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漫江中华秋沙鸭繁殖期种群数量动态、行为及繁殖成效研究
1
作者 易国栋 赵永斌 +2 位作者 郝亚南 李华 郝锡联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5-602,共8页
为了分析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种群繁殖期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行为对策、繁殖习性及种群繁殖力,为其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流域对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采用观察法进行实地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 为了分析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种群繁殖期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行为对策、繁殖习性及种群繁殖力,为其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流域对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采用观察法进行实地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在繁殖期变动明显,雄鸭数量呈现较规律的正态曲线变化,雌鸭数量波动明显,种群数量动态能够充分反映繁殖活动的进程。通过繁殖期种群数量空间分布分析,确定长松电站旧址和野鸭湖为主要繁殖区。繁殖期以游动、取食、静息和睡眠为主要行为模式,占比86%,其中游动和取食是最主要的行为模式,占比58%,行为时间分配对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明显。与越冬期行为比较发现,繁殖期行为模式倾向于简化以减少能量消耗。繁殖期有配偶看护行为,以保证雌鸭和巢址安全,并防止其他雄鸭与配偶交配,通过驱赶、伴飞和守候予以实现;潜水时间两性之间在年内无显著差异(P>0.05),仅雄性在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窝卵数(9.26±2.10)枚(n=19),繁殖成功率8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繁殖期 种群数量动态 繁殖生态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海洋 金晓玲 +1 位作者 沈守云 张日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38-7746,共9页
在湖南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主要分布区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样方法对珙桐群落的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规律。结果表明:(1)两个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 在湖南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主要分布区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样方法对珙桐群落的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规律。结果表明:(1)两个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都近似于倒金字塔型,并且珙桐种群幼树死亡率高,珙桐种群有衰退迹象。(2)珙桐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阶段的个体数量少,并且多为萌生苗,实生苗很少;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也较少,种群趋于Deevey的Ⅱ型和Ⅲ型曲线之间。(3)珙桐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5龄级阶段出现一个高峰;珙桐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上升,累计死亡率单调下降,生存率上升趋势前期低于后期,累计死亡率则相反。(4)珙桐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和后期衰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径级结构 种群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种群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种群数量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岳春雷 江洪 朱荫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3-796,共4页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 Leslie矩阵模型 ,研究了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种群数量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南川升麻种群为衰退型种群 ,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 ,种群世代周期偏长 ,在 2 5 a内种群幼苗数...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 Leslie矩阵模型 ,研究了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种群数量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南川升麻种群为衰退型种群 ,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 ,种群世代周期偏长 ,在 2 5 a内种群幼苗数量和总数量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川升麻种群经历了两次死亡高峰期 ,受到了环境筛的强烈过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南川升麻 种群数量动态 种群动态 Lesli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祖艳群 魏兰芳 +1 位作者 杨济龙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0nm)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主要表现为下降,而且分别在成熟初期、分蘖期和伸长期降幅最...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0nm)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主要表现为下降,而且分别在成熟初期、分蘖期和伸长期降幅最大。36号和38号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在3个时期下降显著。(2)UV-B处理,也会导致一些无性系在不同的时期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或放线菌数量上升,但没有一致的变化,其中以9号、19号上升较明显。(3)UV-B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高,以分蘖期变化最大。细菌的变化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部分无性系的多样性指数下降,24号降低明显。UV-B辐射增加可导致割手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割手密 根际微生物 种群数量动态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种群数量动态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旭 鲍毅新 +3 位作者 刘军 沈良良 章书声 方平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665-4673,共9页
