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纳秒脉冲电场作用下多细胞系统穿孔特性仿真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进 米彦 +2 位作者 卞昌浩 姚陈果 李成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7-2586,共10页
为了研究高频纳秒脉冲电场(ns PEFs)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结合笛卡尔传输网格(CTL)和动态电穿孔等效电路模型对1个典型的2维多细胞系统在ns PEFs作用下的穿孔特性进行了仿真。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建立了该多细胞系统电路模型,并分析了其... 为了研究高频纳秒脉冲电场(ns PEFs)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结合笛卡尔传输网格(CTL)和动态电穿孔等效电路模型对1个典型的2维多细胞系统在ns PEFs作用下的穿孔特性进行了仿真。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建立了该多细胞系统电路模型,并分析了其穿孔数量和穿孔半径变化特性。首先施加了10个场强、频率和脉宽分别为5k V/cm、1 MHz和500 ns的高频纳秒脉冲到该多细胞系统模型,结果表明随脉冲个数增加穿孔区域分布变化不大,而穿孔半径分布有明显的累积效应,细胞外膜和细胞核膜上部分孔的半径逐渐增大。同时比较了电场强度为3、5和10 k V/cm时该系统中穿孔数量和最大孔径随脉冲个数增加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场强增加时穿孔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场强从3 k V/cm提高到10 k V/cm时,系统整个细胞核膜从未穿孔到穿孔数量增加到2.658 4×105个。另外,穿孔半径仍然存在累积效应。仿真结果说明适当参数的高频ns PEFs能使细胞核膜发生穿孔,并起到扩大细胞部分穿孔半径的作用,可为后续实验研究选择高频纳秒脉冲参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纳秒脉冲电场 传输网格 细胞系统 穿孔数量 穿孔半径分布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蜂毒磷脂酶A_2基因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沈立荣 邢丽苹 +1 位作者 张传溪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2,共6页
利用BactoBac系统将意大利蜜蜂蜂毒磷脂酶A2(AmPLA2)基因cDNA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得到pBacHT-AmPLA2,再将其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大肠杆菌DH10Bac中,通过转座作用,得到含AmPLA2基因的重组病毒rBacmid-AmPLA2的DNA。提... 利用BactoBac系统将意大利蜜蜂蜂毒磷脂酶A2(AmPLA2)基因cDNA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得到pBacHT-AmPLA2,再将其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大肠杆菌DH10Bac中,通过转座作用,得到含AmPLA2基因的重组病毒rBacmid-AmPLA2的DNA。提取其基因组DNA,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粉纹夜蛾细胞Tn-5B1-4,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AmPLA2。用此重组病毒感染Tn-5B1-4细胞,在细胞中表达AmPLA2。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与6×HisTag融合表达的产物蛋白分子量约为18kD左右,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5·35%。Westernblot印迹显示,融合表达产物能与意大利蜜蜂蜂毒AmPLA2抗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生物活性测定显示,含表达产物的细胞蛋白粗提物对底物蛋黄的酶活力约为6·13μmol·min-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蜂毒 磷脂酶A2基因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障碍的巨细胞系统缺陷理论之争 被引量:7
3
作者 罗艳琳 陈昭燃 彭聃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7-503,共7页
近几年诸多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是由于视觉系统巨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他们从对比度敏感性研究、巨细胞抑制功能研究与视觉运动知觉功能的研究结果中得到了支持证据。就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表明不论是巨细胞功能缺陷理论的支持者还... 近几年诸多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是由于视觉系统巨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他们从对比度敏感性研究、巨细胞抑制功能研究与视觉运动知觉功能的研究结果中得到了支持证据。就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表明不论是巨细胞功能缺陷理论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从巨细胞的对比度敏感性、视觉运动知觉与巨细胞抑制功能上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巨细胞功能缺陷理论的支持者还从阅读障碍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和阅读的脑功能研究中得到了一些支持性的证据。新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巨细胞系统缺陷理论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以及巨细胞系统缺陷理论的应用价值。在巨细胞系统缺陷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中,还需要统一实验方法与实验标准以获得更多的证据,同时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有效区分小细胞系统与巨细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障碍 细胞系统缺陷理论 对比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系统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景林 高培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2-425,共4页
无细胞翻译———利用细胞提取液在体外合成蛋白质,已是国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项常规技术,但在国内此项技术的利用却几乎是空白.对体外无细胞系统的特性、功能、优缺点及其进展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期使国内学者了解和利用这一... 无细胞翻译———利用细胞提取液在体外合成蛋白质,已是国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项常规技术,但在国内此项技术的利用却几乎是空白.对体外无细胞系统的特性、功能、优缺点及其进展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期使国内学者了解和利用这一方便而有效的表达系统,进行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统 基因表达 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系统:解析机体免疫调控和代谢平衡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春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能,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这里,我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新概念:自胚胎发育早期,经历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不同胚层、多个发育阶段,将亚全能间充质干细胞到不同等级分化潜能间充质... 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能,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这里,我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新概念:自胚胎发育早期,经历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不同胚层、多个发育阶段,将亚全能间充质干细胞到不同等级分化潜能间充质干/祖细胞群体统称为MSC系统。