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亚婷 石春蕊 +3 位作者 师蓓 武奕 熊潇 周兰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为病程〉6周的风团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为病程〉6周的风团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自发性 白细胞介素-35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轻川崎病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害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正 周忠 +3 位作者 杨艳娟 李洁滢 胡琳 焦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0-88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对川崎病(KD)冠脉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建立KD血管模型,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KD患者血清刺激HCAEC以模拟KD的局部炎性病变。将细胞分...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对川崎病(KD)冠脉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建立KD血管模型,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KD患者血清刺激HCAEC以模拟KD的局部炎性病变。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及KD血清刺激组、(25、50)ng/mL rhIL-35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HCAEC的IL-1β、IL-6、IL-17A、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水平,ELISA检测KD患儿血浆IL-35水平及HCAEC上清液IL-1β、IL-6、IL-17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ZO-1的表达。结果TNF-α及KD血清处理抑制HCAEC增殖,rhIL-35则明显逆转以上作用;rhIL-35预保护细胞后可明显下调IL-1β、IL-6及IL-17A的表达;与TNF-α及KD血清刺激组相比,rhIL-35预处理细胞后可明显增高ZO-1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 p65的高表达。结论rhIL-35能够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轻KD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KD)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 炎性细胞因子 核因子κ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丽 罗二平 +1 位作者 黄小平 甘建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00-2802,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的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8例HBV-SACLF患者(HBV-SACLF组)、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28例正常人(正常组)血清中... 目的:探讨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的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8例HBV-SACLF患者(HBV-SACLF组)、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28例正常人(正常组)血清中IL-35水平。观察HBV-SACLF患者病程早、中、晚期血清IL-35变化;IL-35与HBV-DNA及ALT、AST进行多重回归分析;比较存活组与非存活组血清IL-35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IL-35浓度(pg/mL)在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V-SACLF组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178.26±52.32、426.83±236.29、1 087.00±436.26,HBV-SACLF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P<0.01);HBV-SACLF早、中、晚期血清IL-35浓度(pg/mL)分别为1 539.00±285.72,1 082.94±333.90,636.80±169.00,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P=0.018);存活组与非存活组IL-35浓度(pg/mL)分别为1 472.94±308.02,1 544.36±27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65);HBV-SACLF早期IL-35与同期HBV-DNA及ALT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1、0.02),而中、晚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BV-SACLF患者血清IL-35明显升高,且在疾病早期升高,中晚期降低;其早期IL-35与HBV-DNA及ALT呈正相关,IL-35的升高可能部分反映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白细胞介素35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活化因子的双向性: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5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敏 王瑞云 +2 位作者 李军 陶娟 涂亚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目的研究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BAFF)对调节性T细胞(Tregs)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影响,验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 目的研究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BAFF)对调节性T细胞(Tregs)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影响,验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BAFF对免疫反应的双向调节机制。方法磁珠分选狼疮模型鼠Tregs,经BAFF刺激后采用q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分泌IL-35浓度。比较正常对照鼠、狼疮模型鼠及经尾静脉注射抗BAFF蛋白后狼疮模型鼠脾脏Tregs频率及分泌IL-35情况。结果BAFF能够有效促进Tregs分泌IL-35。相对于正常对照鼠,狼疮模型鼠(血清中BAFF升高)脾脏Tregs分泌较高浓度的IL-35,而中和其循环中BAFF后,Tregs分泌IL-35减少。结论在SLE发病机制中,BAFF不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还能够通过促进Tregs细胞分泌IL-35发挥负向免疫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活化因子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外周血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和白细胞介素-35mRNA水平变化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爽 陈宏 +1 位作者 潘小刚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前认为以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占优势地位的Th1和Th2细胞亚群失衡是湿疹发病的重要机制,大量Th2型细胞因子介导了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Ⅳ型变态反应。但新近研究发现,湿疹患者体内存在另外2种Th细胞的失衡状态,
关键词 湿疹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 白细胞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娟 谢良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IgG1(Fc)]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该蛋白,研究IL-35与其受体糖蛋白130(gp130)的结合作用。方法构建IL-35真核表达载体pSTEP2-IL35-LFc,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采用亲和色谱分离纯化获得重组IL...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rhIL-35-IgG1(Fc)]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该蛋白,研究IL-35与其受体糖蛋白130(gp130)的结合作用。方法构建IL-35真核表达载体pSTEP2-IL35-LFc,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采用亲和色谱分离纯化获得重组IL-35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鉴定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IL-35-Fc与其受体链gp130的结合作用,并在M1小鼠白血病细胞上研究IL-35对gp130的生物学作用。结果获得高纯度的人IL-35-Fc重组蛋白,ELISA法检测结果发现IL-35-Fc与其受体链gp130具有结合作用,并且IL-35在M1小鼠白血病细胞上对gp130具有中和作用。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IL-35-IgG1(Fc)重组蛋白,发现IL-35能够与其受体链gp130的结合,在M1小鼠白血病细胞上对gp130也具有中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 糖蛋白130 M1小鼠白血病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芳 蔡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16-722,共7页
