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和自噬相关基因3的影响
1
作者 高志旭 王玉满 +6 位作者 郭建恩 刘岩 杨冰然 辛秋平 孙嘉颖 武晓磊 楚世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量生理盐水。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评估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Mankin)评分、滑膜炎病理评分(Krenn)情况,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量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情况,检测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自噬相关基因3(Atg3)mRNA及Notch1、Atg3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升高,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降低,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升高(P<0.05)。结论:探讨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干预,改善大鼠炎症反应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结构,调节Notch1、Atg3表达,改善轻软骨细胞破坏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大鼠 软骨组织 跨膜受体蛋白1 自噬相关基因3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自噬与肉色变化的相关性
2
作者 梁燕群 司健芳 +3 位作者 马萌 高爽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5,共9页
为探究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肉色的影响,以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4℃环境下不同成熟时间段样品的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metmyoglobin reductase activity,MRA)、苄氯素1(Bec... 为探究秦川牛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肉色的影响,以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4℃环境下不同成熟时间段样品的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metmyoglobin reductase activity,MRA)、苄氯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7,ATG7)、螯合体1(sequestosome 1,p62)、半胱天冬酶8(caspase 8)、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L^(*)值、a^(*)值和Beclin1、LC3-Ⅱ、ATG7蛋白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aspase 8、p62、ROS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脱氧肌红蛋白、氧和肌红蛋白相对含量、MMP、MRA呈下降趋势,b^(*)值、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自噬关键蛋白均不同程度地表达,肌肉细胞产生了自噬现象,其中96 h牛肉细胞自噬活动最强;对细胞自噬关键蛋白进行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各蛋白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在细胞活动中,细胞自噬蛋白彼此之间有密切关联;0~96 h细胞自噬蛋白、线粒体功能以及肉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指标与肉色指标之间均显著相关(P<0.05)。综上,宰后初期肌细胞发生的线粒体功能改变和细胞自噬会对肉色产生影响,Beclin1、LC3-Ⅱ、ATG7、p62、caspase 8可作为检测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变化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线粒体功能 苄氯素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肉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张园 祁彤 +7 位作者 高飞 刘慧 纪品川 张亚超 高占华 孔令娟 常柏 郭建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1,共8页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B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细胞活性氧、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微管相关轻链蛋白1轻链3(LC3)、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以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小鼠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能够减轻db/db小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脏Sirt1、PGC-1α以及MFN2的表达水平,恢复肾脏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水陆二仙丹 抵挡汤 线粒体自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线粒体融合蛋白信号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海明 张贤春 齐见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80-2786,共7页
目的探讨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MTMR14)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因医疗原因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和吸烟史将受试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COP... 目的探讨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MTMR14)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因医疗原因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和吸烟史将受试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COPD组。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MTMR14在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处理人气道上皮细胞系NuLi-1和小鼠来模拟COPD,并研究了过表达的MTMR14对体外和体内COPD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肺部的MTMR14表达降低。MTMR14过表达抑制CSE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并在体外改善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MTMR14过表达抑制COPD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充血,并降低血清IL-6和IL-8水平。此外,MTMR14过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OPD小鼠肺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自噬过度激活。结论MTMR14过表达减轻COPD的炎症和肺气肿,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管蛋白相关蛋白14 线粒体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盒O1(FoxO1)调节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
5
