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药稻瘟宁防治稻瘟病研究简报
1
作者 董春田 何富刚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53,共2页
新型农药稻瘟宁防治稻瘟病研究简报董春田,何富刚(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辽东稻区是稻瘟病的重发区,历年由于稻瘟病危害,稻谷损失较为严重。轻度发病年损失为10%左右,重度发病年可达20~50%。为了筛... 新型农药稻瘟宁防治稻瘟病研究简报董春田,何富刚(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辽东稻区是稻瘟病的重发区,历年由于稻瘟病危害,稻谷损失较为严重。轻度发病年损失为10%左右,重度发病年可达20~50%。为了筛选出高效、成本低的新型农药,提高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稻瘟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和AlphaFold2对稻瘟灵防治稻瘟病菌的靶标鉴定
2
作者 凤舞剑 陶佩琳 +2 位作者 王婷婷 白耀博 赵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2-69,共8页
为了分析稻瘟灵影响稻瘟病菌的关键功能和靶标,测试稻瘟灵抑制稻瘟病菌的最佳浓度,并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比较分析稻瘟灵处理稻瘟病菌后的基因、代谢物表达差异,同时利用AlphaFold2、分子对接方法对潜在靶标进行分... 为了分析稻瘟灵影响稻瘟病菌的关键功能和靶标,测试稻瘟灵抑制稻瘟病菌的最佳浓度,并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比较分析稻瘟灵处理稻瘟病菌后的基因、代谢物表达差异,同时利用AlphaFold2、分子对接方法对潜在靶标进行分子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稻瘟灵抑制稻瘟病菌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约为17.5μmol/L,共鉴定到上调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55个,下调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846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用稻瘟灵处理稻瘟病菌后,使用差异基因富集的功能包括乳酸代谢、氧化还原酶活性、酰胺结合、多糖结合、碳水化合物代谢、β-葡萄糖苷酶等;受到影响的KEGG通路包括淀粉和糖代谢、氮、甘油酯代谢、脂肪酸降解和蛋白激酶等;通过基因和代谢物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到3个脂质相关蛋白与稻瘟灵的相关性较高,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仅MGG_00435编码的膜蛋白、MGG_05433编码的溶质运载家族6蛋白与稻瘟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菌 分子对接 AlphaFold2 防治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沈文杰 陈晴晴 +2 位作者 胡逸群 张爱芳 张曼玉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8-1346,共9页
为探究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差异,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安徽省17个地区采集分离173株稻瘟病菌,利用中国7个鉴别寄主对这173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该... 为探究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差异,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安徽省17个地区采集分离173株稻瘟病菌,利用中国7个鉴别寄主对这173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该药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可划分为ZA、ZB、ZC、ZG和ZH共5个种群,其中优势种群为ZB种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供试菌株抑制中浓度EC50值范围为1.68~28.83μg mL^(–1),本研究将5.54μg mL^(–1)定为安徽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基线,划分出敏感菌株102株,低抗菌株70株,中抗菌株1株。在凤台县、宣州区等地鉴定到的ZB13、ZB15、ZB16等优势生理小种抗性水平明显低于南陵县、石台县等地,说明安徽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敏感性差异主要与地区有关,与生理小种无明显相关性。供试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与对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的敏感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合理轮换使用不同杀菌剂的前提下,稻瘟灵仍然可以作为安徽省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病菌 生理小种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交替氧化酶对水稻稻瘟菌防治的影响初探
4
作者 徐飞 刘杨 +1 位作者 许健成 余璐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08-2916,共9页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每年因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受到广泛关注。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从而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值得注意的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每年因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受到广泛关注。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从而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值得注意的是,交替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AOX)广泛存在于植物和真菌中,是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末端氧化酶,被证实参与了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以及真菌胁迫响应等。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AOX和稻瘟菌AOX蛋白结构差异,并利用AOX抑制剂开展稻瘟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AOX和稻瘟菌AOX蛋白的双铁催化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相对保守,但其在泛醌通道大小、氨基酸组成以及形成的疏水口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通过AOX抑制剂处理可明显减缓稻瘟菌菌丝的生长,并减轻水稻叶片稻瘟菌病害症状。本研究表明,AOX可作为有效靶标用于抑制稻瘟菌,在水稻稻瘟菌病害防治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氧化酶 病害防治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恢复系泰恢808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玲珑 张向阳 +7 位作者 冯辉 杨好 黄衍焱 胡文德 白卓 魏春燕 王俊 王文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78,539,I0001,I0002,共9页
