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补体1q、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患儿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1
作者 崔婷 高源 罗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C1q)、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IBD患儿,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65例,克罗恩病(CD)60例。根据儿童UC疾病活动指数(PUCAI)评分将UC患儿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C1q)、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IBD患儿,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65例,克罗恩病(CD)60例。根据儿童UC疾病活动指数(PUCAI)评分将UC患儿分为缓解期组(<10分,18例)、活动期组(≥10分,47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活动期UC患儿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12例);根据儿童CD疾病活动指数(PCDAI)评分将CD患儿分为缓解期组(<10分,16例)、活动期组(≥10分,44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活动期CD患儿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1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1q、RDW、ESR水平,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C1q、RDW、ESR水平与PCDAI、PUC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UC、CD活动期组C1q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0.05),RDW、ESR水平及PUCAI评分高于缓解期组(P均<0.05)。UC、C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C1q水平依次降低(P<0.05),RDW、ESR水平及PUCAI评分依次升高(P均<0.05)。活动期UC、CD患儿C1q水平与PUCA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RDW、ESR水平与PUCAI呈正相关(P均<0.05);缓解期UC、CD患儿C1q、RDW、ESR水平与PUCAI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低水平C1q和高水平RDW、ESR与IBD患儿疾病活动度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补体1q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沉降 疾病严重程度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
2
作者 王林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72-2576,共5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为提高PHN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经验指导。方法纳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普瑞巴林每次75 mg、每日2次治...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为提高PHN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经验指导。方法纳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普瑞巴林每次75 mg、每日2次治疗14 d,治疗前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PHN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例PHN患者,治疗期间剔除6例,最终共有120例患者进入本次研究。120例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98/120)。无效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是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对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红细胞沉降率预测价值最高。结论红细胞沉降率与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能为PHN患者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普瑞巴林 红细胞沉降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作用
3
作者 李素娟 王新义 +1 位作者 高飞 马淑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92-2196,共5页
目的 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AS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巴斯强制性脊柱炎脊柱活动度(BASMI)评分评... 目的 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AS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巴斯强制性脊柱炎脊柱活动度(BASMI)评分评估治疗前患者腰部僵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以治疗后BASMI评分为依据,分为转归组和不良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AS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明确血清ESR、CRP表达水平与AS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SR、CRP检测对AS患者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90例AS患者,治疗后,直性脊柱炎患者BASMI评分、血清ESR、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转归组年龄、简式疼痛问卷表(MPQ)和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血清类风湿因子(RF)、趋化素(Chemer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SR、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尿酸(BU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Toll样受体-4(TLR-4)、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饮酒史占比均低于不良组,血清Treg水平高于不良组,病程、晨僵时间短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DAS28评分(高)、ESR(高)、BUA(高)、RF(高)、CRP(高)是影响AS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SR、CRP预测AS患者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697,两者联合检测预测AS患者治疗效果的AUC为0.830,均高于血清ESR、CRP单独检测。结论 AS患者血清中ESR、CRP表达偏高,且两者高表达均是影响AS患者康复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客观有效指标,能较准确预测AS患者的病情变化,联合检测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子午流注序贯埋线法 腰部僵痛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红细胞沉降率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4
作者 刘艳 李娜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属于RA将其分为参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属于RA将其分为参照组(否,52例)和研究组(是,53例)。比较两组患者CCP抗体、RF水平及ESR,CCP抗体、RF、ESR检验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RA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CCP抗体、RF水平及ESR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CCP抗体、RF、ESR检验联合诊断RA的ROC下面积大于CCP抗体、RF、ESR检验单一诊断(P<0.05)。结论:应用CCP抗体、RF联合ESR检验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用于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顾笑泓 吴晓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共24例)、重症组(共8例);选择同期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35例作为病毒组;选择同期来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NLR、WBC、CRP及ESR指标情况,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细菌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病毒组(P<0.05);病毒组WBC、ESR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轻症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NLR、WBC、CRP及ESR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0.985,特异度为0.967,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NLR、WBC、CRP、ESR指标存在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NLR、WBC、CRP、ESR联合检测还可有效诊断细菌性肺炎,并进一步判断细菌性肺炎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检测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动态图形对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海 傅淑宏 丛玉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图形 鉴别诊断 esr 血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老年不典型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东红 黎妞 +4 位作者 吕玉敏 曹子彧 王路路 刘云 郭明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6期4815-48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老年不典型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病房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29例老年不典型性PDR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老年不典型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病房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29例老年不典型性PDR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腹膜炎且资料齐全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8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T-Bil、ESR和CRP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诊断价值。