2009年7月至11月以及2010年3月至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对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进行标志重捕,通过对社鼠种群数量变动、更新率、居留时间以及气候对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探讨在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种群数量动态的规律。... 2009年7月至11月以及2010年3月至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对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进行标志重捕,通过对社鼠种群数量变动、更新率、居留时间以及气候对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探讨在陆桥岛屿环境下社鼠种群数量动态的规律。结果显示:两岛种群数量均是上半年数量处于高峰,而下半年数量较低,超过环境承载力可能是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岛屿环境对社鼠数量季节消长的影响与陆地环境有所不同;两岛社鼠的种群更新率均较低,这也说明在缺乏迁入和迁出的陆桥岛屿上,仅仅依靠出生和死亡来完成种群的更新,其种群更新率是较低的。根据对社鼠居留时间的研究,两岛上社鼠的生态寿命有可能只有一年左右,这比以往研究认为社鼠的生态寿命约一年半或更长一些明显缩短,这可能与陆桥岛屿较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月平均气温处于10—22℃对于社鼠种群的维持和增长是有利的,当月平均气温超过22℃时,似乎对社鼠种群是不利的。高温而少雨,可能是导致夏季社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动态 种群更新率 居留时间 千岛湖岛屿 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灵丘天然青檀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丽 毕润成 +1 位作者 张钦弟 苗艳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9-615,共7页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种群数量动态,保护该种群持续稳定发展,在山西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青檀种群,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引入生存函数,运用种群动态量化...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种群数量动态,保护该种群持续稳定发展,在山西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青檀种群,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引入生存函数,运用种群动态量化分析方法对种群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大于零,种群属于增长型,但种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波动性;存活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种群趋于DeeveyⅡ型。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3龄级出现高峰。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曲线在前期变化幅度较大,后期两曲线变化趋于平缓;死亡密度前期高于后期,而危险率随着龄级的增加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种群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种群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步翀 李凤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植物多样性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主要有天敌假说和资源集中假说 ,而集合种群动态研究中数学模型一直起主导作用 ,这一理论对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扰...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植物多样性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主要有天敌假说和资源集中假说 ,而集合种群动态研究中数学模型一直起主导作用 ,这一理论对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扰动在不同连续状态下通过产生缀块的时空镶嵌在构建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且中等干扰程度能保持高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研究所经历的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 4个阶段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不能互相替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可增加不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 ,提高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种群数量动态 保护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翔 林克剑 +4 位作者 任应党 侯茂林 鲁传涛 刘红彦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38-1742,共5页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逐年加重。2009年至2010年系统调查了沿黄稻区灰飞虱种群的发生特点和数量动态规律,并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稻田灰飞虱种群的...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逐年加重。2009年至2010年系统调查了沿黄稻区灰飞虱种群的发生特点和数量动态规律,并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稻田灰飞虱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主要以少量3、4龄若虫进行越冬;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从小麦田向水稻秧田迁飞,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第1个发生高峰期,迁入高峰时秧田虫量达483头/m2;灰飞虱种群的第2个发生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间出现2个小峰值,虫量分别为156和143头/m2;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稻田中空间分布型的聚集性指标大于1,表明其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灰飞虱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2D2(0.23m+0.06),采用m*-m关系的种群序贯抽样Iwao模型为T(1,0)=25±12.9槡n。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种群数量动态 聚集度指标法 Iwao回归法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黄毛鼠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常弘 余国兴 《生态科学》 CSCD 1990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研究农田黄毛鼠种群年度和季节数量动态。稻田区数量最高的季节为7~11月,冬春季12月~翌年6月相对来说密度较低,只是在3月份有一较小幅度增长。蕉田区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化4~10月较低,11月~翌年3月数量相对较高,全年可以为呈马鞍形... 本文研究农田黄毛鼠种群年度和季节数量动态。稻田区数量最高的季节为7~11月,冬春季12月~翌年6月相对来说密度较低,只是在3月份有一较小幅度增长。蕉田区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化4~10月较低,11月~翌年3月数量相对较高,全年可以为呈马鞍形,即冬春较高密度,夏秋密度较低。山坡果园地小家鼠种群密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也呈现冬春密度较高,夏秋密度较低的马鞍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种群数量动态 种群密度 季节变化 果园地 生境条件 种群数量变化 种群特征 栖息环境 捕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巍山县天然云南松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汤明华 余正才 +1 位作者 李帅锋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径级结构皆呈"倒J型"现象,为增长型。云南松种群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随着树龄的增加,云南松的死亡率发生波动,2002年云南松种群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Ⅳ龄级,2007和2012年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Ⅴ龄级。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2012年下降或增加的幅度高于其它2个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林 种群数量动态 径级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活力分析 巍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瘤瘿螨田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攀 程立生 沙林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21-26,35,共7页
