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江地区5个粳稻品种产量因素及穗粒数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1
作者 殷从飞 史培华 +5 位作者 张建祥 赵艳岭 崔晓霞 李敏 许金诺 陆建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17,共4页
研究镇江地区5个不同品种粳稻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上的差异,并分析穗粒数相关基因序列对产量的影响。对镇稻11、宁粳3、宁粳6、武运粳24和武运粳23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武运粳23在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上表现优异,产量最高。相关性... 研究镇江地区5个不同品种粳稻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上的差异,并分析穗粒数相关基因序列对产量的影响。对镇稻11、宁粳3、宁粳6、武运粳24和武运粳23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武运粳23在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上表现优异,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参试品种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基因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基因DEP1、Ghd7、Gn1a、OsGA20ox1和NOG1在参试品种与高产品种之间存在氨基酸变异,但在参试品种内部无序列差异。5个参试品种中,在镇江地区推广武运粳23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 一次枝梗数 穗粒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州野生稻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穗粒数性状QTL鉴定
2
作者 霍兴 于咏梅 +4 位作者 邱树青 刘迪林 孔乐 柳武革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69-77,共9页
【目的】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构建野生稻重组自交系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鉴定控制水稻穗粒数的QTL,进而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基础和遗传资源。【方法】通过高州野生稻和‘中花11’的杂交和多代自... 【目的】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构建野生稻重组自交系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鉴定控制水稻穗粒数的QTL,进而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基础和遗传资源。【方法】通过高州野生稻和‘中花11’的杂交和多代自交,构建了具有野生稻血缘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高密度基因芯片对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基于分子标记分析构建了高密度遗传图谱。进一步对群体穗粒数表型进行2年考察,结合表型数据和SNP标记信息,利用QTL IciMapping软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316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表型观察显示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在改良穗粒数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检测到10个调控水稻穗粒数的QTL,其中2022年检测到4个QTL,2023年检测到6个QTL,第11号染色体上的1个QTL表型贡献率最高、为13.78%。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QTL在两年中均可被稳定检测到。2年检测到的10个QTL中,有9个加性效应为正值。【结论】成功构建了高州野生稻重组自交系,揭示出高州野生稻在改良水稻穗粒数中的应用潜力,通过QTL分析揭示了控制水稻穗粒数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重组自交系 穗粒 高密度基因芯片 QTL分析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芒小麦芒与穗粒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宫晶 傅兆麟 +2 位作者 孙丽娜 余薇 何丽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977-11979,共3页
为了探索有芒小麦穗间芒长与粒重的关系,选取66个小麦品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芒长,芒黄速率与穗粒数、穗重以及千粒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长与穗粒数、穗重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芒黄速率与穗粒数呈负... 为了探索有芒小麦穗间芒长与粒重的关系,选取66个小麦品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芒长,芒黄速率与穗粒数、穗重以及千粒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长与穗粒数、穗重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芒黄速率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穗重、千粒重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芒长 芒黄速率 穗粒 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及穗粒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8
4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1 位作者 兰林旺 孙西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4-1079,共6页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粒数形成关键期植株体的碳氮代谢及碳氮代谢的关键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穗粒数、穗粒重的影响上。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显著促...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粒数形成关键期植株体的碳氮代谢及碳氮代谢的关键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穗粒数、穗粒重的影响上。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显著促进玉米穗粒数、穗粒重的增加;施氮量增加至240 kg/hm2时,促进作用下降。施氮明显促进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植株体的碳氮代谢,使碳氮代谢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提高,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从而满足生殖生长的需求,促进穗粒数的形成,提高产量。在抽丝前供氮充足的前提下,抽丝期施氮对增产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碳氮代谢 产量 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条件下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乔旭 张宏芝 +4 位作者 雷钧杰 赵奇 陈兴武 张新志 周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阐明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便在果粮间作模式下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法】在人工遮阴和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研究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目的】阐明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便在果粮间作模式下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法】在人工遮阴和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研究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遮阴明显降低了小麦的可孕小花数、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和公顷穗数等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结论】遮阴后小麦穗粒数的改良应更多地关注小花的分化、发育、退化和结实过程,产量的提高应更多地关注植株的生长发育、公顷穗数和籽粒灌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遮阴强度 穗粒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粒数及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应辉 周倩倩 罗丽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7,共7页