作者 王嵩 张圆 +2 位作者 衣鑫 庄然 丁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研究叉头盒O1(FoxO1)对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100 ng/m L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6、12、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RAW264.7细胞活化过程中LAIR-1、CD11b以及... 目的研究叉头盒O1(FoxO1)对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100 ng/m L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6、12、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RAW264.7细胞活化过程中LAIR-1、CD11b以及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软件预测FoxO1与LAIR-1启动子之间存在结合位点。构建FoxO1fl/fl/Lys M-Cre小鼠,观察FoxO1敲除后,RAW264.7巨噬细胞LAIR-1的水平变化。构建LAIR-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FoxO1观察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活化,CD11b表达升高,吞噬能力增强,LAIR-1水平下调。成功构建了髓系细胞FoxO1基因敲除小鼠FoxO1fl/fl/Lys M-Cre,该小鼠LAIR-1 mRNA水平显著降低。软件预测发现在LAIR-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潜在的FoxO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FoxO1可激活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论 FoxO1可激活巨噬细胞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盒O1(FoxO1)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LAIR-1) 细胞 小鼠 启动子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中受体蛋白FUNDC1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以楠(综述) 邱俏檬 +1 位作者 卢中秋 姚咏明(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线粒体是调节细胞能量平衡的关键细胞器,其在细胞代谢、应激反应和细胞死亡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受损或衰老的线粒体对细胞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选择性消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线粒体是调节细胞能量平衡的关键细胞器,其在细胞代谢、应激反应和细胞死亡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受损或衰老的线粒体对细胞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选择性消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FUNDC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线粒体自噬受体蛋白,在介导线粒体自噬方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文章主要就近年来线粒体自噬中FUNDC1调控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自 受体蛋白 FUNDC1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烨 魏佳乐 熊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3-541,共9页
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在自噬相关蛋白的调控下,有选择地清除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质量和细胞稳态的过程,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乳腺癌进展中发挥着双重作用。①... 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在自噬相关蛋白的调控下,有选择地清除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质量和细胞稳态的过程,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乳腺癌进展中发挥着双重作用。①促进乳腺癌进展:线粒体自噬通过触发能量代谢重编,减少ROS蓄积和维持线粒体稳态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存和侵袭;②抑制乳腺癌进展:线粒体自噬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引发线粒体损伤,诱导乳腺癌细胞死亡或凋亡。其相关机制包括①PTEN诱导的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INK1/Parkin)途径;②线粒体自噬受体相关蛋白途径(包括BNIP3、BNIP3L和FUNDC1);③线粒体分裂途径。本综述总结了线粒体自噬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化疗耐药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线粒体自 PINK1/Parkin 线粒体自噬受体相关蛋白 自噬调节因子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通路探讨线粒体自噬在PCOS卵巢组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杨 聂岚 +2 位作者 罗婷 刘虹璐 罗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3-1582,共10页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通路探讨线粒体自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组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人卵巢颗粒细胞(GCs)系SVOG用25 nmol/L双氢睾酮(DHT)处理24 h以建立PCOS细胞模型。SVOG细胞用携带NLRP3(Ad-NL...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通路探讨线粒体自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组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人卵巢颗粒细胞(GCs)系SVOG用25 nmol/L双氢睾酮(DHT)处理24 h以建立PCOS细胞模型。SVOG细胞用携带NLRP3(Ad-NLRP3)及阴性载体(Ad-EV)或NLRP3 shRNA(sh-NLRP3)及阴性对照(sh-NC)的腺病毒转染,以过表达或敲低NLRP3表达。使用Mito-Tracker染色和GFP-LC3染色评估细胞中线粒体自噬情况。分别通过TUNEL染色、JC-1染色、Mito-SOX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衍生超氧化物产生情况。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脱氢表雄酮(DHEA)组、DHEA+sh-NC组、DHEA+sh-NLRP3组,每组8只。除Con组外,其他组用DHEA处理小鼠以建立PCOS模型。DHEA+sh-NLRP3组、DHEA+sh-N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浓度为1×109 TU/ml的慢病毒包装的sh-NLRP3或sh-NC。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DHT+sh-NC组相比,DHT+sh-NLRP3组SVOG细胞的NLRP3水平降低(P<0.05)。DHT+sh-NLRP3组SVOG细胞中GFP-LC3和线粒体的共定位较DHT+sh-NC组增加(P<0.05)。与DHT+sh-NC组相比,DHT+sh-NLRP3组SVOG细胞的TUNEL阳性细胞的数目和Mito-SOX荧光密度降低、多聚体JC-1/单体JC-1比值增加(P<0.05)。与Con+Ad-EV组相比,Con+Ad-NLRP3组SVOG细胞的NLRP3水平、TUNEL阳性细胞数目、Mito-SOX荧光密度增加(P<0.05),GFP-LC3和线粒体的共定位以及多聚体JC-1/单体JC-1比值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HEA组小鼠卵巢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相对活性氧(ROS)强度和受损线粒体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DHEA+sh-NC组相比,DHEA+sh-NLRP3组卵巢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相对ROS强度和受损线粒体百分比均降低(P<0.05)。结论NLRP3激活诱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促进GCs中线粒体相关凋亡。