MSC系统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1)赋予了MSC三大重要生物学特征,即干细胞自身特性、组织微环境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2)平衡机体免疫与组织代谢;(3)提供高效转化为临床安全有效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总之,该系统很好的解释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同时丰富了我们之前提出的亚全能干细胞理论,为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间充质干细胞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张宇辰 赵明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0-313,共4页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屏障,包括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主要执行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最近研究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不只是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分化...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屏障,包括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主要执行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最近研究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不只是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分化发育而成的一种执行防御功能的细胞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HSCs的静止、自我更新、动员以及凋亡进行调控,但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这些调控作用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近年相关研究作一总结,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造血干细胞 细胞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系统原位制备蛋白质芯片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章杰 刘琼明 +1 位作者 许丹科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生物芯片表面进行蛋白质无细胞表达与定向制备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基因植入芯片的方法、蛋白质体外不同表达的途径、蛋白质固定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应用发展前景等.蛋白质芯片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和检测迅速等优...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生物芯片表面进行蛋白质无细胞表达与定向制备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基因植入芯片的方法、蛋白质体外不同表达的途径、蛋白质固定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应用发展前景等.蛋白质芯片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和检测迅速等优点正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蛋白质的高效表达与纯化、蛋白质在芯片表面的有效固定与蛋白质活性的保持等内容是蛋白质芯片技术发展的关键.采用纳米生物技术与无细胞表达系统,已经可以在生物芯片表面通过植入基因的方式制备相关的蛋白质芯片,从而为蛋白质芯片的原位制备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细胞蛋白质表达 体外蛋白质表达 原位制备蛋白质阵列 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囊膜糖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虞一聪 冯娜 +9 位作者 闫飞虎 盖微微 王铁成 王化磊 郑学星 赵永坤 黄耕 杨松涛 高玉伟 夏咸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988,共8页
为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蛋白(H),本研究扩增小熊猫源CDV驯化致弱株LP的F、H基因,克隆至pFastBacTM1载体中,测序验证后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获得穿梭质粒rBacmid-F、rBacmid-H... 为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蛋白(H),本研究扩增小熊猫源CDV驯化致弱株LP的F、H基因,克隆至pFastBacTM1载体中,测序验证后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获得穿梭质粒rBacmid-F、rBacmid-H,将其分别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pFB-F、rpFB-H,并将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F)和血凝素蛋白(rH)进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犬抗CDV高免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FA鉴定,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见特异性荧光反应;以鼠抗F、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63和68ku左右的条带,分别为重组融合蛋白(rF)和血凝素蛋白(rH),大小与预期相符。两种囊膜糖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均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CDV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开发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融合蛋白 血凝素蛋白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月华 唐晓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宿主防御系统的成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牙周炎为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防御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单核...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宿主防御系统的成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牙周炎为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防御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与牙周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牙周炎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参与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翊君 刘怀存 王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7,共9页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CIPNP)是以铂类和紫杉烷类为代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有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后30%~40%的病人会出现CIPNP,进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引起CIPNP的...