大穗是水稻高产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揭示大穗形成遗传机制是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综述水稻穗粒数基因/QTL定位和克隆以及与穗粒数有关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穗粒 枝梗数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本普 王勇 +2 位作者 李秀云 王广元 刘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穗粒数主要受返青后 5日滑动平均气温首次≥ 4℃之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 (即拔节开始天数 )的影响 ,并受其至挑旗期平均最低气温和至抽穗期日照时数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小...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穗粒数主要受返青后 5日滑动平均气温首次≥ 4℃之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 (即拔节开始天数 )的影响 ,并受其至挑旗期平均最低气温和至抽穗期日照时数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天数 >日照时数 >平均最低气温。冬小麦高产栽培还应协调好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冬小麦 穗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啤3号大麦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蒋名淑 于清平 濮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0987-10989,共3页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复杂的阶段;抽穗期是发挥叶功能的关键阶段。[结论]冬前期生产管理措施主要以实现壮苗越冬为目标;冬季生产管理措施重点要以防止旺长和冻害为主;返青和拔节期田间管理的核心是要控群体促个体,提高整体素质;抽穗期要以防早衰为田间管理的重点。可以根据各类长势指标与单产的定量关系上机计算模拟出不同单产对应的长势指标定量值。通过生产管理措施,调控群个体,可以让长势向着设计的产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啤3号大麦 长势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孔令晓 罗畔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3,共2页
用带菌牙签插入果穗、孢子悬浮液注射和喷雾3种接种方法和不同接种时期的比较试验,明确3种接种方法部能使玉米穗期发生穗粒腐病,但发病率和病指以牙签法适中,品种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操作简便;注射法发病率和病指较高,但操作复... 用带菌牙签插入果穗、孢子悬浮液注射和喷雾3种接种方法和不同接种时期的比较试验,明确3种接种方法部能使玉米穗期发生穗粒腐病,但发病率和病指以牙签法适中,品种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操作简便;注射法发病率和病指较高,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工;喷雾法发病不完全,病指低,费工并要保湿。接种越早,发病率和病指越高,以吐丝期和灌浆初期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腐病 接种方法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维管组织的变化及与穗粒数和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刚 李建华 田笑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对生育期不同的8个冬小麦品种主茎节间的大、小维管束和总维管束数目及面积变化的研究表明,节间大维管束数目由上至下增加,小维管束数目则递减,存在一种互补关系.维管束总面积主要取决于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数目与品种早熟性呈正相关.... 对生育期不同的8个冬小麦品种主茎节间的大、小维管束和总维管束数目及面积变化的研究表明,节间大维管束数目由上至下增加,小维管束数目则递减,存在一种互补关系.维管束总面积主要取决于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数目与品种早熟性呈正相关.早-中早熟品种的大、小维管束数目、总维管束数目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个大、小维管束面积与穗粒数呈正相关;中-中晚熟品种维管束的数目及面积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维管束 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长动态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蒋名淑 李进勇 项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1-474,共4页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对穗粒结构的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影响最明显的是拔节期总苗数、越冬期单株分蘖数、冬前期和返青期叶龄、株高、冬前期和越冬期次生根条数、拔节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总苗数、冬前期单株成穗数、叶龄余数、冬前期株高、越冬期次生根条数、越冬期干物质重和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较大。[结论]小麦长势影响穗粒结构,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人工干预使小麦长势向着高产优质的穗粒结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长动态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土壤干旱对穗粒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盛宏达 王韶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1-76,共6页
冬小麦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土壤干旱破坏了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使穗部受到水分胁迫,导致穗呼吸率下降,内源脱落酸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其他代谢活动,使穗分化不能顺利进行。这可能是造成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时穗部没有... 冬小麦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土壤干旱破坏了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使穗部受到水分胁迫,导致穗呼吸率下降,内源脱落酸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其他代谢活动,使穗分化不能顺利进行。这可能是造成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时穗部没有发生营养亏缺,因而推测营养供应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粉 细胞 生长 土壤 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小东 王爱东 +5 位作者 陈甲法 李晶晶 王瑞霞 韩娅楠 吴建宇 丁俊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571-15573,15631,共4页