结果(1)观察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ESR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T-Bil用于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95%CI:0.538~0.790)。以最大约登指数(即敏感性联合特异性-1)作为最佳界值的甄选标准,则T-Bil≤6.55μmol·L^-1是诊断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最佳诊断界值,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0%和52.20%。(3)ESR用于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95%CI:0.606~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90%和88.00%。CRP用于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6~0.9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0%和85.20%。ESR和CRP联合检测,用于老年不典型性PD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89~0.98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00%和87.00%。结论血清T-Bil、ESR和CRP均对老年不典型性PDR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老年人 总胆红素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肠炎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4项实验指标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龙胜规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136-137,共2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等4项指标在细菌性肠炎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10例细菌性肠炎患者进行CRP、WBC、N、ESR测定,结果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项... 目的比较和评价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等4项指标在细菌性肠炎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10例细菌性肠炎患者进行CRP、WBC、N、ESR测定,结果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以CRP增高程度最为显著,百分异常率最高。结论血清CRP是细菌性肠炎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肠炎 C-反应蛋白 细胞 中性粒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智能分析仪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惠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血红细胞沉降是临床诊断中测试的一项重要参数,传统的魏氏法是一种手工测量方法且测试周期长,不适应大批量测试。快速的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的测试时间是魏氏法的一半,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好,仪器经临床使用,测试稳定,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智能分析仪 魏氏法 映射原理 温度修正 步进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股骨颈骨折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7 d测定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股骨颈骨折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7 d测定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术后1年的髋关节恢复情况等。比较术后并发感染与未并发感染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随访期Harris评分≥80分和<80分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 80例患者12例并发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5.0%。术后并发感染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红细胞沉降率、PCT、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并发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患者66例,优良率为82.5%。Harris能评分<80分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红细胞沉降率、PCT、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Harris评分≥8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术期进行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检测,可以对其术后感染的发生、髋关节恢复效果等情况进行预测,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红细胞沉降 血清炎症因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红细胞沉降率动态观察
11
作者 刘瑞锁 郝学梅 +2 位作者 王克强 李和楼 张玉明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7期322-323,共2页
血液中许多生理指标存在着24小时周期节律性变化。为此本文对20例正常成人的20例血沉增快患者进行24小时的血沉动态观察,以了解24小时中血沉变化的幅度和规律。
关键词 红细胞 沉降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快速微量测定方法的实验
12
作者 吴丽 吕梅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 微量测定方法 实验 血沉管 常规检查 临床检验 测定时间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情程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8^(+)、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冀恒涛 吴苏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9期5511-551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病情程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不同病情程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D4^(+)、CD8^(+)、ESR水平,记录不同病情程度和预后的CD4^(+)、CD8^(+)、ESR水平,分析CD4^(+)、CD8^(+)、ESR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SR、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病情程度加重,ESR、CD8^(+)水平逐渐升高,CD4^(+)水平逐渐降低(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ESR、CD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CD4^(+)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ESR、CD8^(+)水平高于临床缓解患者,CD4^(+)水平低于临床缓解患者(P<0.05)。结论SLE患者CD4^(+)、CD8^(+)、ESR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且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检测CD4^(+)、CD8^(+)、ESR水平可评估病情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情程度 红细胞沉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6
14