【目的】泰恢808是目前长江流域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恢复系之一,具有优良的株型、品质和抗性。因此明确泰恢808的抗性基因型,为水稻育种和材料改良提供参考,促进和保障泰恢808在水稻生产中的安全应用。【方法】以泰恢808为研究对象,LT... 【目的】泰恢808是目前长江流域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恢复系之一,具有优良的株型、品质和抗性。因此明确泰恢808的抗性基因型,为水稻育种和材料改良提供参考,促进和保障泰恢808在水稻生产中的安全应用。【方法】以泰恢808为研究对象,LTH为阴性对照,含有抗性基因Pikm的单基因系IRBLkm-Ts为阳性对照,通过PCR扩增和分析Pikm位点的基因序列及表达模式,接种38个稻瘟菌单孢菌株分析这些材料的抗病性。【结果】明确泰恢808含有Pikm基因,该基因在泰恢808和单基因系IRBLkm-Ts中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均受稻瘟菌诱导,在接种24 h后开始上调表达。但泰恢808的稻瘟病致病菌株仅有5个,明显少于单基因系IRBLkm-Ts。【结论】根据分子标记和测序的检测结果推测,泰恢808除了含有Pikm基因外,可能含有新的抗性基因。但因致病菌株的出现,在泰恢808的生产应用过程中,需对其抗病性进行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恢808 Pikm基因 致病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糖原合成酶激酶MoGSK3功能探究
6
作者 孔延元 牛刚 +1 位作者 吴春兰 王晨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0,94,共9页
【目的】观测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MoGSK3敲除突变体表型,明确MoGSK3在稻瘟菌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为挖掘防治稻瘟菌新型药剂的潜在靶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用split-PCR方法获得稻瘟菌MoGSK3敲... 【目的】观测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MoGSK3敲除突变体表型,明确MoGSK3在稻瘟菌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为挖掘防治稻瘟菌新型药剂的潜在靶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用split-PCR方法获得稻瘟菌MoGSK3敲除突变体菌株,将MoGSK3基因克隆到pFL2载体上得到MoGSK3-C融合载体,并将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导入MoGSK3突变体中得到回补菌株。培养观察野生型菌株Guy11、突变体菌株G3-9及回补菌株GC-1的菌落形态和生长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稻瘟菌产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观察稻瘟菌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通过附着胞洋葱表皮穿透试验及接种水稻叶片,研究其致病力;通过KI-I_(2)染色对野生型菌株Guy11及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的糖原运输能力进行观测。【结果】稻瘟菌MoGSK3突变体存在多个表型缺陷,与野生型菌株Guy11相比,MoGSK3突变体菌株G3-9菌落直径显著变小,生长缓慢,产孢相关基因表达量下降且分生孢子出现末端伸长畸形的状态。MoGSK3基因缺失还会导致稻瘟菌菌丝末端无法形成正常的分生孢子梗,附着胞无法穿透洋葱表皮形成侵染菌丝,接种划伤水稻叶片也无法形成褐色病斑。对MoGSK3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及附着胞进行糖原染色后发现,突变体菌株G3-9在糖原转运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结论】MoGSK3基因参与稻瘟菌的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形态建成、侵染、糖原转运等过程,是稻瘟菌重要的毒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 毒力因子 药剂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春雷霉素产品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季岩 王永勤 +1 位作者 梁红娟 周建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8-109,134,共3页
为探明2%春雷霉素水剂、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效,以40%稻瘟灵乳油作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两种春雷霉素产品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初期、齐穗期各施用1次2%春雷霉素水剂,或分别施用22%春雷... 为探明2%春雷霉素水剂、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效,以40%稻瘟灵乳油作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两种春雷霉素产品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初期、齐穗期各施用1次2%春雷霉素水剂,或分别施用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2%春雷霉素水剂,均能较好地防治叶瘟、穗颈瘟,且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雷霉素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核心效应蛋白功能研究助力稻瘟病绿色防控
8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4期23-2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联合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鉴定了水稻致病型稻瘟菌株中的核心效应蛋白,并发现其中一个高度保守的核心效应蛋白通过靶向水稻蛋白降解系统干扰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相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联合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鉴定了水稻致病型稻瘟菌株中的核心效应蛋白,并发现其中一个高度保守的核心效应蛋白通过靶向水稻蛋白降解系统干扰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绿色防控 植物免疫 致病型 监测与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稻瘟病菌对春雷霉素和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洁 霍光华 +2 位作者 李湘民 兰波 杨迎青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潜在威胁最严重的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012年从江西省不同稻区分离的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对供试40个稻瘟病菌株...