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连接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活体可视化成像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云龙 黄昊 +1 位作者 杨凯 唐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植入裸鼠颊部皮下建立OSCC模型。用QD800-RGD探针和CD105单克隆抗体对OSCC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QD800-RGD探针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将QD800-RGD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入OSCC模型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观察QD800-RGD对OSCC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在12 h后处死荷瘤鼠取出肿瘤,检测QD800-RGD在体内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结果 QD800-RGD探针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与OSCC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靶向结合。静脉注射QD800-RGD探针后能对体内OSCC进行清楚地可视化成像,在注射QD800-RGD后0.5-6 h内肿瘤成像最完整,信噪比最高,9 h时肿瘤荧光强度显著减低,但在12 h时仍能看到明显的肿瘤成像。结论以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为靶点,利用QD800-RGD探针经静脉注射后能对OSCC进行清晰地可视化成像,在OSCC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量子点 整合素ΑVΒ3 --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叔丁氧羰基-β-环己基天冬氨酸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大成 范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aspartate(Ⅱ)was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 of aspartic acid via cyclohexanol catalyzed by sulfuric acid and further acylation via Boc2O.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 of(Ⅰ)was performed by benzylization of(Ⅱ)through benzyl bromide.The method is facile and the yiel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literatures.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verified by1H NMR and mp.,or by the corresponding authentic compounds.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parative conditions of Ⅰ and Ⅱ was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叔丁氧羰基-β-环己基苄酯 合成 N-叔丁氧羰基-β-环已酯 β-环已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门冬氨酸三肽的合成
6
作者 刘洪英 徐红岩 周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以L-精氨酸、L-甘氨酸、L-天门氨酸为原料,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Arg-Gly-Asp(RGD)。Z-Arg(NO2)-OH经偶联剂活化与H-Gly-OMe.HCl缩合,水解后得到Z-Arg(NO2)-Gly-OH;产物与H-Asp(OBzl)-OBzl.TosOH偶联得到全保护多肽,经Pd-C... 以L-精氨酸、L-甘氨酸、L-天门氨酸为原料,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Arg-Gly-Asp(RGD)。Z-Arg(NO2)-OH经偶联剂活化与H-Gly-OMe.HCl缩合,水解后得到Z-Arg(NO2)-Gly-OH;产物与H-Asp(OBzl)-OBzl.TosOH偶联得到全保护多肽,经Pd-C/H2还原为Arg-Gly-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之磊 宋帅 +2 位作者 王甜 张雪 郭凤柱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27-29,共3页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在种子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初期添加3 g/L甘氨酸,天冬氨酸激酶活性会明显提高,ε-聚赖氨酸最高可积累0.51g/L,比对照组高27.5%。5L自控式发...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bγ4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在种子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氨酸。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初期添加3 g/L甘氨酸,天冬氨酸激酶活性会明显提高,ε-聚赖氨酸最高可积累0.51g/L,比对照组高27.5%。5L自控式发酵罐发酵ε-聚赖氨酸试验中,种子液中添加甘氨酸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了菌体耗糖速度,缩短了达到最高生物量的积累时间,ε-聚赖氨酸产量也提高至12.87g/L,糖酸转化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30.6%。因此甘氨酸可作为一种新型营养物质用于ε-聚赖氨酸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 激酶 淀粉酶产色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5′端二级结构对重组表达的抑制机制及消除策略
8
作者 令狐梅 韩来闯 +1 位作者 周哲敏 崔文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0,共10页
