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纤连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卫晋雄 程珺 +2 位作者 任凯禹 朔敬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 :比较纤连蛋白 (FN)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HSPG)mRNA在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和低转移细胞系ACC2 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获取培养第 2、4、6、8天的ACC2 和ACCMmRNA样本 ,合成cDNA ,用实时RT -PCR... 目的 :比较纤连蛋白 (FN)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HSPG)mRNA在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和低转移细胞系ACC2 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获取培养第 2、4、6、8天的ACC2 和ACCMmRNA样本 ,合成cDNA ,用实时RT -PCR测定FN和HSPG的量。结果 :培养第 2、4、6、8天ACCMFNmRNA的值为 0 .14、0 .2 5、1.5 0、1.6 5 ,而ACC2 的值为 0 .0 3、0 .0 6、0 .0 9、0 .18。HSPGmRNA在ACCM第 2、4、6、8天的值分别为 0 .35、0 .32、0 .4 1、0 .6 5 ,而ACC2 为 0 .0 7、0 .10、0 .2 9、0 .75。ACCM细胞的FN和HSPGmRNA表达明显高于ACC2 。结论 :ACCM的FN和HSPGmRNA高表达与肿瘤转移表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G FN RNA 腺样囊性癌 纤连蛋白 ACC 表达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性腺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和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和主动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李强翔 文格波 +4 位作者 王琳娜 肖扬 陈梅贵 张卓 钟惠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观察氨基胍(Am i)与维生素C(V itC)合用是否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Am i,V it C和V it C+Am i治疗组分别ig Am i 100 mg.kg-1,V itC 100 mg.... 目的观察氨基胍(Am i)与维生素C(V itC)合用是否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Am i,V it C和V it C+Am i治疗组分别ig Am i 100 mg.kg-1,V itC 100 mg.kg-1或V itC 100 mg.kg-1+Am i 100 mg.kg-1,每日1次,给药16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水平;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内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m i和V it C可增加糖尿病大鼠的体重,但对血糖水平无影响;V it C降低TG、TC和LDL水平,显著提高HDL水平,Am i及V it C明显降低HbA1c和G-LDL水平,并增强主动脉HSPG表达。Am i+V it C的治疗作用较Am i及V it C更为明显,但所有的观察指标未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Am i和V it C无降血糖作用,但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维生素C 糖尿病 实验性 脂蛋 白类 主动脉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生物合成及修饰过程中关键酶的功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磊 袁红 +7 位作者 宫晓华 包慧芳 李冬 李平花 孙普 卢曾军 刘在新 白兴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09,共6页
硫酸乙酰肝素(HS)是一类由多个高度硫酸化的糖醛酸和葡糖胺二糖重复单元组成的线性异构多糖。HS可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因子和包括口蹄疫病毒(FMDV)在内的多种病毒粒子结合,发挥重要且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功能性HS大分子的合成包括胞... 硫酸乙酰肝素(HS)是一类由多个高度硫酸化的糖醛酸和葡糖胺二糖重复单元组成的线性异构多糖。HS可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因子和包括口蹄疫病毒(FMDV)在内的多种病毒粒子结合,发挥重要且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功能性HS大分子的合成包括胞内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胞外的合成后修饰过程,涉及多种酶的参与。通过概述HS的多糖聚合以及蛋白修饰,分析HS生物合成及修饰过程,总结参与其中的关键酶及功能,以期为H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化学酶学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 生物合成 合成后修饰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胰腺癌PANC-1和CFPAC-1细胞荷瘤小鼠中13种硫酸乙酰肝素二糖
4
作者 张蕾 王思亚 +1 位作者 张运涛 任强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1-821,共11页
建立了胰腺癌PANC-1、CFPAC-1细胞荷瘤小鼠中13种硫酸乙酰肝素(HS)二糖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胰腺癌肿瘤样本经脱脂、蛋白酶酶解等前处理得到HS二糖后,与2-氨基吖啶酮(AMAC)衍生化试剂反应。通过Thermo Scientific HYR... 建立了胰腺癌PANC-1、CFPAC-1细胞荷瘤小鼠中13种硫酸乙酰肝素(HS)二糖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胰腺癌肿瘤样本经脱脂、蛋白酶酶解等前处理得到HS二糖后,与2-氨基吖啶酮(AMAC)衍生化试剂反应。通过Thermo Scientific HYRERSIL ODS-2C_(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60 mmol/L乙酸铵(pH 5.6)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激发波长425 nm、发射波长520 nm下检测。结果表明,13种HS二糖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LOD)为0.012~0.313μg/mL,定量下限(LOQ)为0.117~1.250μg/mL,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0%~0.63%,日内稳定性RSD为0.34%~3.6%,日间稳定性RSD为1.8%~6.4%,加标回收率为80.7%~109%,RSD为0.50%~17%。两种胰腺癌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出9种HS二糖,其中ΔUA-GlcN(ⅣH)占比最高,分别为28627.558 nmol/g和66938.786 nmol/g,ΔUA-GlcNAc(ⅣA)和ΔUA-GlcN,6S(ⅡH)占比次之。分子对接结果表明ⅣH与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结合力最强,ⅡH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结合力最强。