白细胞介素(IL)-35是近年发现的主要由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一种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新成员。IL-35不仅可诱导一种新型Treg细胞或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而且还可抑制辅助性T(Th)17细胞和Th1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从而在自身... 白细胞介素(IL)-35是近年发现的主要由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一种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新成员。IL-35不仅可诱导一种新型Treg细胞或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而且还可抑制辅助性T(Th)17细胞和Th1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从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IL-35已成为细胞因子研究的热点,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疾病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拟从IL-35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的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崇标 田野 +4 位作者 崔焱 徐杰 辛亮 杨雪玲 齐大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0-235,共6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自2007年发现以来IL-35很快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IL-12家族的其他成员(IL-12、IL-23以及IL-27)相类似,IL-35也是由异源性的α链及β链组成,即p35和EBI3蛋白组成。目...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自2007年发现以来IL-35很快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IL-12家族的其他成员(IL-12、IL-23以及IL-27)相类似,IL-35也是由异源性的α链及β链组成,即p35和EBI3蛋白组成。目前的研究发现IL-35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IL-35在体内某些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异常表达,IL-35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IL-35在某些肿瘤中也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IL-35的结构及信号通路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IL-35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il-35 肿瘤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纳米粒递送IL-35 mRNA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麦洁锐 孙会胜 +4 位作者 廖宇钦 李燕燕 王淑美 杨静 王升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6-833,共8页
目的 探讨脂质纳米粒(LNP)递送白细胞介素35(IL-35)mRNA(IL-35 mRNA-LN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6只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IL-35 mRNA-LNP(250μg·kg^(-1))组、LPS组、LPS... 目的 探讨脂质纳米粒(LNP)递送白细胞介素35(IL-35)mRNA(IL-35 mRNA-LN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6只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IL-35 mRNA-LNP(250μg·kg^(-1))组、LPS组、LPS+IL-35 mRNA-LNP(50,125和250μg·kg^(-1))组及LPS+地塞米松(DXM)组。IL-35 m RNA-LNP(250μg·kg^(-1))组、LPS+IL-35 m RNA-LNP(50,125和250μg·kg^(-1))组小鼠iv给予相应剂量的LNP包载IL-35 mRNA复合物,LPS+DXM组小鼠iv给予DXM(5 mg·kg^(-1)),随后除正常对照组和IL-35 mRNA-LNP(250μg·kg^(-1))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气管滴注LPS(5 mg·kg^(-1))建立ALI模型,造模24 h后处死小鼠,记录肺系数和肺组织湿/干重比(W/D);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肺组织LDH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1β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35,TNF-α,IL-6和IL-1β蛋白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淋巴细胞抗原6G(Ly6G)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DXM组相比,LPS+IL-35mRNA-LNP(50,125和250μg·kg^(-1))组肺组织均显著表达IL-35蛋白(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系数、肺组织W/D、LDH活性及TNF-α,IL-6和IL-1β 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出现肺泡出血、肺泡壁增厚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与LPS组相比,LPS+IL-35 m RNA-LNP(50,125和250μg·kg^(-1))组肺系数、肺组织W/D、LDH活性及TNF-α,IL-6和IL-1β 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肺泡出血、肺泡壁增厚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 IL-35 mRNA-LNP可在小鼠肺组织中表达IL-35蛋白,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MRNA 脂质纳米粒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淑芳 由彩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白细胞介素(IL)-35是IL^(-1)2家族的新成员。它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肿瘤中发挥作用,是一类具有重要治疗前景的抗炎细胞因子。许多研究显示IL-35参与多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L-35的结构与来源、生物学功... 白细胞介素(IL)-35是IL^(-1)2家族的新成员。它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肿瘤中发挥作用,是一类具有重要治疗前景的抗炎细胞因子。许多研究显示IL-35参与多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L-35的结构与来源、生物学功能及IL-35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葡萄膜炎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比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文前 黄源茂 肖慧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新型免疫抑制因子——IL-35表达水平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诊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其分为高危(n=4),中危-2(n=10),中危-1(n=5)和低危型(n=4)4个亚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亚组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结果:MD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TR3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两组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内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且MDS组的血清IL-35水平与IL-12p35和IL-27EBl3表达水平及iTR35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99和0.52,P<0.05)。