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兴秀 方春玉 +4 位作者 周健 邓静 李雷 张光艳 蒋培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 紫外线+超声波复合诱变 红曲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亚硝酸钠复合诱变选育L-组氨酸产生菌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亮 邱雁临 许进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1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_6作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酸钠(NaNO_2)、紫外线(UV)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亚硝酸钠诱变时间在180 s后致死率达到80%,紫外线在照射30 s后致死率达到80%。诱变后的突变菌株经6-巯基嘌呤结... 以1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_6作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酸钠(NaNO_2)、紫外线(UV)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亚硝酸钠诱变时间在180 s后致死率达到80%,紫外线在照射30 s后致死率达到80%。诱变后的突变菌株经6-巯基嘌呤结构类似物的抗性平板筛选,最终筛得3株菌,Y_1产L-组氨酸量达到331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5.08%,Z_2产L-组氨酸量达到325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1.9%,F_6产L-组氨酸量达到330 mg/L,比出发菌株S_6高了7.14%。结果显示,经紫外线与亚硝酸钠复合诱变后的菌株F_6产L-组氨酸的产量最高,比亚硝酸钠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2.06%,比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紫外线 亚硝酸钠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联合硫酸二乙酯对海洋真菌TS67的复合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淑媛 王素英 +1 位作者 涂敏勤 马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49-2250,2261,共3页
[目的]通过复合诱变,提高生防菌-海洋真菌TS67抑菌活性和稳定性。[方法]以海洋真菌TS67菌株为出发菌株,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为指示菌,采用超声波-硫酸二乙酯(DES)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复合诱变,考察了超声波以低超声功率长时间单因子诱变、2%... [目的]通过复合诱变,提高生防菌-海洋真菌TS67抑菌活性和稳定性。[方法]以海洋真菌TS67菌株为出发菌株,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为指示菌,采用超声波-硫酸二乙酯(DES)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复合诱变,考察了超声波以低超声功率长时间单因子诱变、2%DES单因子诱变及两者结合的复合因子处理海洋真菌TS67的诱变效果。[结果]通过2%DES和超声波(200 W,22 kHz,15 min)复合因子诱变,获得1株高产菌株UD-77。试验表明,UD-77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7.5%。经6代传代试验,UD-77高效突变株抑菌圈直径稳定在22 mm以上。[结论]采用超声波结合DES的复合诱变强度和诱变效果均好于任一种单因子诱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诱变 超声波-硫酸二乙酯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微波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兴秀 何义国 +3 位作者 赵长青 方春玉 张静 邹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2-195,共4页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3%和36.2%,经微波辐射40 s和紫外线照射80 s的复合诱变菌株M3产酶活力最高,达61.6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4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紫外线 微波 复合诱变 脂肪酶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_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苜蓿愈伤组织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波 林浩 +1 位作者 邬婷婷 陈雪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愈伤组织进行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CAT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诱变和胁迫影响了苜蓿愈伤组织生长,随NaN_3浓度和紫外线诱变剂量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N_3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4.0×10^(-3)mol·L^(-1)和5.5×10^(-3)mol·L^(-1),在距离为20cm时,紫外线诱变LD_(50)和LD_(100)分别为6、8min;随NaCl和PEG选择压力的加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Cl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1.5%和2.0%,PEG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25%和30%。各诱变和胁迫处理比较,经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PEG和NaCl双重选择压力处理愈伤组织存活率最低为16%。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的愈伤组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CAT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下降。诱变和逆境胁迫筛选的苜蓿愈伤组织,可以提高苜蓿愈伤组织对盐旱的抵抗能力,可为利用体细胞扩大苜蓿抗逆性变异来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愈伤组织 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海藻糖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春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88-191,共4页
本实验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海藻糖菌株,其海藻糖含量为19.8%(以干酵母计),比原菌株提高了39.43%,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10.0%,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6.... 本实验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海藻糖菌株,其海藻糖含量为19.8%(以干酵母计),比原菌株提高了39.43%,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10.0%,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了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亚硝基胍 海藻糖 复合诱变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选育高效油脂降解菌株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跃中 兰立新 吴永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5-297,共3页
