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楠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1
作者 周菁婧 何秋雪 +2 位作者 周玉梅 张荣 周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作为中国本土的瑰宝级木材,楠木在传统工艺和家具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贵州省楠木分布较为广泛,分析了省内楠木种群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贵州省楠木种群分布格局和贵州省楠木种群生长环境,... 作为中国本土的瑰宝级木材,楠木在传统工艺和家具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贵州省楠木分布较为广泛,分析了省内楠木种群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贵州省楠木种群分布格局和贵州省楠木种群生长环境,并提出了贵州省楠木群体保护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贵州省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雄紫色砂页岩侵蚀区典型灌木丛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
2
作者 许东先 张凌宇 +3 位作者 章驰 钱万惠 李毓琦 赵庆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目的】进一步开展紫色砂页岩侵蚀区生态修复,更深度地了解其区系成分。【方法】对紫色砂页岩侵蚀区主要分布地南雄市的主要植被类型灌丛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对样方内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物种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 【目的】进一步开展紫色砂页岩侵蚀区生态修复,更深度地了解其区系成分。【方法】对紫色砂页岩侵蚀区主要分布地南雄市的主要植被类型灌丛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对样方内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物种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调查样方20个,样方内物种共计29种,隶属于20科29属,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但也有一定的温带成分;Marge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673 8、0.716 6、1.512 7、0.869 6;优势物种的种群分布格局以聚集性分布为主;物种间种间联结系数更多地表现出负相关。【结论】样地内物种较为丰富,区系组成成分相对较为复杂;灌木丛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优势种中大仅少数种为均匀性分布,且灌木丛优势种种间联结性较差,物种共存的较少。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生态修复植物筛选及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砂页岩侵蚀区 灌木丛 物种多样性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剑湖湿地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群落物种组成及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宁云 陈玉惠 +4 位作者 胡金明 刘朝蓬 李靖 敖新宇 雷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695,共9页
群落物种组成及种群分布格局特征是揭示种群发展趋势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以滇西北剑湖湿地海菜花群落为对象,采用样方法与扩散系数法对其物种组成与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共有物种18种,分属12科、14属,包括沉水、漂浮... 群落物种组成及种群分布格局特征是揭示种群发展趋势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以滇西北剑湖湿地海菜花群落为对象,采用样方法与扩散系数法对其物种组成与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共有物种18种,分属12科、14属,包括沉水、漂浮、浮叶及湿生4类生活型;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草茨藻(Najas graminea)呈集群分布,其余种群呈随机分布;海菜花种群个体间拥挤效应最大,种内竞争最为激烈.保育海菜花种源、开展流域和生境治理以减缓湖泊沼泽化进程,是目前剑湖海菜花群落保护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种群分布格局 海菜花群落 湖泊沼泽化 剑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梅 林思祖 +2 位作者 曹光球 刘洪波 曹子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通过对甜槠群落几个主要种群甜槠、深山含笑、木荷、赤楠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常绿阔叶林在受到人为干扰后的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当群落受不同程度外界扰动后,各种群分布格局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强度越大,甜槠、深山含笑的聚... 通过对甜槠群落几个主要种群甜槠、深山含笑、木荷、赤楠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常绿阔叶林在受到人为干扰后的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当群落受不同程度外界扰动后,各种群分布格局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强度越大,甜槠、深山含笑的聚集性越强,而木荷、赤楠的聚集性则下降。在低立木级上,轻度干扰更有利于形成种群的集群分布特征;在中间立木级上,随立木级的增大,种子萌发和萌条能力强的树种分布格局趋势是以重度干扰群落中的聚集性更强;在高立木级上,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呈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常绿阔叶林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濒危植物独叶草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景侠 张文辉 李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79-884,共6页
独叶草 ( Kingdonia uniflora)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濒危植物 ,本研究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 t检验、负二项参数、扩散型系数、丛生指标、Cassie指标、聚块性指标、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 ,对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独叶草 ( Kingdonia uniflora)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濒危植物 ,本研究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 t检验、负二项参数、扩散型系数、丛生指标、Cassie指标、聚块性指标、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 ,对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独叶草种群总体呈聚集分布 ,t检验差异显著 ;k=1 .372 ;集群强度较高 ;Iδ=1 .730 >1 ;I=8.2 37,明显大于 0 ;CA=0 .72 9;m* /m=1 .72 9>1 ;离散分布拟合结果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 2不同群落独叶草种群的聚集强度不同 ,牛皮桦 ( Betula utilis)群落的独叶草种群聚集强度最大 ,依次为箭竹( Sinarundinaria nitida)林、金背杜鹃 ( Rhododendron clementinae subsp.aureodorsale)灌丛、太白红杉 ( L arix chinensis)林、巴山冷杉 ( Abies fargesii)林。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格局形成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叶草 种群分布格局 毛茛科 稀有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毅 胡自治 王志泰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48-54,共7页
