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及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俞向梅 杨意州 +3 位作者 刘建波 李长征 龚德贵 王志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组、IL-6组,每组6只。模型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神经痛模型,...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组、IL-6组,每组6只。模型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神经痛模型,不干预;温针组造模成功第5日后,选取"脾俞""肾俞"温针灸治疗,共10次;IL-6组造模成功第5日起,脊髓鞘内注射重组IL-6,共3次。电子触觉测量机械痛行为学,ELISA和RT-PCR检测脊髓IL-6、SOCS3 m RNA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组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Iba-1含量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IL-6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SOCS3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温针灸能减轻神经痛大鼠痛敏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IL-6表达和上调SOCS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温针灸 脊髓 细胞介素-6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神经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张超 戴钰辉 +1 位作者 赵婷 袁泽龙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54)、预后不良组(n=35),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GDF15、SOCS3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OCS3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下降(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降低(均P<0.05)。血清GDF15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SOCS3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GDF15、SOCS3二者联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优于血清GDF15、SOCS3各自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GDF15)=2.074、Z_(二者联合-SOCS3)=2.794,P=0.038、P=0.005)。结论血清GDF15表达水平较高和血清SOCS3表达水平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较差,血清GDF15、SOCS3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4
作者 武一婷 张琳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肾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在各种病因刺激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并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控制细胞核基因转录,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堆积、小管萎缩、微血管退化、肾组织慢性缺氧,瘢痕组织取代正... 肾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在各种病因刺激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并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控制细胞核基因转录,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堆积、小管萎缩、微血管退化、肾组织慢性缺氧,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肾组织最终发展至肾衰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细胞因子 抑制因子1 信号传导 MATRIX 细胞外基质 基因转录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和白三烯B4及白细胞介素6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方美凤 谭峰 王学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三烯B4(LTB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发病72h内的ACI患者64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体积梗死组(大体积组)13例,中体积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三烯B4(LTB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发病72h内的ACI患者64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体积梗死组(大体积组)13例,中体积梗死组(中体积组)26例和小体积梗死组(小体积组)25例。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外周血SOCS-3、LTB4和IL-6水平,并进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大体积组SOCS-3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体积组[(401.1±177.5)ng/L vs(287.6±111.4)ng/L和(267.5±134.7)ng/L,P<0.05],中体积组与小体积组SOCS-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大体积组和中体积组LTB4[(3081.2±701.2)ng/L和(2138.1±724.5)ng/L vs(1713.2±511.0)ng/L]和IL-6[(776.0±369.6)ng/L和(501.3±389.3)ng/L vs(328.2±128.5)ng/L]水平明显高于小体积组,大体积组LTB4和IL-6水平显著高于中体积组(P<0.05)。IL-6和LTB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9670,r=0.9953,P<0.05),SOCS-3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不相关(r=0.8728,P>0.05)。结论 LTB4和IL-6与ACI相关,可能对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白三烯B4 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对COPD模型中T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相如 刘茂茂 +4 位作者 袁媛 顾延会 张兰英 陈杰 欧阳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为COPD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造模):健康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正常饲养)、模型组(烟熏造模第1天用等量等渗盐水0.5mL/只尾静脉注射)、imDCs 1×106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其中imDCs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又分为第1天和第7天2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6只小鼠。imDCs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个imDCs,4个DCs?SOCS1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2×106个过表达SOCS1的DCs。取健康对照组、模型组肺组织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ELISA检测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BALF中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7表达[(78.87±1.08)、(78.87±1.08)pg/mL]比较,imDCs组[(46.46±0.77)、(55.69±0.35) pg/mL]、DCs?SOCS1低浓度组[(34.09±3.98)、(35.65±0.54)pg/mL]、DCs?SOCS1高浓度组[(24.12±0.57)、(27.00±0.58)pg/mL]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23[(200.62±0.65)、(200.62±0.65)pg/mL]比较,imDCs[(150.19±0.53)、(167.70±1.73)pg/mL]、DCs?SOCS1低浓度组[(121.09±0. 53)、(136.34±0.90)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21±0.91)、(99.35±1.83)pg/mL]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0[(39.46±3.88)、(39.46±3.88)pg/mL]比较,imDCs[(50.74±1.77)、(44.56±2.63) pg/mL]、DCs?SOCS1 1×106[(58.71±3.84)、(54.78±1.43) 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12±2.62)、(63.00±2.57) pg/mL]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TGF?β[(24.98±0.43)、(24.98±0.43)pg/mL]比较,imDCs组[(36.46±0.98)、(33.27±0.92)pg/mL]、DCs?SOCS1低浓度组[(42.40±0.62)、(40.12±0.83)pg/mL]、DCs?SOCS1高浓度组[(50.55±0.53)、(44.98±0.52)pg/mL]显著增高(P<0.05)。