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以《春秋》为纲”到“以周礼为本”——郑玄的经学史意义 |
陈壁生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贾谊以礼为本、儒法并用思想初探 |
王凤云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5 |
0 |
|
|
3
|
融入洛阳地域文化记忆的国潮风伴手礼包装设计研究 |
朱睿博
|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礼制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秩序研究——以豫西地区传统村落为例 |
葛毅鹏
杜扬
马松杰
甘启政
马悦姗
李楠
|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礼舒替尼和礼舒替尼片评估报告 |
李丹
徐倩
张雪
李丹妮
段聪
沈欣
苏富琴
汪霞
梁先明
|
《中国兽药杂志》
|
2025 |
0 |
|
|
6
|
先王“制礼义”与“礼有三本”——荀子论礼之起源及对礼法的融合 |
梁涛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持守与创新:由《盐铁论》“古者”意旨透视汉昭宣时期的礼学发展 |
聂济冬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传统射礼文化中的生存格局及其当代启示 |
华军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6种矮化中间砧嫁接礼泉短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贾永华
马军
李晓龙
褚燕南
许泽华
李百云
|
《落叶果树》
|
2025 |
0 |
|
|
10
|
不变的仁学 多变的礼学——“先王之道”“新王之道”对比研究 |
吴天明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礼乐伦理精神 |
易学尧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从礼制到舒适:近代中西比较中家具设计观念的更新 |
高正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酒以藏礼:酒的天人属性与宗周礼乐文明 |
高瑞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从“礼经大义”到“逸礼大义”——汪宗沂《逸礼大义论》探赜 |
覃力维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时间与天人:《礼运》对儒家礼之话语体系的构建 |
朱金晶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礼:变动时代下张锡恭为学求志的思想取向 |
林存阳
唐涵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君臣·父子·师生:从辟雍礼看汉明帝的多重身份构造 |
王尔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年之疏数”:经义阐释与北宋礼制层面禘祭之消亡 |
马清源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批判与重构:论先秦道家礼学思想的内在特质 |
张海英
龙秋实
赵根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克罍、克盉铭文所见西周祭祖礼探析 |
张全礼
|
《文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