NLRP3敲低有利于线粒体稳态,并改善GCs对氧化应激损伤的抵抗,从而促进PCOS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线粒体自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氧化应激 线粒体稳态 颗粒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玲 张盼盼 +5 位作者 王红阳 禹江涛 韩晓庆 张敏 王亚囡 曹进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通过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IH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和间歇低氧(5%IH)组36只,对照组向低氧箱... 目的通过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IH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和间歇低氧(5%IH)组36只,对照组向低氧箱内持续注入压缩空气,5%IH组每天放入低氧箱内IH暴露7h,模型完成后分别于1、3、5、7、10和14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IH组3d开始出现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明显改变,可见线粒体自噬体形成;1、3、5、10和14d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于10d达高峰(P<0.05),14d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H早期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缺氧 海马 神经元 线粒体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受体相关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优化及纯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红 刘志国 屈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8,272,共5页
目的 获得人源受体相关蛋白 (RAP) ,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RAPcDNA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T7 PL和pET 2 8a (+)中 ,分别构建成RAP重组表达载体 ,转化两种BL2 1菌株后 ,转化菌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 ,选择 pT7 PL RAP质... 目的 获得人源受体相关蛋白 (RAP) ,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RAPcDNA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T7 PL和pET 2 8a (+)中 ,分别构建成RAP重组表达载体 ,转化两种BL2 1菌株后 ,转化菌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 ,选择 pT7 PL RAP质粒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 ,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所获得的RAP ,通过检测与巨噬细胞的结合能力评估其生物活性。结果 两个重组质粒均获得了RAP的高表达 ,对于pT7 PL RAP质粒 ,RAP在BL2 1(DE3,plysS)菌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BL2 1(DE3)菌株的表达 ;有氯霉素存在时表达高于无氯霉素时 ;诱导表达的RAP大部分为可溶性的 ;镍离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所获得的RAP ,可与富含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家族受体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 6 4 7结合。结论 本实验获得了有生物学功能的RAP ,为进一步开发生产此蛋白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表达条件 受体相关蛋白 PL 细胞 纯化 亲和层析 原核表达质粒 IPTG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在小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简丹 郑淑月 +1 位作者 翟瑄 梁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65-2469,2476,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小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出血后Drp1和磷酸化Drp1(p-Drp1)的表达时间窗,并筛选出选择性Drp1抑制剂(Mdivi-1)在小鼠ICH模型中的最适药物浓度...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小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出血后Drp1和磷酸化Drp1(p-Drp1)的表达时间窗,并筛选出选择性Drp1抑制剂(Mdivi-1)在小鼠ICH模型中的最适药物浓度。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ICH组、ICH+溶剂对照组(ICH+Vehicle组)、ICH+Mdivi-1组。采用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Niss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MPO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线粒体膜标志蛋白TOM20、COX4Ⅰ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p-Drp1表达在ICH后12 h显著升高(P<0.01)。与ICH+Vehicle组相比,ICH+Mdivi-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脑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血肿周围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PO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蛋白TOM20、COX4Ⅰ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抑制Drp1可抑制线粒体分裂并加重小鼠ICH后炎症损伤,Drp1可能减轻ICH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线粒体自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1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主动脉瓣膜钙化
12
作者 向熠 李晓蓉 +4 位作者 罗江乔 何文欢 金渝佳 常静 施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02-1711,共10页
目的探讨miR-761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集正常(6例)和钙化(8例)的瓣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miR-761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集正常(6例)和钙化(8例)的瓣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qPCR检测钙化瓣膜组织中自噬基因、成骨基因、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GABARAP)或miR-761表达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761与GABARAP 3′-UTR区的结合;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对分离的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porcine 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pVICs)进行表型鉴定;在pVICs中转染miR-761 mimic、inhibitor以及相应的对照构建过表达或敲低miR-761的pVICs细胞系,加入GFP-LC3腺病毒后观察自噬小体数量的变化。成骨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处理pVICs前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pVICs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钙化瓣膜组织中α-SMA、RUNX2、Beclin 1、ULK1和GABARAP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miR-761表达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761与GABARAP 3′-UTR区的结合(P<0.05);分离出的pVICs表达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不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敲低miR-761使pVICs的自噬小体生成增多;此外,蛋白、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染色结果均显示,敲低miR-761显著增加pVICs中的GABARAP的表达,显著降低OPN、α-SMA、RUNX2、CollagenⅠ的表达(P<0.05),抑制OM诱导的细胞钙盐沉积。