组内比较,DCs?SOCS1低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显著降低(P<0.05);DCs?SOCS1高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17、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SOCS1过表达的DCs后可抑制COPD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效果优于单纯注射imDCs,且与浓度、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树突状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激酶抑制区对STAT3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 马辉 +7 位作者 焦倩 王媛媛 张智超 杨蓬勃 陈新林 李昭荣 吕海侠 刘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9,16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激酶抑制区(KIR)对细胞内STAT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穿膜肽TAT与KIR的融合肽(TAT-KI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氨基端标记;不同浓度融合肽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激酶抑制区(KIR)对细胞内STAT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穿膜肽TAT与KIR的融合肽(TAT-KI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氨基端标记;不同浓度融合肽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AT-KIR的穿膜效果;以白细胞介素-6(IL-6)处理PC12细胞模拟炎症反应,MTT检测细胞活力/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水平;对比阴性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IL-6刺激组、TAT-KIR处理组及TAT-KIR+IL-6处理组细胞的P-STAT3水平,分析SOCS3的KIR对STAT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加入不同浓度TAT-KIR后10 min,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绿色荧光出现,并随浓度升高胞内绿色荧光强度增强,其中3 μmol/I融合肽30 min时其跨膜转运效率最高,可达99.94%;100 ng/ml IL-6可显著增加PC12细胞活力,并促进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与此相比,TAT-KIR+IL-6组细胞内P-STAT3水平显著下降,但是TAT-KIR处理组P-STAT3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R可被TAT成功转入细胞内部,并有效抑制IL-6刺激引起的PC12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对正常情况细胞STAT3磷酸化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PC12细胞 细胞介素-6 STAT3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峰 方美凤 +3 位作者 张圻 刘晓林 王学文 李雁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发病<72 h的ACI患者65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按不同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发病<72 h的ACI患者65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按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进行分析,对照组体检时,脑梗死组入院第1、3、7天用ELISA检测血清SOCS-3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第1、7天血清IL-6与TNF-α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第1、3、7天SOCS-3、IL-6和TNF-α明显上升(P<0.01),大梗死体积患者IL-6和TNF-α表达较中、小梗死体积患者明显上升(P<0.05)。入院第21天Barthel指数与SOCS-3水平呈正相关(r=0.810,P<0.05),与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672,-0.822,P<0.05)。结论 SOCS-3可能参与ACI炎性反应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观察SOCS-3的变化,对ACI病情评价及预后分析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神经病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诱导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莉 赖宜生 季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LPS(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在不同浓度的ZLJ-6(3,10,30μmol/L)作用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 研究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LPS(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在不同浓度的ZLJ-6(3,10,30μmol/L)作用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激酶(iNOS)的表达。ZLJ-6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以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抑制COX-2和iNOS的表达。结果表明,ZLJ-6具有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iNOS的表达以及炎症介质NO以及TNF-α、IL-6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J-6 COX/5-LOX双重抑制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敏利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OCS)通过与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及炎症发生等。SOCS与细胞因子相结合,通过不同的作用位点和途径负反馈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JAK/STAT通路 信号转导 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对猪脂肪、肝脏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颖 杨占清 +5 位作者 文静 杨斌 王凯 吴永魁 柳巨雄 胡仲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36,共5页
试验选用30头"军牧1号"猪,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2℃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2℃、-5℃±2℃、0℃±2℃、5℃±2℃。冷应激2 h屠宰后采集腹腔脂肪、颈... 试验选用30头"军牧1号"猪,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2℃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2℃、-5℃±2℃、0℃±2℃、5℃±2℃。冷应激2 h屠宰后采集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的mRNA的表达量,初步探讨冷应激对猪脂肪及肝脏组织中SOCS3 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冷应激猪SOCS3在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表达量逐渐升高,且总体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CS3受到冷应激的影响,在不同脂肪组织部位发生了变化,可能参加了脂肪细胞因子的调控,从而改变脂肪组织分布及脂肪代谢平衡,为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奠定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脂肪组织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雪峰 陈铀 +2 位作者 孙清超 晋小闯 马松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112-115,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SOCS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来探讨SOCS1与细胞因子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SOCS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来探讨SOCS1与细胞因子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9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SOCS1基因的多态性,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中自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rs15677380、rs173516427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5677380C等位基因和rs173516427G等位基因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OR=1.91、1.74),rs173516427和rs15677380不同基因型左心室射血分数和IL-1β、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173516427G/G基因型和rs15677380C/C基因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最低,IL-1β、Cys-C水平最高。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 细胞因子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与糖尿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加庆 (综述) +1 位作者 陈吉海(综述 王坚(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可抑制细胞因子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并对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SOCS蛋白也参与胰岛素抵抗和...