HS硫酸酯化序列的特点以及与HB-EGF和FGF-2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胰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硫酸肝素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柱前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C_3H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浩 蒋志文 +1 位作者 童旭辉 张旭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C3H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HSPG组(5、10、50mg.kg-1)及阳性对照组,各组动物自模型建立d2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治疗22d并观察记录肿瘤体积。... 目的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C3H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HSPG组(5、10、50mg.kg-1)及阳性对照组,各组动物自模型建立d2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治疗22d并观察记录肿瘤体积。d24处死动物,称量肿瘤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及脾指数,使用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HSPG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HSPG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不降低胸腺指数和脾指数。TUNEL结果HSPG组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蓝黑色凋亡细胞,且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HSPG组肿瘤组织的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SPG对C3H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C3H小鼠 乳腺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童旭辉 董淑英 +1 位作者 刘浩 蒋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16-3819,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HSPG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ITC及PI双标记染色检测H... 目的:观察两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HSPG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ITC及PI双标记染色检测HSPG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得不同浓度MCF-7型HSPG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h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生长曲线显示不同浓度MCF-7型HSPG可明显抑制MDA-MB-231的生长;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显示MCF-7型HSPG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增加;MDA-MB-231型HSPG对其源细胞(MDA-MB-231)则无生长抑制作用,对其凋亡率也无明显影响。结论:MCF-7型HSPG对MDA-MB-23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MCF-7 MDA—MB-2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硫酸乙酰肝素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学琴 云雁 +3 位作者 张冬霞 卢艳 贾国荣 韩轩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9-8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EPS8)、硫酸乙酰肝素酶(HPSE)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水平,评估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EPS8)、硫酸乙酰肝素酶(HPSE)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水平,评估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AL组)和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0例。收集每组患者骨髓标本,应用RT-PCR法检测EPS8、HPSE以及MMP-2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骨髓细胞表面EPS8、HPSE以及MMP-2的表达水平。通过比较两组EPS8、HPSE以及MMP-2的表达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与未缓解组的因子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意义。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中EPS8、HPSE以及MMP-2因子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2、EPS8是随访1年患者是否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S8、HPSE以及MMP-2表达水平升高,且联合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EPS8、MMP水平能较好地评估AL患者的临床转归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 硫酸肝素 基质金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神经损伤再生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莉 吴连俊 王彦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共同组成,主要有多配体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膜蛋白聚糖和集聚蛋白四大类别,广泛参与神经从轴突生长和运动终板恢复到骨骼肌细胞再生的全过程。本文就HSPG及其在轴突生...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共同组成,主要有多配体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膜蛋白聚糖和集聚蛋白四大类别,广泛参与神经从轴突生长和运动终板恢复到骨骼肌细胞再生的全过程。本文就HSPG及其在轴突生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神经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在神经肌肉接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 蛋白聚糖 糖胺聚糖 神经损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玲 丛祥凤 +1 位作者 张英珊 邓卓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从动脉粥样硬化(AS)高(北京)、低(南宁)发区人正常胸主动脉内-中膜分离HSPG,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HASMC生长的影响,细胞计数、~3H-TdR参入及形态观察均表明AS高、低发区人主动脉HSPG都能剂量依赖性地抑... 