作者 操金金 崔凡 +2 位作者 刘福荣 徐成泉 钱增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7月呼吸道感染患者共60例为实验组,并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7月呼吸道感染患者共60例为实验组,并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33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7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定量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PCT、CRP、ESR及WBC计数水平。结果 PCT、CRP、ESR及WBC计数联合检测时,细菌感染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是WBC计数、PCT及ESR,CRP最小。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T、CRP、ESR及WBC计数联合定量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细胞计数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值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博 王顺利 +1 位作者 史迎宾 喻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股骨颈骨折(FNF)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FNF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术前测定ESR、CRP水平,计算ESR/CRP...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股骨颈骨折(FNF)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FNF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术前测定ESR、CRP水平,计算ESR/CRP,以ESR/CRP的25及75百分位数作为界限,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ESR/CRP的FNF患者2年内ONFH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SR/CRP对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SR/CRP对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患者术前ESR/CRP为96.42%(93.40%,99.23%)。术后2年发生ONFH 21例,发生率为17.21%;ESR/CRP<93.40%患者术后2年ONFH发生率低于ESR/CRP在93.40-99.23之间及>9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骨折Ⅲ型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术前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ESR/CRP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骨折Garden分型Ⅲ型是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高ESR/CRP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ESR/CRP预测术后发生ONFH的AUC>0.7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ESR/CRP是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发生ONFH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值的FLR分析
16
作者 王启明 刘新平 葛淼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5-309,共5页
为制定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281个单位用温氏法(Wintrobe)测定的23 517例健康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为制定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281个单位用温氏法(Wintrobe)测定的23 517例健康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用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一个模糊回归方程:(?)=(-0.001 891 53,0)x_1+(0.001 867 936,0.001 219 046)x_2+(0.117 074 7,0)x_3+ (0.147 477 6,0)x_4+(-0.000 176 361,0)x_5.依据老年前期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和东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 参考值 地理要素 模糊线性回归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17
作者 汪平 罗兵 孙静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54例病毒性肺炎(病毒组)、54例细菌...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54例病毒性肺炎(病毒组)、54例细菌性肺炎(细菌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VP)、WBC、N、L、NLR、ESR、CRP水平;分析WBC、NLR联合ESR、CRP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组WBC、N、NLR高于病毒组(P<0.05);两组PLT、MPV、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ESR、CRP水平高于病毒组(P<0.0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结论WBC、NLR联合ESR、CRP检测能准确鉴别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诊断鉴别 血常规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学勤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又分为典型川崎病组(32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8例)。另外选取...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又分为典型川崎病组(32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8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发热>3 d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变化情况,分析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川崎病组患儿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与典型川崎病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与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与川崎病具有密切联系,对川崎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川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创明 郑洵 +1 位作者 陈海波 曾庆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汕头市中医院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检测其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汕头市中医院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检测其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感染患者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无感染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arris评分≥80分患者的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评分<80分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IL-6、TNF-α和PCT水平与其感染发生率和Harris评分均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联合诊断其感染的价值均较高;其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联合预测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价值亦良好。结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炎症因子与其感染和髋关节功能密切相关,可能用于其感染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红细胞沉降 炎症因子 感染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粪便隐血联合检测在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辅助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正宇 景丽玲 +3 位作者 宋珊珊 周利华 高谦 岳展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便隐血(OB)联合检测在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辅助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上海长海医院的克罗恩病患者129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便隐血(OB)联合检测在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辅助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上海长海医院的克罗恩病患者129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记录患者NLR、CRP、ESR、OB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4个指标并生成联合诊断因子,用ROC曲线比较联合诊断因子与4个指标对克罗恩病的辅助鉴别价值;通过将个体患者的数据代入回归模型进行辅助鉴别。结果克罗恩病患者NLR、CRP、ESR、OB水平高于肠易激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67~-4.148,P<0.01)。联合诊断因子曲线下面积为0.881,高于NLR、CRP、ESR、OB的曲线下面积(0.759、0.695、0.652、0.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5.60,P<0.01),最佳临界值为0.498时,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83.3%,诊断准确性为81.1%。随机选取1例不在本次实验统计范围内的患者,将其数据代入模型,得出P=0.831,大于临界值0.498,表明在诊断准确性81.1%的条件下,判断该患者患有克罗恩病。结论用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检测NLR、CRP、ESR、OB辅助鉴别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相比于各单项检测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粪便隐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