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CIPNP)是以铂类和紫杉烷类为代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有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后30%~40%的病人会出现CIPNP,进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引起CIPNP的诸多可能机制中,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之相关的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分泌物都可能参与CIPNP的发生。本文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异常活化、免疫细胞的迁移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分泌几个角度总结并讨论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CIPNP中已知的可能作用机制及最新进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下游通路和开发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趋化因子 补体 神经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肝切除后余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高静涛 黄志强 孟宪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1-443,共3页
以大鼠肝部分切除为实验对象,观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与分泌功能改变,并探讨其在余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肝切除后随着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功能的下降,以肺泡巨噬细胞为代表的肝外单核巨噬细胞相应激活,并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活... 以大鼠肝部分切除为实验对象,观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与分泌功能改变,并探讨其在余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肝切除后随着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功能的下降,以肺泡巨噬细胞为代表的肝外单核巨噬细胞相应激活,并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与余肝损伤程度呈线性正相关。提示肝切除后肝损伤机制可能在于肝切除后肝清除功能下降,肠源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并激活肝外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因子等因素,从而介导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紫青霉CBHⅠ基因(Cbh1)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景林 高培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5-887,共3页
以含Cbh1的pUC18-181 DNA 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带有T7启动子的Cbh1片段,随后在缺乏糖基化的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得到成功表达,表达量为21.7 μg/m l.得到的CBH Ⅰ虽未经糖基化修饰,却可水... 以含Cbh1的pUC18-181 DNA 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带有T7启动子的Cbh1片段,随后在缺乏糖基化的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得到成功表达,表达量为21.7 μg/m l.得到的CBH Ⅰ虽未经糖基化修饰,却可水解对硝基酚-β-D-纤维二糖苷(pNPC),对pNPC的KM 和Vm ax分别为0.82m m ol/L和0.067 μm ol·m in- 1·μg- 1,但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无酶活力.这表明,糖基化修饰可能不影响胞外纤维素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紫青霉 细胞表达系统 Cbh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八眉猪仔猪红细胞系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师德成 赵全邦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3期1-2,共2页
采用常规法对41头互助八眉猪仔猪7项红细胞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RBC,(7.05±1.44)×1012/L;Hb,126.29±20.82g/L;PCV,0.42±0.060L/L;MCV,62.23±13.57 fL;MCH,18.22±5.66pg;MCHC,298.38±39.21g/L;氧结... 采用常规法对41头互助八眉猪仔猪7项红细胞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RBC,(7.05±1.44)×1012/L;Hb,126.29±20.82g/L;PCV,0.42±0.060L/L;MCV,62.23±13.57 fL;MCH,18.22±5.66pg;MCHC,298.38±39.21g/L;氧结合量,0.170±0.028L/g。且公、母猪之间的各项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八眉猪红细胞系统具有较强的携氧能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八眉猪仔猪 细胞系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髓内粒细胞系统透射电镜观察
14
作者 费维真 贾东平 +3 位作者 顾国强 王相友 徐江 李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对20只雏鸡骨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粒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的粒细胞系统有许多特点:异嗜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可分A、B型,随着细胞从幼稚到成熟,颗粒的形态、数量发生变化。不同发育阶段的嗜酸性粒细胞内,颗粒的形态、结构相同... 对20只雏鸡骨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粒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的粒细胞系统有许多特点:异嗜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可分A、B型,随着细胞从幼稚到成熟,颗粒的形态、数量发生变化。不同发育阶段的嗜酸性粒细胞内,颗粒的形态、结构相同,数量不同。嗜碱性早幼粒细胞内,颗粒呈空泡或部分空泡状,成熟阶段的颗粒可分;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细胞系统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错误折叠蛋白的细胞系统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
15
作者 郑媛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2-1832,共1页
错误折叠蛋白损害细胞功能并导致疾病。这些蛋白是怎样被检测和降解的仍然未知。美国科学家发现,PML/TRIM19和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依赖的泛素连接酶RNF4共同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核内的错误折叠的蛋白... 错误折叠蛋白损害细胞功能并导致疾病。这些蛋白是怎样被检测和降解的仍然未知。美国科学家发现,PML/TRIM19和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依赖的泛素连接酶RNF4共同促进哺乳动物细胞核内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的分解。PML通过不同的底物识别位点,选择性地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通过其SUMO连接酶的活性将这些错误折叠蛋白与小泛素样修饰物结合。然后,SUMO修饰的错误折叠蛋白质被确认,由RNF4泛素化,并随后实现靶向蛋白酶体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 细胞系统 神经退行性疾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阿克拉霉素与进口阿克拉霉素治疗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近期观察与比较
16