为了提高油脂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以Bacillus sp.CS-4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了1株稳定高效的目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DE-8,其脂肪酶活性为14.85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2%。对Bacillus sp.DE-8进行... 为了提高油脂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以Bacillus sp.CS-4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了1株稳定高效的目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DE-8,其脂肪酶活性为14.85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2%。对Bacillus sp.DE-8进行5次传代试验,脂肪酶活性平均值为14.90 U/mL,表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降解菌 紫外线 硫酸二乙酯 复合诱变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He-Ne激光对葡萄白腐病菌拮抗菌PT2的复合诱变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巩洁 陈亮 +2 位作者 陈立 韩文霞 陈五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 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两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对葡萄白腐病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定,在紫外线照射90 s后,再用15 mW的He-Ne激光辐照10 min,筛选出最佳正变菌株F15,抑菌效果提高30.9%,明显高于单因素诱变,经25代传代试验证明其拮抗能力可以进行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HE-NE激光 枯草芽胞杆菌 葡萄白腐病菌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氦氖激光等复合诱变产果胶酶细菌ZH_1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爱莲 朱宏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35-1339,共5页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 ZH1 菌株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来的 ,该菌株产果胶酶的最适 pH为 7 0 ;最适温度3 3℃ ;培养 3 6h达产酶高峰 ,酶活力为 73 5 μ/mL ,将ZH1 作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 ,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氦氖激光等多次反复诱变 ,选育得到一株产果胶酶性稳定且酶活明显提高的突变株ZHg ,其酶活为 3 0 1m/mL ,比出发菌株ZH1 产果胶酶能力提高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复合诱变 果胶酶 细菌 HE-NE激光 选育 紫外线 果胶质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与羧甲基半胱氨酸复合筛选高产L-精氨酸菌株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翠英 张玉辉 吴志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883,共5页
为获得L-精氨酸高产菌株,以实验室初步鉴定为格兰氏阳性细菌,菌落特征为金黄色的产全氨基酸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诱变和精氨酸结构类似物羧甲基半胱氨酸(羧甲司坦)进行复合筛选,得到1株L-精氨酸高产诱变菌株。对所筛选到的高... 为获得L-精氨酸高产菌株,以实验室初步鉴定为格兰氏阳性细菌,菌落特征为金黄色的产全氨基酸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诱变和精氨酸结构类似物羧甲基半胱氨酸(羧甲司坦)进行复合筛选,得到1株L-精氨酸高产诱变菌株。对所筛选到的高产诱变菌株进行160r/min,30℃摇瓶发酵90h,测得该菌株L-精氨酸的产量为78.79μg/3ml,与出发菌株相比,L-精氨酸的产量提高约3.71倍。经多批次发酵试验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高产L-精氨酸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此研究不仅对筛选L-精氨酸高产菌株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对筛选其他类型氨基酸高产菌株也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高产菌株 紫外线诱变 复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链霉素复合诱变选育高产surfactin菌株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怡琴 刘杰 +1 位作者 刘芸 胡美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6,共5页
Surfactin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脂肽,在畜牧养殖中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野生菌株代谢产生surfactin能力弱,限制了surfactin的开发使用,为提高Bacillus subtilis S21产surfactin的能力,以B.subtilis S2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链霉素复... Surfactin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脂肽,在畜牧养殖中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野生菌株代谢产生surfactin能力弱,限制了surfactin的开发使用,为提高Bacillus subtilis S21产surfactin的能力,以B.subtilis S2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链霉素复合诱变,以期得到高产surfactin菌株。诱变筛选结果表明:经过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诱变菌株38',其传代8次后的遗传稳定菌株,surfactin产量为0.28 mg/mL,比出发菌B.subtilis S21的surfactin产量提升了9.33倍,取得较佳的诱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ubtilis 21 紫外线 链霉素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氧化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被引量:17
12
作者 桑吉 王龙刚 +1 位作者 李忠琴 王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产酶水平,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联合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方法处理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甾短杆菌),通过1mg/mL亚硝基胍和超声(200W,50kHz,35min)同时处理细胞悬液,获得一株红色突变株,其产酶活力从0.5U/mL提高到1.21U/mL,酶活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产酶水平,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联合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方法处理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甾短杆菌),通过1mg/mL亚硝基胍和超声(200W,50kHz,35min)同时处理细胞悬液,获得一株红色突变株,其产酶活力从0.5U/mL提高到1.21U/mL,酶活提高了140%。证明该联合诱变手段对甾短杆菌产胆固醇氧化酶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氧化酶 甾短杆菌 复合诱变 亚硝基胍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iCl复合诱变深黄被孢霉选育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株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啸 邱树毅 何腊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279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处理,反复多次,最终选育出一支突变株MUI0310。其摇瓶发酵8d时,生物量和总脂含量分别达21.80g/L,61.47%,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07.62%和5.... 以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279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处理,反复多次,最终选育出一支突变株MUI0310。