从动脉粥样硬化(AS)高(北京)、低(南宁)发区人正常胸主动脉内-中膜分离HSPG,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HASMC生长的影响,细胞计数、~3H-TdR参入及形态观察均表明AS高、低发区人主动脉HSPG都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ASMC增殖,但抑制百分数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提示,人动脉壁中HSPG的含量可能与AS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硫酸肝素 蛋白聚糖 HA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少嫦 黄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聚糖 淀粉样蛋白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丛祥凤 张春玲 +1 位作者 刘俊明 张英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599-602,共4页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 ̄3N-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FC)生长的影响...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 ̄3N-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FC)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已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出同一剂量的HSPG(17.0μg已糖醛酸/ml)对hUVEC的促增殖%增高(分别为14%,30%及37%)。(3)随着加入HSPG浓度的升高(4.3,8.5及17.0μg已糖醛酸/ml.培养72h).根据 ̄3H-TdR参入计算出HSPG对hUVEC的促增殖%亦增高(分别为49%,71%及98%)。故人主动脉HSPG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硫酸肝素 蛋白聚糖 主动脉 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机细胞合成蛋白聚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春玲 丛祥凤 张英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715-719,共5页
从人正常胸主动脉分离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合成PG的影响。HASMC在不加(对照)或加HSPG(19μg醛酸/ml)的 ̄(35)S-硫酸钠培养液中培养,以... 从人正常胸主动脉分离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合成PG的影响。HASMC在不加(对照)或加HSPG(19μg醛酸/ml)的 ̄(35)S-硫酸钠培养液中培养,以标记PG。继之,培养液及细胞层的4mol/L盐酸胍提取液中的PGs经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发现加HSPG后,培养液中的HSPG,硫酸软骨素PG(CSPG)及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均明显增高,而细胞层中仅HSPG和CSPG增高,且加HSPG后细胞层的DSCSPG分子大小有所不同,进一步分析DSCSPG中DS及CS含量发现加HSPG组HASMC细胞层中的DS%含量略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HSPG可刺激HASMC的PG合成,其可能与血管壁修复及动脉壁脂质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硫酸肝素 蛋白聚糖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血管壁细胞生长的作用
13
作者 杨国君 张琪 丁金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显示,HSPG明显抑制培养的hASMC基础的DNA合成(cpm值为:10385±3263vs,25541±6421,P<0.01)及外源性PDGF诱导的DNA合成(cpm值为:9878±1947vs.13481±44l0,P<0.05);抑制PDGFA链、TGF-Bp和ET-1mRNA表达,提高PDGFa和β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hASMC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推测HSPG抑制PDGFA链、TGF-β及ET-1mRNA表达,降低ACE活性及AngⅡ浓度是其抑制hASMC增殖的重要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硫酸肝素 蛋白聚糖 血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介导人畜共患病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林敏华 丰志华 李兆龙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由多个带负电荷的硫酸乙酰肝素(HS)多糖附着在细胞表面组成。HSPGs通过调控多种信号分子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参与并调节体内许多生物反应过程。由于其分布广泛且带负电荷的特性,HSPGs被许多微生物病原体,特别...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由多个带负电荷的硫酸乙酰肝素(HS)多糖附着在细胞表面组成。HSPGs通过调控多种信号分子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参与并调节体内许多生物反应过程。由于其分布广泛且带负电荷的特性,HSPGs被许多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病毒作为附着在宿主细胞上的辅助因子,成为病毒感染宿主的关键因子。本文简要综述HSPGs与多种人畜共患病病毒的相互作用方式,并重点介绍其作为辅助受体的机制,有望为人畜共患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PGs) 病毒 病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琳艳 刘浩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随着对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及其结构类似物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炎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肝素,尤其是低分... 随着对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及其结构类似物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炎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s)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文综述了肝素和HS抗肿瘤活性关键结构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肝素类似物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硫酸肝素 肝素 肝素 小分子量肝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介导的病毒感染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建勇 独军政 +5 位作者 高闪电 丛国正 林彤 邵军军 伏小平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4-877,共4页
