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雷苏炜 李魏 +2 位作者 董铮 李利华 戴良英 《作物研究》 2017年第4期459-462,共4页
泛素化广泛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生长发育、先天免疫反应等。综述了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PTI)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泛素化在细菌鞭毛蛋白和真菌几丁质等PAMP引起的PTI反应中的作用... 泛素化广泛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生长发育、先天免疫反应等。综述了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PTI)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泛素化在细菌鞭毛蛋白和真菌几丁质等PAMP引起的PTI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此外,还综述了病原微生物分泌的部分效应因子泛素化靶标或者通过抑制植物靶标泛素化以抑制PTI反应并达到侵染的目的,以为解析植物体内抗性调节机制和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泛素化 病原 相关分子模式 先天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烨 任静宜 +2 位作者 于洪强 周延民 于维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是与免疫学息息相关的两个分子。DAMP是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和低氧等因素刺激后释放到细胞间或血液循环中的一类物质;PAMP则是病原体上的分子结构。两者均被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引起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是与免疫学息息相关的两个分子。DAMP是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和低氧等因素刺激后释放到细胞间或血液循环中的一类物质;PAMP则是病原体上的分子结构。两者均被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引起免疫应答。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DAMP和PAMP与慢性炎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PAMP和DAMP分子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姚人骐 马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9-752,共4页
自身免疫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细胞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反应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负性调控因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家族成员。研... 自身免疫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细胞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反应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负性调控因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家族成员。研究发现,TIPE2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发生异常改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等密切相关,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提示TIPE2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TIPE2表达的缺陷可通过引起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的高反应性或促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入血,加重炎症反应并诱导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或通过打破免疫稳态间接诱发自身免疫疾病。本文拟对TIPE2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持续性
4
作者 王全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2-212,共1页
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之一是诱导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以清除体内散在的肿瘤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细胞的激活除需要特异性抗原/MHC Ⅰ类分子复台物信号外,还需要共激活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台作为第二信号来完成整个过程,这类共激... 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之一是诱导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以清除体内散在的肿瘤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细胞的激活除需要特异性抗原/MHC Ⅰ类分子复台物信号外,还需要共激活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台作为第二信号来完成整个过程,这类共激活分子中作用最明显的是BT分子,它与T细胞表面抗原CD28分子结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抗肿瘤免疫反应 B7基因 诱导 特异性 肿瘤细胞 激活 分子 转染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模式识别受体在病毒性心肌炎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解玉泉 陈瑞珍 陈灏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固有免疫 病毒性心肌炎 TLR receptor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生物学反应 免疫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赛楠 潘琳 牛明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9-1316,共8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属,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PRRSV主要侵入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系的细胞及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1]。PRRSV感染会严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属,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PRRSV主要侵入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系的细胞及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1]。PRRSV感染会严重损伤猪的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致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缺陷[2],进而导致其继发感染的易感性增强。研究发现,机体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抗病毒防御反应,协调细胞的免疫防御系统,实现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间精密的通信。当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到病毒核酸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时[3],会触发宿主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并激活NF-κB、干扰素调控因子(IRF)等细胞质转录调控蛋白,从而刺激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因子的表达,以及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防御反应。天然免疫反应是激活宿主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基础,当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无法抵御病毒感染时,适应性免疫系统将被激活[4],共同清除病原。然而,在与宿主的长期斗争中,PRRSV已进化出多种策略以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细胞免疫反应 动脉炎病毒属 继发感染 体液免疫 病毒核酸 中枢免疫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器官移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溆 张克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55-1760,共6页
在器官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其对移植物的最终结局有重要影响,延长缺血时间会导致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风险增加,在人肾移植中,冷缺血时间从6 h增加到30 h会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增加40%。IRI会引起一定程度... 在器官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其对移植物的最终结局有重要影响,延长缺血时间会导致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风险增加,在人肾移植中,冷缺血时间从6 h增加到30 h会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增加40%。IRI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移植物坏死,通过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模式识别受体(PRRs)诱发无菌性炎症,其引起的先天性免疫反应早于获得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分子模式 移植物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反应 无菌性炎症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冷缺血时间 模式识别受体 最终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与抗病毒固有免疫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思源 杨毅 王卫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0-672,F0003,共4页
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应答的前提是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进行识... 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应答的前提是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进行识别,发生受体配体反应,进而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病毒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应答 模式识别受体 抗病毒感染 诱导基因 促炎症细胞因子 视黄酸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受体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健伦 黄思剑 +6 位作者 牟漫 卫向红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57,共6页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大量释放。在经过某些化疗药物、物理疗法、生物疗法或联合治疗后,肺癌细胞会发生ICD,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进而募集和活化免疫细胞,最终激活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该文就ICD的发生机制以及ICD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ICD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天然免疫机制及抗病育种新策略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峰 张浩 +2 位作者 刘金灵 王志龙 王国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6-765,共10页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稻瘟病已发展为研究植物与病原真菌分子互作机制的模式系统,在水稻与稻瘟菌互作和寄主抗性分子生物学、基因...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稻瘟病已发展为研究植物与病原真菌分子互作机制的模式系统,在水稻与稻瘟菌互作和寄主抗性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两种天然免疫机制,即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和效应蛋白诱导的抗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GWAS、TALLEN、CRISPR和HIGS等基因组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稻瘟病抗性机制研究和抗病育种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性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抗病性 效应蛋白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编码蛋白分子特性及转基因水稻的构建