荔枝不同品种受荔枝瘤瘿螨[Acerialitchii(Keifer)]为害的情况差异极显著,4号和19号2品种受害最严重。同一树冠上不同层次之间受害率和虫口密度差异极显著;不同方位之间受害情况差异不显著,而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各生态因子对荔枝瘤瘿螨... 荔枝不同品种受荔枝瘤瘿螨[Acerialitchii(Keifer)]为害的情况差异极显著,4号和19号2品种受害最严重。同一树冠上不同层次之间受害率和虫口密度差异极显著;不同方位之间受害情况差异不显著,而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各生态因子对荔枝瘤瘿螨若螨消长作用大小顺序为气温>湿度>天敌>降雨;成螨为天敌>降雨>湿度>气温;整个种群数量为气温>湿度>天敌>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螨 荔枝 虫口密度 天敌 湿度 气温 降雨 种群数量动态 若螨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
12
作者 丁建 秦厚国 +2 位作者 叶正襄 黄水金 罗任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根据斜纹夜蛾发育历期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卵和幼虫田间自然存活率及田间逐日产卵量参数,研究建立了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的变维矩阵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预测南昌市郊区甘蓝田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 根据斜纹夜蛾发育历期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卵和幼虫田间自然存活率及田间逐日产卵量参数,研究建立了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的变维矩阵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预测南昌市郊区甘蓝田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数量动态 预测 变维矩阵模型 农业害虫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45
13
作者 拓锋 刘贤德 +4 位作者 黄冬柳 王立 刘润红 赵维俊 敬文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871-6882,共12页
种群数量动态揭示了种群的结构特征及其潜在的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进而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10.2 hm^(2)青海云杉动态监测样地数据,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径级... 种群数量动态揭示了种群的结构特征及其潜在的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进而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10.2 hm^(2)青海云杉动态监测样地数据,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径级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4个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分析青海云杉种群数量特征,并利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和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数量动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近似于倒“J”型,幼苗和小树储量丰富;(2)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为稳定型种群,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2、8龄级出现高峰期;(3)生存率曲线呈下降趋势,累计死亡率曲线呈上升趋势,死亡密度曲线缓慢下降,而危险率曲线逐渐上升,该种群具有:前期减少、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生长特点;(4)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0,表明该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Vpi′>0且趋近于0,则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5)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种群呈稳定增长趋势。研究显示,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种群为稳定增长型种群,只要未来不遭受强烈干扰,种群数量会保持逐渐增长。针对该种群幼龄个体在前期的更新过程死亡率较高情况,建议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对第1、2龄级植株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幼苗和小树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种群 种群数量动态 生命表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鹤类越冬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安梅 李言阔 +5 位作者 邵瑞清 申锦 钱磊 张超 王贤芳 方彭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7-786,共10页
基于江西省林业厅1998年的环鄱阳湖水鸟地面同步调查数据,对鄱阳湖自然湿地中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rus vipio)和灰鹤(Grus grus)4种越冬鹤类在2001-2019年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分... 基于江西省林业厅1998年的环鄱阳湖水鸟地面同步调查数据,对鄱阳湖自然湿地中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rus vipio)和灰鹤(Grus grus)4种越冬鹤类在2001-2019年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18 a来,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灰鹤的种群数量年平均值分别为(3058±797)、(322±192)、(1291±1016)和(3594±3721)只,其中白鹤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白头鹤和白枕鹤数量减少,灰鹤数量增加,且存在较大的年际波动;(2)4种鹤类每年冬季在鄱阳湖均呈聚集型分布,蚌湖、大汊湖、大湖池、南湖、汉池湖、大莲子湖、珠湖和企湖8个湖泊是重点活动区;(3)三峡大坝全面运行后白鹤、白头鹤和白枕鹤数量减少,灰鹤数量增加;4种越冬鹤类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更为集中。可见,鄱阳湖是鹤类的重要越冬地,在鹤类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鹤类 种群数量动态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夜鹭种群数量动态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先智 丁瑞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8-590,共3页
2003~2004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夜鹭种群数量动态作了观察。5个栖息区的种群数量随着区内生态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同一栖息区内种群数量同年变化范围较大,两年观察结果分别是:597~1168只和550~2091只;栖息区的种群密度为169.3~57... 2003~2004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夜鹭种群数量动态作了观察。5个栖息区的种群数量随着区内生态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同一栖息区内种群数量同年变化范围较大,两年观察结果分别是:597~1168只和550~2091只;栖息区的种群密度为169.3~574.2只/hm2和183.3~916.7只/hm2。年度内种群数量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种群数量动态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米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建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应用存活曲线和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米槠种群数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米槠种群存活曲线呈增长型;米槠种群在不同状态下的基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为24~28cm.