以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山生柳克... 以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山生柳克隆种群在基株和分株2个层次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山生柳基株种群为随机偏聚集分布,偏离的程度与水分条件相关;山生柳克隆分株种群呈聚集分布,由于受到干扰,聚集程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高寒地区 山生柳 种群分布格局 高寒灌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在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志毅 王明玖 +1 位作者 李志强 陈海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5-147,共3页
研究首次比较了2种方法在测定荒漠草原6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方差均值比率法及聚集强度指数法中的多个指数都适合于这6种植物分布格局的计算。但其中的聚块性指数法的运算难度较大,宜慎用。比较结果这6种植物种群皆... 研究首次比较了2种方法在测定荒漠草原6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方差均值比率法及聚集强度指数法中的多个指数都适合于这6种植物分布格局的计算。但其中的聚块性指数法的运算难度较大,宜慎用。比较结果这6种植物种群皆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种群分布格局 方差均值比率法 聚集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高山植物的物候和种群分布格局在融雪梯度上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文年 吴彦 +1 位作者 吴宁 罗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雪床,沿着融雪梯度分别设置早融、中间和晚融3个融雪部位,然后测定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长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longifolium)和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在3个融雪部位上的物候差异以...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雪床,沿着融雪梯度分别设置早融、中间和晚融3个融雪部位,然后测定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长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longifolium)和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在3个融雪部位上的物候差异以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早融到晚融的梯度上,3个物种的物候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推迟。其中,开始生长的时间推迟12~14 d,始花期推迟6~8 d,盛花期推迟6 d左右,但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融雪部位上的衰老枯黄期趋于一致,这标志着在晚融部位同一植物的生长期要缩短。在种群层次上,长叶火绒草和圆穗蓼的分布格局随着融雪的推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基本上表现为从早融部位的集群分布到中间或晚融部位的随机分布。川西小黄菊在各个融雪部位上都表现为集群分布,但集群的强度随融雪的推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雪床 物候 种群分布格局 融雪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趋势 被引量:20
9
作者 焦健 田波生 孙学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仅在与包果石栎、青冈组成的群落中其种群表现为集群分布。分析优势种个体百分率与胸径径级的关系表明:分布于碧峰沟上源和范坝竹园沟珙桐群落内的珙桐幼年个体百分率极低,随...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仅在与包果石栎、青冈组成的群落中其种群表现为集群分布。分析优势种个体百分率与胸径径级的关系表明:分布于碧峰沟上源和范坝竹园沟珙桐群落内的珙桐幼年个体百分率极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失去优势种地位,而以伴生种形式存在于其它增长型优势种群形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分布于石磨河上源的珙桐群落,珙桐、千金榆为增长型种群,亮叶桦、白桦无幼年个体,为衰退种群,经过一定时期,二者将不再为优势种,逐渐从群落中消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群落 优势种 种群分布格局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分形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立杰 蒋志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对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沿海拔梯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700-3300m的海拔,计盒维数分别为:1.706、1.880、1.927、1.640、1.465、1.219,表明其水平占据空间的能力很强,信息...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对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沿海拔梯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700-3300m的海拔,计盒维数分别为:1.706、1.880、1.927、1.640、1.465、1.219,表明其水平占据空间的能力很强,信息维数分别为:1.660、1.684、1.805、1.761、1.470、1.359、1.013,表明其结构较复杂,格局强度较高。计盒雏数与信息雏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海拔2900m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海拔的继续升高,其值又开始下降,在海拔3300m时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群分布格局 计盒维数 信息维数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艳波 惠刚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特征、种群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混交度用来说明混交林中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明了混交林中任意一株树的最近相邻木为其他种的概率。迄今为止,国内外文... 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特征、种群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混交度用来说明混交林中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明了混交林中任意一株树的最近相邻木为其他种的概率。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中还未见到有关直接利用在表达树种隔离程度方面科学明了、在数据获取方面简单有效的混交度来成功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的报道。本文通过研究树种混交度期望值与观测值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交度的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 DM,并给出了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中国西北甘肃小陇山天然混交林中树种分布格局检验,与经典的聚集指数R相比,格局判断准确率达100%,明显克服了聚集指数的理论缺陷。