11
作者 周小龙 符策纠 +4 位作者 李冰 丁晓雯 林晋军 刘雄伦 刘釐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在水稻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PTI)抗病分子信号调控中的功能,对AvrPii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AvrPii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幵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AvrPii蛋白由70个氨基酸组... 为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在水稻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PTI)抗病分子信号调控中的功能,对AvrPii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AvrPii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幵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AvrPii蛋白由7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 500,等电点为6.0,总平均亲水性值为–0.159;AvrPii蛋白包含1个信号肽、1个跨膜结构域和2个基序为LxAR和CxxCxxxxxxxxxxxH的保守结构域;利用农杆菌侵染转化法,获得AvrPii基因全长序列和不含信号肽AvrPiinsp的转基因株系13个,PCR扩增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结果表明,AvrPii和AvrPiinsp基因已成功转入受体品种日本晴幵得到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无毒基因AvrPii 病原菌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12
作者 付志玲 郭风 +6 位作者 刘禹 杨艳红 张辉 赵雪 李维 马思慧 郑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4-857,共4页
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是启动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如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 PRRs)所介导,识别病原微生物所共有的分子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1]。在PAMPs中,PRRs启动一系列... 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是启动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如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 PRRs)所介导,识别病原微生物所共有的分子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1]。在PAMPs中,PRRs启动一系列严格的信号程序来完成机体第一道防线杀灭感染性微生物的防御反应。此外, PRR信号还可以诱导树突细胞( DCs)的成熟,这是负责警报的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被称作适应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抗感染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微生物 PAMPS 免疫应答反应 分子结构 适应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PTI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俊 吕东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5-1592,共8页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TI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PTI是由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所诱发的植物免疫反应。PAMP被位于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将免疫信号通过胞质类受体激酶BIK1(Botrytis-induced kinase 1)、MAPK级联、CD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等向下游传递,诱导活性氧的爆发、气孔的关闭、免疫基因的表达等,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免疫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在多个层次上被精细调控,以保证合适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本文从植物免疫受体FLS2及其他免疫受体的发现、免疫信号转导组分的发现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参与天然免疫的转录因子、植物免疫反应的负调控及植物天然免疫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PTI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我们认为农作物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和作物与致病真菌互作系统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天然免疫的重要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必将使作物抗病育种迎来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天然免疫 植物抗病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MP)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P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NDV)基质(M)蛋白在体外对炎症因子诱导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蕾 陈福勇 +1 位作者 郑世军 索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炎症因子 诱导 蛋白 基质 家禽传染病 分子机制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E120R蛋白靶向IRF3抑制IFN-β产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5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8-798,共1页
天然免疫系统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抗病毒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cGAS、RIG-I、NOD2样等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结构上保守组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或细胞因子等产生,激发抗... 天然免疫系统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抗病毒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cGAS、RIG-I、NOD2样等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结构上保守组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或细胞因子等产生,激发抗病毒天然免疫。病毒可降解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分子或抑制其激活,进而抑制抗病毒应答。非洲猪瘟病毒(ASFV)通过多种蛋白抑制天然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非洲猪瘟病毒 病原微生物 病毒感染 模式识别受体 R蛋白 抗病毒反应 天然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肾移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龙 蔡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3-648,共6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移植肾远期存活仍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难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移植肾排斥反应被认为是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受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一种,...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移植肾远期存活仍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难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移植肾排斥反应被认为是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受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一种,可协助启动适应性免疫,分为M1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巨噬细胞。先前研究揭示M1型巨噬细胞加重肾IRI和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而M2型巨噬细胞减轻肾IRI和急性TCMR,但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呈正相关;调节性巨噬细胞是巨噬细胞一种特殊亚群,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具有极大临床应用前景和基础科研价值。本文述评了巨噬细胞分型、巨噬细胞与肾IRI、移植肾排斥反应及调节性巨噬细胞与免疫耐受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可能作用机制,以期诱导巨噬细胞亚型改变或清除特定亚型巨噬细胞,进而改善移植预后及移植肾远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噬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Toll样受体(TL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RNA病毒调控宿主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17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27,共1页
天然免疫系统在宿主早期发挥抗病毒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RIG-I、NOD2、cGAS样等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结构上保守组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或细胞因子等的产生,激活宿主... 天然免疫系统在宿主早期发挥抗病毒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RIG-I、NOD2、cGAS样等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结构上保守组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或细胞因子等的产生,激活宿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病毒也可降解宿主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分子或抑制其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病原微生物 抗病毒反应 模式识别受体 信号通路 天然免疫系统 抗病毒天然免疫 小R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8参与TLR信号通路及在TLR与IFN-γ的信号交互中起重要作用
18
作者 刘星光 李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2-102,共1页
TL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先天免疫,并诱导获得性免疫反应,在抵御外来病原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FN-γ作为一强有力的巨噬细胞致敏因子,可有效地活化巨噬细胞和NK细胞,调节树突状细胞、T细胞及B细胞的功能,参与先天免疫... TL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先天免疫,并诱导获得性免疫反应,在抵御外来病原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FN-γ作为一强有力的巨噬细胞致敏因子,可有效地活化巨噬细胞和NK细胞,调节树突状细胞、T细胞及B细胞的功能,参与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在此过程中,IFN-γ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诱导转录因子IRF-8(干扰素调节因子8)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TLR 信号通路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干扰素调节因子 获得性免疫反应 JAK-STAT 活化巨噬细胞 交互 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