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潜在威胁最严重的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012年从江西省不同稻区分离的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对供试40个稻瘟病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6.28~333.01 mg/L,其中,敏感菌株有29个,低抗水平菌株有10个,中抗水平菌株有1个;稻瘟灵的EC50值范围为5.63~ 28.96 mg/L,敏感菌株有38个,低抗水平菌株有2个,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抗性均表现为较低水平.抗性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抗性分析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未产生交互抗药性或多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菌 抗药性 春雷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诱导的水稻WRKY基因OsWRKY52的分离和鉴定(英文)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海华 谢科 +1 位作者 吴坤陆 郭泽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7-946,共10页
WRKY蛋白参与植物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反应和一些发育、代谢过程,在植物中组成一个转录因子大家族.从水稻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个新的WRKY基因——OsWRKY52cDNA,包括一个1719bp的开放读码框,推测编码一个由57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燕麦(... WRKY蛋白参与植物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反应和一些发育、代谢过程,在植物中组成一个转录因子大家族.从水稻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个新的WRKY基因——OsWRKY52cDNA,包括一个1719bp的开放读码框,推测编码一个由57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燕麦(Avenasativa)AsWRKY1具有54%的氨基酸一致性.该基因被非亲和性稻瘟菌快速诱导.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OsWRKY52能与水稻PR1a启动子上的W盒元件特异结合.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的方法证明了OsWRKY5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其丝氨酸岛、苏氨酸岛和C端的富酸性氨基酸区是负责转录激活的区域.这些结果提示OsWRKY52作为一个转录激活子,可能参与植物对稻瘟菌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合 菌(Magnaporthe grisea) (Oryza sativa) 转录激活 转录因子 WRK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穆慧敏 姜华 +1 位作者 王艳丽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52,共8页
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经常发生改变,导致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具有多态性,严重阻碍了抗病品种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应用。实时监测和研究稻瘟病菌的遗传变异,了解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研究稻... 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经常发生改变,导致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具有多态性,严重阻碍了抗病品种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应用。实时监测和研究稻瘟病菌的遗传变异,了解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研究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常用方法为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特异性扩增片段(SCAR)标记、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rep-PCR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REMAP)。本文就以上这些分子标记方法的实现、优缺点及差异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这些方法在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结构 多态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苏源 李成云 +5 位作者 赵之伟 周晓罡 李进斌 杨静 刘林 业艳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1-275,292,共6页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信号肽 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激活蛋白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锋 杨勇 +3 位作者 谢馥交 刘铮 邱德文 杨秀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本研究发现,稻瘟菌激活蛋白可明显提高丝瓜、番茄等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同时对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健壮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水稻后,控制稻瘟菌效果达50.68%;抗旱综合指数也从55提高到92。经激活蛋白处理后,植物的纤维素酶和醇脱氢... 本研究发现,稻瘟菌激活蛋白可明显提高丝瓜、番茄等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同时对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健壮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水稻后,控制稻瘟菌效果达50.68%;抗旱综合指数也从55提高到92。经激活蛋白处理后,植物的纤维素酶和醇脱氢酶活性增强,过氧化氢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这些酶和活性物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抗逆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 发芽率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汪金莲 邱业先 +2 位作者 扶教龙 韩俊 冯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18-922,共5页