MDS的4个亚组中,iTR35细胞比例及血清IL-35表达水平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患者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两组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2组也明显高于中危-1组及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差别(P>0.05)。高危组与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和中危-2组的iTR3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危1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危1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35水平和iTR35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失衡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DS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 iTR35细胞 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细胞中IL-35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玉 张城城 +1 位作者 董利菊 沙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IL-35在7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IL-35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T-PCR法检测IL-35在不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IL-35在7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IL-35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T-PCR法检测IL-35在不同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CCK-8法、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IL-35对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IL-3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在肺癌细胞系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IL-35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远端转移等均无相关性(P>0.05)。外源性IL-35的刺激作用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结论 IL-3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侵袭,可以作为临床肺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介素-35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耀源 张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比值、用力肺活量(FVC)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与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量(PEF)与预计值的比值],以及未控制阶段的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PC20-FEV1),测定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5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控制阶段血清IL-35浓度(pg/mL)分别为141±45、260±84、366±94,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浓度(pg/mL)为396±120,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阶段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小于0.001),支气管哮喘组控制阶段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血清IL-35水平在未控制阶段低于部分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63.10~-73.65,P<0.001),部分控制阶段低于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51.41~-61.97,P<0.001)。哮喘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呈正相关,与PC20-FEV1无相关性。【结论】健康人与哮喘患者血清中均存在IL-35表达,血清IL-35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哮喘控制水平评估的免疫学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35 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比值及IL-17、IL-35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玲俊 高松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和IL-35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h17/Treg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者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和IL-17和IL-35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相关,沙利度胺发挥抗M 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比值及IL-17和IL-35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Th17/Treg细胞比例 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H结构在人白介素-35体外重组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凯跃 李宗艳 +4 位作者 曹瑞晴 孟琳琳 胡祥维 顾玉超 王建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7-866,共10页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被证实在多种疾病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人IL-35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单亚基表达载体pXC17.4-p35和pcDNA3.1(+)-EBI3,共转染CHO-K1细胞体外表达IL-35,...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被证实在多种疾病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人IL-35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单亚基表达载体pXC17.4-p35和pcDNA3.1(+)-EBI3,共转染CHO-K1细胞体外表达IL-35,经检测未发现p35亚基与EBI3亚基的结合。Knobs-into-Holes(KIH)可解决异源抗体重链错配的问题,因此,在原始序列的基础上融合KIH结构构建表达载体pXC17.4-p35-Fch和pcDNA3.1(+)-EBI3-Fck来表达KIH-IL-35重组融合蛋白质;同时交换2个亚基的表达载体来验证不同表达载体对KIH-IL-35表达量的影响。经过多种蛋白质检测方法的分析,显示KIH-IL-35结构的正确表达率明显提高。大量表达后对KIH-IL-35进行亲和纯化,采用ELISA法检测纯化后的KIH-IL-35与糖蛋白130(gp130)分子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KIH-IL-35与gp130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采用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检测KIH-IL-35与M1细胞的间接活性,结果表明,M1细胞的抑制率与KIH-IL-35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长。此外,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利用激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IL-35进行活性检测的方法,结果显示,激活的PBMCs与KIH-IL-35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长。总之,本研究利用KIH-IL-35模型,提高了重组人IL-35的正确表达率,并验证其在体外的高活性,为IL-35的研究及类似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的重组表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Knobs-into-Holes 融合蛋白质 多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和白细胞介素37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飞儿 张凤 +4 位作者 谈振宇 夏庆华 包士三 陶琨 董志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6-46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者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和(或)IL-37与CRC的发展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探究IL-35和IL-37在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IL-35...