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PanD)与人工高效表达元件适配过程中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并发展新的消除策略.首先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利用高效表达元件验证翻译抑制现象并分析了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同时融合sfGFP... 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PanD)与人工高效表达元件适配过程中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并发展新的消除策略.首先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利用高效表达元件验证翻译抑制现象并分析了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同时融合sfGFP考察其对翻译抑制的影响,筛选与PanD酶适配性强的精简融合肽.结果显示,强组成型启动子不能介导PanD高表达,呈翻译抑制.分析证实,panD转录后mRNA的5'编码区与5'UTR形成抑制性的二级结构,降低翻译起始效率.将两种报告基因和其N端部分序列作为绝缘肽分别与PanD的N端融合后均能够提升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消除由mRNA分子内部的顺式作用导致的翻译抑制现象.这为深入探索利用通用型肽绝缘子元件稳定异源基因在底盘中的表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α-脱羧酶 MRNA二级结构 N端截断 融合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接枝壳聚糖纳米短纤维增强型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杨 孔劲松 +3 位作者 宫小康 郑鑫 王海宝 阮建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3-599,共7页
目的:分析壳聚糖纳米短纤维(CSNF)和RGD对磷酸钙骨水泥(CPC)生物力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通过高速剪切形成纳米短纤维,并对CSNF进行RGD基团接枝修饰。采用Biocement D法制备钙磷摩尔比为1.5:1... 目的:分析壳聚糖纳米短纤维(CSNF)和RGD对磷酸钙骨水泥(CPC)生物力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通过高速剪切形成纳米短纤维,并对CSNF进行RGD基团接枝修饰。采用Biocement D法制备钙磷摩尔比为1.5:1的CPC。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CPC、CSNF、RGD接枝CSNF(CSNF-RGD)、CSNF增强型骨水泥(CPC-CSNF)、RGD接枝CPC-CSNF(CPC-CSNF-RGD)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观察,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检测其生物力学特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MTT法检测成骨细胞(MC3T3)在上述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SNF和CSNF-RGD呈现出分散均匀的多孔结构;红外图谱中CSNF在波长为1637和1579 nm处的吸收峰位移至波长1633和1585 nm处,说明RGD成功接枝到CSNF上;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CPC具有一定的可固化性;应力应变曲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PC-CSNF和CPCCSNF-RGD断裂强度分别为(17.74±0.54)MPa和(16.67±0.56)MPa,均高于CPC(均P<0.05);实验材料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240 min后,CPC-CSNF-RGD上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CPC和CPC-CSNF(均P<0.05)。结论:CSNF和RCGD的加入改善了CPC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复合物 钙类 生物力学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sion of Dual-targeting Peptides with MAP30 Promotes the Apoptosis of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10
作者 YANG Yi-Xuan WANG Xin-Yi +5 位作者 CHEN Wei-Wei GAN Li SUN Yu LIN Tong ZHAO Wei-Chun ZHU Zhen-Ho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ility,the 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D)peptid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EGFRi)peptide were fused with MAP30,which was named ELRL-MAP30.The efficiency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 cells,which lack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gR)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is limited.In this study,w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ELRL-MAP30 on TNBC MDA-MB-231 cells.First,we discovered that ELRL-MAP30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DA-MB-231 cells and induced MDA-MB-231 cell apoptosis.Moreover,ELRL-MAP30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ax expression and a decrease in Bcl-2 expression.Furthermore,ELRL-MAP30 triggered apoptosis via the Fak/EGFR/Erk and Il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addition,recombinant ELRL-MAP30 can inhibit chicken embryonic angiogenesis,and also inhibit the tube formation ability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umor angiogenesis.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RL-MAP30 has significant tumor-targeting properties in MDA-MB-231 cancer cells and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angiogenesis.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ELRL-MAP30 in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the TNBC cell line MDA-MB-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peptide(rg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 peptide(EGFRi)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MAP30) MDA-MB-231 cell tumor targeting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_2 SPECT/CT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爽 刘晓芳 +3 位作者 李眉 罗莎 刘黎洁 张润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3PRGD_2 SPECT/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治疗前行^(99)Tc^m-3PRGD_2平面显像、胸部SPECT/CT显像,并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37例肺部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10例。