这一方法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格局测度方法 林分空间结构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国德 童思远 +4 位作者 杜尚嘉 钟圣赟 符溶 吴海霞 余雪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0,69,共8页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a处理和伐藤3 a处理的次生林群落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1)研究区林下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137种植物,隶属59科103属,伐藤处理可使次生林群落灌、草层物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2)伐藤处理可显著提高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同时,伐藤处理也可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发生剧烈变化,且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3)伐藤处理可使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数量明显增多,利于林下植被的均衡生长和恢复演替。(4)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IV≥4)均呈聚集分布,伐藤处理可显著改变次生林群落灌木层物种种群分布格局,有助于推动草本层中乔木等生活型植物的天然更新。综上可知,在研究区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伐藤处理,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稳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市 次生林群落 伐藤处理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章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Ⅰ计盒维数 被引量:25
13
作者 倪红伟 马克明 赵伏臣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9-229,共1页
应用分形理论 (Fractaltheory)中的计盒维数 (Box -countingdimension)对三江平原小叶章 (Deyeuxiaangustifolia)种群分布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小叶章种群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其计盒维数 5~ 9月分别为 1 .5 2 4、... 应用分形理论 (Fractaltheory)中的计盒维数 (Box -countingdimension)对三江平原小叶章 (Deyeuxiaangustifolia)种群分布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小叶章种群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其计盒维数 5~ 9月分别为 1 .5 2 4、1 .76 9、1 .71 1、1 .6 1 5、1 .70 1 ,表明其占据空间能力较强。季节动态自 5月始至6月达到极大值 ,而后逐渐下降 ,至 9月略有回升。这与小叶章的生长发育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 种群分布格局 分形特征 计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杰 李文君 +2 位作者 钟娇娇 陈倩 康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8,89,共11页
【目的】探讨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为巴山冷杉天然林可持续保护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集中分布的上干河沟两侧和塔子坪大垭豁等地共设置9个25m×20m的样地,... 【目的】探讨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为巴山冷杉天然林可持续保护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集中分布的上干河沟两侧和塔子坪大垭豁等地共设置9个25m×20m的样地,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从巴山冷杉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重要值、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及乔木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多样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方差均值比率(v/m)、聚集指数(Ci)、平均拥挤度(m*)、Green指数(Gi)、聚块性指数(Pai)和聚集强度(Pi)等指标,分析主要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乔木层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的重要值为59.14%,为建群种,但其胸径<2.5cm(径级Ⅰ)的幼苗个体数量严重不足,种群结构衰退。巴山冷杉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2,26和53种,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明显,灌木层、草本层的H′分别为2.55和3.50,均大于乔木层的1.58;J和D值也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种群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的v/m为16.95,聚集强度为2.50,属于聚集分布类型,另有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灌木层的4个优势种和草本层的10个优势种也服从聚集分布,少数优势种则呈均匀或随机分布。【结论】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林分郁闭度较高,不利于幼苗天然更新及幼树生长,群落已经处于演替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米仓山 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对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格局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得禄 李昌龙 姜生秀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223-2233,共11页
为揭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不同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下游退化梭梭林下不同类型土壤结皮中的黄花补血草种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无结皮(no crust stage,NCS)、物理结皮(ph... 为揭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不同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下游退化梭梭林下不同类型土壤结皮中的黄花补血草种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无结皮(no crust stage,NCS)、物理结皮(physical crust stage,PCS)和生物结皮(biological crust stage,BCS)类型中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结皮的形成对黄花补血草种子捕捉、萌发及定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NCS类型由于地面流动性大,种子不易获得适宜萌发条件,造成NCS黄花补血草种群密度显著低于PCS和BCS类型(P<0.05);2)不同土壤结皮类型的黄花补血草种群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种群平均冠幅在PCS和BCS类型显著低于NCS(P<0.05),而PCS和BCS种群盖度显著高于NCS(P<0.05),土壤结皮的形成对降水产生了重新分配,进而影响了种群生长状况;3)NCS类型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稀疏且不均匀,偏向于小株型化,而PCS和BCS类型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密集,形成了稳定的种群,且大植株数量相对于NSC类型有所增加;4)在NCS、PCS、BCS类型中黄花补血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有一定差异,聚集强度排序为BCS类型>PCS类型>NCS类型。