结论miR-761可能通过抑制GABARAP的表达抑制自噬,促进心脏瓣膜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1 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 自噬 主动脉瓣膜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相关锌指蛋白5在线粒体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梦雨 夏志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9-907,共9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膜相关锌指蛋白5(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5,MARCH5/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MITOL/RNF15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线粒...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膜相关锌指蛋白5(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5,MARCH5/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MITOL/RNF15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重点阐述线粒体外膜蛋白MARCH5在调控线粒体功能、融合与分裂以及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对MARCH5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展望,以期为靶向MARCH5的药物和/或运动干预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锌指蛋白5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 被引量:26
14
作者 赵品 高金鉴 +4 位作者 姜静 彭细娟 吴巍 郑兰兰 姚立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LPS处理6、12、24、36 h组。LPS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以上时间...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LPS处理6、12、24、36 h组。LPS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以上时间点处死小鼠,收集血液及心脏组织,提取心肌组织胞质蛋白、线粒体及线粒体蛋白,另取心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含量变化;JC-1染色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帕金森病蛋白(parkin)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LC3、pink1/parkin蛋白的定位及其在不同处理组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c Tn I在6 h即开始明显升高;LPS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在LPS 12 h组最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在腹腔注射LPS 12 h明显升高,然后逐渐下降;pink1/parkin在腹腔注射LPS 6 h明显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自噬应激可能更早发于心肌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线粒体自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INK1 PAR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x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艳榕 张翔南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近年的研究发现,Nix是参与介导线粒体自噬的一个重要蛋白,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Nix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假说:①Nix可能与另一线粒体自... 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近年的研究发现,Nix是参与介导线粒体自噬的一个重要蛋白,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Nix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假说:①Nix可能与另一线粒体自噬关键蛋白Parkin相互作用,共同介导线粒体自噬;②Nix作为一种自噬受体蛋白,通过自身的Atg8家族相互作用模体招募Atg8家族成员至损伤线粒体,导致线粒体移除;③作为Bcl-2家族成员,Nix可能与参与自噬泡生成的重要蛋白Beclin-1竞争结合Bcl-2或Bcl-XL,导致细胞质中游离的Beclin-1增加,进而诱导自噬发生。本文阐述了Nix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可能机制,为以Nix作为靶点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rP促进RANKL诱导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淑敏 金丽 +4 位作者 符金凤 袁秋林 殷团芳 任基浩 刘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6,共12页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方法:收集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25例胆脂瘤标本和13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THr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检测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是否存在TRAP阳性多核巨噬细胞。选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分为RANKL干预组和PTHrP+RANKL共同干预组,采用TRAP染色法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干预后2组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cytoplasmic 1,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骨吸收陷窝实验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THrP和RANKL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增高,OPG表达降低(均P<0.05),且PTHrP的表达与RANKL、RANKL/OPG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OPG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385、r=0.417、r=-0.316,均P<0.05)。同时,PTHrP、RANKL的表达水平与中耳胆脂瘤的骨破坏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413、r=0.505,均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中耳胆脂瘤上皮周围基质中有大量TRAP阳性细胞,并存在细胞核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的TRAP阳性破骨细胞。RANKL或PTHrP+RANKL联合干预5 d后,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且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CTSK和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骨吸收陷窝扫描电镜结果显示RANKL干预组、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均形成骨吸收陷窝;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数量显著增加(P<0.05),面积也更大。结论:PTHrP可能通过促进RANKL诱导胆脂瘤组织周围基质中的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中耳胆脂瘤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X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靳晓慧 卢帅菲 +3 位作者 白明 沈继朵 栗俞程 许二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86-2092,共7页