作者 王杨 杨秋平 张秀梅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应用杨洲产阿克拉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急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45例,同期用进口阿克拉霉素治疗上述疾病45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国产阿克拉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75%,进口阿克拉霉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总有效率相似... 应用杨洲产阿克拉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急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45例,同期用进口阿克拉霉素治疗上述疾病45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国产阿克拉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75%,进口阿克拉霉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总有效率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毒副反应两组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拉霉素 淋巴浆细胞系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4胞外区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性质鉴定
17
作者 乔佳明 张芝晴 +3 位作者 张振勇 李少伟 夏宁邵 顾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通过条件优化实现人CD4蛋白胞外区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并对纯化获得的人CD4蛋白胞外区进行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方法:通过选择人CD4分子胞外片段构建重组杆状病毒(p Ac-CD4),然后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的表... 目的:通过条件优化实现人CD4蛋白胞外区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并对纯化获得的人CD4蛋白胞外区进行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方法:通过选择人CD4分子胞外片段构建重组杆状病毒(p Ac-CD4),然后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运用SDS-PAGE、Western blot、体积排阻色谱、ELISA、SPR法等分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抗原性。通过弗氏佐剂与目的蛋白混合免疫BALB/c小鼠,监测小鼠免疫血清的抗体生成。结果:经纯化可获得纯度90%以上的人CD4蛋白,每升细胞培养液最终可获得11.2 mg的目的蛋白,且该人CD4胞外区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血清监测结果显示人CD4蛋白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高效表达,获得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良好的人CD4胞外区蛋白,为HIV受体和感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人CD4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细胞培养系统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谢月华 谢福杰 +1 位作者 索勋 闫文朝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0-1548,共9页
顶复门原虫包含隐孢子虫、弓形虫、疟原虫、艾美耳球虫等和人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它们可以感染广泛的宿主且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由于其在自然宿主中进行研究的伦理和实际问题,加之顶复门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 顶复门原虫包含隐孢子虫、弓形虫、疟原虫、艾美耳球虫等和人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它们可以感染广泛的宿主且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由于其在自然宿主中进行研究的伦理和实际问题,加之顶复门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且动物模型建立通常比较困难,使得人们对这些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的了解仍然有限。最近使用的3D细胞培养系统促进和拓展了顶复门原虫的研究,使人们能模拟宿主-病原体互作,为疫苗开发、药物筛选、寄生虫生物学研究及其他应用提供平台。本综述总结了3D细胞培养系统应用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读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细胞培养系统 隐孢子虫 弓形虫 疟原虫 艾美耳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验证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朱恒 王策 +3 位作者 陈建生 何帅 裴智果 马玉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8,共5页
针对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测试手段匮乏、易受干扰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验证测试平台。该平台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建立查找表并采用内存直访数模转换方法生成高斯包络的模拟细胞信号。利用单片机生成随... 针对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测试手段匮乏、易受干扰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验证测试平台。该平台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建立查找表并采用内存直访数模转换方法生成高斯包络的模拟细胞信号。利用单片机生成随机数以控制信号的随机产生,模拟了流式细胞仪检测事件发生的泊松过程。生成的信号再经匹配电路形成适用于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的目标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验证测试平台可以模拟白细胞通过检测光斑时产生的高斯包络信号及检测事件间的泊松过程,并由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增益信号动态调整平台输出信号的幅值。该验证测试平台实现了流式细胞仪事件信号的精确模拟,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性能验证的准确性,同时有效避免了液流、光学等干扰因素对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 高斯脉冲 泊松过程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猪脑心肌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鉴定
20
作者 王运航 景伟 +3 位作者 穆素雨 孙世琪 郭慧琛 白满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1-4578,共8页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采用P1、3CD共表达的构建策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EMC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s,VLPs)并将其免疫小鼠,初步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92以上,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以上,且与ISA206佐剂混合使用可诱导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IL-4、IFN-γ、IL-5、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可达到20 pg·mL^(-1),且明显高于PBS组。综上,本研究获得的EMCV病毒样颗粒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为EMC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脑心肌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