将肺部病变对99 ... 目的探讨^(99)Tc^m-3PRGD_2 SPECT/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治疗前行^(99)Tc^m-3PRGD_2平面显像、胸部SPECT/CT显像,并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37例肺部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10例。将肺部病变对99 Tcm-3PRGD2的摄取灰度与肝脏对比,分为低度增高、中度增高、高度增高;计算病变(L)最高摄取值与对侧正常肺(N)、肝脏(H)、纵隔(Me)、对侧三角肌(Mu)平均摄取值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选取肺良恶性病变各1例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 37例患者肺部病变对^(99)Tc^m-3PRGD_2摄取均增高,66.67%(18/27)恶性病变高度增高,90.00%(9/10)良性病变轻、中度增高;恶性肺部病变摄取比值均高于良性病变(P均<0.05),以L/N=5.45或L/Mu=4.65为阈值,诊断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77.80%、80.00%、78.4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恶性病变高表达整合素αvβ3,良性病变仅少量表达。结论 ^(99)Tc^m-3PRGD_2 SPECT/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_3-tTF融合蛋白选择性结合结肠癌裸鼠模型肿瘤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正接 罗琪 +1 位作者 颜江华 王生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5-74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报道称利用抗体(Ab@作为组织因子(TF@胞外区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 tissue factor,tTF@的载体,表达的抗体--截短组织因子(Ab-tTF@融合蛋白能够选择性结合肿瘤血...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报道称利用抗体(Ab@作为组织因子(TF@胞外区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 tissue factor,tTF@的载体,表达的抗体--截短组织因子(Ab-tTF@融合蛋白能够选择性结合肿瘤血管,诱发实体肿瘤组织血管栓塞,导致肿瘤衰退,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本实验旨在研究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GRGDSP,RGD@多肽作为tTF载体所表达的(RGD@3-tTF融合蛋白选择性结合结肠癌裸鼠模型肿瘤血管的能力。方法:用3个串联的RGD多肽与tTF合成融合基因(RGD@3-tTF,表达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用镍柱纯化融合蛋白。用RGD-tTF融合蛋白作对照,通过凝血实验和凝血因子Ⅹ(FⅩ@活化实验检测(RGD@3-tTF融合蛋白的凝血活性,运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其特异性结合肿瘤血管标志物整合素αvβ3的能力。结肠癌裸鼠模型分为3组(每组1只@,肿瘤组织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RGD@3-tTF、RGD-tTF融合蛋白、tTF进行荧光染色,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融合蛋白在结肠癌裸鼠模型组织的定位。结果:(RGD@3-tTF融合蛋白保留了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在Ca2+存在时随着融合蛋白浓度的增加,凝血时间相应缩短,浓度为6μmol/L时,凝血时间为(9.96±0.56@min(与对照组比较,P<0.01@。(RGD@3-tTF融合蛋白的浓度在1μmol/L以上时能有效活化FⅩ,其活化能力与RGD-tTF相似(F=0.147,P>0.05@。同浓度(RGD@3-tTF融合蛋白与整合素αvβ3的结合能力强于RGD-tTF(F=164.81,P<0.01@,当融合蛋白浓度为0.24μmol/L时,(RGD@3-tTF融合蛋白和RGD-tTF融合蛋白的A405nm分别为1.25和0.9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RGD@3-tTF融合蛋白富集于结肠癌裸鼠模型的肿瘤血管。结论:(RGD@3-tTF融合蛋白在保留组织因子凝血活性的同时通过高效、特异地结合肿瘤血管标志物整合素αvβ3,选择性地定位在结肠癌裸鼠模型的肿瘤血管上,为发展tTF作为效应因子的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截短组织因子 融合蛋白 结肠癌 肿瘤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2SPECT显像用于胰腺癌荷瘤裸鼠动物实验及临床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晓娜 郑堃 +6 位作者 石希敏 贾兵 董诚岩 郑连芳 杜延荣 霍力 李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6,I0003,共7页
本工作探讨了新型示踪剂99 Tcm-HYNIC-3PEG4-E[c(RGDfK)]2(99 Tcm-3PRGD2)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转化可行性。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将PANC-1胰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肩部,... 本工作探讨了新型示踪剂99 Tcm-HYNIC-3PEG4-E[c(RGDfK)]2(99 Tcm-3PRGD2)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转化可行性。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将PANC-1胰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肩部,建立合格的动物模型。以联肼尼克酰胺(HYNIC)作为双功能连接剂,采用无亚锡一步法制备99 Tcm-3PRGD2。在0.5~6.0h,每隔0.5h行一次荷瘤鼠99 Tcm-3PRGD2全身平面显像,观察全身分布情况,于肿瘤及健侧勾画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计算肿瘤与本底(T/NT)的比值。对6例胰腺肿瘤患者行99 Tcm-3PRGD2单光子发射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评估对胰腺癌的检出率。结果表明: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整合素αvβ3。99 Tcm-3PRGD2标记率大于99%。荷瘤鼠显像显示肿瘤对示踪剂摄取好,0.5h时即可见肿瘤显影,1.5h时T/NT达最大值,6.0h时肿瘤仍可清晰显示。99 Tcm-3PRGD2SPECT显像可检出6例患者的胰腺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检出率为100%。99 Tcm-3PRGD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示踪剂,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vβ3,99 Tcm-3PRGD2SPECT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新生血管 --(rgd)多肽 SPECT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_vβ_3靶向PET探针^(18)F-c(RGDfK)在Cu(Ⅰ)催化体系中的点击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玲丽 李剑波 +3 位作者 王成 贾丽娜 汪勇先 张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86-1489,共4页
