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脊柱手术病人血清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国华 陈荣春 +1 位作者 吴琼 蒋满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025-402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脊柱手术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治疗的1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2例发生脊柱手术后感染的病人划分为感染组,106例未发生脊... 目的:探讨中老年脊柱手术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治疗的1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2例发生脊柱手术后感染的病人划分为感染组,106例未发生脊柱手术后感染的病人划分为非感染组。调查病人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PCT、ESR水平。结果:术后3 d、5 d和7 d时感染组病人PCT、ESR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且均为术后3 d时最高[PCT为(7.24±1.57)μg/L,ESR为(62.84±3.69)mm/h]。术后3 d的PCT、ESR联合预测脊柱手术病人术后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果(P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4,ES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量≥300 mL、术后3 d的PCT≥3.29μg/L、术后3 d的ESR≥41.65 mm/h是中老年脊柱手术病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人术后PCT、ESR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术后3 d时达到峰值,联合检测术后3 d的PCT、ESR水平对于预测中老年脊柱手术病人术后感染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脊柱手术 术后感染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 预测价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三胶膏方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代谢指标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永智 田永志 +1 位作者 李孟飞 王上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47-2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三胶膏方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 目的:探讨中医三胶膏方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三角膏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2.34%)(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增加(观察组:t=18.069、11.407,对照组:t=6.080、5.702,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15.337、7.09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和TNF-α水平下降(t=9.991、9.428,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和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t=1.678、0.42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12.650、9.1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下降(t=15.093,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变化(t=1.1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t=12.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CTX II和TRACP-5b水平下降(t=14.474、13.077,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TX II和TRACP-5b水平无明显变化(t=0.383、0.578,P〉0.05);观察组治疗后CTX II和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t=15.216、12.207,P〈0.05)。结论:中医三胶膏方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骨代谢,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胶膏方 股骨头坏死 疗效 炎症因子 红细胞沉降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
3
作者 陈小惠 万德钧 王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血红细胞沉降率是临床诊断中需测试的一项重要参数 ,传统的魏氏法是一种手工测量方法且测试周期长 ,不适应大批量测试。运用映射函数和回归分析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测试时间是魏氏法的一半、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好。使用... 血红细胞沉降率是临床诊断中需测试的一项重要参数 ,传统的魏氏法是一种手工测量方法且测试周期长 ,不适应大批量测试。运用映射函数和回归分析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测试时间是魏氏法的一半、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好。使用该方法构成的测试仪器经临床使用 ,测试稳定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红细胞 沉降 测定方法 魏氏法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心肌梗死病史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宇子 华潞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发生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连续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106例,男性46例,女性60例,其中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46例(心肌梗死组),未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60例(非心...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发生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连续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106例,男性46例,女性60例,其中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46例(心肌梗死组),未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60例(非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胆固醇水平心肌梗死组明显低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炎症活动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高敏C反应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心肌梗死组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两组其它基线资料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该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红细胞沉降率(风险比:1.024;95%可信区间:1.007-1.043;P=0.007)。 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沉降率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独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冠心病 心肌梗死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膝关节结核围手术期血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波 黄迅悟 +3 位作者 孙继桐 彭伟 冯会成 吴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1-332,共2页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屈戌关节;滑膜多、松质骨占比高、毛细血管网丰富、血流缓慢,这些特点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易于沉积繁殖,膝关节结核发病率高,其发病率仅次于脊柱结核,在四肢大关节中居首位。