其摇瓶发酵8d时,生物量和总脂含量分别达21.80g/L,61.47%,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07.62%和5.50%,气相色谱分析其油脂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3.21%。连续传代多次,其产量性状无显著变化。发酵实验表明菌株MUI0310极有潜力改良成为工业化生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紫外线 LICL 复合诱变 选育 多不饱和脂肪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法选育香兰素高转化率菌株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昌禄 包全帅 +1 位作者 周庆礼 陈勉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84-187,共4页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量提高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链霉菌 紫外线-激光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复合诱变育种 被引量:5
15
作者 游玟娟 温拥军 李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13-215,225,共4页
为了提高洛伐他汀的产量,对红曲霉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并利用粗糙脉孢菌对洛伐他汀的敏感性进行初筛,再通过HPLC法测定其发酵液中洛伐他汀的产量进行复筛。最终得到一株稳定高产的目的菌株,命名为Monascus sp.UV-D-9... 为了提高洛伐他汀的产量,对红曲霉进行了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并利用粗糙脉孢菌对洛伐他汀的敏感性进行初筛,再通过HPLC法测定其发酵液中洛伐他汀的产量进行复筛。最终得到一株稳定高产的目的菌株,命名为Monascus sp.UV-D-9。其洛伐他汀产量达到(0.289±0.02)mg/m L,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82.9%。Monascus sp.UV-D-9是一株优良的洛伐他汀生产菌株,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红曲霉 复合诱变 紫外线 硫酸二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皮状丝孢酵母选育高产油脂菌株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新社 易自力 +1 位作者 陆步诗 唐鹏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34,共4页
采用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对皮状丝孢酵母进行复合诱变。研究结果表明:用15 W紫外灯在照射距离30 cm条件下照射60 s,可以筛选到油脂含量30.4%,生物量1.135 4 g/100 mL的突变菌株皮-60;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皮-60,在硫酸二乙酯质量分数1.0%,... 采用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对皮状丝孢酵母进行复合诱变。研究结果表明:用15 W紫外灯在照射距离30 cm条件下照射60 s,可以筛选到油脂含量30.4%,生物量1.135 4 g/100 mL的突变菌株皮-60;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皮-60,在硫酸二乙酯质量分数1.0%,处理时间为70 min条件下,可以筛选到油脂含量35.7%,生物量1.257 3 g/100 mL的突变菌株皮-60-70,较出发菌株,油脂含量提高了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状丝孢酵母 紫外线 硫酸二乙酯 复合诱变 微生物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银冰 黄廷冠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通过采用紫外线、60Co-γ射线对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进行复合诱变,获得一株突变株,其发酵色价达到48.4U/mL,是出发株的3.67倍。该突变株色价提高幅度明显,传代稳定性良好,可作为生产红曲红色素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复合诱变 红曲霉 红曲色素 紫外线 ^60Co-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选育柚苷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志坚 谭兴和 +1 位作者 单杨 李高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3,7,共4页
以柚苷酶产生菌黑曲霉FY01-4为试验菌株,采用紫外线和60 Co-γ射线进行复合诱变,经摇瓶复筛选育出一株柚苷酶高产菌株C15,酶活达1 285.6 U/mL,是出发菌株的3.59倍。连续传代10代,酶活仍保持在1 200~1 300 U/mL之间,菌株产酶稳定性良好... 以柚苷酶产生菌黑曲霉FY01-4为试验菌株,采用紫外线和60 Co-γ射线进行复合诱变,经摇瓶复筛选育出一株柚苷酶高产菌株C15,酶活达1 285.6 U/mL,是出发菌株的3.59倍。连续传代10代,酶活仍保持在1 200~1 300 U/mL之间,菌株产酶稳定性良好,可作为生产柚苷酶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诱变 柚苷酶 紫外线 60 CO-Γ射线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
19
作者 朱萌萌 高文学 +2 位作者 赵伟 段莹莹 曹大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8为研究对象,经过紫外-高温复合诱变处理后,利用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UT-1。菌株UT-1在45℃,220 r/min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其平均产葡萄糖酸盐的量为(23.23±0.02)g/10...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8为研究对象,经过紫外-高温复合诱变处理后,利用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UT-1。菌株UT-1在45℃,220 r/min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其平均产葡萄糖酸盐的量为(23.23±0.02)g/100 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2.44%,经4次传代培养后,菌株UT-1遗传稳定性能良好。5 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菌株UT-1与出发菌株相比适应期缩短了2 h,发酵周期缩短了4 h,葡萄糖酸盐产量提高了17.14%,为葡萄糖酸盐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紫外线 高温 复合诱变 葡萄糖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木霉菌株Tr10诱变改良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巍 咸洪泉 《中国糖料》 2009年第4期27-29,31,共4页
利用亚硝酸盐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生防木霉菌Tr10进行了改良。采用平板对峙法、摇瓶液体发酵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研究了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拮抗作用、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诱变条件是0.01mo... 利用亚硝酸盐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生防木霉菌Tr10进行了改良。采用平板对峙法、摇瓶液体发酵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研究了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拮抗作用、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诱变条件是0.01mol/L亚硝酸溶液诱变20min,然后在距20W紫外灯20cm处照射3min;遗传稳定突变株NUV147和NUV218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2倍和2.1倍,产孢量显著增加,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增强,拮抗机制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木霉 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