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可抑制细胞因子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并对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SOCS蛋白也参与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瘦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东 方敬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肾脏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免疫功能紊乱、感染、炎症信号通路等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JAK/STAT途径是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u... 肾脏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免疫功能紊乱、感染、炎症信号通路等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JAK/STAT途径是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负性调节作用而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从而参与机体多种生理与病理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肾脏疾病 细胞因子 抑制分子 JAK/STAT途径 CYTOKINE 免疫功能紊乱 负性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不同刺激量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3蛋白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李小娟 严兴科 +2 位作者 曹朝霞 魏玉婷 赵中亭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1、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其较佳刺激量。方法将新西兰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 min,损伤长度约2.5 cm,制作面神经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1、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其较佳刺激量。方法将新西兰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 min,损伤长度约2.5 cm,制作面神经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弱、中、强刺激组。电针各组术后1 d予不同刺激量治疗,连续7 d,模型组术后不予任何干预。治疗结束后截取各组受损面神经,采用ABC-ELISA检测介导JAK-STAT负反馈调节SOCS1、SOCS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SOCS1、SOCS3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弱刺激组SOCS1、SOCS3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电针弱刺激可使SOCS1、SOCS3蛋白表达趋于正常,电针治疗效应不随刺激量的增强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电刺激量 面神经损伤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6
作者 檀艳丽 方川 +3 位作者 刘书哲 杨永斌 高伟敏 薛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及细胞U251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脑胶质瘤组织和U251中的EGFR。用EGF作用U251,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U251...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及细胞U251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脑胶质瘤组织和U251中的EGFR。用EGF作用U251,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U251中磷酸化EGFR(p-EGFR)。结果 78例胶质瘤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66.67%(52/78),且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41,P<0.05)。EGF作用后,U251细胞增殖显著、U251中p-EGFR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胶质瘤组织、细胞中EGFR均呈过度表达。EGFR通过其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促进细胞增殖,EGFR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与定位
17
作者 石献忠 赵靖 +5 位作者 刘猛 佘其美 陈庆山 雷季良 于恩华 周长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大鼠 信号转导途径 生长发育 神经细胞 病理过程 缺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眼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的表达
18
作者 梁亮 王红 彭晓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大鼠模型眼部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retino... 目的: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大鼠模型眼部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免疫Lewis鼠160只后,在眼组织切片上应用SOCS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在眼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大鼠40只做对照。结果:用IRBP免疫Lewis鼠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部位可见SOCS-1和SOCS-5蛋白表达;而在正常Lewis鼠未见SOCS蛋白表达。统计学结果显示,SOCS-1和SOCS-5蛋白表达与EAU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954,r2=0.963,P<0.01)。结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Lewis鼠出现SOCS阳性表达细胞在EAU的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大鼠模型 眼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OCS-1 LEWIS RETIN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李红霞 李晓明 +3 位作者 冉程 安英杰 李建红 陈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6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表达情况和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为甲状腺...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表达情况和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为甲状腺癌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JAK/STAT通路中的SOCS-3在70例甲状腺癌组织、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及1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OCS-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低表达或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SOCS-3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 SOCS-3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在甲状腺癌信号传导通路上SOCS-3的表达可能是由多因素调节的,并且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党晓洁 任梅 +1 位作者 朱江 许治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视神经横断手术构建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视神经横断手术构建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分离RGCs。实验分为视神经损伤组(optic nerve transection,ONT组)和假手术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OCS3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随后将SOCS3 siRNA分别转染假手术组和ONT组RGCs,实验进一步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OCS3沉默组。CCK8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进一步将mTOR siRNA和SOCS3 siRNA共转染RGCs,检测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结果视神经损伤3d后,ONT组SOCS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49),且随损伤时间延长而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OCS3沉默可显著提高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存活率[空白对照组与SOCS3沉默组分别为(49.47±7.35)%和(73.24±8.70)%],降低细胞凋亡率[2组分别为(27.25±0.75)%和(10.96±1.07)%]和细胞生长抑制率[2组分别为(23.06±1.43)%和(10.65±1.77)%]。Hoechst染色也表明SOCS3沉默可改善视神经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SOCS3沉默可显著提高视神经损伤后2周mTOR活性标志蛋白pS6的表达;且与单独沉默SOCS3相比,共同沉默mTOR和SOCS3可降低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结论SOCS3沉默可以通过上调损伤后期mTOR的活性而促进损伤RGCs的存活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MTOR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