通过2-叠氮乙基对甲苯磺酸酯的18F-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18F]2-氟叠氮乙烷,并与丙炔酸修饰的c(RGDfK)反应,采用常用的CuSO4/NaVc催化体系,并尝试了CuI(s)和CuI/NH4OH 2种催化体系,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整合素αvβ3靶向PET探针[18F]... 通过2-叠氮乙基对甲苯磺酸酯的18F-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18F]2-氟叠氮乙烷,并与丙炔酸修饰的c(RGDfK)反应,采用常用的CuSO4/NaVc催化体系,并尝试了CuI(s)和CuI/NH4OH 2种催化体系,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整合素αvβ3靶向PET探针[18F]氟乙基-1,4-取代1,2,3-三唑c(RGDfK)[18F-c(RGD-fK)].在CuSO4/NaVc的催化下,18F-c(RGDfK)的总合成时间约为60 min,总收率62%(从[18F]F-起计,经过衰变校正).实验结果表明,点击化学方法高效便捷,适于多肽的18F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 18F标记 1 3-偶极环加成 叠氮化物 --(rgd)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分子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荣荣 韩明 +1 位作者 程鑫 张仕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的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环肽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效果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1mmol/...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的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环肽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效果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1mmol/L核苷组合,对照组加入1640培养液,共同培养48h后加入等量的RGD-USPIO培养6h,行体外MR成像并测量T2WI信号强度。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_νβ_3的表达情况。结果MR扫描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T2WI信号强度分别为241.05±15.36、997.35±4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α_νβ_3 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0.22±0.02)倍(t=4.50,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蛋白条带较对照组浅,实验组肿瘤细胞整合素α_νβ_3的表达较对照组低(t=11.88,P<0.01)。结论核苷组合通过抑制整合素配体—受体结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MR分子探针RGD-USPIO可简便、准确地评价核苷组合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核苷组合 整合素ΑΝ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rAAV2提高卵巢癌细胞体外基因转导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光光 王迪 +1 位作者 唐良振 石文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腺相关病毒2(RGD-rAAV2)基因表达系统靶向卵巢肿瘤的能力。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6种卵巢癌细胞株的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SPG)、整合素(integrin)αvβ3和integrinαvβ5的表达;以及野生... 目的进一步证实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腺相关病毒2(RGD-rAAV2)基因表达系统靶向卵巢肿瘤的能力。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6种卵巢癌细胞株的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SPG)、整合素(integrin)αvβ3和integrinαvβ5的表达;以及野生型腺相关病毒2(wt-AAV2)对上述卵巢癌细胞感染并介导基因转导的能力;通过配体竞争结合实验进一步验证突变体RGD-rAAV2基因转导的特异性。结果wt-AAV2感染不同卵巢癌细胞的能力各有不同;卵巢癌细胞表达HSPG水平差异很大,而80%卵巢癌细胞表达integrinαvβ3或(和)integrinαvβ5;RGD-rAAV2病毒载体可以有效地感染对wt-rAAV2耐受的卵巢癌细胞SKOV-3ip并介导基因的表达,该效果是非HSPG依赖性的。结论RGD-rAAV2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卵巢肿瘤靶向性,为卵巢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 腺相关病毒 基因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I-RGD/^(125)I-(α_V) ASODN的制备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力的抑制
17
作者 蔡海东 谯娱 +4 位作者 袁雪宇 杨越华 袁世栋 孙明 吕中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以PEI-RGD(polyethyleneimine-Arg-Gly-Asp)为转染载体的125I-(αV)ASODN投递在体外对HepG2肝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25I标记整合素αV亚基的ASODN,以聚乙烯亚胺衍生物PEI-RGD为载体制备PEI-RGD/125I-(αV)ASODN复合物,通... 