关键词 硫酸肝素 病毒受体 受体介导 感染作用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SULFATE 蛋白受体 特异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玲 郭勇 +2 位作者 秦建领 方勇 潘宏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腹腔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8天后,给予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21天。随后观察裸鼠生存天数和死亡后肿瘤转移浸润情况;... 目的:探讨复方藤梨根制剂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腹腔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8天后,给予复方藤梨根制剂灌胃21天。随后观察裸鼠生存天数和死亡后肿瘤转移浸润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HPA、MMP-9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低剂量治疗组转移部位的赋值评分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胃癌细胞的HPA mRNA表达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对照组胃癌细胞的MMP-9 mRNA表达明显高于各给药组(P<0.05)。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剂可能通过下调HPA、MMP-9基因的表达而抑制胃癌转移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藤梨根制剂 胃癌 肝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及其内切酶活性调控对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怡 岑国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7-821,共5页
硫酸乙酰肝素酶是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唯一可以剪切胞外和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多糖侧链的葡糖苷酸内切酶.在恶性肿瘤、炎症细胞以及胚胎组织等具有侵袭性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肿瘤病人病灶部位的肝素酶mRNA表达量越高,病人... 硫酸乙酰肝素酶是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唯一可以剪切胞外和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多糖侧链的葡糖苷酸内切酶.在恶性肿瘤、炎症细胞以及胚胎组织等具有侵袭性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肿瘤病人病灶部位的肝素酶mRNA表达量越高,病人存活期越短.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素酶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活性受到启动子甲基化、变化转录剪切、转录因子、蛋白质加工、pH环境以及免疫因子释放等多种内源因素的精确调控,以防止机体非正常恶性变化的发生.目前就有关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调控、酶活性的调控机制作详尽的专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 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基因调控 内切酶活性 肿瘤细胞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层黏连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在卵巢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玉 辛晓燕 +1 位作者 韩良辅 王德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mRNA(acetyl heparanasemRNA)、层黏连蛋白 (laminin ,LN)及其受体 (lamininrecepter,LR) ,在 5 0例卵巢癌、33例淋巴结转移卵巢癌及 10例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 ,及其在卵巢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mRNA(acetyl heparanasemRNA)、层黏连蛋白 (laminin ,LN)及其受体 (lamininrecepter,LR) ,在 5 0例卵巢癌、33例淋巴结转移卵巢癌及 10例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 ,及其在卵巢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转录水平及LN和LR的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乙酰肝素酶mRNA在卵巢癌病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转录水平明显增强 ,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5 )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间表达的差异更为明显 (P <0 .0 1)。LN在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少 ;而LR的表达却明显增强。乙酰肝素酶mRNA与LN表达呈负相关 ,与L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与LN和LR的表达之间分别呈正、负相关性 ,提示乙酰肝素酶是参与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层黏连蛋白 层黏连蛋白受体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通过PKC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淑军 张建中 贾桂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乙酰肝素作用于成骨细胞,并用不同信号传导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嵌入...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乙酰肝素作用于成骨细胞,并用不同信号传导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嵌入测定试剂盒。结果外源性硫酸乙酰肝素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大鼠成骨细胞5-溴-2-脱氧尿嘧啶的嵌入率,这一功能可以完全被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C的抑制剂calphotin C阻断,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或p38的抑制剂并无此作用。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PKC介导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 成骨细胞 增殖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