因此,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种群基本特征、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结皮的形成促进了黄花补血草种群的定居和分布,种群密度大,且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退化梭梭林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梭梭林 黄花补血草 种群分布格局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软件在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伟 兰国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研究R软件在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应用,为分析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繁杂数据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基于西双版纳20ha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绒毛番龙眼、网脉肉托果、玉蕊树种为例,应用R软件绘制其树种... 【目的】研究R软件在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应用,为分析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繁杂数据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基于西双版纳20ha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绒毛番龙眼、网脉肉托果、玉蕊树种为例,应用R软件绘制其树种空间分布图,并分析树种种群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结果】网脉肉托果在样地空间分布中为集群分布,而在空间分布格局中分析,在尺度0-2m为集群分布,在12~15m为随机分布;网脉肉托果和玉蕊两个树种在空间分布图中为交错分布,重叠区域不大,进行种间关系分析,两个物种在尺度0~5m无明显相关,在5~30m为负相关。【结论】R软件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实现物种空间分布图的绘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及物种相关性分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软件 树种空间分布 种群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城红椿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洋 陈松 +2 位作者 张琴琴 张华香 连娇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7,23,共5页
为研究谷城县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运用7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两个样地的乔灌草多样性,并对各多样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运用7种不同分布格局指数,对不同红椿种群的... 为研究谷城县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运用7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两个样地的乔灌草多样性,并对各多样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运用7种不同分布格局指数,对不同红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灌木和乔木层香农指数差异显著;乔灌草层各样性指数间相关性较高;不同样地种群分别为集群分布和泊松分布。人为干扰造成群落不同样地草灌乔多样性下降,种群分布格局变化;天然红椿种群呈泊松分布,人为干扰下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天然群落 多样性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红松树栖真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V)
18
作者 宋瑞清 黄永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利用概率论模型对分布较广的 12种常见红松树栖真菌进行模拟.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2种真菌的分布格局分为两类.一类为集聚分布格局.并且较普遍;另一类为随机分布格局.其中有些随机格局也有集聚趋势。
关键词 红松 树栖真菌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山区树附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4
19
作者 买吾拉江·衣沙克 帕丽旦·艾海提 +1 位作者 阿尔古丽·加玛哈特 艾尼瓦尔·吐米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新疆博格达山区树附生地衣为研究对象,根据博格达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在不同的海拔地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0个样地,进行常规群落调查,并收集环境参数。用形态解剖分析、化学物质鉴定、分子系统研究等方法鉴定地衣;以地衣的盖... 以新疆博格达山区树附生地衣为研究对象,根据博格达山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在不同的海拔地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0个样地,进行常规群落调查,并收集环境参数。用形态解剖分析、化学物质鉴定、分子系统研究等方法鉴定地衣;以地衣的盖度为指标,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划分树附生地衣群落,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地衣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用相似性、多样性等数据进一步研究各树附生地衣群落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分布在博格达山区的树附生地衣共有48种,分为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Gyeln.) Hale)+寄生石蕊(Cladonia parasitica Hoffm.)群落、蜈蚣衣(Physcia stellaris(L.) Nyl.)+长缘毛蜈蚣衣(Physcia tenella(Scop.) DC.)群落、粗皮石蕊(Cladonia scabriuscula(Delise.) Leight)+土星猫耳衣(Leptogium saturninum(Dicks.) Nyl.)群落、喇叭粉石蕊(Cladonia chlorophaea(Flk.) Sommerf)+枪石蕊(Cladonia coniocraea(Flk.) Spreng)群落等4个树附生地衣群落。树附生地衣的群落分布与光照强度、人为干扰、林冠层郁闭度、湿度、胸径等因素显著相关,而地表植被盖度和坡向等因素对树附生地衣群落分布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附生地衣 博格达山区 物种多样性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狭叶锦鸡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艳霞 杨九艳 +2 位作者 乔宜青 清华 乌乙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5,共8页
在内蒙古高原西鄂尔多斯选不同盖度的狭叶锦鸡儿样地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植株体积划分龄级,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狭叶锦鸡儿种群分布格局及龄级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狭叶锦鸡儿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植株发... 在内蒙古高原西鄂尔多斯选不同盖度的狭叶锦鸡儿样地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植株体积划分龄级,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狭叶锦鸡儿种群分布格局及龄级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狭叶锦鸡儿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植株发育程度及环境异质性有密切联系,在小尺度下趋向于随机分布,随尺度增大呈聚集分布;低盖度种群为典型的增长型种群,随着盖度的增加成长为稳定型种群;随植株龄级逐步增大,种群分布类型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化;种群龄级相差越大,空间正关联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锦鸡儿 种群结构特征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