关键词 米槠 种群数量动态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山门林区锐齿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常文峰 焦健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1期21-24,共4页
以样地调查和树木径级数据为依据,运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调查了小陇山山门林区锐齿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方法,并绘制相应的表格和曲线图。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趋于稳定型种群,存活... 以样地调查和树木径级数据为依据,运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调查了小陇山山门林区锐齿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方法,并绘制相应的表格和曲线图。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趋于稳定型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Ⅱ稳定型。锐齿栎种群动态表现为前期衰退、中期增长、后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种群数量动态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冬春季种群数量动态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贵峰 邓明学 +2 位作者 唐明丽 陈腾土 谭有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8,共3页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5天以上时,越冬成虫数量会减少。九里香春梢萌芽期开始后,越冬成虫快速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冬季防治柑桔木虱的时间,宜在2月下旬以前(柑桔嫩梢萌芽前)进行,结合冬季清园,在柑桔木虱越冬成虫产卵之前及时喷药杀灭,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木虱 越冬成虫 冬春季 种群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低温冰冻天气对柑桔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贵峰 邓明学 +2 位作者 唐明丽 陈腾土 谭有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共2页
2008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纬25°以北)遭遇连续39天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在桂林市东区的4个定点观察区调查显示,有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达到100%,另外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9.89%和99.92%,... 2008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纬25°以北)遭遇连续39天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在桂林市东区的4个定点观察区调查显示,有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达到100%,另外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9.89%和99.92%,平均死亡率达到99.93%。残存活虫观察区的种群数量3个月即得到恢复;已达100%死亡率的两个观察区,当年没有调查到柑桔木虱,但在次年6月虫口已达3头/m绿化带和8头/株,这些虫源可能由其他地方迁飞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冰冻 柑桔木虱 种群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99-1)型引诱剂监测松林蛀干害虫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德才 胡建军 +2 位作者 潘寅辉 徐瑶 汪忠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应用M99-1引诱剂监测松林蛀干害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林间的蛀干害虫优势种群有9种,其中天牛科2种、象甲科3种、小蠹科4种,诱集量分别占总诱集量的22.3%,29.7%和48.0%。不同林龄的林分蛀干害虫诱集量存在显著差异,过熟林中象甲科、... 应用M99-1引诱剂监测松林蛀干害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林间的蛀干害虫优势种群有9种,其中天牛科2种、象甲科3种、小蠹科4种,诱集量分别占总诱集量的22.3%,29.7%和48.0%。不同林龄的林分蛀干害虫诱集量存在显著差异,过熟林中象甲科、小蠹科成虫诱集量显著大于中龄林,但天牛科差异不显著;2006—2008年,连续3 a在同一林地使用M99-1引诱剂诱杀松林蛀干害虫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蛀干害虫诱集量存在差异,每年诱集量占总诱集量的比例分别为36.4%,42.6%和21.0%。利用监测结果,对龙游松墨天牛及其它优势种群的成虫动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林 蛀干害虫 引诱剂 监测 种群数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