关键词 膝关节结核 毛细血管网 红细胞沉降 蛋白变化 围手术期 C反应 活动性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厉彦山 陈慧勇 +2 位作者 潘文志 王臻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索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筛选出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 目的探索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筛选出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内科收治的89例RA患者,收集疾病状况相关的临床资料(关节肿胀、疼痛、患者对疾病总体评价等)、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ioid factor,RF)等实验室指标。以ESR40mm/h和hs-CRP 5mg/L为界分为高炎症组和低炎症组,以Hb 110g/L为界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别比较两组的RDW水平,并对RDW与ESR、hs-CRP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炎症组患者的RDW水平为(14.88%±1.80%),明显高于低炎症组患者(14.14%±1.45%)(P=0.04)。RDW与ESR、hs-CRP、DAS28-ESR、DAS28-CRP和健康评定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有明显相关性,rho值分别为0.22、0.27、0.25、0.24和0.34(P均<0.05),RDW与ESR、log hs-CRP和HAQ有线性回归关系。排除贫血因素后,RDW与上述疾病活动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的RDW与疾病活动性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可能受到贫血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类风湿关节炎(RA) 红细胞沉降(esr)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透明质酸片段对红细胞聚集诱发作用及其种属特异性
7
作者 郭田田 王家麒 +5 位作者 贾潇潇 LAZCANO SIL VEIRA Rayko HUI SHOFARO Jessica 王凤舞 马泽芳 惠觅宙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6-108,共13页
旨在开发一种组织渗透性好的35 kDa透明质酸片段(HA35),探究HA35对红细胞的生物活性作用及其种属特异性。分别利用足量或轻度过量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和牛提取透明质酸酶PH20,酶解切割平均分子量1600 kDa的透明质酸原料,制备一种能通... 旨在开发一种组织渗透性好的35 kDa透明质酸片段(HA35),探究HA35对红细胞的生物活性作用及其种属特异性。分别利用足量或轻度过量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和牛提取透明质酸酶PH20,酶解切割平均分子量1600 kDa的透明质酸原料,制备一种能通过220 nm孔径的平均分子量35 kDa的透明质酸片段HA35,并进一步使用HA35与人和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共同孵育,研究HA35对红细胞的生物活性作用及其种属特异性。结果表明:HA35和其他平均分子量不同的透明质酸片段,通过CD44受体诱发人和多种实验动物的红细胞呈钱串状聚集,但存在种属特异性。HA35和其他平均分子量不同的透明质酸片段,诱发红细胞钱串状聚集的透明质酸片段的最小浓度与其分子量呈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首次被用来准确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片段的分子量。HA35不仅诱发人和动物红细胞钱串状聚集,还诱发红细胞沉降率增加,被用于HA35产品的生产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片段 分子量测定 红细胞钱串状聚集 CD44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与CRP及ESR评估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心肌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庞高峰 徐敏 +4 位作者 龚明霞 刘飞 孟军 葛志祥 杨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获取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对儿童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判断的价值,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68例住院KD急性期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获取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对儿童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判断的价值,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68例住院KD急性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无冠脉损伤组53例和冠脉损伤组15例。采用Simp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QLA10.0软件对所采集的心肌图像进行斑点追踪并获得GLS以分析心肌运动,并收集KD患儿急性期的CRP、ESR检测结果,与5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比较;分析KD患儿炎症指标与GLS的相关性。结果 KD急性期患儿GLS、CRP、ES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脉损伤组CRP、ESR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LVEF及GL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急性期GLS与急性期CRP、ESR均呈正相关(r=0.62、0.57,P均<0.05)。结论 STE获得的GLS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并与CRP升高有关,但与冠状动脉损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杜姣 王鹿杰 +3 位作者 薛庆亮 陈伟 肖永久 杜建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82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9例作为感染组;以同期无感染的患者42例作为非感染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82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9例作为感染组;以同期无感染的患者42例作为非感染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常规,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留取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TREM-1水平。结果感染组sTREM-1水平、ESR、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WBC、N和sTREM-1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sTREM-1水平、ESR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TREM-1水平可以作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红细胞沉降 下呼吸道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PCT、PLT、CRP、ESR和WBC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吴立强 陈建平 何念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27-2531,共5页
目的评价5种实验诊断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及其... 目的评价5种实验诊断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及其联合试验在川崎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西南医院儿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怀疑川崎病的所有儿童中,选取均检测PCT、PLT、CRP、ESR和WBC的儿童161例,以临床标准(临床症状及B超结果)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92例为川崎病组(包括不完全川崎病和不典型川崎病),69例为疑似川崎病但最终排除川崎病诊断的其他疾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截断点。结果诊断截断点分别是PCT:0.25 ng/m L,CRP:8.04 mg/L,ESR:35 mm/h,PLT:330×109/L,WBC:15.0×109/L。5种检验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PCT:0.766,CRP:0.727,ESR:0.699,PLT:0.702,WBC:0.660。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PCT+ESR+PLT平行试验分别是96.7%、30.4%、68.3%、65.0%、87.5%、1.33、0.19,PCT+ESR+PLT系列试验分别是19.6%、95.7%、52.2%、85.7%、50.8%、4.01、0.86。结论 PCT和CRP的特异度、灵敏度、正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接近,且优于ESR、PLT和WBC,PCT+ESR+PLT联合试验对川崎病的诊断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诊断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血小板计数 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ESR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玉玲 张秀霜 +1 位作者 孟小征 张争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532-1534,1538,共4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儿12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12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儿12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12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ESR水平差异,并分析ESR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G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ESR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hs-CRP、TNF-α、IFN-γ及E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的ESR与hs-CRP、TNF-α、IFN-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5、0.398、0.417,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炎症反应较为剧烈,且机体炎症因子与ESR表达水平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红细胞沉降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及CRP在兔脊柱结核模型构建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学锋 王鹏 +4 位作者 施建党 赵晨 苏胜杰 杨宗强 何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构建中的变化规律。