用不同浓度茶多酚对稻瘟病菌进行抑菌和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其中5.00 mg/mL和10.00 mg/mL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高达10... 用不同浓度茶多酚对稻瘟病菌进行抑菌和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其中5.00 mg/mL和10.00 mg/mL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高达100%,且分生孢子畸形,细胞破裂,原生质外溢。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破坏菌体的细胞膜结构,抑制CAT、POD酶活,使其丧失细胞膜的屏障和酶系的保护功能,最终导致菌体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抑制作用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研究——逐代诱导菌株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沈瑛 梁天锡 +4 位作者 朱培良 赵新华 袁筱萍 毛立新 张大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共2页
田间稻瘟病野生菌株经不同浓度三环唑处理后,对其逐代分离获得的13代诱导菌株(PI_1-PI_(13))进行了致病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致病力随诱导代次的增高而加强。
关键词 三环唑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接种内生真菌B3后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志林 戴传超 +2 位作者 李霞 田林双 杨启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水稻苗期(4叶期)分别施加内生真菌B3菌剂、B3无菌发酵液、灭菌培养基,CK为全空白处理,分别测定SOD酶活性、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10d后接种内生真菌B3能诱导水稻体内SOD酶、POD酶活性的提高,与CK组差异达到(极... 在水稻苗期(4叶期)分别施加内生真菌B3菌剂、B3无菌发酵液、灭菌培养基,CK为全空白处理,分别测定SOD酶活性、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10d后接种内生真菌B3能诱导水稻体内SOD酶、POD酶活性的提高,与CK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发酵液组与CK组之间SOD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培养基组SOD酶活性低于CK,发酵液组、培养基组POD酶活性在处理后期高于CK。内生真菌B3能有效调节水稻的根系活力,在整个处理期中B3菌剂组的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且下降速度最慢。同时,抗病试验表明,B3菌剂组与发酵液组的水稻对稻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SOD酶 POD酶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1 位作者 何海永 金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贵州省26个县(市)不同年份稻瘟病标样17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菌株频率...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贵州省26个县(市)不同年份稻瘟病标样17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菌株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地区,其抗性菌株频率分别为10.86%、10.29%和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病菌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防御性相关酶系的诱导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哲超 陈建斌 +4 位作者 范静华 周惠萍 邱世刚 叶漪 果志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不同品种水稻幼苗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稻瘟菌毒素作为激发子来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研究,测定了与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 以不同品种水稻幼苗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稻瘟菌毒素作为激发子来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研究,测定了与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经0—120h的动态检测,1:40处理感病品种效果最好,而1:50处理抗病品种效果最好。说明一定浓度的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水稻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毒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湘龙 柏斌 +2 位作者 吴俊 邓启云 周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稻瘟菌为了实现对水稻的有效侵染,在侵染水稻时可能通过表达和转运一定数量的效应蛋白进入到水稻细胞,抑制和干扰水稻的先天免疫机制。文章利用Solexa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开展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测定和分析,克隆和鉴定在互作... 稻瘟菌为了实现对水稻的有效侵染,在侵染水稻时可能通过表达和转运一定数量的效应蛋白进入到水稻细胞,抑制和干扰水稻的先天免疫机制。文章利用Solexa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开展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测定和分析,克隆和鉴定在互作早期表达的稻瘟菌效应蛋白基因。利用序列同源比对,我们从总计约12.5 M条序列标签中,分离和鉴定了338 942条来源于稻瘟菌的序列,并最终定位到779个稻瘟菌预测基因。其中108个基因很可能参与了水稻和稻瘟菌互作过程,42个基因为预测的分泌蛋白基因。通过RT-PCR分析,最终确认了42个预测分泌蛋白基因中有12个基因在侵染水稻早期有显著的表达,而其中有4个基因表现为侵染早期特异表达。文章尝试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实现稻瘟菌侵染早期特异表达基因,尤其是分泌蛋白基因的快速克隆和鉴定,为稻瘟菌效应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exa测序技术 分泌蛋白 转录组分析 表达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靳春鹏 孙庚 +3 位作者 刘金亮 李桂华 张世宏 潘洪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稻2号、吉粳801、吉粳806,具有极高的抗瘟性,为将来克隆新的抗瘟基因及培育新的抗瘟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根据上述抗性鉴定结果,本研究进一步通过PCR方法,以水稻DNA为模板,扩增6个水稻抗瘟基因:Pib、Pi-ta、Pi9、Pi-d2、Pi36及Pikh,检测抗瘟基因在98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6个抗瘟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5%,94.9%,21.4%,92.9%,86.7%,98%,其中,Pi9和Pib两基因在供试品种中发生了显著缺失,吉林省近年来稻瘟病发病比较严重可能与该缺失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为推广以抗瘟基因多样性为理论的品种布局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