自噬是指细胞在缺氧、饥饿等不利条件下,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器和大分子蛋白等物质,以利于细胞存活的过程。根据对降解底物的选择性,自噬可分为选择性自噬和非选择性自噬。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种典型的选择性自噬,最早于2005年提出... 自噬是指细胞在缺氧、饥饿等不利条件下,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器和大分子蛋白等物质,以利于细胞存活的过程。根据对降解底物的选择性,自噬可分为选择性自噬和非选择性自噬。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种典型的选择性自噬,最早于2005年提出[1]。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在受到高水平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危害下,线粒体发生去极化即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内膜两侧质子及其他离子浓度的不对称分布而形成线粒体膜电位,当H+跨膜梯度形成发生障碍时,导致外正、内负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从而受到损伤,受损的线粒体被特异性的包裹进自噬体中,并与溶酶体融合后完成降解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 Nip3样蛋白X 受体途径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器互作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晓放 李思琦 +2 位作者 张强 张晶 芦小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3-1259,共7页
线粒体是细胞生理代谢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线粒体生发降解平衡是维持能量代谢稳定的重要保障.Parkin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PINK1/Parkin、LC3等多种信号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过程.此外,Parkin还能够影响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调控细胞器间... 线粒体是细胞生理代谢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线粒体生发降解平衡是维持能量代谢稳定的重要保障.Parkin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PINK1/Parkin、LC3等多种信号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过程.此外,Parkin还能够影响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调控细胞器间钙流,在线粒体-内质网对话过程中调控溶酶体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脂肪组织是研究线粒体调节机制的理想模型:寒冷刺激诱导富含线粒体的米色脂肪生成;移除刺激后,组织中线粒体消失恢复为白色脂肪,但线粒体稳定性的调控机理目前仍有很多未知.本文综述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参与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不同细胞器间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 线粒体自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内质网钙转运蛋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通过GPR30和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成冬 郭磊 +5 位作者 姜天龙 周仁义 刘文博 罗鹏 梅润宏 杨旭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通过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GPR30)和PI3K/Akt途径抑制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GPR30抑制剂(G15)以及PI3K抑制剂处理ATDC5软骨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通过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GPR30)和PI3K/Akt途径抑制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GPR30抑制剂(G15)以及PI3K抑制剂处理ATDC5软骨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TDC5软骨细胞中GPR30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TOM20、Hsp60、Akt、mTOR、P38和JNK等自噬标记蛋白和信号关键蛋白的活性改变。结果 ATDC5软骨细胞表达GPR30,且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GPR30的表达;10^(-8)mol/L和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减少ATDC5细胞中的自噬体,降低TOM20蛋白的活性;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体外培养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活力;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自噬标记蛋白Hsp60的活性,但抑制自噬蛋白LC3-Ⅱ的活性;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加ATDC5软骨细胞中的信号关键蛋白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对P38和JNK的活性没有影响。结论 17β-雌二醇通过GPR30和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ATDC5软骨细胞免于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软骨细胞 线粒体自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志宇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由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受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可参与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过程,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进而调节细胞结构、功能及能量代谢。其中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由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受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可参与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过程,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进而调节细胞结构、功能及能量代谢。其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是一种位于哺乳动物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具有三磷酸鸟苷酶活性,可介导线粒体融合,参与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形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并可显著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MFN2的结构与调节、MFN2的功能、MFN2在IRI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探讨MFN2与IRI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IRI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自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结构 三磷酸鸟苷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