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者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和(或)IL-37与CRC的发展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探究IL-35和IL-37在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IL-35和IL-37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191例CRC患者手术病理蜡块的肿瘤组织,与其匹配的非癌组织是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肠癌手术切缘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将CRC患者的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染色,并运用Image-Pro Plus将IHC染色阳性部分定量分析,结合随访结果,探讨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IL-35和IL-37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CRC组织中IL-35的表达量减少了50%(P<0.0001)。CRC组织中IL-37的表达量与非癌组织相比增加了40%(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中IL-35(HR=0.39;95%CI:0.16~0.97;P=0.04)的表达水平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L-35和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RC的发展有关,IL-35的表达水平可能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37 预后 多因素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平 彭万胜 董淮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30-234,共5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经典理论认为辅助T细胞Th1/Th2失衡,以产生γ干扰素(IFN-γ)为标志的Th1反应低下,免疫反应向Th...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经典理论认为辅助T细胞Th1/Th2失衡,以产生γ干扰素(IFN-γ)为标志的Th1反应低下,免疫反应向Th2型反应偏斜,进而导致变应原特异的Ig E增加和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浸润,以及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Tregs)、辅助T细胞-17(Th17)的发现拓宽了人们对哮喘炎症机制的理解,哮喘炎症的发病机制不再局限于Th1/Th2模式。既往研究发现白介素12(IL-12),能有效增强调节性T细胞(Tregs)亚群的功能,而白介素35(IL-35)作为IL-12家族新的一员,同样可以增强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且有效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阻止炎症对机体的免疫损伤,从而参与到哮喘的发病和调节,进而可能起保护性作用,本文主要综述IL-3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素35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辅助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5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艺 梁志军 符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1-2016,共6页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评估IL-35对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CLF患者28例和健康对照者1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5水平。分选外周血CD8...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评估IL-35对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CLF患者28例和健康对照者1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5水平。分选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使用重组人IL-35刺激培养,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颗粒溶素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应用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将HLA-A2限制性CD8^+T淋巴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加入重组人IL-35后通过检测靶细胞死亡比率和细胞因子分泌评估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功能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ACLF患者血清IL-35水平[72.32(54.04~111.30) pg/ml]较健康对照者[46.00(27.02~82.29) pg/ml]显著升高(Z=2.184,P=0.020)。ACLF患者存在CD8^+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主要表现为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D-1和CTLA-4阳性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杀伤(诱导靶细胞死亡)和非细胞杀伤功能(分泌IFNγ)下降(P值均<0.05)。使用重组IL-35刺激后,ACLF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D-1和CTLA-4的比例则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升高表达的IL-35抑制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提示IL-35在ACLF中可能诱导细胞免疫功能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35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IL-17、IL-35和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9
作者 徐昭娟 赵冬 +3 位作者 李付平 王英芳 肖汇颖 王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4-1448,共5页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介素-17 介素-35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5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玲艳 王荣 +1 位作者 柳汀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35受体(IL-35R)两亚基糖蛋白130(gp130)、白细胞介素12受体β2(IL-12Rβ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4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35R在OLP病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41例...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35受体(IL-35R)两亚基糖蛋白130(gp130)、白细胞介素12受体β2(IL-12Rβ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4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35R在OLP病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41例OLP组织(OLP组)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中gp130、IL-12Rβ2、STAT1、STAT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组织中gp130、IL-12Rβ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分析gp130、IL-12Rβ2蛋白表达与OLP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OLP组gp130、IL-12Rβ2、STAT1、ST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OLP组gp130、IL-12Rβ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gp130、IL-12Rβ2蛋白在OLP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4,P<0.001)。3)糜烂型OLP组织gp130、IL-12Rβ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糜烂型(P<0.05)。结论IL-35R及STAT在OLP组织中表达上调,且IL-35R的表达与OLP的临床分型有关,提示IL-35R可能在OLP病损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35受体 糖蛋白130 白细胞介素12受体β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