到的蛋白质互作网络进行分形分析.研究了这些互作网络的度指数,配对系数,相关性谱等与分形性质密切相关的属性.这些分析指出,按照现有的数据构建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很可能还不具备分形的拓扑结构.
关键词 蛋白质网络 分形分析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STPK家族鉴定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端木慧子 牛志新 李海英 《中国糖料》 2018年第6期8-10,共3页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PK)参与调节植物体内的多种信号转导、胁迫应答过程,但在甜菜中STPK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揭示甜菜中STPK家族的特征从而预测其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甜菜STPK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分析,...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PK)参与调节植物体内的多种信号转导、胁迫应答过程,但在甜菜中STPK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揭示甜菜中STPK家族的特征从而预测其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甜菜STPK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并构建了STPK蛋白互作网络。结果表明,甜菜基因组中鉴定到148个STPK,分为9个亚类;且这些STPK均含有11个蛋白激酶的保守结构域;甜菜STPK互作网络包括8个子网;这些蛋白质与发育和刺激应答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甜菜遗传育种提供理论支持与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家族鉴定 蛋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陈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互作网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寇蓉 董弘毅 +2 位作者 何永吉 邢俊德 范晓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toscape 3.7.2研究发酵菌群的共存关系网络。结果表明,醋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远高于真菌群落。醋醅中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优势真菌属为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细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具有显著的拮抗性;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存在协同作用。真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陈醋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