方法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组(n=25)、对照组(n=20)。造模组于腰4、5椎间隙钻孔,填入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H37Rv结核标准菌株混悬液0.1 ml;对照...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构建中的变化规律。方法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组(n=25)、对照组(n=20)。造模组于腰4、5椎间隙钻孔,填入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H37Rv结核标准菌株混悬液0.1 ml;对照组浸注生理盐水0.1 ml。观察实验兔一般状况,并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评估造模情况;观察两组实验兔术前、术后(1、3、5、7、10、14、28、42、56 d)不同时间点ESR及CRP的变化规律;探讨ESR及CRP与兔脊柱结核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术后56 d造模组21只实验兔最终完成实验,对照组为18只。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评估:造模组脊柱结核造模感染阳性率为76.19%(16/21),造模阳性兔均至少符合一项造模阳性判定标准;造模组另5只造模阴性兔及对照组实验兔均无阳性发现。动态观察两组ESR、CRP的变化规律:造模组阳性兔体内的ESR、CRP变化规律与造模组阴性兔明显不同,而造模组阴性兔体内的ESR、CRP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相似;造模组阳性兔术后ESR及CRP迅速升高,ESR术后第7天达到高峰,CRP术后5 d达高峰,至术后42 d已趋于平稳,术后56 d处死动物时ESR及CRP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造模组阴性兔及对照组实验兔ESR在术后第7天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术后42 d已降至术前水平,CRP术后第3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术后28 d降至术前水平;造模组阳性兔ESR、CRP达高峰时所测值及实验结束时(56 d)所测值均高于造模组阴性兔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所测值(P<0.05);绘制术后56 d时ESR、CRP与结核造模感染相关性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ESR为0.953,CRP为0.927,均显著大于0.5,以Youden指数最大的切点为最佳筛选点计算:ESR最佳筛选点为7.5 mm/h,CRP最佳筛选点为5 527.50μg/L。结论ESR及CRP可反映模型兔体内结核菌感染情况及病情进展,造模术后56 d检测值可作为筛选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动物模型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综合指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3
作者 韩超 占小飞 +4 位作者 严沁 俞鑫 童燕 庞珍珍 解鸿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41-2246,2252,共7页
背景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以早期辅助诊断该病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指数(AISI)在SAT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 背景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以早期辅助诊断该病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指数(AISI)在SAT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43例成人SAT初诊患者为SAT组;同时纳入14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全血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计算各组AIS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SAT患者AISI与NLR、PLR、ESR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SAT的影响因素,绘制AISI诊断SA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SAT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和AIS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AT组患者AISI与NLR(r_(s)=0.772,P<0.05)、PLR(r_(s)=0.531,P<0.05)、ESR(r_(s)=0.446,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r_(s)=0.369,P<0.05)、游离甲状腺素(FT_(4))(r_(s)=0.421,P<0.05)和甲状腺球蛋白(Tg)(r_(s)=0.437,P=0.029)呈正相关,AISI与促甲状腺激素(TSH)(r_(s)=-0.386,P<0.05)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SI(OR=1.006,P<0.05)、ESR(OR=1.072,P<0.05)、FT_(4)(OR=1.574,P<0.05)是患者发生SAT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ISI辅助诊断SAT的最佳截断值为223.67,灵敏度为86.01%,特异度为84.5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诊断效能优于NLR(Z=2.953,P=0.003)和PLR(Z=4.792,P<0.001),与ESR相当(Z=0.366,P=0.715)。AISI和ESR联合检测辅助诊断SAT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1.55%,AUC大于AISI和ESR单独检测(Z=3.164,P<0.001;Z=2.811,P=0.005)。SAT复发患者的AISI与无复发的患者AISI[436.65(269.38,807.17)与563.97(361.51,776.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3,P=0.279)。结论SAT患者AISI显著升高,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指标,AISI可用于SAT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 全身炎症综合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亲环素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志祥 邓伟明 +3 位作者 谭锦辉 曾昭球 邱可为 李天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亲环素A(CyPA)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联系。【方法】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新诊断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各30例,于空腹状态采集血样,并记录患者的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亲环素A(CyPA)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联系。【方法】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新诊断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各30例,于空腹状态采集血样,并记录患者的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毕氏AS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Western blot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中CyPA蛋白及mRNA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水平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及mRNA半定量值分别为0.98±0.28及0.77±0.10,均显著高于HV的0.30±0.21及0.17±0.11(P<0.05)。Pearson相关分析则提示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与ESR(r=0.521,P<0.05)及CRP(r=0.39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AS患者PBMC中CyPA表达较HV上调,且与ESR及CRP密切关联,提示CyPA可能在AS发病及炎症活动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亲环素A 红细胞沉降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吸虫病患者血液FDP、ESR的动态变化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逸三 黄文德 王明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2,共3页