目的:探讨以PEI-RGD(polyethyleneimine-Arg-Gly-Asp)为转染载体的125I-(αV)ASODN投递在体外对HepG2肝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25I标记整合素αV亚基的ASODN,以聚乙烯亚胺衍生物PEI-RGD为载体制备PEI-RGD/125I-(αV)ASODN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方式转染进入HepG2细胞,利用Boyden小室侵袭模型检测复合物对HepG2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1)125I-(αV)ASODN的标记率为(73.78±4.09)%,放化纯度为(96.68±1.38)%,37℃放置48 h后的放化纯度仍>90%,表明其稳定性良好;(2)HepG2细胞对PEI-RGD/125I-(αV)ASODN的摄取于4μl/2μg时达到峰值[(12.77±0.85)%],之后明显降低,故选择2μl/1μg作为PEI-RGD/125I-(αV)ASODN对HepG2细胞的作用剂量;(3)相对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PEI-RGD/125I-(αV)ASODN组显著降低了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结论:以PEI-RGD为载体投递125I-(α)ASODN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PEI-rgd) 整合素αV亚基 ASODN 肝肿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及其重要的结构片段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晓燕 韦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26-328,331,共4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是MEPE的重要结构域,其生物学功能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磷糖蛋白 性丝--富集细胞外基质磷糖蛋白相关性基序 细胞外基质磷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脂肪醇与17-AAG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9
作者 李雪梅 王玉记 +1 位作者 吴建辉 崔纯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脂肪醇(Arg-Gly-Asp-Phe-fatty alcohol,RGDFOC12)与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的脂质体(RGDFOC12liposomes-loaded 17-AAG,...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脂肪醇(Arg-Gly-Asp-Phe-fatty alcohol,RGDFOC12)与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的脂质体(RGDFOC12liposomes-loaded 17-AAG,RLAs)。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采用激光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测定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药物释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考察其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通过瘤质量、存活数、体质量、脏器指数比评价其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制备得到的RLAs的粒径为(130.6±0.6)nm,Zeta电位为(-28.37±1.67)m V,外观形态为球形,包封率为80%以上。RLAs在p H 5.4环境的累积释放百分数大于在p H 7.4环境的累积释放百分数。RLAs在血浆中可稳定存在,12 h累积释放百分数为(15.85±0.71)%。RLAs对5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生作用。RLAs对接种S180腹水瘤的ICR小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的RLAs,制备方法简单、包封率高,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 ---苯丙-脂肪醇(rgdFOC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肽涂层微种植体对Beagle犬骨整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秀萍 HEE Moon Kyung +3 位作者 胡小璐 李冰 李世峰 冯云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1-505,I0004,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涂层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时骨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蛋白(OC)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RGD肽涂层对微种植体骨整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6只成年雄性Beagle犬,将36枚微种植体分为2组,实验组...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涂层微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时骨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蛋白(OC)表达水平的变化,阐明RGD肽涂层对微种植体骨整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6只成年雄性Beagle犬,将36枚微种植体分为2组,实验组为RGD肽涂层微种植体,对照组微种植体表面未做处理(n=18)。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在第0、4、6周时分别在Beagle犬上颌骨左、右侧植入区(第2、第3、第4前磨牙根分叉区域随机选取任一部位)各植入1枚种植体,一侧为实验组,对侧为对照组。实验第8周时处死动物,获得愈合时间为2、4和8周的微种植体-骨组织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ColⅠ和OC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显示有一定的成骨反应,愈合2和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骨组织表现为较强的成骨反应,8周时骨反应趋于一致,均可见板层状骨组织。实验组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ColⅠ和OC表达水平在2和4周时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4周时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ColⅠ表达水平高于2和8周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2周与8周时ColⅠ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OC表达水平随愈合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8周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周时(P<0.05);实验组愈合4周时O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周时(P<0.05),而对照组2周与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D肽涂层能够提高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ColⅠ和OC的表达,其在促进微种植体初期骨整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 微种植体 BEAGLE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