从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类型、成因及抗病基因定位等角度介绍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的策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穗粒腐病 感痛类型 抗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麦穗粒数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亢秀丽 马爱平 +3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崔欢虎 郑彩萍 《农学学报》 2015年第9期27-30,共4页
旨在准确测定小麦穗粒数,为制定高产技术方案和总结高产经验提供技术支撑。其具体方法为:在测定麦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多个,在每个样点(面积1 m2)内连续取样本≥100穗;烘干样本、脱粒并称重;在样本籽粒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籽粒≥... 旨在准确测定小麦穗粒数,为制定高产技术方案和总结高产经验提供技术支撑。其具体方法为:在测定麦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多个,在每个样点(面积1 m2)内连续取样本≥100穗;烘干样本、脱粒并称重;在样本籽粒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籽粒≥3份,作为每个样本穗粒数的重复;依据每个重复的粒数对应的重量与样本重量换算出样本的总粒数,样本的总粒数除以样本穗数测得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之和除以重复数则得到每个样本的穗粒数;每个样本的穗粒数之和除以样点数量则得到取样麦田的穗粒数。结果表明:新的穗粒数测定方法,在不同产量群体麦田中,其取样率较传统方法提高约4倍,可较好反映总体样本的参数值,相对提高准确率。该项研究有效减少了传统方法由于遗传、栽培及环境因素造成穗部不整齐而形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 测定方法 样本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粒结构与品质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于清平 蒋名淑 项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1-945,共5页
通过研究得出:粗蛋白、淀粉、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与穗粒结构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之间是正相关,他们与淀粉含量之间是反相关,所以可用其中一项指标作为品质指标;基本苗控制在240万/hm2左右最容易取得高产优质。
关键词 小麦 穗粒结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斌章 刘娜 冯海霞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穗粒腐病 病害发生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艳 谭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121-122,125,共3页
玉米穗粒腐是我国各个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真菌性病害,已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玉米穗粒腐的分布与危害、病原菌、病害循环和抗性遗传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玉米穗粒腐病的抗病育种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玉米穗粒腐病 抗性遗传 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雌性育性对穗粒数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婷 阎晓菲 +1 位作者 张新玲 窦秉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5期9-10,12,共3页
为了研究小麦穗粒数与小麦雌性育性之间的关系,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 为了研究小麦穗粒数与小麦雌性育性之间的关系,以含小麦雌性不育系(S)的由小麦品种(系)组成的含S种质双向极端小群体和不含小麦雌性不育系的品种双向极端小群体各60个品种(系)为目标群体,以小麦基因组中42个多态性SSR为背景控制标记,用STRUCT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评估,并利用TASSEL软件的MLM模型检测210个多态性标记与小麦雌性育性I.F.(国际法育性)和D.F.(国内法育性)2种表型值的关联程度,确定入选标记,再对入选标记所在的连锁群进行分析,找到与小麦穗粒数(小穗基部小花数)更加紧密关联的标记。经关联分析,在2个极端小群体里发现,小麦小穗基部小花数关联的标记共有2个(Xgwm570-6A,Xwmc776-4A);2个品种群体中与小麦穗粒数关联的标记共有2个(Xwmc25-2B/2D,Xwmc168-7A)。认为2D、5B连锁群可能有小麦穗粒数形成的遗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雌性育性 穗粒 关联分析 双向极端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其他穗粒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婧 刘建丰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为探明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其他穗粒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遗传特征,对5个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配组的3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各杂交组合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5%、51.5%和24.3%,其中千粒重构成因素之一的籽... 为探明杂交水稻籽粒比重与其他穗粒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遗传特征,对5个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配组的3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各杂交组合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5%、51.5%和24.3%,其中千粒重构成因素之一的籽粒比重可在籽粒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可提高千粒重1.493 g。(2)杂交水稻单产与大多数穗粒性状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而籽粒比重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显著负相关,表现显著消长关系。(3)不同杂交组合籽粒比重存在真实遗传差异,分别以千粒重和籽粒比重得出的杂交组配方案大体一致。研究认为,基于籽粒比重选择的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具有巨大潜力和可行性,在育种实践中应注意与充实度和结实率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比重 穗粒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栽培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刘怀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以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在产量构成和穗粒性状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栽培使水稻的个体生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在成穗率提高,主茎穗和一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 以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在产量构成和穗粒性状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栽培使水稻的个体生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在成穗率提高,主茎穗和一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比重下降,二次分蘖穗的比重提高,一次、二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比重相当,强化栽培穗大粒多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次枝梗数大大高于传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水稻 穗粒结构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