急性肺吸虫病患者血液FDP、ESR的动态变化与疗效观察陈逸三,黄文德,王明山在肺吸虫病流行区,常有居民或异乡人捕捉溪蟹,因未烧熟吃或生吃而感染肺吸虫,患者在出现早期症状后就地求医,此时虫体尚未成熟,童虫在人体胸、腹部... 急性肺吸虫病患者血液FDP、ESR的动态变化与疗效观察陈逸三,黄文德,王明山在肺吸虫病流行区,常有居民或异乡人捕捉溪蟹,因未烧熟吃或生吃而感染肺吸虫,患者在出现早期症状后就地求医,此时虫体尚未成熟,童虫在人体胸、腹部、肋膈及肺肝等处,引起移行损伤,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病 红细胞沉降 F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ESR对感染性肾积水和肾积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百歌 周丹 +1 位作者 于雅亭 侯云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临床诊断感染性肾积水和肾积脓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感染性肾积水患者和31例感染性肾积脓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ELISA法和魏氏法测定其血液CR...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临床诊断感染性肾积水和肾积脓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感染性肾积水患者和31例感染性肾积脓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ELISA法和魏氏法测定其血液CRP和ES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感染性肾积水组的CRP和ESR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感染性肾积脓组的CRP和ESR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将CRP≥30mg/L、ESR≥100mm/1h做为临界值,对临床诊断感染性肾积水和肾积脓有一定意义,并且CRP的水平变化与临床表现相关(相关系数r=0.419,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肾积水 肾积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与炎症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礼庆 张敏健 +3 位作者 刘九龙 孙跃峰 张朝朋 侯少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4-667,共4页
对骨关节炎患者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和术后炎症反应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检测了39例患有严重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皮肤温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CRP、ESR、皮肤... 对骨关节炎患者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和术后炎症反应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检测了39例患有严重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皮肤温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CRP、ESR、皮肤温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皮温的升高与CRP、ESR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皮肤温度 炎症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结核活动中的意义 被引量:34
18
作者 曾林海 许家琏 陈守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诊断活动性结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 0 0 2年 3月至 6月住院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人 12 0例 (分为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痰结核菌阳性组与痰结核菌阴性组 ) ,非活动性结核病人 4 0例 (为对照组 ) ,分...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诊断活动性结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 0 0 2年 3月至 6月住院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人 12 0例 (分为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痰结核菌阳性组与痰结核菌阴性组 ) ,非活动性结核病人 4 0例 (为对照组 ) ,分析各组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1)合并感染组CRP值及红细胞沉降率值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 (2 )活动结核组CR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两组红细胞沉降率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3)非感染组及痰菌阴性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两者红细胞沉降率值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痰结核菌阳性组CRP值及红细胞沉降率值均稍高于痰结核菌阴性组 ,两者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C反应蛋白升高对诊断结核病活动性有参考意义且优于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结核 红细胞沉降 诊断 活动性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影 潘卫民 +6 位作者 孙雯 王超群 严娟娟 谢权 黄莹 肖欢 颜卫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6期1237-1241,1249,共6页
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选择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23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云克组116例与唑来膦酸组11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 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选择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23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云克组116例与唑来膦酸组11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1年1次。云克组给予云克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3个月1个疗程,共连续观察3年,记录两组预后疗效与骨密度、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唑来膦酸组与云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9.1%和90.0%,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椎与髋部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云克组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含量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含量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云克组ESR含量也显著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云克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骨密度,缓解关节压痛症状,降低ESR含量。但唑来膦酸提高骨密度比云克显著,云克缓解关节疼痛比唑来膦酸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钙、血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云克 骨质疏松症 红细胞沉降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对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瑶 王毅 于湘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4年6月—2016年1月某院ICU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颅脑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4年6月—2016年1月某院ICU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颅脑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PCT、ESR、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平均体重质量指数、颅脑手术疾病种类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血清PCT、ESR、CRP升高的患者分别占95.24%、80.95%、90.48%;对照组血清PCT、ESR、CRP升高的患者分别占4.76%、14.29%、4.76%;两组血清PCT、ESR、CRP平均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ESR、CRP及PCT+ESR+CRP在诊断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5.24%、80.95%、90.47%和95.61%;特异性分别为95.23%、85.71%、95.23%和89.37%。结论 PCT、ESR及CRP联合检测有助于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对及时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 C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