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清补体1q、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患儿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
崔婷
高源
罗丹
|
《山东医药》
CAS
|
2024 |
0 |
|
2
|
红细胞沉降率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 |
王林丽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4 |
0 |
|
3
|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作用 |
李素娟
王新义
高飞
马淑芳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4 |
0 |
|
4
|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红细胞沉降率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
刘艳
李娜娜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4 |
0 |
|
5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用于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
顾笑泓
吴晓立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4 |
0 |
|
6
|
红细胞沉降率动态图形对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
王海
傅淑宏
丛玉隆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7
|
血清总胆红素、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老年不典型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价值 |
马东红
黎妞
吕玉敏
曹子彧
王路路
刘云
郭明好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0 |
4
|
|
8
|
细菌性肠炎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4项实验指标的比较观察 |
龙胜规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 |
3
|
|
9
|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智能分析仪的研究 |
陈小惠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
2003 |
1
|
|
10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
刘朋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 |
2
|
|
11
|
24小时红细胞沉降率动态观察 |
刘瑞锁
郝学梅
王克强
李和楼
张玉明
|
《临床荟萃》
CAS
|
1998 |
0 |
|
12
|
红细胞沉降率快速微量测定方法的实验 |
吴丽
吕梅东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 |
0 |
|
13
|
不同病情程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8^(+)、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冀恒涛
吴苏君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1 |
0 |
|
14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操金金
崔凡
刘福荣
徐成泉
钱增堃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20 |
46
|
|
15
|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值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
赵晓博
王顺利
史迎宾
喻斌
|
《罕少疾病杂志》
|
2023 |
2
|
|
16
|
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值的FLR分析 |
王启明
刘新平
葛淼
|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
2007 |
0 |
|
17
|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
汪平
罗兵
孙静茹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23 |
32
|
|
18
|
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
郑学勤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2 |
1
|
|
19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王创明
郑洵
陈海波
曾庆强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7 |
10
|
|
20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粪便隐血联合检测在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辅助鉴别中的意义 |
周正宇
景丽玲
宋珊珊
周利华
高谦
岳展伊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
2019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